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泰昌元年十月三十日,數百被清退的監生夜聚國子監,示威聲討徐光啟,時夜崇教坊生走水之事……

“一個個的動作真夠快啊。”

東暖閣內,朱由校眼神冷厲,盯著御案上的奏疏,怒在胸膛燒,“這才多久啊,呈遞御前的彈劾規諫奏疏就達百封之多,好啊,真是太好了。”

在御前伴駕的司禮太監王體乾,腦袋低垂著,手微微顫抖,他可以清晰感受到天子的怒意。

國子監聚眾示威一事,可不是什麼小事啊!

“臣…衛時泰,拜見陛下。”

王體乾思慮之際,折騰一夜的衛時泰,快步走進東暖閣,抬手向朱由校作揖行禮,看著眼前的衛時泰,朱由校冷冷道:“人都抓起來沒?”

“稟陛下,皆已被勳衛逮捕。”

衛時泰不敢遲疑道。

“崇教坊走水的損失大嗎?”

“燒燬宅79座,傷217人……”

聽著衛時泰稟明的情況,朱由校的眼神愈發冰冷,一夜之間,國子監鬧出監生聚眾這等風波,崇教坊出現這等損失,要說這背後沒人推波助瀾,朱由校絕不相信,只是具體牽扯到誰,卻根本無從查證。

廠衛的規模還是太少了。

朱由校緊攥著拳頭,魏忠賢提督的東緝事廠,駱思恭所領的錦衣衛,多數都奉詔離京負責清查皇莊皇店。

西緝事廠是被創設了,但至今還只是個空架子。

朱由校屬意的那幫西廠頭頭,眼下都奉詔奔波在大明各地,或募新卒,或召文武,一時半會兒回不了京城。

內廷的確還有不少太監宦官,然而對待內廷的權力構架,朱由校是有自己的想法的,秩序不能出錯,位次不能亂排,否則內廷太監的彼此制衡,彼此制約,彼此忌憚,這種微妙平衡就會被打破。

內廷是大明皇帝的鷹犬,廠衛是大明皇帝的眼睛和耳朵,不管哪個出現問題,都會讓大明皇帝陷入被動。

裁撤和限制廠衛這種蠢事,朱由校絕對不會去做,哪怕廠衛是把雙刃劍,但牽扯到皇權層面,即便是廠衛蘊藏再多隱患,那終究都是利大於弊!

“皇爺,諸顧命大臣,國子監祭酒於乾清門求見。”

一名年輕宦官低首從殿外走進,行至御前作揖行禮道。

該來的終究會來。

朱由校倚著軟墊,嘴角微微上翹,昨夜國子監鬧出這等事,朝中的那幫文官豈會坐視不管呢?

“宣。”

隨著朱由校下達傳召,乾清宮出現些動靜,不多時,以方從哲為首的諸臣,從乾清門趕到乾清宮,國子監祭酒徐光啟走在最後,眉宇間透著凝重,神情略帶憔悴,一看就是徹夜未眠。

“臣……”

“免禮吧。”

朱由校環視眼前諸臣,目光落在徐光啟身上,擺擺手打斷道:“國子監出這種事情,為何東閣大學士朱國祚沒來?”

一句話,問住了在場諸臣。

朱國祚,字兆隆,浙江秀水人,光宗皇帝初登大寶時,因朱國祚曾任諭德官,拜朱國祚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內閣大臣會領某部尚書,或實職,或虛銜,以彰顯閣臣特殊地位。

“稟陛下,朱閣老初至京城赴任,尚在熟悉內閣機務,故而沒有前來。”內閣群輔韓爌上前作揖道。

只怕是你們沒有叫吧。

朱由校似笑非笑,眼前站著的這幫大臣,除了徐光啟以外,其他都是光宗皇帝臨終前欽定顧命,嗯,少了一位,張問達被逮進詔獄了。

說起來短暫的泰昌朝,經廷推補選的內閣大臣,除了元輔方從哲,次輔劉一燝,群輔韓爌被欽定顧命外,像朱國祚、何宗彥、沈㴶、史繼偕四位群輔,卻沒有被欽定為顧命。

甚至到現在,僅朱國祚赴任抵京,而剩下三位尚沒有抵京,這也凸顯出大明政壇的現狀。

朱由校沒有接韓爌的話茬,東暖閣的氣氛也隨之冷了下來。

“啟奏陛下。”

在沉寂片刻後,徐光啟走上前,雙手捧著一封奏疏,作揖行禮道:“國子監出現這等事情,臣身為國子監祭酒有失察之錯……”

“愛卿,你這是要向朕請辭?”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打斷了徐光啟所講。

“陛下英明。”

徐光啟順勢跪下,高舉所持奏疏,行跪拜之禮道:“臣辜負聖恩,致使……”

“夠了。”

朱由校再次打斷道:“請辭一事休要再言,朕不允!國子監發生聚眾示威一事,與卿家沒有關係,朕倒是覺得此事透著古怪,說不定就是有些人,不想讓國朝安穩,故意在背後鼓搗出來的。”

講到這裡時,朱由校冷峻的眼眸掃視在場諸臣,方從哲、劉一燝、韓爌、周嘉謨、孫如遊等一行人,此刻都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臣有本奏。”

楊漣從人群中走出,朝朱由校作揖行禮道:“陛下,昨夜國子監出現這等事情,更致崇教坊出現走水,朝野間眾說紛紜,此事應儘快查明,以將真相公佈,臣覺得陛下不該譴勳衛逮捕聚眾監生,應儘快將他們釋放,國朝向來是尊儒重教……”

楊漣講的話,朱由校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其本意是好是壞,朱由校是知道的,楊漣想消除影響,儘快將此事平息,不過做事太迂腐了。

那套舊官僚的做派,朱由校不喜歡。

國子監聚眾示威一事,處處透著古怪,若真按楊漣所諫行事,那朱由校可以篤定,接下來還會有事情。

“國朝是尊儒重教,但還沒到崇儒的地步!”

朱由校收斂心神,語氣鏗鏘道:“此事朕自有計較,既然這批監生敢不顧國朝法紀和禮制,在國子監聚眾示威,還致崇教坊出現多處走水,那他們就要為此負責。

不能因為他們有功名傍身,曾經是國子監的監生,就可以免於刑罰,那國朝法紀豈不成了擺設?

被勳衛連夜逮捕的那批監生,一律奪去功名,終生不得參加科考,昨夜敢在國子監做出此等挑釁之事,真要放過他們,那明日就敢齊聚午門示威,朕要嚴查此事,其中若有包藏禍心者,朕必嚴懲,該處刑就處刑,該抄家就抄家!”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