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頭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家滿門抄斬,楊貴妃被梁問道軟禁於冷宮。

朝廷中的一眾官員對於此事早有耳聞,更有甚者甚至傳出楊承德詐死離京的內幕訊息。

原本與楊承德站在一隊的官員此時個個噤若寒蟬,既不敢與楊承德徹底劃清界限,又怕因此觸怒了梁問道。

不過隨著楊承德的倒臺,原本處處受到壓制的武將集團此時終於有了翻身的機會。

以武忠云為首的武將集團開始厲兵秣兵,肅清朝綱,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

這天早朝,梁問道仍是大大咧咧的坐在龍椅之上。

原本囂張跋扈的文官們各個將頭壓的老低,生怕這位性格突然轉變的皇帝會注意到他們。

至於武忠雲,則在此時站了出來:“陛下,如今大軍已經整肅完畢,隨時可以征討匈奴,只是糧食問題尚未解決,還請陛下親自定奪!”

梁問道聞言輕撫下頜:“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

聽到梁問道的呼喚,戶部尚書耿炳文急匆匆站了出來。

梁問道也不和他廢話,直截了當的開口問道:“如今朝廷出征在即,戶部有多少糧餉可供調配?”

聞聽此言,耿炳文不禁臉色驟變。

倒不是戶部沒有銀兩可供取用,而是這些銀兩全都是楊承德當初積攢下來的。

如今楊承德雖然已經離京,生死不明,可這筆銀子現在卻還是不能輕舉妄動。

這位丞相大人權柄滔天,誰知道他何時又會捲土重來。

想到此處,耿炳文壯著膽子說道:“回稟陛下,戶部現在共有銀兩三百萬兩,只是這些銀兩全都是罪臣楊承德生前遺留,如今應該算是贓款,微臣想將這些銀兩暫時封存,溯本還原,等到查清來路再另行處置!”

耿炳文為官多年,深知為自己留下後路的重要性。

只可惜梁問道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的算計!

聽到耿炳文的回答,梁問道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冷笑:“耿大人回答的還真是滴水不漏啊,溯本還原,另行處置。”

“你戶部是準備把這銀子封存到楊承德詐屍還陽,好在他的面前邀功討好嗎?”

“陛下,微臣冤枉啊,這些銀兩全都是楊承德搜刮民脂民膏所得,按照太祖律例,官員貪賄所得,理應退還於民,再對涉事官員另行發落!”

看著跪在地上的耿炳文,其他官員全都對他投去了同情的目光。

如今朝廷出征在即,就連權傾朝野的楊承德都因此事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下場,他一個小小的戶部尚書,竟然還敢提出異議,還敢搬出太祖律例以權壓人。

果不其然,在聽到太祖律例這四個字後,梁問道變得更加惱怒:“太祖制定律例期間,國家初定,官員為徵賦稅,橫徵暴斂,這才下令出臺這條律令。”

“如今大梁建國三百年,又豈會有此類情況發生?如今朝廷用兵在即,你竟然想要封存軍餉,貽誤戰機,耿炳文,你究竟是何用意?”

耿炳文此時只覺得脊背發涼,彷彿墜入冰窟之中。

“來人,扒去耿炳文的官服,褫奪他的官銜,將他杖責八十,打入賤籍,以儆效尤!”

聞聽此言,在場眾人無不心驚。

杖責八十,這擺明了是想要耿炳文的命,至於打入賤籍,那無非是一句託辭而已。

耿炳文跪地磕頭,如同搗蒜,口中不住哀求道:“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微臣追隨先皇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請陛下看在先帝的份上饒臣不死!”

“嗯,你是兩朝老臣,朕的確應該慎重考慮……”

耿炳文聞言心中暗鬆了一口氣,可誰知下一秒梁問道突然又說道:“耿炳文身為先帝舊臣,不思報國,卻沉心於黨爭之事,如今大戰在即,你卻想要封存軍餉,其心可誅。”

“著令耿炳文判罰腰斬之刑,夷其三族,家產全部充公!”

說到此處,梁問道冷然笑道:“耿大人,這下你滿意了吧?”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水滸:從賣私鹽開始

希振
前世海員穿入水滸世界,原著中的地煞龍套,一朝雄起。從販賣私鹽開始,率領天下好漢,躍馬揚帆,橫推高麗,馬踏遼國,北逐女真,南定大宋,西夏大理吐蕃之流,皆是跳樑小醜,大國風範只在劍鋒之上,火炮射程之內皆是我朝疆土! !!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綜武俠]我靠複製貼上稱霸江湖

鴉鴉不牙疼
表面冷酷理智內心敏感消極受×溫文爾雅熱愛生活攻 已完結 預收:《[綜武俠]我不是神醫!》CP冷血 文案在下面 江湖上突然出了一個絕世高手,不管是誰去和對方一戰,要麼和他打成平手,要麼成為對方的手下敗將。一時之間,江湖上不少高手前去一戰,卻紛紛鎩羽而歸。 第九百次將前來挑戰的人打趴下,絕世高手--池嶼閒收起劍,看著又複製貼上成為的新功法,毫不留情地將手下敗將丟了出去。 身為一個失敗的遊戲設計師,池嶼
歷史 完結 0萬字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西宮娘娘玉靈月
(作者已有200萬字完結書一本,不斷更、不太監、不爛尾,請各位大大放心追讀)崇禎十五年,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李自成席捲河南,清軍最後一次入關劫掠。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國勢風雨飄搖、危如累卵。周延儒臨危受命,復任首輔。 東林再度崛起,眾正盈朝。廠衛飽受打壓,離心離德。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北方淪陷。 天下離心,崇禎失蹤;太子隱匿、定王被執。皇四子朱慈炤,身負國仇家恨,先爭漢王之名,再謀漢王之實,佔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