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伯常,此道理我自然明白,不過,我卻是覺得這大理寺,是為丞相而設,故而心中頹然,既然此刻只有你我二人,請你為我掃卻心中疑惑。”

陳登不是短視之人。

他知道在天子跟前,每一道政令都會滋生很多行當,改變百姓民生,可他同樣也明白,現在的大理寺,已經變成了丞相府的斬首刀,可以懸在許都百官頭頂。

而聖駕上的天子,分明是已經被尚書檯、丞相府、內廷等矇蔽了視聽。

他所見所聞,幾乎全都是丞相願意讓他得見得聞,否則這位天子極有可能什麼都聽不到。

如此態勢之下,他身居高位,哪怕日後成為了大理寺卿,真的可以為百姓、為官吏、為大漢鑄就風清氣朗的公平之態嗎?

不能。

而最可笑的是,大理寺居然還是以公正為名。

張韓端坐,深思許久,開口道:“當下朝堂局勢,以丞相府為準繩,乃是丞相掌握兵力、權力、賢才任免,若是歸還天子,一不能平軍心,二不能達民意,三不能懾士族。”

“士人,是橫於皇權與百姓之間的橋樑,過往數百年莫不如是,天子所見、所聞,均是士族願意讓陛下得見得聞,至於治理災禍,平衡各地內政,均是在士族的掌控之中。”

“若推舉某人,可舉薦治理,傾力扶持,則能得名,若是欲罷黜某人,則汙其聲名,令士族不恥,陛下自然只知其劣跡。”

“而為何漢室依然可有興衰盛竭?乃是士族之中,有利慾薰心、舞弄權勢之輩,也有一心為公,鞠躬盡瘁之輩,歷代君王同樣有聖明、有昏聵者。”

“而今,此權柄,不過是從士族之中轉到了丞相府,若是丞相不是我岳父曹公,而是楊彪、袁紹等士人名流,再以儒生之道傳播禮儀,是否你便會認為乃是理所應當?如此,伱還會自然而然的認為天子尚且才能、見地淺薄,所以不該包攬全政,當交託丞相府,聽從各府之意見?”

“元龍,你被一葉障目矣。”張韓搖了搖頭,說完之後又自己回味了一下,笑道:“不,你不是一葉障目。”

“而是自小到大所學,皆是站在士儒之列,自然有你的失衡所在。”

“所學失衡?”陳登雙目一林,“可,朝堂上下,各地衙署,均以德行為重,初衷自然是好的。”

陳登說完,低頭思索片刻,心中便已不再逃避這個問題,年輕時候他曾遊歷北方邊塞,見過不少偏遠之地的百姓,瞭解過各州郡舉薦、選拔人才的艱難。

最明白的一點就是,“德行”和現在丞相主張的“才能”其實只是一種用具。

因為在以前,要天下名流不斷推崇一人,言其品德,壯其聲名,方才算是德,這個尺度實際上是握在士族名流手中的。

最典型的自然是許氏兄弟的“月旦評”,所評如龍之升,所貶如墜深淵,光是依此二人來看,士人把控人才任免就已是囂張至極,但當時全天下似乎都不覺得有何不妥,乃至覺得理所當然。

而現在同樣也是丞相府這位曹公力主的唯才是舉,以策論、才能為任用,不論出身為何,那是否有才也是他說了算。

但,才能其實應是有實績可印證,無才之人遲早會被淘汰。

品德的名聲在後來卻可以“買”、“拉攏”而得,甚至因家族有聯姻之事,不少人自小便已頂著“早慧”、“天資聰穎”的名聲長大,一生都需修德,其實內心未必是賢德之人,只是盛名之下不可隨心所欲。

這就回到了當初張韓所說的“君子論跡不論心”的這句話,論心無君子。

“伯常,既如此,我坐上大理寺少卿之位,不過為丞相鷹犬,掃蕩朝堂罷了,又有何功績可言呢?”

陳登嘆了口氣,“日後,隨時會被設為棄子,為人唾棄也,且若是在職盡忠,則會開罪許都之內各官吏,名聲狼藉,晚點如何自處。”

他現在就已經能看到自己的慘淡下場了,若是日後朝堂上曹公得勢,取得北方大業,不斷進取建立功績,自己或許能好,但應當也是背地裡被人指著鼻子唾罵,不尊師道不尊家族傳承。

若是曹公敗績,難以守土,則自己連半點身名,都守不住。

張韓笑道:“怎會如此呢?”

“有些話,我只在這裡說,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

張韓的臉色非常冷靜,不像是在狂言瞽說,不像是在玩笑生趣,更不是毫無禮度的粗鄙怨言。

反而,是在說他志向一般,不過這卻是曹氏的志向。

說到這,陳登已有些深沉,整個人暗淡了下去,陷入沉思之中。

張韓笑了笑,又道:“今年有一人,剛剛自江東之地到許都任職,為當年與管寧、邴原並稱一龍之人,與盧植、管寧、鄭玄同名之人。”

陳登猛然抬頭,道:“華子魚?!”

“不錯,如今的御史中丞,雖說御史臺已因某些事件而式微,但華子魚卻是暫行此職。”

張韓看了他一眼,眼神鄭重道:“日後定然也是不可限量,你可知為何?”

“為何?”

“因為他一心為公,以清正為名,以盡忠為任。”

“遲早會被委以重任,元龍,我勸你也想明白,而且你這個位子以前是我的,鷹犬二字,我張伯常早已戴上了,與你又有何干?”

戴個屁,陳登心道,許都之內你全是盛名,也不知是經營得當,還是有暗中推手。

但是張韓的話他也算聽明白了,要選對位置,跟士族還是跟丞相,畢竟這是要鬥一輩子的。

總有一方會被鬥下去。

“唯德”與“唯才”,此兩種舉薦之能定也是隻有一種能長存於政下。

張韓已經說得夠明白了,就差把血淋淋的那番話擺在面前了,但那句話卻也不能由丞相說出來,甚至不能是與丞相有關的人來說。

但卻也昭示了現在丞相雖未有此心與行,不過其麾下之人也已開始為其謀劃了。

“我會認真思量的。”

“晚上圍爐宴席來不來?”張韓挑眉問道,“我此次宴席之後,便將會離開許都,回南臨山大營,最近嚴令操練,不可因你之事離開太久,將士們會有非議。”

陳登:“……”

“放心,吃的東西也都是煮熟的,絕不會吃生腥之物,正常人誰會去吃那個?”

陳登:“我去。”

……

當天夜裡,陳登回到圍爐之中把酒言歡,但是張韓已經走了。

是賈詡陪同,戲志才和郭嘉在場主持,楊修席上與之邀飲,還有荀攸在旁時不時品評幾句。

典韋坐門口位置,和陳登幾乎是論了一晚上,讓他整個人都暈暈乎乎的,倒下的時候腦子裡還回蕩著丞相天降之人,救大漢於水火。

說得他第二日醒來時有那麼一瞬間居然已信了,而後英姿勃發、精神奕奕的乘車至大理寺赴任。

到任之後立刻處置了十六起官吏貪墨之案,件件都是據理力爭,即便是有人拉扯張韓出來,也同樣不懼,陳登可以細數出張韓至少十件功績,對民生、水利、農耕的各類貢獻。

讓人對峙時啞口無言。

於是,三日之內,按照情節嚴重與否,審判查探了二十名官員,罷黜三人,降職六人,其餘十一人都是收繳了不當所得,且充入了國庫之中,又在這些官吏的官籍記錄上,記下了一筆極重的貪墨記錄。

光是三日,就得了等同於萬金之財物,充入國庫之中,讓劉協和曹操俱是歡顏,這可謂是立竿見影,剛剛提上陳登,又因其在廣陵戰功的威名傳回了許都,其聲勢何等壯大,讓許多老一輩的官吏亦不能與之爭鋒。

一時間陳登大名,響徹許都,人們都私底下說丞相府的第三條鷹犬已經到了,但想不到會是下邳陳氏。

現在弘農楊、下邳陳,都傾力為曹操掃蕩朝堂,當時那些跟士族擰成一股繩的人,現在都沒了心氣,校事府的暗哨在不斷查探之中發現,當初那些和冀州偷偷聯絡的家族、官宦,都悄悄地斷了這條路線,不再聯絡。

只有被丞相選中的那幾人,仍然還在通訊。

一段時日之後,陳登的三把火已經燒得差不多了,代價便是許都之內官吏在重典之下變得清靜了太多,每日晨議少了彈劾、奏告,全都是各地的奏表呈言,商議政令。

可謂,前所未有的清朗,讓曹操都感覺耳根子清靜了很多,至少再也沒有收到過關於張韓的檢舉。

楊修穿越丞相府院落,快步走進了正堂,曹操正在吃飯,見到他後很自然順暢的招了招手。

“丞相,最近諸事繁忙,訊息頗多,中郎將已從廣陵送回了戰報、軍情,”楊修躬身下禮,語氣沉穩,比起年前時的模樣要好太多了,多餘彰顯自己才能的話是一句不說,傳話就傳話。

曹操看他也順眼了很多,樂呵呵的笑著放下碗箸,“說吧,有什麼訊息傳來?”

“孫策退回江東之後,各地亂事頗多,中郎將趁機派遣了探哨進入江東,以離間行事,期間打探訊息,得到了一個令我等可高枕無憂的訊息。”

楊修沒有過多賣關子,怕曹操急了生氣,連忙道:“乃是,江東南有士燮,西有黃祖,境內還有許貢等並不服氣,而且孫氏治理領地過於殘暴,不得民心。”

“如同當初祭酒的評價。”

楊修看了一眼在旁的郭嘉,又回過頭來拱手道:“孫策無功可進我徐州境內,便必會對內殘暴而治,以此來鎮壓江東不滿之人,如此一來必生禍亂,他遲早會死於非命,不算明主也。”

“嗯,”曹操輕輕地點了點頭,給了郭嘉一個讚許的眼神,又問道:“可還有別的事?”

“還有一事,廬江舒城送來訊息,陸氏之前逃走之人,回到了廬江,家族感恩伯常當初尋找奉回之令,託中郎將送來結交之意。”

“除此之外,荊州劉先,後買徐州戰馬,促成與孫乾、糜竺二位先生之間的商道,此路中郎將已知曉,通行時可按照每市斤以數稅,君侯說了會如數上繳,中郎將來信的意思是,請丞相最近向聖駕稟明增加軍資、犒勞軍屯之士,如此便可直接將這一筆稅收從國庫發入軍營。”

“嗯……”楊修說到這頓了頓,因為他看曹操在聽這些訊息的時候,幾乎都是帶著一種百無聊賴的表情,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是以,楊修思索許久之後,從袖中拿出了一封用精良蒸煮製紙寫成的書信,其上寫著雋秀的字型,頗為飄逸,令人耳目一新。

他雙手遞到曹操身前,道:“冀州那邊回信了,據說是袁大將軍的真情實感,欲與家父續姻親家情,談及了許多少時之事,還有不少學識之題,看似尋常,但感覺卻也不平常。”

曹操接過來看了許久,爽朗的笑了幾聲,“袁紹本就是個多疑的人,書信言談之中絕不會透露太多目的,這樣一封書信,就算是被人截獲,也只是和舊友商談當年舊情的書信而已。”

“不過,也不難看出,他企圖以此拉攏楊公,這信中提及了兩位名士,一是清河沮授,二是清河崔琰,這兩位君儒皆在其麾下,可見袁紹有炫耀之意。”

“這裡還有一句,許都海清氣明均在平闊之原,而非四山之圍漏,豫州可曾有此天空否……”曹操念出了這番話,咋舌道:“此為暗諷我許都均是勾心鬥角之輩,不如冀州名流如滔,士人如雲。”

“此書信若是流傳出去,便是讓許都之中的官吏心存嚮往,下一次便是棄我而去,奔頭冀州。”

曹操搖頭道:“可他們真正去了就知道,非真正有識之士,連此時袁紹魏郡的大門都進不去。”

“而進得去院門,又能大談策略之人,實際上已經是賢才了,這樣的人在哪裡都能活得下去,甚至得到重用。”

“德祖,”曹操緩緩地喚了一聲,“你做得很好,煩請楊公繼續與冀州書信往來便好。”

“丞相,這封書信,您真不覺得有問題嗎?”楊修目光忽而凝重的問道。

曹操笑而不語,和郭嘉對視了一眼,此刻郭嘉立刻道:“德祖不必擔憂,繼續往來便是,家常舊事皆可隨意聊之。”

“好,”楊修拱手而下,將訊息告知之後立刻轉身離去,心中雖有疑惑,但此刻一時半會想不通。

於是他打算聽張韓的勸,暫且想不明白的,就去南臨山打獵,尋他一起商議商議。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