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皇帝問,族黨排異,不勝不止,朝中黨錮盈天,皇帝以什麼治天下。

楊博站了起來俯首說道:“回稟陛下,臣慚愧。”

晉黨看他老了,早就不聽他的了,今天這出彈劾,他其實也不是很清楚,張居正看他失望,楊博自己也很是失望。

自己坦坦蕩蕩的活了一輩子,走進了文華殿,做了廷臣,卻整日裡做這些事兒,到了現在,更是被後輩兒用異樣的眼光打量。

但是楊博作為晉黨黨魁,他只能這樣說,這樣做,這樣的身不由己,和當初的高拱一樣,楊博背後的族黨,不允許他停下。

所以楊博才打算致仕,打算急流勇退,再這麼下去,下場只有身敗名裂。

朱翊鈞思考了片刻說道:“兵部尚書譚綸、禮部尚書陸樹聲,朝日壇失儀,罰俸一月。吏科給事中雒遵、御史景嵩、韓必顯三人,削官身回籍閒住,不知元輔以為如何?”

“陛下決斷,臣不敢議。”張居正作為首輔,不能議論京官任免,眾目睽睽之下,他自然不會說什麼,小皇帝沒把三個差點挑起黨爭的傢伙送到解刳院,那是陛下寬仁。

張居正也鬆了口氣,陛下對送入解刳院是十分慎重的。

“楊太宰以為如何?”朱翊鈞看向了楊博問道。

“陛下英明。”楊博稍微思慮了下,並沒有為三個晉黨科道言官求情。

“那就這樣,你們繼續廷議吧,朕繼續讀書。”朱翊鈞露出了陽光燦爛的笑容,拿過了張宏遞過來削好的鉛筆,繼續寫寫畫畫。

涉及到了皇帝的事兒,朱翊鈞自然要開口,既然張居正要稟明皇帝,朱翊鈞也沒等到講筵後,直接開口做了處置,省的又出現什麼張居正坑蒙拐騙小皇帝之類的風言風語。

到底誰坑蒙拐騙誰?

吏科給事中雒遵彈劾譚綸尸位素餐、御史景嵩、韓必顯彈劾譚綸朝日壇咳嗽,他們三個的懲罰是削官身回籍閒住,沒了官身,到了鄉野連個縉紳都不是,不能避稅,更不能再起。

他們三個既然要做刀,就要有被折了的準備。

他們三個人的罪名是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用舍予奪,無綱無紀,朱翊鈞已經摺了三把刀,這是殺雞儆猴,止黨爭之風。

再生事,就只能解刳院雅座了。

廷議很快就結束了,張居正站了起來,為皇帝講筵。

張居正的神情頗為奇怪,他在品味陛下說的話,主要是那個詞,族黨。

這個詞非常有趣,族這個字,言簡意賅。

“元輔先生?”朱翊鈞看著張居正疑惑的問道。

“陛下,雒遵、景嵩、韓必顯,三人削官身回籍閒住,是不是有待商榷?”張居正回過神來,他的面色有些不忍的說道。

讀書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這一步一步,費了多大的勁兒,才走到了這一步,這直接就削了官身,張居正有些於心不忍。

朱翊鈞像是沒聽明白張居正話裡的意思,眼前一亮問道:“元輔先生的意思是,把他們送解刳院,沒必要這麼狠厲吧,又不是陰結虜人之類的不赦之罪。”

“那還是削官身回籍閒住吧。”張居正一聽,立刻選擇了折中。

把小皇帝教育成了不折不扣的暴君,他這個帝師有直接責任,孩子還小,可不能把皇帝陛下教成暴君,守護陛下心中的三綱五常,張居正義不容辭。

朱翊鈞知道張居正啥意思。

這三個科道言官,考中進士觀政三年,履任之後,做的是科道言官,無綱無紀,且不說對大明、對皇帝、對朝廷、對綱憲法紀,有沒有恭順之心,但凡是他們對自己讀的書有一點恭順之心,也不會做這種事了。

小題大做、結黨營私,聖賢書就教他們這些道理?

朱翊鈞也讀聖賢書,怎麼不覺得聖人訓,講的是這些蠅營狗苟?

“戚帥怎麼還沒入京來領賞?”朱翊鈞有些奇怪的問道。

開奉天殿恩賞戚繼光之事,已經定下,結果戚繼光遲遲沒有入京來,連點動靜都沒有,朱翊鈞才特別詢問。

張居正略顯無奈的說道:“戚帥在關外,董狐狸全軍覆沒,董狐狸侄子被抓,戚帥唯恐北虜藉此由頭南下,去關外斥候巡察去了。”

朱翊鈞略顯可惜,他見過戚繼光畫像,還沒見過戚繼光本人,他拿了一本奏疏說道:“朕看這本科道言官的奏疏,說戚帥輕啟戰端,既然董狐狸索賞,給些銀錢打發便是,何故設伏誅殺,引得胡虜畏驚。”

“戚帥有勇有謀、將士悍不畏死、敵人全軍覆沒、生擒賊寇酋首,這怎麼就成了,挾寇自重了呢?”

張居正頗為鄭重的甩了甩袖子說道:“自古蠻夷畏威不畏德,若是給銀錢打發,只會步步緊逼,得寸進尺,大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胡虜又至,其餘賊寇酋首必效仿,邊方永無寧日。”

“殲滅全軍、生擒賊守,以收威嚇懲戒之效。”

張居正施政就四個字,富國、強兵,張居正做到了嗎?做到了。

那薩爾滸之戰中,大明強出來的兵何處去了?

萬曆二十三年的冬天,在薊州鎮石門寨,薊州總兵官王保說‘今日發餉,不要帶甲兵’,將剛剛在朝鮮打完勝仗的浙兵皆坑殺之,戚家軍求榮得辱,成為大明江河日下的一個註腳。

“戚帥辛苦。”朱翊鈞停止了問詢戚繼光的動向,作為三鎮總兵官,戚繼光真的很忙,雖然離京師很近,但他還是邊軍,有巡察邊方的準備。

關於陳五事疏的內容,朱翊鈞並沒有多問,大明京師的考成法剛剛開始試行,不易操之過急。

講筵開始了,張居正對講筵產生了一種由衷的迷茫,這種迷茫在他考中進士之後,從未有過,論語的註解越來越奇怪了,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變的越來越陌生。

張居正開口說道:“子曰:道[dǎo]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引導;政,正人者不正,法律政令;齊:齊一;刑:刑罰。”

“德;行道而有得;禮,制度品節。恥,是愧恥、羞恥。”

“孔子云:人君之治天下,不過是要人為善,禁人為惡而已。”

“解曰:用法制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整齊他們,老百姓雖然免受刑法,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整齊百姓,百姓不僅會有廉恥之心,而且也會使人心歸正,天下向治。”

“《禮記·緇衣篇》雲: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恥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

“《孟子·盡心上》雲: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

“這些說的都是一個道理,用道德去引導、用禮法去整齊萬民,使天下百姓,聞善能徙、知過能改,修養人格、實踐德行。”

張居正講的是論語,引用了孔子的話,又引用了《禮記》、《孟子》,似乎如此引經據典,就足以夯實自己的思想鋼印,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一樣。

朱翊鈞坐直了身子問道:“以德服人,以德治國?”

“然也。”張居正鬆了口氣,陛下果然很懂,從中提煉出了關鍵和精髓,這些話的核心主張,就是以德治國。

朱翊鈞在紙上寫了四個字,君子,小人,而後又在君子下面寫上了譚綸、戚繼光,在小人下面寫到了楊博、王崇古、張四維、葛守禮、雒遵、景嵩、韓必顯。

想了想,小皇帝又把葛守禮給劃了去,這傢伙還不配做小人。

寫完之後,小皇帝看了許久,才開口問道:“元輔先生,朕有惑。”

“臣為陛下解惑。”張居正現在聽到朕有惑這三個字,就只感覺一股涼意從尾椎骨直衝天靈感,讓他心神一凜,這講筵的差事,必須要儘快給出去,再這麼奏對下去,張居正怕是連聖賢書都不認識了。

堂堂大明進士、文淵閣首輔,給一個十歲的孩子上課,怎麼就這麼難!

朱翊鈞開口問道:“譚綸做事光明磊落,不阿附族黨,坦坦蕩蕩,上無愧於義,下無愧於心,可謂君子?雒遵、景嵩、韓必顯小題大做,倚禮而行族黨排異之事,不勝不止,用舍予奪,無綱無紀,可謂小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張居正肯定的回答道。

朱翊鈞立刻開口問道:“元輔先生教咱,以德何以服人?”

譚綸被數次彈劾的原因是不阿附晉黨,而彈劾他的人,是晉黨的科道言官,扛著禮法的大旗,做著族黨排異之事,以德又如何服人呢?

沒有說服力啊!

這最後處置,還是要落到這法律政令之上。

張居正沉默了片刻說道:“陛下,臣不知。”

張居正其實知道如何以德服人,確切的說,聖賢書說過: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仁發於心,行出於義,便可以以德服人,這個邏輯是非常完整的。

可是在譚綸被連章彈劾之事,張居正實在是說不出這句話來,這是哄小孩子的話,陛下雖然十歲,可是陛下是大明的君王。

政,正人者不正,用道德的力量無法糾正他人行為的時候,就只能用法律政令了。

正如陛下之前說的那般,貧賤不移則必諂,富貴不限則必驕,禮必壞,樂必崩,禮崩樂壞。

“元輔先生,朕有惑。”朱翊鈞繼續說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不讓女兒上桌?行,那就都別吃!

語喬喬
【養崽+日常+兩女三兒+爽文】水清一睜眼,破敗的屋子,半個黑麵饃饃,面黃肌瘦營養不良滿臉關心的五個娃娃。 大嫂冷眼說道:“老二家的,三柱只是不小心撞了你一下,他還是個孩子,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她們堂哥大了,賣了丫頭片子給兄長娶親,為咱們老范家延續香火那是你女兒的福氣。”偏心婆婆道:“這糠餵雞太浪費,摻在糊糊裡給女兒吃補身體。” “女兒上桌吃飯?咱們老范家就沒這規矩!”水清:福氣?這福氣給你
歷史 連載 59萬字
為師

為師

陸之行
【運籌帷幄的病美人帝師VS扮豬吃虎的白切黑皇子】夏雲鶴,女扮男裝的帝師,滿腔熱血助太子登基,卻被構陷下獄,抄家滅族。 母親逝於流放,她病死昭獄,頭懸北闕,警示天下。十年後,楚國被北戎滅,流民遍野、十室九空。 一朝重回選弟子當日,她絕不會再選偽善太子。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亭閣一角孤寂少年的身上。 少年衣著單薄,滿臉凍紅,令人心疼。夏雲鶴想起這位被北戎鐵騎包圍,寧死不降的皇子將軍。 於是解下狐裘披在他身
歷史 連載 9萬字
民國元老古應芬

民國元老古應芬

華697
本書透過大量歷史資料考證,民國元老古應芬 “一子四女”中的 “一子”實為古應芬的妾生的兒子古榜,而那號稱是古應芬兒子的古滂其實只是古應芬繼室何明坤在違反古家長輩意願,私自收留的養子;其為了謀取古應芬遺產,不惜夥同劉紀文兒女,陸匡文兒子等冒充古應芬獨子的醜惡事實。
歷史 連載 1萬字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穿越諜戰,我的代號是財神

千星如火
【諜戰+販賣物資+鐵血鋤奸+爽文】\n本書第二書名【頂級特工,從刺殺鬼子親王開始】\n重生上世紀三十年代,陳陽成為復興社的一名普通小特務。 \n滬淞會戰後,陳陽奉命潛伏,豈料開局受到叛徒出賣,差點落地成盒。 \n山城回不去,滬市又太危險。\n為了保全小命,無奈之下,陳陽估摸著自己先當個二道販子,先站穩腳跟。 \n於是,他左手賣物資,右手賣情報,有空再去除個漢奸賣國賊。\n就這麼一不留神,他竟然混成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成為前任死敵的心魔後

冬行意
1. 時逢亂世,妖魔橫行。 陸嬋璣幼年失怙失恃,五歲以前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可是五歲那年冬天,她遇到了劍痴少年陸聞樞。 少年眉眼清寂,卻對她說:“隨我回承劍門,往後餘生,無人再敢欺你辱你。”此後,陸嬋璣便一直跟在陸聞樞身邊。 陸嬋璣無仙骨卻有慧根,僅用十年,便借陸聞樞的手,破了巨海十洲劍道第一劍那百年無人可破的殺招。 陸聞樞一時風光無兩,知情人都以為陸嬋璣會和陸聞樞結為道侶,直到陸嬋璣十八歲那年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我與暴君相伴的日子

木允鋒
來閱文旗下網站閱讀我的更多作品吧!
歷史 連載 17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