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人無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孟行舟感激的看了她一眼,覺得妹妹果然賢良體貼。

於是在這樣的對比之下,他心中愈發厭憎起那個女子。

“母親,清月與我們本就不是骨肉血親,安知她到底安了什麼心思。

況且自從長樂回府,她便無一日不與長樂爭風吃醋,如此陰險之人,母親莫要被她矇騙了去!”

見著兒子義憤填膺,孟夫人只得輕輕嘆了口氣。

她倒不認為清月能有什麼壞心思,畢竟自己養大的女兒,她對清月的秉性還是很清楚的。

但行舟有一句話說的很對。

清月到底不是這個家的親生骨肉,有些事情,她便不能不多幾分戒備。

這樣想著,她望向孟長樂的目光愈發慈愛了幾分,這才是他們侯府的親女兒啊!

“長樂,這些時日在宮中聆訓,可還習慣麼?”

孟長樂之前流落鄉野多年,三年前才被找回來,卻禮儀粗疏,學識淺薄。

淮南侯一家覺得耽誤了女兒,愈發滿心愧疚。可真到了要嫁人的時候,婆家卻是不樂意的。

因此鎮國公夫人委婉提出,自己與宮中貴妃交好,讓孟長樂婚前每日進宮,在貴妃處學習禮儀。

“嗯...挺好的.....”孟長樂嘴上說著挺好的,語氣卻低落起來。

孟夫人敏銳的意識到了不對勁,“怎麼了?是貴妃娘娘待你不好麼?”

孟長樂搖搖頭:“貴妃娘娘很是和順,待我也很好,只是.....”

她語氣落寞:“只是我夜裡睡不好,白日便總是打瞌睡,貴妃娘娘便有些不滿.....”

孟夫人驚詫:“這是為何?”

孟長樂卻吞吞吐吐不肯說,直被孟夫人逼問得急了,她才怯怯開了口,“我的屋子臨近後院,夜裡總有鳥鳴聒噪,吵得人不能安枕。”

她抬起頭,鼓足勇氣說道:“府裡唯有清月的屋子是最安靜的,若是能把清月的屋子給我住,想必此事便迎刃而解了.....”

孟夫人聞言,不由得沉默下來,有些為難的看了孟行舟一眼。

孟行舟亦是淡淡蹙了眉,“如此說來,清月豈不是得去住客房.....”

孟長樂可憐巴巴的,“也不過就一兩月的功夫而已,現下家中都以我的親事為重,難道妹妹連這點小事都不願意幫忙麼?”

見孟行舟仍然不出聲,她重重一吸鼻子,哀泣出聲,

“罷了,我知曉阿兄擔心清月,畢竟她也是你的妹妹,你自然是不願讓她受委屈的,只是阿兄,你待清月可真好......”

不得不說,孟長樂是很會拿捏孟行舟七寸的。

此話一出,孟行舟當即變了神色:“我哪裡有擔心她?我怎麼待她好了?”

他重重吐出一口氣,似是為了掩飾某種慌亂,隨即竟一口答應下來,

“一間屋子而已,給了便給了,我這就去找她說!”

夜深。

孟行舟到了孟清月的屋子,叩門,進屋。

簡短的說了一句,“搬。”

翠兒原本正在給睡下的姑娘掖被角,還說著姑娘寒氣侵體,今晚得多蓋幾床被褥。

下一秒,便見得孟行舟闖開了門,還帶了幾個五大三粗的小廝。

“這是做什麼?”翠兒急了,孟清月也從床上坐起身,皺了眉頭。

孟行舟淡淡開口,“長樂要借你的屋子一用,你今晚就搬出去吧。”

孟清月一臉荒謬的看著他,

“孟行舟,你三更半夜闖進我的屋子,就是為了讓我給孟長樂騰地方麼?”

孟行舟也蹙起了眉,兩人雖非親兄妹,但皺起眉頭的疏離模樣卻是如出一轍。

“注意你的措辭,孟清月,你不過只是一個養女而已,侯府有什麼東西是屬於你的?”

孟清月抿著唇,卻發現自己竟反駁不得。

她只穿著貼身的寢衣,穿堂風刺骨,她低低打了個寒噤,卻沒來由生出幾分難堪來。

真是,自取其辱啊。

“那明日再搬可以嗎....現下天色有些晚了....”

“不可以。”

孟行舟的語氣依然冷漠,“長樂的事情耽誤不得,你莫要再故意拖延了。”

說著,便吩咐小廝動手搬東西。

孟清月攥著錦被,只覺心頭陡然生出一股涼意,她低低嘆了一口氣,終還是一寸一寸鬆開了手,不再多言。

直至看見小廝粗魯的從櫃子上摘下一個瓷娃娃,忽而這才慌了神,

“住手!”她驚呼。

孟行舟有些不耐,示意小廝不必理會,孟清月不由得愈發情急,當即掀被便要起身,

小廝眼疾手快,孟清月心急如焚,兩人拉扯爭執不下,隨即“啪”的一聲,

瓷娃娃滾落在地,碎成一堆瓷片,

孟清月失了支撐,重重跌落在地,手掌按到了碎裂的瓷片之上,緩緩滲出血來,

可,她卻感不到一絲疼痛。

從娃娃落地的那一刻,她的心就死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無雙十公子

無雙十公子

田地85
馬鳴穿越到大楚王朝,睜開眼睛發現原主被活活凍死了,父親有萬畝良田,家產萬貫,因為是丫鬟所生,卻只能住在狗窩裡,吃狗食;馬鳴差點兒被窩囊的原主氣死,既然上天讓我再活一世,誰敢欺我,我就把他踩到腳下,誰敢瞪我,我就插他的眼睛,誰敢惹我,我就把他的腦漿子打出來……我呲牙必報,你們隨意。
歷史 連載 2萬字
京城老事

京城老事

日燒香
1912年2月12日,大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同時也是自創立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於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曆),頒佈退位詔書,作統治之最後結束。 由於溥儀當時年僅六歲,無行為能力,因此由皇太后臨朝稱制。退位詔書共三道,辭位正文,全文如下: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