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鹹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

“我說話比較難聽,有一說一,但事實就是如此。”

丹朱見到了洵山神,這位大巫披著鳥羽編織成的長袍,脖頸上掛著蛇骨項鍊,左手戴著銀手環,在羽袍之下,穿著的是麻衣而非獸皮,只有腰上一圈纏繞著豹的尾皮。

但腦袋上插著的卻不是鳥的羽毛,而是一種奇怪的角。

像是鹿,又有點像是牛,有鹿的分叉有牛的健壯。

那是龍的角。

“我沒想到,作為帝之長子,您會說出這種....嗯.....”

洵山氏大巫,也就是洵山神的兒子,這位大巫與柴桑大巫並非同等存在,他的壬紋有三,意味著在大巫之中也屬於中上游水準,而且他還是被神靈的圖騰眷顧且附身的,本身又擁有最純粹的二代神血.....

所以很多人都說過,洵山大巫,就是洵山之神。

當然,即使是洵山神,也沒想到,帝之長子居然會這麼口臭共工.....總之說出來的這些話,會讓人感到十分不快。

當然,洵山大巫也對中原近些年的情況瞭解了一些。

愚蠢的中....哦不,智慧的中原人。

........

崇伯鯀代替共工上前線治水並不是什麼大新聞,已經是陳年舊事了,早在他治水的第三年自己就瞭解了,但是,治水的根本方略依舊是共工的堵塞法,崇伯鯀雖然覺得這不是個事情,奈何他這個新的水利部長,只有一半的權利,剩下的一半,共工氏不配合,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在堵塞法的基礎上,修改成障水法。

障水法並非是障眼法.....總的來說,就是修堤壩以限水流,人為控制河水的流動方向,尤其是那些容易決堤的區域,更要不斷加固,於是要在周圍築起高高的石城,作為一個又一個錨點連線整個沿河大堤。

鯀的辦法是人為控制水流,只要水流不衝破堤壩,那麼就能安全洩洪入四海,這就是障水法,核心思想是護,在於使得大水“三過我家門口而不能入”。

只要我把堤築的夠高,水就淹不到我!

而共工的,最新版本的堵水法,其實是截流,也就是把大河的水徹底分割,堵成一片一片,中間以木石為門柵,留出一個大的洩水口,於是,由於每個河道區不長,這樣就不會出現湍急的水流,也就不會發生水患。

共工準備給大河來個“減速帶工程”。

而崇伯鯀覺得這簡直就是扯淡,如果第一個減速帶突然裂開,那後面的全都要完蛋。

共工的堵水法,也不是說平白無故就去堵,共工到底不是丹朱說的那樣只是個扛包的,他有自己的一套嚴密邏輯。

早年時,共工會找到一個地勢比較低窪的地方,然後一腦袋把那座大山給撞斷,這樣就能在中游的低窪地造出一個天然的巨湖,水流洩入巨湖,以儲存下來,開始向四周的土地內部滲透,等於是人工造湖....

但後來這個辦法沒有卵用了,因為這種堰塞湖毀壞之後,帶來的災難比起單純的大水來說,還要厲害十倍以上。

所以共工早些年除了給自己部族用治水的名義謀福利外,倒也沒少折騰下游的地區,不過後來倒也有一段時間兢兢業業,只是治理的過程總是不那麼順利......

共工雖然滿頭紅髮,但大水卻不肯給他這個面子。

真正的,單純以人力而對抗天地的,最強大的堵水法,應該是梁武帝時期的“浮山堰”,不過這東西說是堰,但事實上應該叫攔河大土石壩.......梁武帝時死了十萬人修築浮山堰,結果這玩意因為是土質問題而變成了豆腐渣工程,被大水一觸即潰,然後就是數十萬百姓,上千裡大地淪為澤國,屍骨遍野,皆注流東海......

共工以前其實也修過一樣的東西,不就是土石壩麼。

總的來說,共工對於治水確實是有很大貢獻,刨除他為自己部族搞小動作的事情,截流,築壩,造蓄水池,人工開山,清理河道泥沙,這些都是共工帶領中央水利部門做的大動作。

這才是真正的,共工提出的堵水之法。

........

在洵山大巫與丹朱交換完了意見之後,並且不再談論關於共工究竟是不是扛包的這個問題,洵山大巫表示,關於三苗近來的大動作,他們確實是不知道的,並且對於中原這次的戰略方針,舉起雙手雙腳贊成。

“洵山氏會盡最大的可能,在秋收之後,召見大部分部族的巫師與族長,對於三苗的包圍作戰,洵山氏這裡,能提供的也只有山嶽河流的分佈簡牘,至於糧食....去年的收成不是太好,加上去年年尾至今年如今,已經發了三場水患......今年糧食如果豐收,還要填補去年的空缺.....”

丹朱表示這都是小事情,糧草不必要,現在中央也沒有派人過來,自己來這裡,只是通知一聲,南方閼澤諸野的地形圖記錄一下,並且把你們納入自己的名義下。

也就是要暫時結成一個戰略同盟,丹朱是此次行動的總負責人。

洵山大巫表示這也是小事情,都好說的。

丹朱離開洵山,剩下的事情不需要他再操心,而丹朱現在要做的,是去徹河看看,並且警告赤方氏。

其實丹朱雖然嘴臭共工,可事實上,共工這麼多年的治水,他也是看在眼裡,只是年年治水,共工的態度越來越消極,這讓丹朱覺得這傢伙有點尸位素餐。

崇伯鯀去了,他又不肯放開全部權利,不積極向中央彙報工作,反而不斷去和帝鴻氏接觸,顯然是又開始準備給自己部族搞點好處了。

這才是丹朱罵他的真正原因。

告師氏使者帶著牛來了,牛在上古時期其實並沒有耕地的作用,如今在南方,也只有赤方氏在用牛拉犁,而菁華,櫱芽等氏族並沒有養牛.....

牛在上古時期,擔任的是計程車司機。

六畜在古時候都有自己的作用,牛馬是代步工具,一個是計程車一個是火車,狗是狩獵幫手,雞生蛋蛋生雞,羊.......略。

當然,更早時期的家畜還有大象。

黃帝制作了車,但是後來失傳了,少昊時期的代步工具就是牛,所以著名的白帝其實是仙風道骨的道德天尊(大霧).....

到了堯帝后期,一種高於原木車,卻又不如擁有軸承的車輛(奚仲制馬車)穩固的,一種過渡形狀的中間車輛(輪子沒有輪輻,一整塊),就此誕生,而帝堯對於這種車很是喜歡,把它塗成了紅色。

這就是彤車白馬的由來。

而後來,幾十年後,奚仲所設計創造的車結構更為合理,各個部件的製作均有一定的標準,因而堅固耐用,駕駛起來也十分靈便。

而此時,丹朱看到了牛,表示要給告師氏大祭師看個好東西。

“我說話比較難聽,因為考慮到不久之後的戰爭,糧草的轉運,需要有一個便捷的方式,你們這裡實在是太落後了,單單用牛肯定效率很低,所以....你看一下這個,東夷首領已經答應,需要這種‘車’......”

丹朱拿出了一份木板,上面是設計圖。

而大祭師看完之後,並沒有過分驚訝,反而是斟酌了一下。

“怎麼,有什麼不對?這可是軒轅(盜版)啊!”

丹朱的神情很是意外,這可是自己的最高傑作之一!

“我說話比較難聽,難道你完全看不上這東西?看起來你告師氏是有更好的想法?”

丹朱的語氣有點不快,我的手藝這麼好,都讓你看不上眼?

大祭師恩恩嗚嗚了兩聲,讓一個人拿了個東西回來。

那是不久前,徹河區域,三位洵山的威神級戰士,向妘載請求拿回來的一個樣品,而洵山則是會用糧食種子以及一些貝幣,礦石來交換。

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聽說了柴桑山已經做了這筆交換的生意,覺得洵山也不能落下,好東西,你有我沒有,那不就顯得我很那什麼?

我洵山氏一生不弱於人!

這個小推車,暫時放在告師氏這裡,所以大祭師把小推車在丹朱面前推了幾圈之後,丹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他在看自己的設計圖。

這個大整塊的,一大坨的.....自己到底是畫了個什麼玩意?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神農醫館

神農醫館

馬萬堂
講述同治年間,神農派傳人洪飛黃帶領徒弟治病救人的故事
武俠 連載 1萬字
我的宗門有點怪!

我的宗門有點怪!

珞瑾奕
本屬於帝都第一世家的蘇家,慘遭滅門,家主之子蘇星塵在危機之時,被一位仙人所救,同時也覺醒了變異水靈根。 當他帶著被仇恨覆蓋的心,來到這個仙人所在的宗門,卻發現這個宗門有點怪……
武俠 連載 3萬字
不謂仙塵客

不謂仙塵客

半兩五銖
九州有三門:仙道四方,古道禪心,俠道滄山;江湖有異聞:豪客歃盟,神庭風波,苗疆紛爭;桃源樓內有個滑頭小廝,溜號摸魚,碌碌無為;還有個不正經老道士,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直到有一天,那小廝咧嘴對老道士笑著說說:“仙長,你看我天賦異稟,帶我捉妖賺錢如何?”本以為拜入仙門,求得長生,未想撲朔迷離,一步入局……
武俠 連載 14萬字
劍未配妥人已超凡

劍未配妥人已超凡

想見江南
公曆400年,在大周為立憲三年。二月初三,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 縱是氣候反常,時疫偶發,旱情波及江左,以大周幅員之大,此種小災小患,年年在所難免。 總之,立憲三年,二月初三這日,實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天。然而,在無數年後,重修鴻史,這一日被視作第三紀元開啟之元日。
武俠 連載 157萬字
讓你當爐鼎,你讓老祖懷孕了?

讓你當爐鼎,你讓老祖懷孕了?

吃飯三碗
長生寂寞如雪,不如逍遙快活,今日無事,插花弄玉,你問我插的什麼花? 弄的什麼玉?插的是人間絕色解語花,弄的是黯然銷魂顏如玉。我叫陳凡,我是追求長生的修仙者。
武俠 連載 4萬字
穿書後我撿到了反派

穿書後我撿到了反派

silvery
姜練穿越到了一本修仙小說裡,透過兢兢業業的當反派,走劇情,本以為主角換地圖離開之後,就能回到原來世界。 三十年後,已經成為仙門魁首的姜練捧著小說續集陷入了沉思。 隨之而來的,是一群尚在少年時的未來反派。 姜練:“不收,滾!” “反派都是放錯位置的主角,他們都有著悽慘無比的過去,這才造就了他們在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反派養成系統如是說道。“並且,反派毀滅世界的時候,你可能會死......” 姜練:
武俠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