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臨安城皇宮,大內禁苑,凌寒亭。

南宋歷代君王喜歡奇花異草,臨安城皇城中梅林也是眾多,春信亭、暗香亭、凌寒亭、雪徑亭、梅崗亭、梅岡園等,皆是以梅花取名。

凌寒亭前,數百株梅樹怒放,幽香陣陣,沁人心扉。閣樓之中,大宋官家趙擴坐在椅子上,腿上搭著厚厚的毯子,對著眼前陽光下的一片梅林出神。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實則白日裡賞梅,自有另外一番景象。

“趙竑,你來了。

宦官上前稟報,趙擴頭也不回,輕聲說道。

對趙竑,他是直呼其名,沒有任何的客套,也不知道以前是不是這樣。

“陛下佳日賞梅,端的是好興致!”

趙竑上前幾步,站到了趙擴之側,拱手行禮。

高宗朝有恢復之臣而無恢復之君,孝宗朝有恢復之君而無恢復之臣,寧宗朝既無恢復之臣,又無恢復之君。

初任韓侂冑,繼任史彌遠,兩任權相專國,宋室益衰,而趙擴猶如傀儡,可謂窩囊至極。

卻不知這個窩囊的大宋官家讓自己過來,到底所為何事?

“濟國公,你覺得眼前的梅林如何?”

趙擴輕聲一句,目光一直盯著眼前的梅林。

“陛下,寒梅盛開,清香撲鼻,卻不與百花爭豔。清靜無為,這也符合陛下當前的心境和治國之道。”

趙竑大著膽子說道。

宋寧宗,一個“寧”字,可見趙擴的一生。

“清靜無為,有時候,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

趙擴不動聲色,沉思片刻,繼續輕聲繼續問道:

“濟國公,你見多識廣,去過超山嗎?”

“超山?”

趙竑一愣,輕輕搖了搖頭。

“陛下,臣慚愧,臣不曾去過。”

也不知道,趙擴對自己的這位皇子,名義上的兒子,有沒有言傳身教,是否這樣親近過?

“超山的梅花,開在立春前後,五步一叢,十步一扳,每個梅林,都有千株梅花以上,一株的花朵,超過萬顆。梅花含苞綻放,方圓十里遙天映白,如飛雪漫空,蔚為壯觀,香氣能傳到十里之外。幽香撲鼻,讓人神清氣爽,忘卻世間煩惱,比這臨安皇宮的梅花,可是壯觀大氣多了!”

趙擴的聲音裡,透露出一絲嚮往。

香氣撲鼻,忘卻煩惱。難道這就是趙竑甘願做一個傀儡皇帝的理由?

那你倒是退位,退居太上皇,心無旁騖地神清氣爽,讓你的皇兒上位呀!

你老人家佔著茅坑不拉屎,可是要急死玩死你的兒臣啊!

“陛下完全可以在春節前去超山賞梅,或在超山建一座行宮用來觀梅。陛下要是想去,臣可以陪陛下前往。”

趙竑不自覺想親近一些,早些得到“父皇”的信任。

“出行賞梅,不可避免要擾民。建一座行宮,更不知要花費多少民脂民膏。還是算了吧。”

趙擴搖搖頭,卻聽不出有多少遺憾。

趙竑暗暗佩服。自己這位“窩囊廢”父皇,的確是位節儉愛民的善人。

可惜,善人並不是個好皇帝。好的皇帝,不但要愛民,還要安民保民,保證自己的臣民不被戰火塗炭,否則就是失職,千古罪人。

“趙竑,你的夫人,找回來了嗎?”

趙擴對趙竑的稱呼,在濟國公和趙竑兩個稱呼之間轉換,但都是寡淡無味,

“陛下,可能派出的人數不夠,還沒有找到。元夕節後,臣會派人再去尋找,你一定會找回來。”

趙竑中規中矩的回答。

“找回來以後,兩個人好好相處,最好再生個皇孫。皇家子嗣艱難,你可要加把勁。”

趙竑語氣柔和,就如普通老百姓說著家長裡短一樣。

“陛下,臣知道了。”

趙竑看了看周圍的宦官和宮女,輕聲回道。

不過,他也有些擔心。也許史彌遠等人早已知道他的妾室有身孕的訊息,只不過還沒到圖窮匕見的那一刻,沒有痛下殺手而已。

看來,他的嗣母沂王妃俞氏,保密工作做的不錯,不愧是優秀地下情報人員。

“陛下,臣的妾室周氏已經有了身孕,臣也是剛剛知道。還望陛下見諒,還請陛下保密。”

趙竑俯下身,假裝給趙擴蓋好毯子,在他耳邊輕聲說道。

“真的嗎?”

趙擴看向趙竑,對方輕輕點了點頭。趙擴眼中不覺浮起一層喜色。他轉過頭,看著眼前的梅林,沉默片刻,這才開口。

“趙竑,前有《沁園春》,再有《臨江仙》,又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你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

趙擴看都沒看趙竑,不動聲色岔開了話題。

他第一次發現,自己這個皇兒還有些才華,和傳聞中的大不一樣。

“謝陛下謬讚。賦詞奏曲只是旁枝末節,難登大雅之堂。武能開疆拓土,文能強國富民,才是我朝根本。一個王朝既有文治,又有武功,才是盛世。”

趙竑肅拜一禮,鄭重其事。

這時候,他大著膽子定睛仔細一瞧,趙擴身上披的是道袍。

“瘦金體”的宋徽宗通道,被自稱“道君皇帝”。這位歷史上的宋寧宗迷戀道家,比其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君弱相強,趙擴要節儉許多。

趙擴在位期間,北方形勢鉅變,蒙古崛起,金朝連年為蒙所侵,被迫遷都於黃河以南的汴京。金國衰弱,大宋朝野雪恥之議紛起,於是停止了長達十餘年的金國歲幣。

嘉定十年,金朝以南宋不納歲幣為由,分道發兵伐宋,宋金之戰復起,東起山東,西至秦隴,互有勝負,延續七年之久。直到剛剛登基的金國新君完顏守緒派人同南宋通好。宋金雙方,才進入了短暫的和平。

趙擴在位期間,迷戀道法,新建與重修道教宮觀,論起對道教的狂熱,絲毫不遜色於他的前輩宋徽宗趙佶。只不過他生性懦弱善良,不敢大興土木,為所欲為。否則,南宋衰弱的更快。

“文治……武功……”

趙擴驚訝地抬起頭來,他盯著趙竑,看了看周圍,沒有言語。

“你們下去吧,孤和陛下說一些家事!”

趙竑心知肚明,轉過頭,和風細雨,對旁邊的宦官和衛士說道。

“下去吧,我們父子兩個,說些家務事。”

宦官看了過來,趙擴擺擺手,輕聲說道。

“官家,你的身子……”

宦官還在遲疑,趙竑眼睛一瞪,聲音微微高了些。

“怎麼,你們想要抗旨嗎?”

這個傢伙叫李顧,是趙擴的內侍近臣,高冷範,最愛耍酷。也不知道,是不是皇后楊桂枝和史彌遠的探子?

“李顧,下去吧。我們父子說些家常。”

趙擴看了看趙竑,向李顧輕輕擺了擺手。

“奴才告退。”

李顧看了趙竑一眼,唇角微微上揚。他收回目光,揮了揮手,和一旁的侍衛、宮女一起離開。

“陛下,微臣斗膽,還請陛下恕罪!”

趙竑壓住心中的不快,又是躬身一禮。

看來趙擴的周圍,也是遍佈眼線,就是不知道是史彌遠還是其他人的。

“不用擔心李顧,他自小就跟著朕,是個忠心的奴才。人老了,難免會有些疑神疑鬼。”

趙竑聲音輕柔,似乎說的都是小事,無足輕重。

“陛下,臣魯莽了。”

趙竑臉上一紅,微微有些尷尬。

比起趙擴,自己還是太嫩,太沉不住氣。

“比起以前的驢脾氣,你做得已經夠好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你是不是修道有術,所以沉穩了許多?”

趙擴目光又轉向滿林盛開的梅花,面色永遠平靜。

“你好好當你的皇子就是,何必去得罪史彌遠,還鬧的水火不容。對你自己,又有什麼好處?”

趙擴臉色平靜,語氣溫和,養氣的功夫爐火純青。

先是說日後得志,要把史彌遠發配崖州,又稱呼史彌遠為“新恩”,意思登基之後,要把史彌遠流放到遙遠的不毛之地新州、恩州。史彌遠進奉的奇珍異寶,又給摔碎。

要知道,史彌遠權勢滔天,即便是他這個大宋官家,也要敬畏三分。

這個趙竑,也太年輕、太沉不住氣。

“陛下忍了史彌遠十五六年,到頭來還不是猶如傀儡?若是私事,臣能忍。可是把持朝政,禍國殃民,臣不能忍。臣再忍下去,大宋的江山就要完了!臣狂悖,陛下恕罪!”

趙竑大著膽子說完,一揖到地。

蒙古鐵騎持續不斷的西征和南侵,勢如破竹,摧枯拉朽。西遼、花剌子模接連覆滅,西夏、金朝、高麗紛紛乞和,卻也難逃滅國的命運。而南宋君臣苟安於江南,不思進取、醉生夢死。

在勃興的蒙古鐵騎面前,南宋的苟安,只能是自取滅亡。南宋之所以還能苟存這麼久,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南宋如何厲害,而在於夏、金的地理緩衝,在於蒙古騎兵更適宜在中亞、東歐的原野縱橫馳騁,更在於蒙古貴族的內部紛爭,一句話,在於蒙古什麼時候決定滅宋。

再任由局勢原地踏步,南宋只能是崖山之後。

這是南宋最後的機會,不然就沒有然後了。

“史彌遠勢大,朕又能如何?何況……”

趙擴並不生氣,他看著盛開的梅花,忽然問道。

“那天你在朝會上說,你會製造火器,是真的嗎?”

“陛下面前,臣不敢妄言。沉有把握,一兩年之內,就可以造出火器,以改變我大宋兵力孱弱的弊端。”

趙竑信心十足,說話也是鏗鏘有力。

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裝慫。

“你有信心就好了。朕也是期待,能早日看到你的火器。”

趙擴輕聲說道,雲淡風輕。

“北方韃靼鐵騎縱橫,兵鋒正盛,金人都被趕到了黃河以南。你有遏制其南下的良策嗎?”

南下?

趙竑微微一驚。看來這位傀儡皇帝,對國事也是門清。

“陛下,除了外和金人,還要內修善政,編練新軍,整飭武備,方能有一線生機。”

按照腦海中的記憶和先知先覺,趙竑徐徐說了出來。

“如何內修善政,你倒是說說。”

趙擴靠回椅子裡,語氣溫和。

這麼多年的傀儡生涯,他的耐性,已經是臻於化境。

“陛下可知我朝積貧積弱的根本嗎?”

作為主修歷史的人民教師,宋朝的弊端,趙竑自然是再也清楚不過。在這些弊端的看法上,他自詡當世第二,絕沒有人敢稱第一。

“積弱積貧?”

趙擴不自覺一怔,臉色不自覺凝重。

“陛下,不錯,我朝積貧積弱的根本,就在於“三冗”。”

這些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正好可以拿來賣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