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短板
流浪的飛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將成為自己“新家”的這一臺超算,陳嶽在建造過程之中仍舊採取了儘可能多的冗餘備份,使用了一切能提升安全性的手段。
它的建造用了足足一年時間。安全性驗證又用去了一年時間。兩年之後,陳嶽終於對它的可靠性放了心。
搬到這座新超算之後,感受著那更加澎湃的算力,陳嶽心中更是振奮。
相比起那臺舊超算,這臺新超算的算力再度提升了7倍之多。
到了這個時候,陳嶽便真切感覺到,核裂變離子推進飛船,對於自己來說有些不夠用了。
此時此刻,操縱整個木星系統十幾顆星球的開發工作,對於陳嶽來說僅僅只是不到10%的算力消耗而已。算上那些研究基地,頂了天算力能佔用到20%。
剩下的算力做什麼用?
無處可用。
建造更多的工業基礎設施?
不行。因為幾乎每一個可開發的星球都已經開發了。
建造更多的科研基地?
不行。因為木星系統十幾顆衛星加起來的的資源供給力量,只能支撐起目前這些研究基地了。再多的話,資源和能源就供給不上了。
研究科學?推進科學發展?
不行。沒有足夠的研究基地產出科學資料,自己拿什麼去推動科學發展?憑空想象?那可不行。
陳嶽排查了自己當前每一個門類的發展水平之後,迅速鎖定了自己目前最大的短板。
太空運輸能力。
算力提升之後的自己,固然可以操縱更多的飛船,但整個木星系統的運輸需求是有限的。目前狀況來看,根本用不到這麼多飛船。
但是……對於木星之外的星球的運輸能力,卻還是遠遠不夠。
甚至於再多造幾倍的飛船都不夠。
目前,除了木星系統之內的星球,距離最近的一顆具備極大開發潛力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可是實打實的大行星,它的體量,不是木衛一二三四這些衛星能比的。
它將可以為自己供給更多的資源和能源,為自己開啟更大的世界。
但它距離太遠了。
它與木星距離最接近的時候,也有高達將近五億公里的距離。最遠,則高達9億公里左右。
如此漫長的距離,自己目前所能建造的核裂變動力離子推進飛船,到當然是能到。但大規模運輸,那就差得遠了。
從木星系統搬家到火星這個方案也不具備可行性。
搬家當然是能搬,但木星系統這裡豐富充沛的資源種類,以及多年積累下的工業基礎,同樣是陳嶽不可或缺的。
木星系統與火星,陳嶽都想要。缺一不可。那自己便必須想辦法將兩者聯絡起來。聯絡起來的紐帶是什麼?
自然就是太空運輸能力了。
“提升太空運輸能力的關鍵,在於提升飛船的效能。提升飛船效能的關鍵,則在於兩個方面。
一,提升能源密度,二,提升能源利用率。
能源利用率這一點,短時間內恐怕不行。我目前的離子推進技術差不多到了極限了……基礎理論不突破,再提升恐怕不可能。
那就只能從能源密度來著手了。哎,核裂變果然還是不行啊,還是要上核聚變才行。繞了一大圈子,最終還是回到了原點。”
陳嶽試圖繞過可控核聚變的限制,以目前的技術便達成將木星系統與火星聯絡起來的目的。但他最終發現,這是不可能的。
離子推進技術的本質,仍舊是透過反推力來驅動飛船運動。只不過它噴射的射流的速度很高,由此才獲得了比傳統化學推進技術更優異的效能,更為節省工質。
目前,陳嶽所建造的離子推進器,其射流速度最高已經可以達到200公里每秒的樣子。
很顯然,射流速度越高,單位重量的工質所能提供的反推力便越大。
但想要提升這個速度可不容易。這涉及到極端複雜的離子加速技術的整體提升。
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做到200公里每秒是最經濟的。之後,速度提升到220公里每秒,僅僅提升了10%,能耗卻直線提升了50%左右。
提升到400公里每秒,提升一倍,能耗便會翻六倍。
以陳嶽目前的離子推進技術,這個能耗暫時不可能降下來。
但核裂變反應堆的供能卻是有極限的。能源浪費太多,總加速能力就大大降低。原本能用一年的核燃料,可能一個月就用完了。
核裂變必須要用到鈾或者鈽之類的重元素,這種重元素含量稀少,濃縮麻煩,陳嶽也供不起啊。
這就導致太空運輸能力出現了天花板,提升不了。
能耗暫時降不下來,就只能靠提升能源供給總量,來獲取更高的射流速度了。
能源供給總量多了,即便不處在經濟執行狀態,多浪費一點,便也無所謂了。
“必須要進行可控核聚變研究了。唯有可控核聚變,才能大幅度提升能源供給總量。且,核裂變燃料稀少,核聚變燃料可不少,很容易就能獲取到。”
陳嶽下定了決心。
“以及……太空戰爭,核聚變飛船才夠資格,核裂變飛船根本沒戲。只有擁有了核聚變技術,我才算是真正具備了自保的力量!”
陳嶽始終沒有忘記遠在二十光年之外的那場戰爭。
二十光年距離固然很遠。但相對於整個宇宙的巨大尺度來看,二十光年就像是前院與後院一般接近。弄不好,不知道什麼時候那裡的戰爭就波及到了自己這邊。
“核聚變平均釋放能量比核裂變高出約6倍。以及,掌握了核聚變技術之後,以我的能量轉換技術,可以做到比核裂變更低的損耗。綜合來看,核聚變反應堆大概能比核裂變反應堆提升高達十倍的能源供給總量!”
十倍的提升,完成對木星系統與火星的連線,便沒有一點難度了。
更何況,核聚變技術在太空戰爭層面表現出的巨大潛力,也讓陳嶽不得不給它最高的重視度。
多種因素疊加,哪怕此刻陳嶽感覺自己的技術儲備與科學儲備還差了點,都不得不強行上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