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桓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路升遷至皇帝嘉福殿內侍長、實則為被與青青苑有聯絡的某位高官效力的韓雍,此刻見皇帝怒極攻心、吐血暈倒,心中反而大喜。

當太醫迅速趕來,為皇帝診脈之後,發覺皇帝雖然怒極攻心於體有損,但畢竟先前得李惠姑施針,又吃了幾副惠姑開的湯藥,因此情況還不算太糟糕。

太醫們又按照毛皇后儲存的惠姑所開的藥方,每日給曹叡沐頭浴足外敷,幾日下來,曹叡的病情倒是略有好轉,只不過比起先前惠姑剛剛施針過後的情況,則又是雲泥之別了。

這一日,皇帝在夢中夢見了自己已經逝去的皇兒曹殷,一覺醒來後,身體又十分的不適,韓雍見時機已到,便向皇帝言道:

“啟奏陛下,壽春有一農夫,其妻自言為天神所下,民間傳言,此農婦曾得天神喻示:其命中當為登女,當營衛帝室,以擔黜邪納福之任。而壽春百姓但有大小病症,只要飲了這農婦的神水,或用此神水清洗外瘡,痊癒者極多。如今陛下龍體有恙,小臣這些朝中內外之人,都無不盼著陛下龍體早日康復,近年來此農婦現世,說不定,說不定......”

韓雍說到了這裡,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曹叡的反應,並且刻意停頓了一下。曹叡此刻並無什麼大的反應,見韓雍突然支支吾吾了起來,眉頭微微一皺問道:

“說不定什麼,你有話直說便是!”

韓雍急忙俯身磕頭謝罪,繼續說道:

“說不定,此農婦真的就是上天派來保護陛下的神女,也未可知......,小臣的意思,陛下如今何不,何不將其召來,以試驗其神奇醫術是否靈驗......,如其果真有奇效,屆時陛下龍體猶勝往昔,豈非是天下之大幸。”

曹叡聽了韓雍的話,沉默了良久,陷入了沉思,並沒有說話。

而韓雍心中則在想,那壽春農婦乃是與青青苑有聯絡的主人培養了多年的人才,非但真的精通醫術,而且又得了主人所賜的諸多靈丹妙藥,即便今日便來到了皇宮,應該也不會穿幫。而一旦此農婦得了陛下新任,那麼要實施主人接下來的計劃,一切便都好辦多了。

幸好陛下這些年來心性浮躁,且又身體欠安,少了數年前的那一份精明沉穩,否則此計雖妙,但也未必能夠奏效。

數日後,那名壽春農婦便被天子下詔召來了洛陽,不僅如此,皇帝還專門還下詔稱揚了農婦的醫術,還為那農婦在後宮立了一個醫館,太醫署的官員們見此一名不見經傳的農婦得天子如此優寵,心中自然是又嫉妒又惶恐,心中紛紛都不是個滋味。

這件事情當然不會瞞過太后郭女王。

郭女王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心中擔憂無比。曹叡身為天子,貿然便使一以巫術起家的農婦擔任宮廷御醫重任,非但會招致天下非議,而且還會將皇家的身家性命交付他人之手,這件事情又怎麼能讓她安心?

郭女王想到這裡,心中一陣後怕,她立即便傳喚侍女青鸞以及一干內侍,朝著嘉福殿而去了。

曹叡見到郭女王以後,依舊以這十數年來每一個日子裡那副恭敬的模樣,朝著他這個“母后”行了人子之禮。

“陛下,哀家聽聞陛下近日來讓一農婦以巫術為宮中之人醫病,以致太醫署上下官員人心惶惶,哀家聽了,心裡不是個滋味……”

郭女王一句話尚未說完,讓她沒想到的是,多年來一向表面上對自己還算恭敬的皇帝,自己的“兒子”,將殿內內侍宮女都盡數遣散出去以後,居然朝著自己這個母后歇斯底里的吼叫了起來:

“夠了!你害死了我的母后,害死了我的冏兒、殷兒、淑兒,還不夠嗎,你還要來害死朕嗎!?”

望著雙眼通紅,臉色煞白,額頭青筋暴起的皇帝,一向沉著冷靜有膽有識的郭女王,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面對天子之威,她一時之間不敢說話。

就這樣,“母子”二人一時無話,沉默了半晌之後,回憶起自己與曹叡這十餘年來相處時光、內心痛楚的郭女王,這才對皇帝泣訴道:

“陛下,你難道真的以為,文昭皇后,是哀家害死的麼……,難道,哀家這十餘年來對你的照顧和疼愛,你就真的都不記得了嗎……”

一通咆哮發洩過後的曹叡,此刻心中暫時也清明瞭些許。

他當然沒有忘記,這些年來眼前這個女人對自己如何。這十餘年來,並無子嗣的郭女王,的的確確是把自己當做親生兒子來看待的。倘若當初郭女王對多疑的父皇多進一句半句的讒言,也許自己就不會坐在這個皇位之上。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心中慢慢清晰了起來,可是他一閉眼,一想到自己死去的母后與幾個孩子,他的心中便一陣疼痛。

這些多年以來積下下來、不斷髮酵的痛楚,讓皇帝的內心深處多了許多少年時不曾有過的偏執與刻薄。

而這份偏執與刻薄,此時像極了當年他的父親,文皇帝曹丕。

此刻,皇帝通紅的眼中竟然也含滿了淚水,但他卻並沒有停止對郭女王的攻擊:

“不要再假惺惺了,你以為朕不知嗎,你所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為了鞏固你自己的地位而已,你若是真心為朕,又怎會害死朕的幾個皇兒?你就是想讓朕百年之後,讓一個襁褓中的孺子來做個傀儡皇帝,而你自己則好做一個專橫擅權的呂太后!”

郭女王聽了這些話,心中的痛苦無以復加,此刻的她,心中只恨當年許昌行宮的雨不夠大,否則自己像當年楚王的王后一般,為等候君王而葬身大江之中,倒還能留一個好名聲。

“母子”二人再次沉默了許久之後,面無血色的郭女王只是有氣無力的朝著曹叡行了一禮,便輕輕的去了。

一直背對著郭女王的曹叡,此刻早已淚流滿面,當他聽到雕花梨木的宮門支呀一聲後,立即便轉過了身,當他想要張口喊什麼時,一切卻已來不及了。

就在郭女王走後不到半個時辰,內侍便通傳說,開陽侯卞蘭求見。曹叡本來心力交瘁,不想見人,但他想到卞蘭近日身體大是不適,今日前來,定有緣故,曹叡心中念想如此一轉,便叫人傳來了卞蘭。

等君臣二人相見之後,這才發現對方的神情都十分萎頓,而兩鬢也都生出了不少白髮,只唯一不同的是,卞蘭乃是中年,而皇帝才不過三十餘歲而已。

除此之外,卞蘭口乾如裂,看起來更是萎靡。

“子芳,多日不見,你老了許多……”

卞蘭聞言,心中不知從何處襲來了一陣悲涼。他淚眼朦朧的對曹叡說:

“陛下,微臣憂心國事,卻又苦無良法,故而蒼老……”

曹叡嘆道:

“如今二方雖未平定,但卻還算安穩,子芳何必如此憂慮?”

數年前,卞蘭見外有二難,而自己這個皇帝又留意於宮室,因此

數次切諫。故今日曹叡見卞蘭兩鬢斑白,自然又以為卞蘭是因為邊境軍事而憂慮。

曹叡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又立即說道:

“子芳,宮中女醫官,乃壽春神女,她的神水配方,內服外敷很有奇效,宮中許多人用了她的神水,都是藥到病除,朕看子芳你的病,近日又有些不安生,藥酒見效過慢,不如你也試試那神水看看。”

卞蘭再次拜伏於地:

“陛下,臣所擔憂的,不是二方之事,而正是陛下崇信巫術之事啊!”

曹叡聞言,臉色突變。他方才才因此事和郭女王有所爭執,轉眼間連自己信任的卞蘭也這樣說。

卞蘭似乎並沒有注意到皇帝的震怒,他繼續說道:

“治病自然要以藥來治,陛下怎可相信巫術?”

曹叡聞言,臉色又是一變,此時此刻,他方才壓制下的怒火再次騰的升了起來:

“如若子芳只是來說此事,那你還是回去吧,朕累了!”

卞蘭聽了這話,還想開口再說些什麼,可是皇帝卻已然甩袖而去了。

數日之後,五十一歲的太后郭女王在永安宮薨逝了。而她的貼身侍女青鸞,在傳達完太后遺願之後,也自縊而亡,選擇了追隨郭太后而去。

不久之後,開陽侯卞蘭病情加重,也薨逝在了自己的府上。

三月十一日,皇帝按郭後的遺囑,將她安葬在了文皇帝首陽陵的西側。

除此之外,皇帝還為郭女王服孝舉殯,按養母生平功過,追封其諡號為文德皇后。

不僅如此,皇帝曹叡再次晉封郭太后的親屬郭表為觀津千戶侯,郭詳為駙馬都尉。還追封郭女王的父母為觀津敬侯、堂陽君,亡兄郭浮為梁裡亭戴侯、郭都為武城亭敬侯、郭成為新長亭定侯。都以太牢之禮祭祀。

而卞氏一族,卞蘭的兒子卞隆也得到了皇帝的安撫賞賜。

蘇家茶肆內,一些市井百姓正在低聲談論著些什麼。

“聽說,當年甄皇后就是被郭太后所害,口中塞糠,以發覆面而死,因此此番,陛下算是為生母報了仇啦!”

另一個聲音則竊竊私語道:

“聽說陛下此番不僅親自為太后寫了祭文,而且親自送喪陵前,要知道,陛下登基後,連文皇帝的靈柩都沒有去送呢!”

“還有,聽說此番開陽侯卞蘭也是因為反對用那神水,才被陛下賜死的吧!”

“可我聽說開陽侯是自己病死在府上的……”

“嗐,這些皇族密辛,誰又知道呢……”

————

嘉福殿內,皇帝翻出了卞蘭當年為尚為魏國太子的文皇帝所寫的頌:

明明太子,既叡且聰。博聞強記,聖思無雙。猗猗左右,如虎如龍。八俊在側,旁無諛兇。富不忘施,尊而益恭。研精書籍,留思異同。建計立議,廓然發矇。天下延頸,歌頌德音。聞之於古,見之於今。深不可測,高不可尋。創法萬載,垂此休風。

【注一:見載於《藝文類聚》卷十六】

曹叡覽畢,又開啟了卞蘭的那篇《座右銘》:

重階連棟,必濁汝真。金寶滿室,將亂汝神。厚味來殃,豔色危身。求高反墜,務厚更貧。閉情塞欲,老氏所珍。周廟之銘,仲尼是遵。審慎汝口,戒無失人。從容順時,和光同塵。無謂冥漠,人不汝聞。無謂幽冥,處獨若群。不為福先,不與禍鄰。守玄執素,無亂大倫。常若臨深,終始惟純。

【注二:見載於《藝文類聚》卷二十三。】

曹叡心中不禁苦笑道:文中“從容順時,和光同塵”的道理,表舅都明白。但自己這個表舅,卻偏偏是一個好直言的耿介之士,世人皆知過剛易折,可卻偏偏還是難以做到專氣致柔啊。

“表舅,倘若你不那麼耿直,也許朕就會聽你的話了吧……”

宮中簷下,鐵馬叮咚;殿內空空,此刻卻並無誰的回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