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整個江南都忙碌得熱火朝天。
這樣的景象,縱觀漢人開發江南以來,也是從未有過的場面。
一年三季的稻種,那不是糧食,那是希望。
從收糧開始,到計數入庫,再平地翻地,一直到再次移栽種苗。
當第二季稻種徹底種進農田之後,江南已經進入了炎熱的五月。
但江南炎熱,熱不過江南百姓對於勞作的熱情。
因為江南各大世家,終於在收糧結束以後,宣佈了第一季稻米屬於百姓的訊息。
沒錯,第一季稻米,完全屬於種地的百姓。
未來三年之內,江南世家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租子。
未來三年,每一年的三季稻種,都有一季完全屬於百姓。
三年之後,百姓們種植三季稻種,只需補足朝廷的稅收,再給主家繳納三成的租子,剩下的糧食也全都歸屬於百姓。
並且,江南的百姓可以自由到官府上戶籍,可以自由選擇成為良民還是繼續做佃戶。
自魏晉第一次衣冠南渡以來,江南的大多數百姓便只能以江南世家的佃戶這個身份來生存。
他們種出來的糧食,他們的所有財產,他們的老婆孩子,乃至於他們的生命都屬於江南世家。
這是第一次,他們有了自己做主人的感覺。
聽到各大世家宣佈了這個訊息之後,許多百姓先是難以置信,緊接著便陷入了猛烈的狂喜之中。
他們歡呼,他們雀躍。
江南世家輕飄飄的一句話,代表著他們從此以後可以挺直了腰板做人,也代表著從今往後,他們將不再是誰的私產。
江南的百姓們爆發出了極高的生產熱情。
除了江南八姓提供的農田之外,許多荒野爛田泥塘,都被百姓們變成了良田,種上了新式稻種。
對於墾荒開荒之事,百姓們即便是累到脫力也樂此不疲。
這是江南百姓們今年的收穫。
而對於江南八姓來說,他們的收穫只會比百姓們更大。
只不過,百姓們收穫的東西是看得見的,世家的收穫是無形的。
聲望!
這是一種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東西。
江南世家最大的收穫,便是聲望上的巨大提升。
對於江南世家來說,放歸一些佃戶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他們千百年來所積累的財富足夠多,放歸一丁點人口撼動不了他們的根基。
他們現在有名,有錢,唯一缺的就是政治資本。
所以現在他們更注重怎麼將家族重新帶回巔峰。
而江南世家想要積累政治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民間不斷的提升他們的聲望。
在江南之地累積聲望,不過是他們計劃之中的一部分。
他們真正的戰場,在關中。
兩位學問大宗師入職大唐百川學院,讓江南士族這個近乎被北方人遺忘的龐然大物重新進入了天下人的視野。
尤其是對大唐士林造成的衝擊,更是不亞於一場超級大地震。
所有人都在驚歎。
原來大唐不止有五姓七家有讀書人,原來河東六姓在江南士族面前也只是後起之秀,原來江南那等傳統意義上的煙瘴之地,竟然還有明珠遺存。
江南士族就好比玄幻小說之中那種只在傳說中聽過的隱世宗門,因為一些不可描述的原因退出了世人的視野。
當他們重新出山的時候,一定會讓世人震撼不已。
江南士族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極致。
當然,各個利益集團的爭端對李讓沒有什麼影響。
在天下大勢面前,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更何況李讓的性格也不允許他去幹太多驚天動地的事情。
所以在第二季糧種種植結束以後,李讓便又迴歸了鹹魚生活。
白天調戲一下府中嬌俏可人的小侍女,管教一下隨時想要出門闖禍的問題少年們,晚上和幾個老婆暢聊一下人的身體結構,這就是李讓的全部了。
眾所周知,平淡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李讓覺得他都還沒閒幾天,時間就已經來到了貞觀六年的五月端五。
大唐初期,還沒有端午的說法,而是稱端五,即五月五日節。
晉周處《風土記》解釋:“端者,初也。”端五本意是每月的初五。
而端五改名端午,則是要到唐玄宗李隆基上位之後的事情。
不過,端五雖然還不是端午。
後世很多端午這個節日上有的活動,大唐初期卻是一點不少。
比如吃角黍、防五毒、睡穴枕、系續命絲,划龍舟,祭祀屈原等。
角黍,就是大唐的粽子,以寬大的樹葉包裹梗米,鹹蛋,大棗等配料蒸熟,而後投擲進江水之中,這個過程稱之為投江祭賢。
同時,五月五日節,也是大唐僅次於元正和上元兩個節日的盛大節日,唐人認為一年之中這一天陽氣最足,所以選在這一天防五毒。
侯府作為地地道道的大唐勳貴,像今日這樣的節日那肯定是要慶祝的。
所以一大早李讓就被幾個老婆從床上拖了起來,給下人們發錢。
沒錯,侯府的慶祝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發錢。
主要是什麼雄黃啊角黍都有下人去準備。
主人閒的沒事幹,只能靠發點錢才能顯示一下存在感。
發錢,從紈絝到下人,每人一貫錢。
發完錢,就領著全家人去城外看龍舟。
大唐的龍舟屬於觀賞之用,還不似後世那般非要爭個輸贏。
所以李讓帶著全家人和一群紈絝來到揚子江畔的時候,就只能看見幾艘龍舟慢騰騰的在江面上划水,最多龍舟之上有妙齡女子手持角黍往江水之中拋灑。
但即便如此,揚子江兩岸依舊是人山人海。
李讓不太明白看幾艘慢騰騰的龍舟划水的意義何在,在他看來,龍舟就該像離弦之箭,你爭我搶我快你慢。
但架不住幾個女子看得津津有味。
所以,李讓也只能陪著他們在揚子江畔乾站了半個時辰。
比李讓更耐不住寂寞的是十一個半大的少年。
少年們站在江畔,個個抓耳撓腮,一臉的不耐煩。
偶爾朝龍舟瞥去一個眼神,大多也是落在了龍舟背上的妙齡女子身上。
總而言之,就很無聊,特別的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