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盧”幾乎沒有必要元件以外的一切功能,就連結構也是簡陋至極,宇航員的“座椅”實質是個摺疊小板凳,還是敞篷設計。
為什麼要把沒有探測功能的“的盧”先送上去呢?當然也是有用的。
“的盧”雖然簡陋,但是卻也預留了基礎的自動化介面,可以遙控或者連結探索者II型機器人的訊號埠,後者設計時預留了為宇航員維修時方便改程式的資料埠。
探索者II可以從“的盧”的底盤裡拽出通訊線插進自己的埠,下載更新韌體後就可以操作月球車以無人探測器難以想象的十倍以上速度到處亂跑。
沒電了就拉回著陸器用其太陽能板和蓄電池充電,可活動半徑又能增加至少30公里,而且效率極高。
而且兩輛“的盧”還有簡易的貨鬥,可以放置約150公斤樣品,用來儲存從各個地方挖到的有價值資源。
等將來人類宇航員上去了“的盧”也可以用,而且造價還便宜,因為沒有任何昂貴的科研裝置目的純粹,造價才不到一千萬。
相反阿波羅計劃時NACA曾為了方便宇航員收集樣品造了輛手推車,就是那種工地上常見的那種,花費大幾千萬美元還特別難用,連個小坑都過不去得兩名宇航員抬著,堪稱“兩輪人力爹”。
不過關於用探索者駕駛月球車的計劃還未對外公佈,外界粗看之下也沒覺得“的盧”有什麼特別的,也就是和阿波羅計劃時期一樣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而已。
……
“真是難以想象,‘祝融星’還有能夠重啟的一天。”
亞歷山大·馬克西莫維奇心情複雜地站在被剛剛打掃、轉眼又被一層薄雪覆蓋的紅場上,唏噓地和周圍的十幾個老人一起訴說著這些年的變故。
亞歷山大·馬克西莫維奇,最後一任OKB-586、馬卡洛夫南方機械製造廠生產聯合體前總工。
1954年,在二毛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成立了OKB-586設計局,能源號的助推器,也就是搭載了世界第一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RD170的“天頂”火箭就是由他們設計製造。
在露西亞認真開始籌備復活“能源2號”計劃時,就首先意識到了兩個難點,一是發動機,關鍵的RD170以及助推器研製部分在二毛家;芯級的RD0120還好,它的設計局OKB154(聯盟化工自動化設計局)現在還在國內,只是衰退的厲害。
二是總裝線在哈薩克,現在即使找回來也肯定沒法用了,不過這個問題不算大。
最大的問題還是二毛這些年敗家太厲害,OKB-586早就成為歷史,露西亞費了很大的力才從各個角落裡秘密找回曾經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並且集中到莫斯科進行重組。
“祝融星計劃”是這些老人對於“能源”系列火箭的稱呼,那是聯盟時期定下的代號,早就已經消失在了歷史之中。
這些曾經屬於OKB-586的老人穿著出奇的一致,都是厚實的黑色或者灰大衣加上毛絨絨的氈帽,往那裡一站又彷彿回到了那個時代。
OKB-586在聯盟解體後腦子靈活的都潤去了歐洲阿美,大多數人只能接受失業勉強生存,艱就比如亞歷山大自己,他在被KGB的特工找到時正在當地的一家農機廠工作。
沒人記得這個老人曾經參與了世界第一運載火箭,沒人知道這個技藝不錯的老師傅其實是了不起的火箭工程師。
其他人的經歷甚至更加糟糕,不過現在還能站在這裡的還算幸運,還有些就連KGB也無法再找到他們的蹤跡了。
在廣場上等了沒多久,一輛長城哈弗H6帶領的由中巴車組成的車隊在他們面前停了下來,米克林跳下車,一個個辨認著經歷了二十多年歲月的面孔。
“安德烈、伊萬、約瑟夫……亞歷山大,噢,還好,真是謝天謝地,我知道的人基本都還活著。”
米克林和這些過去的老朋友熱烈擁抱,雖然他們之中很多人也只是打過招呼的程度,但此時再見面實在是值得珍惜。
最後他緊緊握著亞歷山大的手,連聲說道:“太好了,太好了,你們來的太及時了。”
亞歷山大:“葉甫根尼,看上去你遇到了很多麻煩。”
米克林感慨地搖頭:
“豈止是麻煩,我本來以為OKB586是最難集齊的,但你們的狀況比我想象的好得多,骨幹基本都在,身體狀況看起來應該也還不錯,OKB154才是災難。
雖然他們的建制仍在,但高階的研究力量基本已經全部喪失,我讓他們復產RD0120發動機,但是你知道嗎,現在他們甚至沒有能力研製10噸級的氫氧發動機!”
“竟然已經衰落到了這個地步?!”
亞歷山大很是震驚,不過很快想明白了原因,OKB154比起他所在的OKB586可要風光多了,也更加顯眼,肯定是西方緊盯著挖牆腳的目標。
米克林:“亞歷山大,我需要你們的支援,RD170現在露西亞已經恢復了生產能力,你們得幫助RD0120的復產,並且需要改進為深度可複用型號。”
亞歷山大先是點點頭,然後搖頭。
“氫氧發動機是很費錢的,這麼多年過去裝置和資料都損失了不少,現在的露西亞聯邦還能拿出錢嗎?”
米克林:“鮑裡索夫局長已經爭取到了第一筆150億盧布預算,應該足夠了。”
150億盧布?也就是差不多2.5億美元。
亞歷山大想了想,確實足夠啟動前期研究,可是在能源號研製的時代,聯盟總計投入了約200億英鎊,現在拿出的錢還不到那個時候的百分之一。
況且能源號屬於已經成功的專案,“颶風”的研究基礎還算紮實,希望能夠如願吧。
亞歷山大在上車之前,回頭問了米克林最後一個問題:
“契丹的曙光二號任務應該已經快完成了吧,曙光計劃……露西亞有參與嗎?”
他看到的是米克林的苦笑。
“參與了,但是他們對待我們的態度並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像是一種施捨,不過我們確實也沒什麼東西拿得出手了。”
“我知道了,希望我們還有機會完成未盡的事業,從1967到現在,50年了,這是聯盟登月計劃啟動的第50年;從N3到祝融星,我們用50年的時間為登月做準備,希望現在能有個好結果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