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天下午【分類小說新書精選推薦】【歷史頻道新書精選推薦】,所以今天兩更吧,明天三更,理解萬歲。

不過欠著大家一更,這個不會忘,容我這兩天整理一下思路,然後給大家爆一下!

另外,當然是求票……

*************

房俊知道唐朝的各項工藝很落後,也知道這個時代最好的工匠都被官府徵召,官營手工業一直佔據著古代手工業的主導地位,代表著生產技藝的最高水平。?

工匠集中在官府設立的作坊內,使用官府供給的原料,在工官的監督下,製作加工官府指定的產品。

他們職業世襲,世代為官府勞作。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房家的鐵匠鋪會是如此簡陋。

沿著山坡建了一溜兒土坯房子,圍成個半圓,房前建有幾個豎爐,估計就是用來鍊鐵的。

爐高差不多五六米,底徑三米左右,中間部位較粗,兩頭略窄,外皮用礫石砌牆。上邊有裝料口,下部有鼓風口,如此一來,能形成爐料下降和煤氣上升的相對運動。燃燒產生的高溫煤氣穿過料層上升把熱量傳給爐料,就算是預熱過程了。

只是卻沒有見到鼓風機,爐膛裡也只殘留一些煤渣。

房俊以前從沒見過鍊鐵爐是什麼樣的,但這不妨礙他看了一遍就明白其中的道理,用不著學過工業,稍微有些物理常識就能懂,畢竟這玩意實在太簡陋。

房俊問身後的盧成:“這是鍊鐵爐?為啥不鍊鐵呢?”

雖然不遠處礦洞裡邊開採出來的大多是黃鐵礦,煉不出啥玩意來,可也不能就這麼閒著呀?

盧成說道:“沒錯,是鍊鐵爐,現在是冬天,太冷,爐溫上不去,所以不鍊鐵。”

房俊嘖嘖嘴,心說這破爐子也太簡陋了,不僅現在冬天爐溫上不去,就是放在三伏天,溫度還能高到哪裡去?

鍊鐵需要多少度來著?

房俊揪著頭髮想了想,大概是一千多度吧?大概差不多,那麼鍊鋼最起碼也要一千五百度往上了,這破爐子鍊鐵都費勁,鍊鋼就更不能指望了。

當初要是學理科就好了,鍊鐵、鍊鋼、燒水泥什麼的,搞不好能推動唐朝就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

哦,對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什麼來著?

好像是蒸汽機……

話說蒸汽機這東西原理簡單到爆,難的是材料不容易得到和工藝達不到標準,總體來說,貌似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出來。

呃,想遠了……

房俊瞅了瞅爐膛裡殘存的煤渣,失望的嘆口氣。

用煤鍊鐵,大概是中國古代的專利了吧?失敗的專利啊……

古代冶鐵業長期受含磷量過高的困擾,這大概是因為鐵礦質量不好,也可能是因為鑄鐵技術的緣故,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蘇軾曾做過一首《石炭行》,盛讚用煤鍊鐵的好處。他認為用煤“冶鐵作兵,犀利勝常雲。”還可以節省木炭,提高爐溫。確實,煤有這兩個好處,它還降低了鍊鐵的成本,煤比炭便宜多了。

然而冶鐵最可怕的殺手――硫,就潛伏在煤中。

北方的冬天很寒冷,因此高含磷量鐵器冷脆現象很嚴重,嚴重製約了鐵器的發展。

所以,用煤鍊鐵,是一個完完全全的錯誤,將整個冶鐵行業帶上了歧途!

其實解決含硫量超高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煉製焦炭,用焦炭來冶鐵。

但是古代人不會煉焦。

房俊又想了想,焦炭是怎麼煉出來的?嗯,他也不會……

不過他知道焦炭是把煤放在一個密封的環境裡使勁兒燒就對了,水泥也是燒出來的,玻璃還是燒出來的,瓷器依然是燒出來的,……

難怪人們常說,“火”的使用是文明的標誌,原來如此啊……

雖然不知道具體應該怎麼燒,反正燒就是了,可這勁兒的燒,變著花樣的燒,總有一天能燒出來。

房俊無奈,再一次感嘆“學好物理化,穿越到哪兒都不怕”的真諦。

這次來鐵匠鋪,不是視察鍊鐵爐,而是驗收前些日子在房府給盧成安排的任務,不過自己既然想到了焦炭,自然要交待盧成一下,沒事兒就按自己的思路試驗一番,總歸是不會錯。

盧成卻是聽得一頭霧水,先把煤燒了,再用煤燒剩下的東西去燒礦石……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費一遍事兒嗎?

盧成一臉迷茫,理解不能……

房俊也沒法多說,難道跟這個一千多年前的“文盲”解釋一下什麼叫碳元素,什麼叫CO2,什麼叫化學反應?

一溜兒土坯房前是一個院子,將煤渣礦渣粉碎成細細的小塊,厚厚的鋪了一層,堅實平整,無懼雨雪,不會動輒泥濘不堪、凹凸不平。

此時,那院子正中擺放了一架馬車,只是個簡陋的框架,並無擋板帷幔之類的裝飾。

房俊走過去,捏著下巴,圍著這輛馬車轉了一圈,心裡有些感慨。

沒錯,他要做出來的,就是這輛四輪馬車。

很難想像,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發明出無數領先世界的技術,卻沒做出一輛四輪馬車。

很不可思議,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是如此。

中國一直都是兩輪馬車,而從來沒有出現像歐洲那種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四輪馬車,而實際上四輪馬車在載重和舒適度方面都完爆兩輪馬車,英國女王出門也是坐的四輪皇家馬車。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一直都是兩輪馬車,而沒有出現四輪馬車呢?

有人找了很多客觀理由,什麼地形因素、戰爭因素、馬屁因素……但是房俊認為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人一直沒有解決四輪車的轉向問題。

中國人也出現過四輪車,但這種四輪車只是簡單地將四個輪子安裝在一個固定的車架上,因此無法轉向,這樣的四輪馬車雖然看起來有四個輪子,但卻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就算有四十個輪子也白搭……

如果讓一個現代人去看,這算是問題嗎?

顯然不是。

眼前這輛馬車,是將前兩個輪子裝在一個車架上,後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後面的車架架在前面個車架上由一根立軸連線,便完美的解決了四輪車的轉向問題。

可很多發明就是這樣,就像隔了一層窗戶紙,你捅破了,那就只是薄薄的一層,你不捅破,那就什麼也看不見。

事實上,很多最簡單的機械技術都是西方人發明的,比如螺絲釘、螺栓、螺母、齒輪、齒條、彈簧、軸承、風車、水泵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在整個工業生產製造領域起著重要的作用……

房俊一出現,原本圍在馬車周圍的幾個工匠立刻散開,其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滿臉激動的向房俊見禮:“二郎,此物真乃天賜也!”

房俊有些發矇,不至於吧?

說破大天就是一輛馬車而已,兩輪和四輪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咱要把它做出來也只是貪圖它坐起來更舒服一些,話說這個兩輪馬車實在是太顛簸了……

盧成跟房俊介紹道:“這就是咱們鐵匠鋪手藝最好的鐵匠,沒名字,大家都叫他王二小……”

房俊汗了一個……

那王二小明顯是這幫工匠的頭頭兒,只有他敢跟房俊說話,其他人都站得遠遠的。

王二小很激動,用一種很崇拜的眼神看著房俊,說道:“老朽是從山東就跟著老爺的,看著老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功成名就,當年也是看著二郎你出生……”

房俊再汗一個,我爹能讓你看麼……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大明,從空印案開始

一江東月
【誰說空印案是聖上不知情,以為下方官員,官官相護,隱瞞包庇才大殺特殺的?差點害死了我啊!若非吾兒,當年我差點被斬!】 來自三十年後“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在我的肩上擔著”的大明首輔,託孤重臣,三朝元老,兼戶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太子少保、光祿大夫——蘇貴淵! …… 穿越大明,蘇閒本來想快樂長大,之後再利用後世所學震驚皇帝震驚世人! 然而夢還沒醒,空印案發! 當父親蘇貴淵不顧生死的跑來,讓他們趕緊跑
歷史 連載 4萬字
[西遊]農業大學生和她的畢業論文

[西遊]農業大學生和她的畢業論文

花菇一朵
大學生穿越了,好訊息覺醒了現代記憶,目前身處時代在唐朝,壞訊息人在國外距離大唐十萬八千里遠,還發現這世界上有神仙有妖怪甚至還有鬼。 新世界很精彩也很危險,但這一切與前世大學生現在是混血小丫頭的阿萍無關。她目前最關心的事情,一是每天能搞到什麼吃的,二是照顧好自家的牛羊。 。。。直到有一天,她的牛開口說話了。 加粗加紅提示:男主不是老牛,不是你們下意識想到的那頭老牛啊啊啊,是小的紅色的那隻小傢伙!!!
歷史 連載 4萬字
啟明1158

啟明1158

御炎
1158年,即南宋紹興二十八年。 這個時代,四大發明已經改良完畢,運用在了社會生產之中,有紙,有火藥,有科舉,有科技,有發達的商業,有充足的人口,社會生產力遠超漢唐。 同樣在這個時代,金國稱雄中原,西夏盤踞西北,大理割據西南,南宋偏安一隅。 大西北和中亞地區,西遼尚未失去恢復故國的理想。 大草原上,蒙兀部緩慢發育,正在積蓄著足以顛覆世界格局的恐怖力量。 如何在這個四分五裂的大爭之世中找尋到一條能走
歷史 連載 46萬字
盛唐輓歌

盛唐輓歌

攜劍遠行
來自現代的有為青年,魂穿到大唐開元盛世的一個少年方重勇身上。除了那個失蹤了,又留下一堆大坑的不靠譜老爹外,方重勇的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也就麻煩多點,生活苦點,處境兇險點,前途渺茫點罷了。反正現在還是開元年間,天寶都還有十多年,大把的和平時光可以給他揮霍。 方重勇覺得以自己的本事,開開心心混到老死沒有任何問題。直到很久以後,北方幽州傳來一個訊息,那個叫安祿山的蕃將,被人給斬了,斬他的人叫方有徳。 “
歷史 連載 96萬字
主角被奪走氣運之後[重生]

主角被奪走氣運之後[重生]

終歡
推推預收《反派不想從良》,文案在下方,感興趣的寶子可以康康qwq 墨尋是被穿越者奪走氣運的前主角。 在穿越者到來之前。 他是修仙界第一大派流落在外的真少爺,家庭幸福,養父母疼愛。 他會考入修仙界第一宗門華彌仙境,順利認祖歸宗,接走養父母孝順,最終成為修仙界人人矚目的一代天驕。 在穿越者到來之後,他一夜之間成了天煞孤星。 親生父親把他視作外人,本該青梅竹馬的大師兄覺得他搶奪了假少爺的一切,養父母也後
歷史 完結 0萬字
嫌我庶子逐出門,我封侯拜相你悔什麼!

嫌我庶子逐出門,我封侯拜相你悔什麼!

青峰嘯月
穿越到了一個陌生王朝的嚴錦,原本只想利用穿越者的‘金手指’做個富家翁逍遙快活一世而已。 然而…… “夫君,幫幫父王吧!” “賢婿,你就忍心看著孤與父皇刀兵相向?”罷了,穿越者的宿命終究還是逃不了,這熟悉的亂相還得我來矯正!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