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九章:要不乾脆弄死她以絕後患?

聽到這話,皇后倒也沒什麼意外。後宮裡的小妖精們,各個都是見風使舵的好手。

這孫才人一看就是和前頭兩位貴人一樣,見到她在陛下這,才臨時改的口,但既然她要請罪,那便聽聽吧。

皇后望著孫才人,笑吟吟問道:“這好好的,孫才人何來請罪一說?”

孫才人腦中飛快思考。

她謀劃許久,處心積慮趕在陛下路過時從樹上掉下來那件事,是打死不能說的。別說算計聖上,就單單打聽陛下行蹤這一條,要往深了追究,那都是掉腦袋的死罪。

她收買同鄉小太監,讓他去陛下身邊的小太監那使力,那也不能說。雖然大家背地裡都這麼幹,可拉攏陛下身邊之人的事,就不能往明面上搬。說出來不光她自己撈不著好,還得連累一串人。

還有她陷害皇貴妃,又被皇貴妃弄死的事,暫時沒發生,人心叵測,她還是先不要說,只要她以後注意一些,不要去惹皇貴妃就好了。

轉瞬間,孫才人就拿定了主意,恭敬道:“嬪妾先前被月貴人和芳貴人兩位姐姐擠兌了幾句,便心生怨懟,堵了一口氣跪在路上,盼著若是傳到陛下耳中,陛下許是會為嬪妾出頭,嬪妾心胸狹隘,懇請皇后娘娘責罰。”

還挺知道就輕避重,皇后笑著點頭:“你年紀輕,受些委屈,難免沉不住氣,倒也算不上什麼大錯,起來說話吧。”

“多謝娘娘饒恕。”孫才人謝恩,卻不肯起,“嬪妾更不該受了一點委屈就跑來找陛下訴苦,打擾了陛下和娘娘。”

知道就好。皇后:“無妨,起來吧。”

看來是躲過去了,孫才人心頭一鬆,再次謝恩,這回起了,“娘娘,嬪妾還有事情稟報。”

“小九你個機靈鬼,哈哈哈。”內殿,不知道小九做了什麼,惹得陛下哈哈大笑。

皇后生怕自己錯過什麼重要資訊,有些不耐煩催促道:“說吧。”

孫才人聽到裡面傳出的小孩子聲音,神情一愣,頓時反應過來,先前她聽到的對話中那孩子的聲音,可不正是九公主。

她往前挪了一步,把聲音壓得極低:“皇后娘娘,嬪妾身上發生一件怪事,要說這事,還和九公主有關,今兒在……”

孫才人情緒略顯激動,把先前聽到兩人對話的事說了。

可對話內容卻是沒說,只說自己當時嚇到了,一時恍惚,沒聽清說什麼。

這就是在撒謊了。皇后微微頷首:“小九的事,本宮已經知曉。”

孫才人猜一愣。皇后,知道了?

難怪她從頭講到尾,皇后一直不動如山,面不改色的,原來已經知道了。

她忐忑確認:“皇后娘娘,那皇貴妃娘娘也能聽到九公主和那男子說話嗎?”

這孫才人,倒還不算笨。皇后也不瞞她:“陛下,我,皇貴妃,我們都能。”

孫貴人整個脊背發寒,刷地一下冒出一層冷汗來。

先前在御花園旁的小路上,九公主和那神秘男人不知道躲在哪說話的時候,皇貴妃和她身邊宮女嬤嬤全都四平八穩,絲毫沒有露出任何驚訝神色。

她當時還以為,在場其他人全都聽不到,只有她一個能聽到的,原來她們早就知道了,這才那般波瀾不驚。

她本來還想著,沒人聽到,她就瞞住不說的,誰知皇貴妃竟親耳聽到了。

孫才人一陣陣後怕,皇貴妃聽到了,卻還沒出手整治她,是懶得和她一隻小蝦米計較,還是說,等日後機會合適,來招狠的?

想到皇貴妃狠辣的手段,孫才人打了個寒顫。

她再次跪地,舉手對天:“皇后娘娘明鑑,嬪妾發誓,絕對沒有害人之心,更不會去害皇貴妃。”

這話,皇后此刻是信的。

剛入後宮的新人,誰還不想做個乾乾淨淨的人。想當年,她對陛下,對這碩大的後宮,也是滿心熱血,一腔熱忱。

只不過,形勢會變,人心也會變罷了。

她信孫才人此刻沒有害皇貴妃之心,那誰能保證一年後,她還是這般呢。

這麼多年,她閱人無數,一眼就看出,這孫才人和如嬪截然相反,和和月貴人和芳貴人也不同。

如嬪就是個膽小的鵪鶉,只要能吃好穿好,那巴不得任何事都不要來找她。

那兩個貴人,平日裡看似會演,可卻是沒有太多城府的。不然也不至於窩裡鬥,露餡之後又大打出手,那就是兩個樂子。

她們那點手段,也就能在瞎了眼的陛下面前裝裝賢淑,博博寵愛。在她眼裡,根本就不懶得看。

可這孫才人,卻是個野心勃勃,不甘平庸的。

昨兒在御花園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恰好”陛下經過,接住了她。

這個“恰好”,要往細裡一琢磨,那裡頭的學問可就大了去了。膽量勇氣,人脈能力,心機手段,缺了哪樣,事情都辦不成。

按照原劇情裡頭說的,昨兒剛封才人,今兒就敢要她的茉莉花,可見,膽子不是一般的肥。

若是給這孫才人一個機會,她一定會不遺餘力向上爬。

所以,別說害皇貴妃了,若能把她這個皇后拉下來,這個孫才人怕是都要出手的。

要不,趁她現在還是個小才人,尋個什麼由頭,給她弄去冷宮?

又或是,乾脆弄死她,以絕後患?

見皇后不說話,就那麼笑意盈盈看著她,孫才人額頭直冒冷汗。

她都已經坦白了,也對天發誓了,難道皇后不信她嗎?

二人對視片刻,孫才人頂不住,低下頭去,整個人伏趴在地上。

“小九,你個小混蛋,竟瞎搗亂。”文昭帝再次哈哈大笑。

父女倆這是幹什麼呢,皇后的思路被打斷,回頭往裡頭看了一眼。

等再回過頭來,看著地上跪趴著的,比七公主大不了幾歲的孫才人,突然覺得很沒意思。

她揮了下手:“起來吧,本宮信你,你回去閉門思過一個月,且回吧,本宮還有事。”

雖然一個月不能見陛下,可捱了罰,孫才人心裡踏實多了,忙磕頭謝恩,起身退出去了。

皇后喊了梁全進來,吩咐道:“再有嬪妃來,就說本宮找陛下有事,一律攔了。”梁全應是。

皇后轉身進了內殿,就見那父女倆還坐在棋盤前對弈呢,看那棋局,像是剛擺上,她笑著問:“我們小九怎麼了,怎麼逗得你父皇這般開心?”

文昭帝搶先答道:“皇后,你瞅瞅小九這小壞蛋,朕好心好意教她,她倒好,下不過就把棋盤扒拉亂。”

皇后走到季瑾悠身邊,摸摸她小腦袋,笑著誇獎:“那是我們小九聰慧。”

見到皇后回來,季瑾悠鬆了一大口氣,棋子一扔,伸手去夠皇后:“娘娘抱。”

說罷,在心裡和系統吐槽:【統統,陛下可真幼稚,我哄他這麼半天了,可得歇歇了。】

系統:【可不是嘛,可把我們悠崽給累壞了。】

奶呼呼的小姑娘老氣橫秋地說這番話,把皇帝和皇后聽得都笑了,皇后伸手把小姑娘抱進懷裡揉了揉。

皇后在小九身後,用眼神詢問陛下,剛才可有說什麼重要的事。

陛下搖頭,指了指外間,無聲問孫才人來幹什麼。

皇后無聲說請罪。

文昭帝對這新納的才人還有新鮮感在,好奇她來請什麼罪,可一想到先前桶桶說的那茉莉花的事,文昭帝也沒敢多問,生怕惹得皇后不開心。

悠悠趴在皇后懷裡,打了個哈欠:【統統,都還沒吃午飯呢,我又困了,可我還得哄陛下和皇后開心呢。】

【悠崽等下。】系統翻了翻劇情:【我這有個好玩的事,要不說給你聽,幫你提提神?】

悠悠攥著小拳頭擋在嘴邊,又打了個哈欠,【好哦。】

系統先嘎嘎樂了兩聲:【今日劇情裡,差不多是這個時候,芙蓉宮裡鬧翻了天,皇貴妃把所有人趕出去,關了殿門,親自拿著把掃帚追著六皇子打呢。】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中興大漢,要從董卓做起

一天寫三章
“太師,你到底行不行啊?”劉協不滿的揚了揚手中的馬鞭。 “你不努力,朕如何能夠中興漢室?” “大漢三都一十三州的擔子可全都落到太師你的肩膀上了,你可一定要支稜起來啊!”這是一個關於中興之主與大漢功臣的故事。 唯一不太對勁的是,這名大漢功臣,他的名字叫做董卓~~~本書又名:《董卓的周公養成計劃》、《董卓:我懷疑我被陛下PUA了,但我沒有證據》、《劉協:我的諡號能換成漢昭武帝嗎? 》、《袁紹、曹操:壞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蕭藍衣
景泰八年,奪門前夜,垂危的景泰帝忽然坐起來,一個耳光扇在穿著龍袍再次君臨天下的朱祁鎮臉上! 朕問你,瓦剌掠邊、殺戮無數,你卻奉之如父母,土木堡三十萬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被瓦剌生擒,非但不以死謝罪,還要歲幣供奉,太祖、太宗英靈可還答應! 朕問你,你投降瓦剌,被贖回來,厚顏無恥苟居南宮,妄圖復辟,天下臣民可還答應! 朱祁鎮!你還有何顏面身著龍袍,妄圖復辟!竊居帝位!傳載江山!你就是千古笑話,豈還不
歷史 連載 335萬字
重八家的傻兒子

重八家的傻兒子

祿青霜
“娘,有人說我是傻孩子,我真的傻嗎?我只是想當神仙,這有錯嗎?”朱橘仰著頭看向馬秀英,一臉的悲憤。 “傻孩子,你怎麼會是傻孩子呢?”馬秀英一臉慈愛的摸了摸朱橘的腦袋,笑眯眯的掏出一把剪子來,柔聲細語的道, “小橘子,來,告訴娘,是誰這麼說你的?”本書又名《回到明朝當道爺》、《我媽史上第一護犢子》、《朱元璋>天王老子>朱橘>馬秀英>朱元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搶錯人了怎麼辦

搶錯人了怎麼辦

雲山有意
【下一本還不確定要開什麼,看看哪本有手感】 晏來歸穿成了炮灰攻二,作用是負責強取豪奪主角受,促進主角攻受的感情推進,在企圖對主角受做什麼的時候被趕來的主角攻打敗,然後就能功成身退了。 為了完成任務,晏來歸信心滿滿地把主角受搶了回來。 主角受不慎中了別人下的合歡散,被送到魔尊寢宮時已是中毒至深,一雙劍眸微微渙散泛紅,卻仍舊鋒利如刀,恨不得將晏來歸千刀萬剮。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主角攻前來英雄救美即可。
歷史 完結 4萬字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大唐李承乾,請父皇稱陛下

三石散人
李世民:承乾,青雀搗鼓出來了《括地誌》,你作為哥哥,一定要讓著他點。 李泰:《括地誌》是本王多年修編的一部鉅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治:大哥和青雀,你們就爭奪天下吧,我只負責撿漏! 李承乾:來人,把青雀和雉奴給朕吊起來打,請陛下移駕大安宮!......眾人譁然,大寫的驚愕寫在臉上。
歷史 連載 5萬字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三國:從桃園四結義開始

風吹愛浪
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柱香。\n和歷史上輔佐劉邦建立大漢朝的宰相同名的現代青年張良覺醒了藍星的記憶,他無奈發現自己所處的是那個動盪不堪,人名如草芥的東漢末年,而且是演義世界,還被劉關張三兄弟視為大賢,幾人殺黃雞,燒黃紙,擺香案,在桃園四結義。 \n於是歷史從這裡悄然拐了一個彎,在張良的幫助下三兄弟擺脫了原本的宿命,最終建立了一個無比強盛的大漢帝國。 \n簡介無力,請各位老爺移步正文。
歷史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