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殿下,收東西歸收東西,你和那個顏掌櫃,不合適!”

李唐一本正經地嘟囔道。

“殿下,修義坊的那個張三在後門外求見。”

另外一個侍衛胡大頭進來稟報,打斷了二人的談話。

“讓他進來,記住了,要客氣點。”

大年三十,賓客盈門,這個張三從後門求見,怕是有什麼事不成?

當過老師,好為人師,還有一顆博愛的心,總想拯救萬民,人人向善,有錯嗎?

以他現在的地位身家,還是有幫助幾個人的資本。

“小人張三,見過濟國公殿下。”

張三進了書房,畢恭畢敬,向主位上的趙竑見禮。

“張三,你這一身,相貌堂堂,看起來有些樣子。不錯!你是哪裡人呀?”

趙竑看張三正裝打扮,濃眉大眼,國字臉,一表人才,讚賞地點了點頭。

人靠衣裝馬靠鞍,張三一身黑衣,腰桿筆直,和前幾日那個二不掛五的潑皮判若兩人。

“回殿下,小人祖上是河北人,嘉定年間入的大宋,是歸正人。”

張三老老實實回答,態度謙恭。

“沒有什麼歸正人,都是宋人、堂堂正正的漢家子弟!”

趙竑微正色說道,讓張三坐下。

“張三,今天是除夕佳節,你不在家和親人團聚,怎麼有空到我這寒舍來了?”

宋代稱淪於外邦而返回本朝者為歸正人,即投歸正統之人。

這是南宋對北方金人控制區南下投奔之人的蔑稱。由當時的南宋丞相史浩,也就是現在的宰相史彌遠的父親首先提出,隨後成為南宋對北方淪陷區南歸者的統稱。

史浩歧視南歸的豪傑志士,曾言道“中原決無豪傑,若有,何不起而亡金?”,並蔑稱北方歸來者為“歸正人”,不贊成對“歸正人”委以重任。

史浩之後,南宋境內,“歸正人”受到歧視和猜忌,備受懷疑。南宋朝廷規定,歸正官員,只允許添差某官職,而不給實際差遣,即只給閒職而並無實權。

南宋對“歸正人”搖擺不定的政策,引發大量歸正人的不滿,這種不滿從宋孝宗時開始發酵,到後來越發嚴重,使南宋不斷地失去北地民心,不僅徹底斷送了南宋北定中原的可能,也成為南宋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別的不說,如今和南宋朝廷離心離德的李全,部下忠義軍被稱為“北軍”,李全就是如此而走上不歸路的。

這一對史家父子,卑鄙加無恥,目光之短淺,禍國又殃民,可謂是流毒無窮。

“殿下,小人見過殿下,小人今夜來,是來謝殿下的。”

張三依然恭恭敬敬站著,並沒有坐下。

高低貴賤,他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處境。

“張三,你這是何意?”

趙竑不由得一怔。

他和張三不過只見過一面,只說過幾句雞湯話,好像真沒有什麼可謝的。

“那日在修義坊,小人莽撞,殿下曾激勵小人,人生在世,當建功立業。小人醍醐灌頂,特來謝殿下讓小人幡然悔悟之恩!”

張三說完,向趙竑肅拜一禮。

要不是趙竑出手,他和他的兄弟們應該還在臨安府的大牢裡面喝冷風。

“張三,你為什麼不去投靠史彌遠這些人嗎?他們可是權傾朝野,一手遮天,比我這個可有可無的國公強多了。”

趙竑和顏悅色,心裡明白了七八分。

這個張三,這是來投身來了。

這人有這樣的悟性和上進心,倒是讓他欣賞。

“殿下,史彌遠是當朝宰輔,煌煌士大夫,又怎會搭理小人這樣的潑皮閒漢?殿下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小人認準了殿下,願為殿下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張三朗聲說道,神色莊重。

這是他的心裡話,機會只有一次,絕不能錯過。

“張三,會使槍弄棒嗎?會不會騎射?”

趙竑點點頭,輕聲問了起來。

沒有兩下,張三估計也不會來找自己。

“會使槍,能騎射,馬上能開一石的弓。”

張三回著話,依然是恭恭敬敬。

“張三,看來你有些本領。坐吧,聽我說幾句心裡話。”

趙竑溫聲說道,指了指屋中的椅子,張三無奈,小心翼翼,半邊屁股在椅子上坐下。

李唐端了茶進來,漫不經心地看了一眼張三,放在了桌上,轉身出去。

趙竑,不會是連這種街頭混混也要納入府中吧?

“張三,你先喝口茶。”

趙竑面色溫和,指了指茶杯。

好為人師,不能只給對方喝雞湯,還得用成績說話,能保送個名牌大學最佳。

“古人云,朝聞道,夕死足矣。你這麼年輕,相貌堂堂,正是大好年華,當金戈鐵馬,報效國家,怎能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我說的是實話,見你是條漢子。希望你能聽進去。”

趙竑看著張三,鄭重其事。

他這個人,有時過於多愁善感。心情好時,覺得人世間一切都是好的,也希望每一個人好,自己能幫助他們,不願意看到人受苦。

說白了,有一顆聖母心,但卻沒有那個能力,自己也很痛苦。

“殿下所言,張三銘記於心。張三願為殿下效勞!”

張三站了起來,肅拜一禮。

“不必唯唯諾諾,放開點,跟前說話。”

趙竑等張三來到身前,看了一眼門口,猶豫片刻,這才壓低了聲音。

“我府上倒是缺侍衛,但目前形勢不明,敵強我弱,需要韜光養晦。我要你繼續在民間蟄伏,日後我或許會有重用。你願意嗎?”

趙竑輕聲叮囑,張三連連點頭,不自覺面紅耳赤,眉開眼笑。

“殿下放心,小人回去後,自會修身養性,蟄伏待機,等候殿下召喚。”

只要能投靠趙竑就行。至於結果如何,也只有忠人事,聽天由命了。

蟄伏待機?

趙竑輕聲一笑。他自己,不就是在蟄伏待機嗎?

“張三,我沒有看錯,你是個人才。若是我趙竑有翻身的一日,必不負你!”

趙竑盯著張三,目光灼灼。

對於第一個投靠自己的人,即便是低賤的潑皮閒漢,趙竑也不吝重用。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個熱血沸騰之人,大多是民間普通士民。至於那些權貴士大夫、既得利益之人,榮華富貴、安逸享樂之下,骨頭都酥了,那有骨氣。

“殿下厚恩,小人願為殿下效力,肝腦塗地,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張三跪了下來,連連磕了幾個響頭。

這一下,他的心可是放到肚子裡了。

他沒有選擇,但也在觀察趙竑,想看看對方是不是明主,希望對方不要讓自己失望。

趙竑思慮周全,禮賢下士,給他的感覺,讓他也是放心。

“張三,你記住了。君子藏器於身,擇時而動。回去後,多讀書,打熬力氣,蟄伏待機吧。你要明白,世間沒有捷徑,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你明白嗎?”

即便是有熊熊燃燒的野心,也得有才華匹配才是。

最好一切順利,用不上那些旁門左道的伎倆,也不用圖窮匕見。

“殿下所言極是。小人謹記!”

張三抱拳回道,鄭重其事。

“張三,你所需的錢財,我自會讓人送到。以前那些事,可是不能做了!”

趙竑說完,靠回了椅子上。

“殿下無憂,小人自然曉得!殿下,小人的名字叫張正思。小人告退!”

張三再也不敢拖延,就要告辭,卻停下了腳步。

“殿下,這幾日的小報上,有殿下欠賬不還,被官妓私娼追債上門的訊息。小人以為,是史彌遠等人刻意為之。殿下當心。”

張三說完,告辭離開,趙竑眉頭微皺,端起了茶杯。

正如侍衛許勝所言,那些前來要賬的官妓們,確是故意為之。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潑髒水,讓他顏面無存,朝野看輕。

這可真是居心叵測,防不勝防啊!

這個張三,果然不是個糊塗蟲。

對了,他剛才說他的名字叫什麼?張什麼思?

“殿下,你真的想招納吳文英和張三?”

張三離開,李唐進了大堂,上前小聲說道。

讀書人吳文英給了那麼多錢,潑皮閒漢張三卻一文不給,殿下也會看人下菜了。

“吳文英和張三,也許沒有用,也許有用得著的一天。一切都要看將來的走勢。”

對吳文英的禮敬三分,就當是對宋代詞人們,對妖嬈宋詞的一種緬懷和情懷吧。

“殿下,吳文英一個文弱書生,能有什麼用?張三或許還能當死士,有些用處。要我說,那個顏春還仗義些,送了三匹好馬,替咱們省了不少錢!”

李唐暗自竊喜,趙竑眉頭緊鎖,卻想起另外一件事了。

大宋不僅民間缺馬,軍中更缺馬,戰馬和騎兵,始終是懸在大宋頭上的一把利劍,不知道怎樣才能化解。

“你怎麼知道我要用張三?”

趙竑忽然停下了腳步,抬起頭來問道。

他又沒有說,張三更不會說。這個李唐,他是怎麼知道的?

“殿下,是我猜的。要是你不用他,他就不會從後門出去。”

李唐嘿嘿一笑,故作神秘。

“他是從後門出去的?”

趙竑微微一驚。這才想起來,張三似乎也是從後門來的。

果然,此人做事,讓人放心。

“殿下,張三不簡單,腦子靈光,手底下也不弱。光這兩點,殿下好眼力!”

李唐恭維起了趙竑。

“你李唐李黑臉能看上的人,差不了!”

趙竑哈哈一笑,回到了椅子上坐下。

高手在民間,許多人藏器於身、滿腹才華,只是缺少機會而已。就像上海灘的丁力許文強們,沒有機會,還不是賣梨找不到工作。

“殿下,你要用張三,不會是有什麼陰謀吧?”

李唐在一旁斟茶,壓低了聲音問道。

“陰謀?別說的那麼齷齪,好像我要偷雞摸狗似的。”

趙竑不滿地看著自己的侍衛。就這說話水平,語文是米國人教的吧。

“李唐,此事你知我知,不可讓任何外人知道,包括許勝他們。”

趙竑鄭重其事,交待起了自己的侍衛來。

有備無患,說不定到時候圖窮匕見,什麼招數都得用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