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巨御部乃是朵兀諸族中的一部。

朵兀諸族盤踞希嵐大草原已千餘載。若騎著駿馬,從巨御部南北七十八寨向北而馳,大約一年左右的時間,便能走出希嵐大草原的北部邊界,接壤繁盛富庶的大晉王朝。大晉王朝以天下之正中自居,以為希嵐大草原為天下之正南,於是將希嵐大草原又稱之為“南原”,朵兀諸族稱之為“南部百族”。

雖然名稱為“百族”,其實朵兀諸族的部落何止數萬。而這支“巨御部”又是位處希嵐大草原的南部邊緣,可謂南族之至南。

巨御部族所棲息的山麓,是一條東西向的狹長山脈,名為洵山,南北山脊不過十餘里,最高處不過二三百丈;但是東西長卻不知有幾千幾萬裡,遠遠超過巨御部、甚至整個朵兀諸族的活動範圍。

而翻過洵山山脈,便是陸地之盡頭,碧波白浪,蒼茫無際,名為玄淵海。白日裡南寨族主木謇帶著女兒木璃和一眾健兒,出海捕魚便正在此處。每隔半年,更要組織更多人手,取水曬鹽。

巨御部南倚魚鹽,北狩草原,卻不必像其他朵兀部族一般,倚仗馬匹和氈子,漂泊流離,逐水草而居。結寨於洵山之陰,背靠山脈遮擋海風,面向十餘里寬依山綿延的密林,抵禦草原風沙侵襲,地勢可謂得天獨厚。族群繁衍壯大於此,至今已接近千載。

一千三百年前,大晉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中興之主晉武帝,策馬揚鞭四十載,一舉結束了晉王朝延續四百年的王室衰微、四海幅裂的局面,重新建立起強大而統一的晉朝。之後他向北、向西擊破六十餘小國,向南擊敗了當時希嵐大草原上的霸主沙餘族。

當晉武帝的的妻弟、也是大晉第一名將龍仲晴率領先鋒精銳擊破沙餘王金帳,馳洵山而望南海,將晉室中興推向輝煌頂點的時候,晉武帝已經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了。

大地南部邊界的發現讓晉武帝興奮不已,畢竟大晉古籍中雖不乏對“南海”的記載,但大晉世世代代所知的南方,只知有天南之原,不知有天南之海。或許早有人推測大海在希嵐草原的南方盡頭,但是這種猜測卻並未得到證實。

而這片土著號稱“玄淵海”的汪洋,沿著海岸線往東西賓士數月也看不見盡頭,顯然正是古籍中的南海。

於是晉武帝命龍仲晴採洵山之石以立碑,高九丈,寬四丈,其上刻十六個大字:

“德邁先古,業立乾坤,銘於南海,以彰至尊。”

其碑今日猶存,正在巨御部族營寨向東七百里處。

事實上,晉武帝對於長驅玄淵海的興趣絕不僅僅是因為地理發現。南海有仙山是大晉流傳數千年的傳說。在勒碑記功之後不久,對長生不老、尋訪神仙的渴望促使晉武帝動員全國民力、費十二年之功造出數十艘長三百丈、寬一百丈的“天寶海舟”,並任命信賴的總管太監蘇錄丹為訪仙正使,南渡尋找仙山。

揚帆南渡,幾多辛苦波折不足為外人道;光陰荏苒,再返回已是三十六年之後。

當年出發的三萬船員只回來了五百七十四人,包括訪仙使蘇錄丹、兩位副使在內的九成多船員均在航海的過程中得了疫病離世。航行過程中大則方圓七八里、小則四五十丈的荒島亂礁倒也發現了三四百個,一一畫影圖形,製成譜牒,不過又哪裡有什麼神仙洞府、靈藥仙丹了?

負責回稟皇帝的,是依據順位接管船隊指揮之職的原甲號船船長辛保洪。據他所言,船隊嚴守了出發時的命令,不尋仙山誓不返還。船隊憑藉羅盤星光指引方向,一路向南矢志不移,只是不知為何三十六年之後卻回到了當初出海的地方。

辛保洪等人雖然是據實上奏,但也知曉這種言論在常人眼中是何等荒誕不經。他們心中也是忐忑,唯恐不得保全首領。孰料皇帝並未因為其等勞而無功、言談乖謬而加罪。

因為當年船隊出發的第二年,勳業赫赫的大晉武帝便撒手人寰了。當今皇帝晉文帝素來寬仁,是武帝的第九子,也是幼子。此時他也登基三十餘載,近花甲之年。

大晉王朝畢竟難以維持對希嵐大草原的長久統治,隨著沙餘族由盛而衰和四分五裂,一二百年之後,興起於希嵐草原以東的朵兀族成為了草原上的新主人。

而巨御部族也從未發現,沿洵山以東走上數百里,靜靜矗立著一塊斑駁的九丈古碑。

其實,這些巨御部族人,乃至整個朵兀部族、大晉王朝的凡民,都不知道,真正的天仙固然難尋,但世間的修道煉氣之士卻哪裡少了?

儘管這些高人多半遨遊於雲霞之上、隱跡於名山之中,和凡夫俗子保持著距離,但依然有一些修士遊跡於紅塵市井中。可惜凡民愚昧,終究是見面不識。

有一位修行到元嬰境界的高人駕著遁光飛躍此地,看到這晉武碑上的十六個字,大笑三聲。

大晉王朝自認為是這片界域的中心,固然是井蛙之見,但是錯進錯出,居然也不算離譜。

但若是以為玄淵海是天下之極南,並冠名以“南海”,那可就是笑談了。浮游朝生暮死,豈能知天地廣大?

傳承數萬載的一等修真大派,必定藏有法器《方圓四洲六海山水畫卷》。

展開此卷,高下十丈,清晰可見四洲鼎峙,六水分明。青陽洲位居大地之正中;朱明洲、白藏洲、玄英洲鼎足而三,環繞於青陽洲。三洲之間為大洋相隔,因水性不同之故,三片大洋分名為六,號稱六海,分名曰望海、雲海、星海、弦海、昭海。潞海。

將目光鎖定青陽洲中心,有一指甲大小的土城標誌,似乎註解作凡民國度;此國南方相連的是銅錢大小碧色,似乎是一片草原;而緊鄰此處而下,則是一塊拳頭大小的深綠,竟在這法圖中特意標註了地名----玄淵澤。這一片碧色,赫然處於青陽洲的正中心。

玄淵海,其實真名玄淵澤,竟是一片內水,位處青陽洲之中,也是整個四洲六海的正中央!

此時月明星稀,微風颯颯。

巨御族營寨之中,木璃身著淺綠單衣,彎曲著身子,躺在竹床上,雙目緊閉,氣息均勻,嘴角溢位笑意,似乎好夢光臨,不知在哪裡玩耍快活。

竹床一側不遠處,放著一隻石甕,甕中一隻二寸長短的金色游魚,搖頭擺尾,上下翻滾,靈動之極。

突然,這一隻魚兒跳出水面,落到木璃身上,卻完全沒有驚醒這夢中之人,而是化作一襲淡淡白芒,將她嬌小的身軀包裹起來,隨即騰空飛起,躍出營門,轉眼之間,已然飛躍巨御族的群寨,飛躍洵山,來到這玄幽澤上空,疾馳而去。

此時木璃依舊保持著平躺的姿勢,彷彿絲毫沒有感受到空中寒冷和海風刺骨,依舊陷於甜甜的酣睡之中。可是這一夢之後,再遇到巨御部的故人,已經是數百年光陰。

玄淵澤中,水鳥棲息。青鷺振翅,高不過百丈;蒼鷹翱翔,至多至千丈而止。可是這道裹襲著木璃的淡淡白光,竟直破雲霄,穿透重重雲層,速度也不減慢分毫。

當穿透十七重極天之後,隱隱約約可見一座座碧色森鬱、虧蔽日月的巨大山脈浮游於青空之上,浮空漾翠,千容萬變。這些巨峰宏偉已極,管窺一角,竟難以目力度其高下。上下祥雲環繞,瑞氣千條,光彩琉璃,變幻不定。四周更有零零星星的飛嶼浮空,猶如群星伴月,環繞於巨山之側。

待由下而上,穿透最後一層雲霧至那最高之處,視界又是一變。下瞰其景,煙雲滾滾,舞綃曳練,去住無定;諸峰朵朵,僅露一頂,目光映之,如冰壺瑤界,使人恍如夢中,不敢相信極天之上,有此勝景。

諸山、峰、島、嶼大半為碧華白霧所罩,難以辨其虛實;唯有峰頂之處,可見金闕玉宮連綿成片,清泉流池聚會綿延,樓閣亭臺星羅棋佈,無不恢弘壯闊,華美精麗,巧奪天工。更有飛簷棲鳥,平湖游魚,金光火氣射衝鬥牛,仙鶴靈禽盤遊嬉戲。不用說那溢位的仙靈之氣,靈華瀲灩,氤氳流渾,仙家之勝,於焉至極。

群山環峙中,最中央一座山峰,高大雄偉,諸峰俯伏。距離周圍最近的一座峰頭怕不也有萬里之遙。山巔之處矗立一座宏壯之極、遠超同儕的宮闕。

這座宮闕通體玄色,彷彿生鐵所鑄,頗不如其他殿宇明光燦燦、熠熠生輝,但是其中透出的博大莊嚴、淵沉海闊的氣息,卻又是其餘殿宇樓閣所遠遠不及。

宮闕正面千丈之處,立起一道巍峨杳渺的大門。這大門左右題有兩行鎏金古字,閃爍著柔潤玄遠的光芒:

廣度有情,演三千大道;

徹明自性,持不二法門。

大門的正上方,則是虛懸一塊蓮瓣狀的玉石,似匾非匾,似碑非碑,似乎浮游在空中,其上刻有灰濛濛、烏森森兩個大字,流露出的古意彷彿要將一切吞噬:

越衡。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衝師逆徒

反派魔尊:女弟子都是衝師逆徒

幕幕子
青羽穿越到大女主文裡,成為了全書的最強反派魔尊,全書的戰力天花板! 書裡的青羽,原本非常溫柔,對待身邊人極好。可在四年前卻被原著影響,性格大變,變得殘忍,嗜血,想要毀滅整個世界。 只是在劇情與大女主的光環下,青羽非但沒有毀滅世界,還把自己掌握的勢力給送沒了。 好在,青羽身邊還有三位被他收養的優秀女弟子,還有一直陪伴著他成長的女長老。 但因為原著的影響,這四年以來,青羽每天都讓她們受盡折磨。不是被折
武俠 連載 44萬字
我的資訊修仙人生

我的資訊修仙人生

江湖不由人
楊輯穿越到仙俠世界,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各種資訊顯示。看向一塊礦石【玄鐵礦】。 看向死去的青蛙【死於蠱蟲,已死去五十息】。看向天空【天色陰沉,一時辰後大雨傾盆】。 看向人類【正在思考】、【我要奪舍你】、【憤怒】、【陰險】。看向自己,則出現了一張熟練度面板。 楊輯憑藉著自己看到的屬性,趨吉避凶,一步一步,走向了至高仙途。
武俠 連載 17萬字
從贅婿開始建立長生家族

從贅婿開始建立長生家族

仙子下地獄
陸長生穿越仙俠世界,由於靈根太差,在仙門考核中落選。 好在有著多子多福系統,生育子嗣就能獲得獎勵,並且子孫後代的天賦實力會加成到他身上。 於是,陸長生開始忌爭忌鬥,廣納妻妾,多生多育的修仙途。 擁有一個子嗣,獲得修仙百藝【制符】 擁有十個子嗣,獲得真靈幼崽【九幽獒】 擁有百個子嗣,獲得通天靈寶【九寶玉如意】 擁有萬個子嗣,獲得造化仙經【金闕玉籙天書】 就這般。 別人修煉的時候,陸長生在娶妻納妾生娃
武俠 連載 183萬字
一劍飛仙

一劍飛仙

流浪的蛤蟆
千錘百煉烈火雷霆,十年換得一劍光寒。潛牙伏爪百般忍受,只為今朝一飛沖霄!
武俠 連載 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