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嘉定十六年除夕,大年夜,臨安城,皇宮大內。

夜色撩人,煙花鞭炮聲不斷,閃耀在臨安城的夜空,璀璨奪目,絢麗奪目。

坤寧殿內,宮闈深處,已過花甲之年的大宋皇后楊桂枝憑窗而望,心緒不寧。

北地韃靼勢大,摧城拔地,滅國無數,金人為避其鋒芒,遷都汴梁。聯蒙滅金,一雪百年之恥,似乎是朝中大多數臣子的志願。

但大宋偏安江南一隅,連年征戰,境內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邊地武人跋扈,難以節制。

內憂外患之下,大宋官家久病纏身,君弱相強,朝局政事如麻,群臣離心離德……

當然,對大宋的六宮之主楊桂枝來說,偏安也罷,民生疾苦如何,她並不關心。她要的是風平浪靜,安享晚年的榮華富貴。

畢竟,她已經是年過花甲的老人了。

“姑母!”

聲音自身後突然響起,嚇了楊桂枝一跳。

“意兒,你都多大了,還是這麼調皮,嚇了姑母一跳。”

楊桂枝轉過頭來,看了一眼侄女白裡透紅的俊臉,心頭一陣感慨。

自己二十多歲時,也是如此貌美,甚至比侄女還要俊俏幾分,令比自己小六歲的君王趙擴垂愛。三十幾歲時,短短几年從夫人進為貴妃,並在四十歲高齡,被封為皇后。

歲月凋零,美人遲暮,如今數十年過去,她已是年過六旬,皺紋叢生了。

不但皺紋叢生,就是心態也老了。

“姑母,你又拿年齡說事了。”

楊意心頭有些不快。她已經二十六歲,寡獨之身,當然不年輕了。

如果趙竑在這,一眼就能認出,這個楊意,就是那日在豐樂樓翠雲閣聚會的那位貴婦楊意了。只是他不知道,此人還是皇后楊桂枝的侄女。

“天天出去遊蕩,飲酒無度。你要是有個孩子就好了。”

楊桂枝感慨地說了出來。

她自己,不就是沒有孩子嗎。好不容易養大了一個景獻太子,前幾年又給病逝了。

大宋的半壁江山,難道要交給那個智商堪憂的浪蕩子嗎?

楊桂枝的臉色,不由得沉了下來。

“姑姑,人生苦短,詩酒趁年華,不如及時行樂。幸虧沒有孩子,要不然煩都煩死了!”

楊意漫不經心地說道,看到楊桂枝緊皺的眉頭,歉然一笑。

“姑母,我不是說你,別放在心上。”

楊意在楊桂枝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白茶喝了起來,還讚賞地點了點頭。

“姑母,這茶不錯,比豐樂樓的還好些。”

“意兒,你整日裡冶遊無度,你那些家底,恐怕被你糟蹋的差不多了吧。”

楊桂枝上下打量著侄女,冷冷一笑。

“該不會是又沒錢花了,來找我的吧?”

“姑母,先別說那些掃興的話。官家歇了嗎?”

楊意一臉的不快,岔開了話題。

“不提就不提,反正我不會再給你。給了你,也都讓你糟蹋了。”

楊桂枝看不慣侄女不知悔改的態度,終究還是沒有發火。

“官家修身養性,應該早已經歇了吧。”

官家打坐修道,煉丹成仙,孤家寡人,她怎能管得了。

身邊隱隱的酒氣傳來,楊桂枝目光停留在侄女身上,這才注意到,侄女一身女扮男裝,楊桂枝不由得眉頭又是一皺。

“你又出宮去了?這是喝了多少酒啊?”

大宋官家整天打坐養氣,世間除了修道成仙,恐怕沒有什麼能提起他的興趣了。

“約了一起,好幾個人都沒來,不歡而散。”

楊意放下杯子,無精打采地說道。

吳文英和趙竑都沒有去,她也是意興闌珊,聚會草草收場。

“約的還不是那些紈絝子弟、文人墨客,百無一用。思賢夢寢過商宗,右武崇儒漢道隆。總覽權綱術治理,群臣臧否疏屏風。朝廷用人之際,都是些吃喝玩樂的廢物,真可謂是百無一用。”

楊桂枝嘴角微微上揚,很是有些不屑。

“姑母,你是求賢若渴,但即便是人才濟濟,朝廷會用嗎?”

楊意微微一笑,腰身婀娜。

站著說話不腰疼。吳文英不就是才高八斗,還不是沒有進身之階?

“你在嘟囔些什麼?”

侄女的反駁,讓楊桂枝心頭火起。

“你一個女兒家,又是寡婦,不要整天四處招搖,花天酒地。你那些個堂兄堂兄弟,眠花宿柳、聲色犬馬,真是不像話!”

楊桂枝四兄一姐,楊意是她四哥楊馮山的女兒,寵溺異常,雖是寡婦,但沒有兒女,逍遙自在。

至於楊家子弟作為外戚,當然是榮華富貴,鐘鳴鼎食了。

“一來就聽你發脾氣,你還讓不讓人待了?你知道我一個人獨守空房,多不容……”

也許是酒喝多了點,楊意感傷,哽咽了起來。

“好了好了,不說你了,知道你不容易。姑姑說這些話,是為你好!”

楊桂枝忍住了說教。大年除夕夜,她不想和侄女吵架,壞了心情。

“好好好,聽你的,皇后娘娘!”

楊意從袖子裡掏出一樣東西,放在了桌上,笑意盈盈。

“姑母,你先看看這些。”

她臉上神情變化之快,也不知道剛才的心酸是真是假。

“什麼東西,神神秘秘的?不會是你在外面的賒賬吧?”

楊桂枝狐疑地看了一眼侄女,拿起紙張觀看,臉色漸漸凝重了起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個成吉思汗,是漠北草原上的那個鐵木真嗎?”

楊桂枝按下心頭的驚詫,疑惑地問道。

“好像就是草原上的某個英雄人物。怎麼樣,姑母,被震撼到了吧!”

楊意笑著回道,眉飛色舞。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好狂的才氣!他以為自己是誰?這是誰做的,是劉克莊嗎?”

楊桂枝冷哼一聲,忍不住問了出來。

劉克莊是本朝詩詞大家,詞作豪邁慷慨,和這首《沁園春》倒是同出一轍。

楊桂枝頗懂詩詞,她這樣問,也是因為這首詞意境上要高上許多,霸氣許多。

“姑母,不是劉克莊,劉克莊還在江西做他的幕僚,沒來臨安城。”

楊意笑意盈盈,像變戲法似的,從袖子裡又拿出另外一張紙來,放在了楊桂枝的面前。

“姑母,你再看這一首。”

楊桂枝拿起紙張,又看了起來。

“…………

兵魂銷盡國魂空,

亙古男兒一放翁……”

楊桂枝看完,讚賞地點了點頭。

“說吧,這人是誰?好大的才氣!”

一連兩首詩詞,慷慨激昂,讓人讀起來蕩氣迴腸,肯定是臨安城的某位大家。

“姑母,你猜!”

“囉囉嗦嗦的,趕緊說!”

楊桂枝假裝板起臉來,又拿起了兩篇佳作繼續欣賞。

自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人的志向,可是不得了!

臨安城,還有這樣的人才?

“好了好了,是那個紈絝廢物窩囊廢濟國公趙竑。怎麼樣,姑母,想不到吧?”

楊意不得已,懶洋洋亮出了底牌。

其實對她來說,她更喜歡趙竑那首豪邁瀟灑的《笑傲江湖》。

“濟國公趙竑?那個自以為是的蠢貨!”

楊桂枝心頭一驚,不自覺目光又移向兩首詞作,一時無語。

只知道好色好樂的孤僻男,他也有如此的才華?

“意兒,你確認這是趙竑做的?”

楊桂枝看著楊意,眼神裡滿滿的狐疑。

趙竑有這兩下,怎麼她以前就沒有發現。

“那還有錯!前天在豐樂樓,我是親眼目睹,趙竑彈琴賦詞,一揮而就。樓上的所有人都看到了!”

想起當日情景,楊意有些小激動,更是有些惱怒。

今晚本來想再驗證一下趙竑的真才實學,誰知這傢伙竟然沒來,一點也不給她面子。

自己已經紆尊降貴,舍下面子請他過來,竟然還被他拒絕。

這個色狼廢物,以為自己是誰呀?

“這個廢物!”

想起這傢伙對自己的不敬,以及做下的那些噁心事,楊桂枝的眼神,立刻冷厲了起來。

在侄女面前,楊桂枝毫不掩飾自己對趙竑的厭惡。

“姑母,相比這兩首詞作,他唱的這首曲子才是厲害,現在恐怕在臨安城傳瘋了!”

楊意跟個百寶箱一樣,又從懷裡掏出一頁紙張,放在了桌上。

“笑傲江湖?”

楊桂枝是琵琶大家,對樂器很是在行,看到紙張上的曲詞,心裡不由得又是抖了一下。

“……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只剩了一襟晚照……”

看著看著,楊桂枝不由得有些痴痴呆呆。

這個趙竑,心胸竟然如此豁達?

心胸不開闊,怎麼能寫出如此瀟灑不羈的曲詞?

這還是她認知裡那個驢脾氣、憤世嫉俗、道德卑劣的廢物嗎?

扮豬吃老虎,難道是自己小看他了?

作為大宋官家唯一認養的皇子,楊桂枝對濟國公趙竑,是不太滿意的。

皇帝趙擴本有九子,可惜都是先後夭折。從宗室找了另外一個養子趙詢作為太子,養了二十多年,與楊桂枝和史彌遠都相處不錯,可惜幾年前病死。

不得已,趙擴立了已經成年的宗室子弟、沂王嗣子趙貴和為皇子,並賜名趙竑,授任寧武軍節度使,封為祁國公。嘉定十五年五月,加趙竑為官檢校少保,封為濟國公。

雖然趙竑沒有被立為太子,但作為皇帝唯一的皇子,跟太子沒有兩樣。但趙竑脾氣太耿直,和當朝宰輔史彌遠多有齷齪,再加上好色好絲竹之樂,著實讓她看不上眼。

堂堂一國儲君,脾氣古怪,和宰輔不和,好靡靡之音,這豈是堂堂的一國儲君所為?這要是當了皇帝,朝堂還不得亂套?

她感恩吳老太后的恩典,把吳氏一門的千金吳瑩瑩嫁給了趙竑,以為可以親上加親,貴上加貴,誰知道這趙竑不識趣不說,還把自己的媳婦給氣跑了。

今天看了趙竑的這幾首詞曲,她不由得心生疑惑。

詞曲見其人秉性。趙竑有如此志向,心胸如此豁達,似乎和她認知的那個攪屎棍大相徑庭。

要是這樣,大宋官家似乎是後繼有人了。

如此志向,曲高和寡,這樣的人,恐怕也是難以駕馭了。

“姑母,你好像對這個色鬼濟國公,有點那個……”

楊意的眼神裡,有一絲狡黠。

“多大的人了,還鬼鬼祟祟的!”

楊桂枝微微一笑,跟著又皺起了眉頭。

“我對他,只是失望。他對史彌遠不敬,屢屢口出狂言,此事滿朝皆知。只有他這個漿糊腦袋,還懵懵懂懂。朝堂上下都是史彌遠的人,他拿什麼鬥?一個不自量力的蠢貨!”

趙竑和史彌遠不和,她都暗自為大宋朝堂擔心。史彌遠心狠手辣,城府極深,趙竑肯定不是史彌遠的對手。

以前她也不覺得趙竑有什麼潛力能力,今天看到這幾首詞曲,她不知不覺,有了幾分惜才之心。

作為皇后,她為大宋目前的朝局擔憂。

當然,她更為自己、為楊家的榮華富貴、錦繡前程著想。

才華,這天下有才華的人多了。

那個辛棄疾,才比天高,天天醉裡挑燈看劍,創辦“飛虎軍”,文韜武略,還不是嘴裡喊著“過河”,心有不甘,與世長辭。

再向前推,岳飛嶽鵬舉,大小眼那個,武功之盛,女真人都心驚肉跳,可惜不懂得變通,不會做人,死心眼一個,最後還不是被高宗皇帝除掉,連大兒子都沒保住。

反觀百姓恨之入骨的秦檜,曲意逢迎,阿諛奉承,即便是得罪了那些重臣忠臣,還不是照樣高官厚祿,得以壽終。

還有史彌遠,人神共憤,不是照樣大權在握,如魚得水。

“姑母,史彌遠排斥異己,貪汙中飽,加重稅金,使我大宋國勢漸衰,朝野皆知。朝廷為什麼不廢了他?趙竑對他不……”

楊意快言快語,對史彌遠的不滿脫口而出。

“你給我住口!”

楊桂枝看了看周圍,厲聲呵斥,打斷了侄女的話語。

史彌遠能上位,自己功不可沒。侄女這樣說,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

廢了史彌遠,誰敢?誰有這樣的能力?

“記住了!小心禍從口出!”

看楊意還不甘心,想要繼續,楊桂枝直接厲聲打斷。

當年她和禮部侍郎史彌遠、殿前司公事夏震密謀,矯詔殺死宰輔韓侂冑。作為回報,她不遺餘力助史彌遠登上相位,二人互相扶持,把持朝政。

史彌遠擅權用事,專任儉壬,以至於朝政紊亂,她無可奈何,也不想管這破事。

大宋朝堂黨爭不斷,複雜紛紜,史彌遠雖然擅權,但也不能一手遮天。

至於吏治腐敗,民生凋敝,那是大宋朝的頑疾,何曾真正解決過?誰有這個能力解決?

最重要的,還是平平安安,穩穩當當,維持現狀就好。

“意兒,你今年已經二十六了,不能再耽擱了。還是再找個人,嫁了吧。那個魏近愚怎麼樣?”

楊桂枝轉移了話題,回到侄女的婚姻大事上。

魏近愚,兵部尚書魏了翁的兒子,聽說還沒有成親。雖然比侄女小六七歲,但只要對侄女好,應該沒有什麼不妥。

自己不就比皇帝大六歲嗎?還不是一路順風順水,貴為皇后。

“那個魏近愚,傻乎乎的,就知道鬥氣使狠,舞槍弄棒,沒一點腦子!太幼稚了!”

提到魏近愚,楊意冷冷一笑,沒好氣地吐槽了出來。

“那你想要什麼樣的夫婿?姑母給你選一個。”

楊桂枝輕聲問了出來。

脫離了趙竑這個話題,她也變的心平氣和許多。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是這樣的人物,我才不放在眼裡!”

楊意的話聽在耳中,楊桂枝不由得一愣。

他們楊家的女子,都是這樣心高氣傲嗎?

可是這大宋的宗室裡面,似乎並沒有這樣文韜武略的一個人物。

至於趙竑,做了兩首詩詞而已,顯然就更不是那塊料了。

“那你有沒有看上的人物?”

侄女看上的人,不會是趙竑吧?

“姑母,先不說這些。”

楊意忽然嫣然一笑,變的興趣盎然。

“姑母,我想彈一曲《笑傲江湖》,不然明早就忘了!過幾天是你的壽辰,我要為你好好奏一曲,祝你壽比南山,福壽延年!”

“那姑母先多謝你了,不過彈一曲就得歇息。姑母已經老了,經不起折騰了!”

楊桂枝點了點頭,沒有拒絕侄女的熱情和好意。

她也想聽聽,到底是什麼樣的曲子,能叫笑傲江湖?

一曲彈下來,楊桂枝心裡開朗了許多,惆悵了半晌。

果然是佳作,豪邁瀟灑,讓人心曠神怡。

“這曲子,你一遍就記住了?”

“哪有那麼快?豐樂樓的歌姬纏著趙竑要這首曲子,我是跟她們學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楊意的眼神裡有些嚮往,似乎犯了花痴。

“意兒,你是不是看上那個趙竑了?”

想起楊意想要嫁給君王,再看這陶醉的表情,楊桂枝沉吟著問了起來。

楊桂枝的話,讓楊意臉上剛剛消退的紅色,立刻又恢復了回來。

“姑母,我只是喜歡這首曲子。看上他?我沒有這麼下賤吧!”

楊意冷嗤了一聲,立刻否認了起來。

“這樣就好!別怪姑母沒提醒你,趙竑的原配正妻吳氏,你也認識,聽說她去了金陵,就是被趙竑逼的。”

楊桂枝叮囑著侄女,面容嚴肅。

“他還有一個小妾,被他也趕回了家去,接也不接。他身邊還有一個美姬,另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婢女。你說,你還要和他有瓜葛嗎?”

楊桂枝的話,讓楊意愣了片刻,這才輕輕搖了搖頭。

“姑母,我看上誰,也不會是這個徒有其表的紈絝。我是過來人,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不是我放不放心,而是你要知道,趙竑在朝中樹敵太多,能不能保住這個皇子之位,尚未可知。我要是你,就遠遠的避開他,以免惹禍燒身。”

楊桂枝鄭重叮囑完侄女,轉身離開。楊意看著她的背影,輕蔑地一笑。

“趙竑那個窩囊廢,我一眼也瞧不上。可惜,我也不是你那般冷酷勢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