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如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勝雨看看她,那天府上所有人都看見軍司攜同夫人回來,還親手牽著她的馬韁,一路都形影不離,還道是軍司與夫人感情愈發濃厚了,此刻又覺得有些古怪,只好不說了。

出門時日頭已斜,天色將晚,不過盛會既然在晚間,恰是正好。

勝雨挑了府上十餘名侍從一同出行,以防人多。馬車行至城中大道,果然行人已多了起來,好不容易才緩慢地駛到地方。

舜音早已聽見外面鼎沸人聲,挑開竹簾下去,四處是人,一派繁華喧鬧之象。她有些嫌吵,往邊上走了幾步,轉頭見陸迢已自道邊館舍中快步迎出。

一看到她,陸迢眼神一亮,繼而抬手:“夫人恕罪。”

舜音還禮,還道是因為請她晚了的緣故,尚未開口,卻聽他接著道:“那日夫人的家信本要寄出,不想後來還是軍司來寄的,我答應了夫人卻險些沒辦好,實在慚愧。”

舜音想起穆長洲說他已做不了主,料想他早已沒有刺史權力,哪能怪他,也不好直言,只說:“刺史不必放在心上,是涼州本就不該如此。”

陸迢嘆息:“非常時期罷了,河西腹背皆有強鄰,為防軍情洩露,謹慎也是應該的,以後就好了。”

舜音心想原來是用的這個理由。河西背有西突厥,腹有吐蕃,確需防範,這麼一說查信倒變得合理了。

說話間已走入館舍,四下只有幾個往來小卒,都在往門外奔忙。

陸迢請她在舍中胡椅上就座,又在案頭上為她舀了一盞剛煮沸的茶湯:“夫人在此少坐片刻,原本今年總管和總管夫人也要參會,但因鄯州都督的事不來了,稍後便請夫人去敬首香吧。”

舜音早發覺能從他這裡得知不少事情,今日才會欣然赴會,此時聽他提及鄯州,在椅上坐下,故意問:“鄯州都督剿匪到今日才走?”

陸迢剛想說,又道:“算了,畢竟是官場中事。”

舜音斟酌一下說:“不知陸刺史有沒有聽聞過我在撰寫見聞的事,如今四處觀望風物,獨缺軼事,大約也只能從陸刺史這裡聽來一些了。”

陸迢立即道:“早聽說了,夫人真乃人才!只是這些事也要記入見聞不成?”

舜音淡笑:“哪些能記,哪些不能記,我還是知道的。”

陸迢放了心,他久在此地,好不容易得遇長安而來的舜音,確實親近,也不瞞她,隔著案頭坐下,聲音小了許多,一五一十詳細說出。

舜音靠右側坐,偶爾觀一眼他口型,聽清了內容。

鄯州離涼州不遠,此番才被選中調派兵馬前來剿匪。不想鄯州都督於式雄親自帶了五千精銳前來,卻一無所獲。

涼州總管生怒,認為區區商路小賊竟讓涼鄯二州兵馬都奈何不得,有礙顏面,準備另派他人統領鄯州這五千兵馬,再增派涼州兵馬,一起盡剿匪寇。

然而於式雄卻不願讓出領兵之權,自稱要繼續統兵再剿。

涼州總管尚未應允,忽而得知他剿匪時營中兵馬並未盡出,私留了千餘人還準備譁鬧生事,勃然大怒,直接褫奪了他領兵之權,下令將他所帶兵馬悉數交由涼州統領,當日就遣他回了鄯州。

“正因此,總管夫婦也無心參與盛會了。”陸迢說到此處忽笑一聲,“原本于都督與軍司不睦,還懷疑此事與軍司有關,但總管得知他剿匪失敗召集官員商議那日,軍司偕同夫人出南城遊覽風物去了,不在城中,根本沒見過總管,當日滿城都見到你們同出同歸,何來軍司參與奪他兵馬一說。”

“……”舜音明白了,所以穆長洲那日特地帶她出行,就是要做到既不在城中,又能拿到鄯州兵馬營裡的軍情。

如今便乾乾淨淨接收了對方五千精銳。難怪最近不見蹤影,原來是忙這事去了。

料想於式雄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帶兵前來時就防了一手,特地留了千餘人在營中按而不發,還派人四處巡邏。若是總管派別人接手他兵馬,便讓這千餘人在營中譁鬧生事,造成鄯州兵馬難以被涼州所管的架勢。

偏偏弄巧成拙,留兵不發的事被斥候探到,惹怒了總管,五千精銳到底還是易手了。

她想了下說:“那現在領兵剿匪的是軍司本人了?”

陸迢好笑:“夫人怎麼反倒問我?”卻也接著往下說了,“哪裡是軍司,先前幾次剿匪收效甚微也都不是軍司領軍,軍司早不管這些小事。此番兵權交給了佐史張君奉,只因他先前支援于都督迅速。”

舜音心想這與交給穆長洲有什麼分別?反正兵馬入了涼州,就都在他麾下了。他一定是把每一步都算好了,還拉著她參與了一番……

才一盞茶的功夫,外面天色已暗下,街上聲音也大了起來,陸迢起身道:“盛會要開始了,夫人請出去觀禮吧。”

舜音跟著起身,往外走時又問了句:“你方才說于都督與軍司不睦?”

陸迢點頭:“這不奇怪,我來涼州晚,聽聞軍司是文人出身,又年紀輕輕就在河西位高權重,少不得會有人看不慣眼。”

舜音心裡過了一遍,沒說什麼。

外面天已黑下,但街上燈火通明,亮若白晝。路上的行人比剛來時更多,街道已然水洩不通。

勝雨等在門邊,叫護衛在兩側分開人群,才得以讓舜音跟著陸迢往前。

沒幾步,走到一處高臺下,臺高一丈,上面正中擺著一座半人高的金塑佛像,四周環繞綵綢乾花,香菸嫋嫋,大約是專為此番盛會所設。一圈僧人圍繞著佛像在敲缽唸經。

臺下還有兵卒守衛,幾名青衫文官領著家眷都等候在臺下,尚未往上走。

陸迢領路,請舜音先往上行。

舜音跟他上去,環顧四周,涼州胡風盛行是事實,幾乎道上擠著的人群中有一大半都身著胡衣。反倒是她,一身高腰襦裙,因要參與佛事也未戴帷帽,露出高挽的髮髻,看來如同異類。

陸迢在旁看她兩眼,卻道:“今日一見夫人就想說了,夫人入涼州,便如長安吹來的一道強風啊。”

舜音尚未說話,他已自一旁小卒手中取來一支點燃的長柄香爐,遞了過來。

“夫人代表軍司府,請先進香吧。”

舜音看一圈四周,她本不信佛道之事,但眼前如此大的陣勢,自然不能怠慢,接了香爐,走向佛像。

今日城門不閉,一行人馬剛自東城門外趕回,至城中大街時,路已不通,只好停下。

穆長洲坐在馬上,隔著人群,離得尚遠,一眼看見高臺上的身影,身著鵝黃寬袖上襦、絳色石榴裙,高腰輕束,雲鬢巍峨,臂挽披帛,正雙手挑香敬於佛前。

胡孛兒跟在後面,嫌堵得難受,罵了兩句,轉頭見他已從馬上下來,立即也跟下馬。

張君奉追了過來,下了馬,到他身後低聲說:“軍司,兵馬接手了。”

“嗯。”穆長洲將弓交給身後弓衛,示意他們牽馬先回,往前走。

胡孛兒和張君奉跟著他往前,忽而抬頭髮現高臺上站著舜音,不禁對視一眼,又看一眼前面的穆長洲。

臺上進香完畢,佛前打坐的老僧捻著佛珠還禮,按例要為進首香的施主唸經祈福。

陸迢在旁道:“此乃軍司夫人,渤海封氏貴女,遠自長安而來。”

老僧點頭,知道了身份,低低為其唸誦。

陸迢對舜音道:“高僧也曾去過長安,見過不少達官貴人,說不定還曾見過夫人。”

周圍太吵,舜音看他口型才聽出他說什麼,搖一下頭:“沒可能。”

老僧剛好唸完,睜眼忽道:“不問紅塵俗事已久,但封家尚且記得,以往在長安大慈恩寺中參加法會,得見過百官,其中就有封尚書。”

舜音頓時抿唇。

老僧邊憶邊道:“那年高中進士曾在雁塔題名,似也有封家人。”

陸迢頓生驚奇:“竟有此事?”

舜音沒料到這竟真是個去過長安的僧人,轉過頭說:“高僧錯記了,那不是封家人……”

話音戛然而止,忽而掃到一道長影,她目光看了過去,彼此視線相撞。

穆長洲就站在臺下,身上袍衫緊束,腰間配有橫刀,顯然是剛從城外返回,眼睛看著她。

一瞬間,恍如還在七年前的曲江夜宴,只是人已不是當年。

她轉開眼。

穆長洲立於燈火暗處,看見她眼神,嘴邊輕輕一牽,知道她還餘氣未消。

她性子冷,生氣也不外露,但連眼神都是涼的,偏偏配著這麼一身裝束,豔豔奪目。他忽而想起,她小時候也總露出這樣的神情,如此冷淡,真是絲毫未變。

浴佛開始,清水沿著佛像頂部汩汩而下,澆灌金身,臺下頓時善男信女念禱聲一片,聲音又亂又雜,開始擁擠向高臺。

陸迢都不得不出面維持。

舜音被吵得聽不清周圍言語,看口型又人員紛亂,轉身想從臺階下去,奈何下方那些青衫官員們都攜帶家眷登了上來,堵在那裡。她心頭煩悶,又不好表露出來,一手撫了下左耳,退到邊沿。

忽見那些官員都退開了。

舜音抬眼,看見穆長洲不疾不徐走了過來,伸手在她肩上一帶,自己攔在右側,帶她往下走。

方才唸經的老僧忽而道:“這位不就是當年封家的進士嗎?”

舜音聽見半句,停步,身旁穆長洲只看了老僧一眼,並未多言,手又在她肩上一帶,往下而行。

陸迢在那裡道:“高僧認錯了,那是我們涼州行軍司馬。”

老僧唸了一句佛偈,不問是否。

臺下的張君奉和胡孛兒聽到老僧言語已經愣了,互相對看,都沒回味過來。

一左一右地貼著道邊走出去許久,遠離了人群,四周才安靜一些。

舜音自他身側退開一步說:“就不謝穆二哥了,畢竟穆二哥也得了我的相助。”

穆長洲轉頭看她,嘴邊露笑:“確實。”

舜音沒說話,去找自己的馬車。

勝雨跟過來,手中端了杯香藥糖水:“這是祈願用的,夫人還未祈願。”

舜音回頭,遠遠看見臺上有人端著糖水敬獻佛前,確實是祈願用的,看一眼穆長洲,接過杯盞:“那就祈願穆二哥以後做什麼都用不上我。”

穆長洲看著她,一伸手,將杯盞接了過去,直接仰脖飲盡,似是故意:“這靠祈佛恐怕沒用。”

第十三章

舜音唇張了張,差點沒說那是給佛的,隨即就看見他眼神,也看不出還對什麼神佛有敬畏之意了。

算了,哪能忘了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少年君子。她乾脆轉身往回走:“反正祈完了,我回去了。”

穆長洲看著她走了出去,將杯盞遞給勝雨。

侍從們先前特意將車趕遠,以避開人群,現在才引了過來,就停在幾步之外。

舜音走過去上了車,剛要坐下,聽見勝雨的聲音在外說話,靠近窗格才聽清:“軍司的馬已牽回,還請登車與夫人同回。”

“……”她想了一下,剛才確實沒看見他的馬,無言坐正。

外面胡孛兒和張君奉似乎過來了,穆長洲的聲音不高不低,與他們說了幾句什麼,隨後就沒了聲音。

緊跟著車門竹簾被掀開,舜音抬眼,他已自外進來,衣襬一掖,在她右側坐下,仿若理所應當。

車往前駛動,竟真成同車而回了。

舜音不做聲,也不看他,眼神落在一邊窗格上。車中昏暗,偶爾有道旁燈火照入,映出他身影,高大傾斜的一道覆蓋在她的身影上。

穆長洲也不說話,剛才那句實在故意,看得出來,再說她只會更冷,不如見好就收。

城中依舊熱鬧非常,即使車駛出很遠都能聽見人聲。

直到軍司府門前,車停了下來,勝雨在外面請他們下車,舜音身動一下,目光才瞥向穆長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早安大明

早安大明

迪巴拉爵士
女媧補天只是傳說,可來自於二十一世紀的南美小軍閥蔣慶之卻被迫為大明國祚補足五百年。 “什麼,毒打嚴世蕃一頓能增加大明國祚十年?誰特麼都別攔著我!徐渭,臥槽尼瑪,放開我!放開我!”嘉靖二十七年,帝國斜陽。 贅婿之子蔣慶之要做的是,把大明從黃昏拉回清晨……早安,大明!
歷史 連載 6萬字
執劍長安

執劍長安

雞腳芝士
機關算盡謀天下,鐵衣怒馬逆中原。自北蠻侵中原已過百餘年,天下之勢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湧動。 而今群雄豪起,燦若繁星,諸國不免各有其志,自當奮勇爭先、逐鹿中原。 一日之勢,明久則暗,暗久則明。當今中原,新唐中興,志在重塑輝煌。 然北魏強盛,欲鷹揚千里而一統天下,此外,更有後韓、南楚、田齊等國伺機而動,亦有寒門、草堂、芸月閣等幫派參雜其中,關係縱橫交錯、錯綜複雜。 面對內憂外患,新唐當如何以對?
歷史 連載 113萬字
萍術傳奇

萍術傳奇

武功山
這是一部有關傳統中藥歷史小說。清代初期,南粵客家人沈啟祥移家武功山羊獅幕,以栽培白朮為業,其白朮被醫家以其產地命名為 “萍術”。清同治初,左宗棠奉旨西征,紅頂商人胡雪巖之胡慶餘堂研製 “胡氏闢瘟丹” “諸葛行軍散”等丸藥供左宗棠軍營之用,特派員赴沈家採購萍術。萍術遂暢銷於江浙滬等省,轉運全國海外,聲譽名震遐邇,公認聖藥,沈家因此成為富甲一方的中藥巨賈。
歷史 連載 3萬字
[紅樓]國師寵妻日常

[紅樓]國師寵妻日常

睡醒就餓
顧慶之帶著天氣預報系統穿越到了紅樓的世界,他果斷走了林如海的路子,去給皇帝當國師去了。 靠著精準的天氣預報跟求雨這個大殺器,國師當得很成功。三個月一小升,一年一大升,顧慶之很快就成了人生贏家。 當然最重要的,是見到了林黛玉。 顧慶之陪著她一起散心一起鍛鍊一起長大,帶她走出賈府,接觸到了這個世界,看著及笄宴上那個明眸善睞、身體健康,能說會笑的林妹妹,他忽然有點捨不得了。 國師就該娶世外仙姝做老婆的呀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