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不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午後,開封府。

當包拯看到蘇良臉上洋溢的笑容,便知其定是想出興開封府商貿之策了。

他當即將蘇良請進後衙茶室。

並拿出了趙禎年初賞賜的貢茶,小龍團。

此茶,一斤值金二兩,甚是珍稀。

陳執中曾得一餅,將其視之為珍寶,家有貴客,才會拿出來展覽一番。

別人都稱包拯不通人情世故,過於耿直。

其實,分人。

不久前,陳執中與夏竦來開封府,連白水都沒有喝上。

能入包拯眼裡的人。

包拯對其甚是熱情,付賬都會搶在前面。

而他不喜歡的人。

三言兩語聊完公事後,根本不會再行客套之事。

二人相對而坐,品了兩口茶後,蘇良從懷裡拿出一張大藤白紙,上面繪製了一副魚骨狀腦圖。

“希仁兄,你先看,而後我再慢慢解釋。”

包拯接過大藤白紙,認真看了起來。

魚骨圖下方。

寫著四個大字:南郊市集。

而魚骨(大骨、中骨、小骨)上,分別是:汴京擁堵、宗室貴族、百姓生計等多行小字。

包拯看完後,疑惑地望向蘇良。

蘇良輕啜一口茶湯,道:“此策非興開封府商貿之策,而是以富恤貧之策,更是彰顯開封府為天下第一府之策!”

聽到此話,包拯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蘇良繼續道:“我大宋商貿日趨繁盛,百姓遷徙越來越頻繁,而汴京乃天下最宜居之所,以後,人必將越來越多。當下的汴京城已甚是擁堵,每逢市集,車馬難行,以後情況只會更甚。”

“汴京街道日日擁擠,其主因,在於日常補給供應的車馬攤販繁雜無序,停留過長。”

“每逢早晚,各色販賣豬羊兔魚、菜果生鮮、冠帽鞋布、鳥獸花朵、煤炭器皿等日常物品的百姓皆成群結隊進城。”

“有當街叫賣者,有供於酒樓客棧者,有集聚於富人宅院後門等待出售者,還有專供於某些貴人者,使得汴京城內擁擠不堪,站在街上,一眼望去,滿是運貨叫賣的百姓。”

“然,百姓們費心費力,錢財卻大多為宗室貴族、豪商巨賈所賺,他們的收益甚是微小。”

“我認為,可在南郊擇數千畝地,建一集市,名為:南郊市集,為那些奔波的攤販農戶所用。令人人皆有攤位,並置貨倉。而後由朝廷統一價格,規劃整體運送路線,減少中間人參與,令百姓有利可圖,免於有貨而難以售出,處處受到宗室貴族的鉗制!”

包拯面帶興奮,非常認可地點了點頭。

他知開封府數月。

自然知曉汴京城的擁堵原因。

攤販農戶們拼了命地朝著汴京城鑽,只為養家餬口。

但是汴京城牙子無數,很多貴族商賈更是控制買賣。

價格全都是他們說了算。

普通百姓若想在汴京城安身立命,要麼用錢行賄,要麼有貴人當靠山。

比如,相國寺的集市攤位。

若想在那裡擺個攤位,定然要賄賂那裡的大和尚們。若無錢行賄,便只能在大路上叫賣,能否賣得出去,全憑天命。

在汴京城,一個殺豬的屠夫,其豬肉賣的好不好,不取決於豬肉的品質,只在於有沒有後臺。

有後臺者,豬肉一斤十貫都有人競相來買;無後臺者,只能被奸商不斷壓價,而後薄利售出。

商貿往來,處處都是人情關係。

而汴京城主導這些的正是那些閒散的宗室貴戚。

他們,有權,又閒。

其中的利益鏈,錯綜複雜,根本理不清。

蘇良正色道:“南郊市集,除糧食外,凡百姓所需,百姓可用,皆應有之。”

“設南郊市集,有四大好處。”

“其一,可緩汴京城擁堵現狀,令主道通。”

“其二,匯通南北漕運商貨,盡顯天下第一府的包攬之力。

“其三,護周邊百姓之生計,令開封府百姓,人人有錢可賺。”

“其四,去宗室貴戚之特權。削宗室外戚依勢所得錢財,還於民,還於社稷。”

“作為天下第一府的開封府,應有此氣魄和擔當!”

包拯面色激動,蘇良之言甚有道理。

但是,執行甚難。

包拯已能預測到,他若提出建設南郊市集之策,朝堂大部分官員都會立馬反駁。

因為,此舉損害了無數宗室貴戚、達官富商的利益。

論汴京城最易賺錢的人。

其一,是相國寺那些腦滿腸肥的和尚們;其二,便是汴京城內的宗室貴戚。

趙禎不能生,子嗣凋零。

但趙家的宗室貴戚們卻賊能生,且都在汴京城居住。

依照太祖命令,宗室貴族與官僚皆不允許經商。

但現在,此命令已經化為了空氣。

官僚還不敢逾越。

但宗室貴戚們已成為汴京城經商的主力。

犯下過錯,普通百姓可能會傾家蕩產,重則流配甚至於身首異處,但是他們多為降官罰銅了事。

而經商,便成為了他們最喜歡的賽道。

這個行業,他們根據自己的特權,很快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一言以蔽之,此策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汴京城的宗室貴戚。

在汴京城內,只要是叫得上名字、生意紅火的店鋪,基本都是宗室貴族在後面做東家。

他們敢如此猖狂。

一方面是擁有宗室特權,想要賺錢非常容易。

另一方面,則是因很多宗室子弟,漸出五服,受到朝廷的恩寵正在衰減,為了子孫後代,他們不得不使勁斂財。

斂財的最好方式,便是經商。

趙禎對宗室貴族不給實權官職,但待遇卻甚是厚重。

比如,汝南郡王趙允讓。

每月可得錢400貫,每年兩季各得綃100匹,小綾30匹,大綾20匹。春季又有羅10匹,冬季又有棉五百兩。

此俸祿,足夠讓趙允讓瀟灑度日了,但其為了子孫後代,依舊在拼命斂財。

不是在斂財的路上,便是在生孩子的路上。

趙禎對此事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只要這些人不造反,他都能接受。

這些宗室貴族們,已經快被皇帝養成國之碩鼠了。

蘇良看向包拯,笑著說道:“此策利國利民,但最大的阻礙就是那群宗室貴族,他們可遠比朝堂的相公們豪橫!”

包拯胸膛一挺:“為百姓謀利,有何懼乎!”

聽到此話,蘇良從懷中又拿出一張大藤白紙,道:“我還有一策,可使得南郊市集,順利進行。”

旋即,蘇良開啟大藤白紙。

最先映入包拯眼簾的乃是十二個大字:以宗室治宗室,以外戚治外戚。”

後面還有兩個名字,汝南郡王趙允讓,曹國舅曹佾。

包拯頓時恍然,道:“確實,若能夠讓此二人支援建南郊市集之策,此事便極有可能成。”

趙允讓,自不必說,乃是當下趙宋宗室第一人。

其親生兒子趙宗實甚至還有可能成為當朝太子。

他在宗室中,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而曹國舅曹佾,乃是當下曹皇后的弟弟。

論外戚身份,他遠高於張美人的伯父張堯佐,並且其出身將門,在外戚中的地位相當高。

若此二人能夠支援建南郊市集,那此事必成。

蘇良開口道:“我覺得此事,不應先告知官家。”

“南郊市集可緩汴京擁堵,護百姓生計,匯南北漕運商貨。僅這三項優勢,官家聽後,便難以拒絕。並且這幫宗室貴戚,消耗了朝廷大量錢財,簡直就是無底洞,官家怎能不知!”

“只是官家太仁善,擔心引起動亂,故而大機率不會同意建造南郊市集。但是,如果我們說服了汝南郡王和曹國舅,由他們二人主動要求,性質就不一樣了!”

包拯認可地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

蘇良對這位官家的脾性摸得是一清二楚。

蘇良指了指大藤白紙上的兩個名字,道:“希仁兄,這兩個硬骨頭,我們一人挑一個,你先挑。”

包拯微微一笑。

“我選汝南郡王吧,這個難度大一些!”

“好!咱們比一比誰先成功,輸者去樊樓請客!”

“沒問題!”包拯拍了拍胸脯。

……

翌日黃昏。

蘇良坐在一座茶館三樓的包間內,望著對面的桑家瓦子。

此刻,桑家瓦子還未上客,但門前的綵樓已全部點亮。

蘇良畢竟是臺諫官。

去桑家瓦子這種經常表演女相撲節目,甚至還會賣肉的瓦子,容易被人彈劾。

故而,他選擇坐在對面的茶樓。

沒多久,一輛馬車停在桑家瓦子的門口。

一名個頭高挑,長相甚是帥氣的青年從馬車跳下,大步走進孔家瓦子。

這位便是現年二十九歲的曹國舅曹佾。

這位曹國舅,現任殿前都虞候。

放衙後的日常,便是聽曲,作詩,喝酒。

他屬於武職,當下無法在仕途上展露手腳。且因外戚的身份,很難被重用。

比如張堯佐,一直想要朝上爬。

外戚的身份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他能快速升遷,但想要做三司使或拜相,根本不可能。

曹佾性格甚是柔和,獨愛風雅,除了有逛瓦子的愛好外,基本沒有招惹過是非,已經算是非常優秀的外戚了。

與此同時,曹佾也有產業。

汴京城西的三個書籍鋪、兩家古琴店,還有一家客棧,皆是他的買賣。

根據劉長耳的訊息,曹佾每五日前往桑家瓦子一趟,每次逗留一個時辰,而在走出桑家瓦子後,他便會來對面的茶樓,喝一壺醒酒茶。據說是因為其身上若有酒味,易遭長輩訓斥。

蘇良在此等他,便為與其聊上一聊。

劉長耳還說,曹佾在一次酒後曾說:蘇良蘇景明之文章,當得起天下第二。

文章第一者,自然是那位歐陽永叔。

……

大概一個時辰後。

曹佾走出桑家瓦子,兩名僕人在外候著,而他直接大步來到茶樓。

而蘇良也走了下去。

“掌櫃的,一壺醒酒茶!”曹佾高喊道。

隨即,曹佾坐在一旁的桌子旁。

而這時,蘇良提著一壺醒酒茶,將其放下,然後非常瀟灑地坐在了一旁,等待曹佾認出他來。

曹佾一愣,疑惑地問道:“你是……哪位?”

蘇良一愣,沒想到曹佾竟然沒有認出自己。

曹佾作為殿前都虞候,常在宮內走動,蘇良雖然與其沒有說過話,但也是遠遠見過幾面的。

“咳咳……”

蘇良無奈地自我介紹道:“國舅爺,在下蘇良蘇景明!”

“蘇良蘇景明?”曹佾臉色發紅,依舊有些迷糊。

唰!

曹佾突然站了起來,然後雙手搭在蘇良的肩膀上,激動地說道:“伱……你是蘇良蘇景明?你真是蘇良蘇景明?你的文章,當得起當世第二!”

蘇良一臉無奈。

這傢伙還真是喝多了,但總算將自己認出來了。

蘇良笑著道:“國舅爺,包間一敘如何?”

“可以,可以,景明老弟,吾與你神交已久,但你為臺諫官,我為外戚,不宜私下見面,不然我們早就認識了!”曹佾一臉興奮地說道。

蘇良一手扶著曹佾,一手提著醒酒茶,將曹佾扶進了包間。

片刻後。

蘇良先讓曹佾解酒,令其將一壺醒酒茶全部灌進了肚子中。

“景明老弟,論經國濟世,你的文章可擔得上天下第一,但是為兄還是喜歡一些風花雪月的詩詞,在這一點,你可能就比不上歐陽學士了,歐陽學士之才乃五百年出一個,而景明老弟之才,可謂是三百年出一個。”

“有酒嗎?我們今晚不醉不歸,另外為兄今日寫了幾首詞,覺得與柳七先生相比,也不差上什麼,要不為兄給你念一念!”

……

曹國舅喝完酒後,就是一個話嘮,在說了一大堆廢話後,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蘇良一臉無奈,只有等到這個傢伙酒醒之後再與其溝通了。

他本以為曹國舅不是很好相處,今日一見,沒想到如此和氣,並且心思應該非常簡單。

片刻後,蘇良將他和包拯共同撰寫的南郊市集書拿了出來。

能不能動一動那些宗室貴戚就全靠這位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曹國舅終於清醒了過來。

其一醒來,便興奮地看向蘇良,道:“景明老弟,我前些日子,也寫了一篇文章,你能否給潤潤色?”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穿越之大唐逆命少年

鹿會
十五歲的少年徐淼,身為李世勣的遠親,命運多舛。父親早亡,母親帶他和妹妹投奔李家卻遭冷遇,被安置在終南山小王莊。 然而,在這危急時刻,李家竟將他強行送入長安城當炮灰。徐淼對李世勣家充滿怨念,他本在現代過著逍遙日子,卻意外穿越重生在大唐窮苦少年身上。 雖對這個時代充滿惡意,但因知曉渭水之盟的結果,他無奈以李家義兵身份進城。 在這風雲變幻的大唐,徐淼將面臨重重挑戰,他能否擺脫命運的束縛,開啟不一樣的人生
歷史 連載 4萬字
聖眷正濃

聖眷正濃

楮緒風
從鹹福宮不起眼的宮女,到聖眷優容的貴妃娘娘。 人人都說後宮那位皇貴妃美雖美矣,卻心思頗重,為爬到上位不擇手段。 婉芙聞言冷笑。 只有輸家才會說得這般義正言辭,冠冕堂皇。 後宮裡活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從來都是不辨對錯,只論輸贏。 那日宮宴,宮人戰戰兢兢侍酒,染溼了袞服。李玄胤興致尚好,並未怪罪。 更衣後,途經長亭,只見煙雨朦朧裡站著一女子,眉眼含怯,嫋嫋娜娜,抬眸望向他時,嫣然淺笑,如春花般絢爛
歷史 完結 67萬字
家祖朱元璋

家祖朱元璋

頌史
日月昭昭,故國有明。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 後世社畜魂穿朱允熥,那便來之安之。 奪儲君!治藩王!除海禁!興土木!通商貿!遠征大海!以慰黎庶。 至此,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大明,還是大明。 只是成了四海共主的大明!
歷史 連載 3萬字
寒門大首輔

寒門大首輔

彗星撞飛機
穿越古代落魄一書生,雖家徒四壁,但卻有嬌妻、女兒初長成,這陌生的時代,我高升認了! 親情,權利,財富,我統統都要!家庭和國家的命運,就像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為高升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結局。
歷史 連載 48萬字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本王,廢物

本王,廢物

青衣杏林
【劃重點:年下襬爛王爺受X疑心病超重心狠手辣帝王年上攻】 姬未湫穿書成為了皇九子,六歲那年,親哥姬溯把不聽話的兄弟都嘎了。 泱泱大國,只剩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十八,一個六歲,老爹風癱,親哥攝政。 姬未湫看著他哥若有所思的眼神,總覺得背上寒毛直立…… 啊這…… 那他怎麼辦? ——換個角度想一想,他是皇親國戚,親哥現在是太子以後的皇帝 他只要不貪圖皇位不和他親哥做對,那就是一輩子吃公家飯,整個國家他橫·
歷史 完結 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