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鹹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雖然誇下了海口,但是這些零件的構造原理,卻也不是一天之內就能夠融匯貫通的,扇車的構造,對於如今的山海木工界來說,無疑是較為複雜了點的。

丹朱憋著一口氣,話都說出去了,臉都掛在門上了,這明天要是拿不出來,自己的名頭還要嗎?

扇車是一種糧食清選工具,透過快速扇輪轉動產生氣流,清除穀物中的糠秕。扇車屬速度型離心式鼓風器,工作效率遠高於揚扇、簸箕等。

《急就篇》雲:“碓磑扇隤舂簸揚”,說實話,這句話裡的每個字都認識,但是結合到一起就有一種不認識的感覺.....

半敞式扇車將扇輪夾於兩箱板之間,軸位於中間高度或置於箱頂,後來則出現了更先進的封閉氏扇車,它將扇輪封在箱內,進風口位於軸部,箱內氣流順應離心運動方向;並將出風口收縮,防止氣體漩渦回流,又提高了出風動壓,將糠秕輸送得更遠.....

丹朱突然覺得這是一次挑戰自我,更是一次證明自我的機會。

帝放勳之所以不喜歡丹朱去搞木工活計,尤其是造船,就是因為在放勳看來,大海很大,四海很遠,一葉扁舟哪怕造的再大,對於大海中的波濤來說也不過是卑微的蟲子而已,一片浪頭就能把船舶掀翻,而大人國可以製造的船舶,對於中原來說,實際作用實在是太小了。

有什麼用?土地這麼廣袤,物產也很豐盛,家門口的事情都沒處理完了,學大人國去出海,這不是有病且找死嗎?

大人國船翻了,人家還能徒手游泳到東夷邊上,中原人船翻了,那就沒有然後了。

沒事向大海上跑幹什麼?船舶能渡過大江大河已經可以啦!不論怎麼造,就是一塊大木頭而已,有啥技術含量?

會飛的神人不需要這東西,不會飛的人更不需要這東西,這東西哪裡有什麼存在意義?

但丹朱不覺得這樣,大海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即使是在大河,大江之中,堅固的船,擁有高機動性的船舶,也能夠及時拯救很多人。

扇車,同樣是出現於西漢時期的農業器械。

“這裡面有個鬥.....我看看.....”

丹朱仔細研究那張木板,同時開始準備木頭,他拿出自己的工具,開始在自己的住處敲打起來,當然讓他比較驚喜的,是妘載手裡的一個玩意。

這是我沒有見過的,船新版本的蚌鐮嗎!這就是“鋸”!?

強化加二十?!

這東西在丹朱看來不下於一個史詩神器,至於原本的石質蚌鐮,那就是一個兩金幣買的銀鱗胸甲,曾經很好,但現在已經是個爛貨.....

“阿紅啊...你在幹嘛.....”

赤松子看到門口上掛著一個竹牌。

“制器勿擾?”

赤松子立刻明白,恐怕是妘載給丹朱看了什麼東西,這兩個人今天早晨已經互相接觸過了。

部族裡面,正在往穀倉裡運送糧食,穀倉自然是建在高地上的,並且周圍的排水渠也是早就弄好了,一年之中有很多時間,許多事情,不需要妘載的特別囑咐,族人們在經歷過水渠水溝的方便後,自然會在高地上,在重要的地方,開挖這些設施,防止雨水浸透入穀倉中。

高大的穀倉,儲存著沉甸甸的糧食,那些空空的石缸居然裝不下了,老族長都笑的合不攏嘴了,沒想到之前鑿的三十口大石缸,現在放滿了不說,還有更多的糧食,在源源不斷的塞進來!

“鑿的數量還小了呢!早知道就多鑿點了,可惜時間不夠啊!”

“把那些沒弄完的都拿來,淺一點就淺一點,回頭再鑿!”

老族長叫人把那些沒弄完的,還在鑿砸的寬大石缸搬進來,糧食不斷向裡面傾注,到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弄點土打成土臺,把裝滿糧食的獸皮口袋囤積在上面。

而其中最大的一口缸,是老烏龜的幾片龜甲所打造的,裡面至少能盛五千石糧食!

赤方氏的耕地開的很大,大部分都是用了堆肥法,足足數個月,大家都在地裡耕作,加上石牛拉犁不知疲倦,幸虧有這麼多因素加在一起,才能滿足如此多耕地的工作需求。

但即使是如此,也依舊有很多土地,是廣收薄種的,那是因為實在是照顧不過來,而當抽出手的時候,最佳的翻耕時間又已經過去,不好再弄了。

龜甲缸裡放的全都是豚子耕作的那塊土地的糧食,滿滿當當,幾乎都溢位來!

“一株稻穀所獲七百餘,豚子耕作的那塊土地,一株更是千三穀粒!這簡直是.....”

老族長咂舌不已!

妘載曾經和黃堪山說過,合力利用地,水,種植法,一畝產量中,說不定能出現一谷千粒的情況,而如今,這一幕,同樣被櫱芽,菁華,㯱蘆的戰士們看見了。

百荒芪和黃籬陰兩個人頭擠在一起,拿著一株又大又肥的稻穀,這是他們從地裡摘回來之後,特意留著的,此時正派人送回三山四野去了。

“告訴巫,赤方氏今年真的大豐收了,這一株稻穀上,有一千三百粒谷!我們以前的時候,一株谷上面能出二三百已是天幸!”

這幾乎翻了五倍多!

而蘆槁也拿著一株穀穗,讓㯱蘆氏的戰士帶回造裡之野,因為㯱蘆氏是漁獵為主,耕作為輔助,不過老巫師表示過,如果再過些年,說不定要放棄漁獵改為耕作,主要是看造裡之野的水脈流向問題。

而如今,跟著赤方氏走,即使轉漁獵為耕作,也不會出現在剛剛改變的時候,陷入經驗不足而顆粒無收,亦或是吃不飽飯,導致族人怨聲載道的情況了。

總之一句話,堅定路線,跟著赤方走,有糧食,有豐收。

“赤方劃分畝地,畝產三石有餘,良地乃五石之上,年之歲收......幾無可計矣!”

三山四野的戰士們,在拿著這些簡牘送回去的時候,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歷朝歷代的畝與石是不同的,最著名的,唐之一石相當於漢之三石,戰國初年一石半的粟,摺合後世是九鬥。秦國在鄭國渠邊上的土地中,一畝地可收糧食一鍾,而一鍾是六石四鬥,摺合後世畝產三石八斗四升,這也是為什麼說鄭國渠,都江堰,肥巴蜀之地,鑄天府之國的原因了。

赤方氏因為靠近大澤,閼之澤的水並不像是洞庭湖一樣深邃與浩瀚,是喜靜不喜動的大澤,而今年修築水渠的速度並不快,並沒有鄭國渠,都江堰這種大工程。

但是該有的一些基礎水利設施,像是水車這種,已經修築完成,早早加入到灌溉行列,雖然原始且不耐用,但不必擔心,因為赤方氏現在有了一位中原來的高階木工師。

最大的工程,也就是大羿參與修築的攔澤土壩了。

不過因為各種農具以及堆肥,漚肥等方法的出現,加上有效避免了蟲害,以及得到了豐收之獸的加持,赤方氏還是達到了在山海之中,不可思議的畝產量。

畝產三石七鬥九升,這是後世的計算量,已經完全達到了戰國中秦國巴蜀之地的水平,而秦國的水準,即使是到了西漢,東漢,也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明年,等到那真正的,大水渠修築完畢的時候,這個產量還會繼續提升!

靠近水流的,灌溉之田的生產量,遠遠高於沒有灌溉的田地,一般在二至五倍左右。

對於妘載來說,畝產二三百斤,這是古代盛世時才有的景色,今年是一個驚喜,雖然和後世的畝產隨便上六七百斤,甚至動不動要以公斤計算,乃至於三千餘市斤來說,還有很大差距....

可南方的大片土地都沒有開發過,地力之充沛,是難以想象的!現在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這裡,終究是有神力與法術的世界啊!生產力不夠,神力來補!

而豚子耕作的那片土地,更是畝產在五石以上!

地中自有千鍾稻!

而他們相信,之前已經學了堆肥法的自家部族,在今年,即使沒有赤方氏這般大的豐饒,也一定比起往年要好的太多!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神農醫館

神農醫館

馬萬堂
講述同治年間,神農派傳人洪飛黃帶領徒弟治病救人的故事
武俠 連載 1萬字
我的宗門有點怪!

我的宗門有點怪!

珞瑾奕
本屬於帝都第一世家的蘇家,慘遭滅門,家主之子蘇星塵在危機之時,被一位仙人所救,同時也覺醒了變異水靈根。 當他帶著被仇恨覆蓋的心,來到這個仙人所在的宗門,卻發現這個宗門有點怪……
武俠 連載 3萬字
不謂仙塵客

不謂仙塵客

半兩五銖
九州有三門:仙道四方,古道禪心,俠道滄山;江湖有異聞:豪客歃盟,神庭風波,苗疆紛爭;桃源樓內有個滑頭小廝,溜號摸魚,碌碌無為;還有個不正經老道士,投機取巧,坑蒙拐騙;直到有一天,那小廝咧嘴對老道士笑著說說:“仙長,你看我天賦異稟,帶我捉妖賺錢如何?”本以為拜入仙門,求得長生,未想撲朔迷離,一步入局……
武俠 連載 14萬字
劍未配妥人已超凡

劍未配妥人已超凡

想見江南
公曆400年,在大周為立憲三年。二月初三,當日四海昇平,全年並無大事可敘。 縱是氣候反常,時疫偶發,旱情波及江左,以大周幅員之大,此種小災小患,年年在所難免。 總之,立憲三年,二月初三這日,實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天。然而,在無數年後,重修鴻史,這一日被視作第三紀元開啟之元日。
武俠 連載 157萬字
讓你當爐鼎,你讓老祖懷孕了?

讓你當爐鼎,你讓老祖懷孕了?

吃飯三碗
長生寂寞如雪,不如逍遙快活,今日無事,插花弄玉,你問我插的什麼花? 弄的什麼玉?插的是人間絕色解語花,弄的是黯然銷魂顏如玉。我叫陳凡,我是追求長生的修仙者。
武俠 連載 4萬字
穿書後我撿到了反派

穿書後我撿到了反派

silvery
姜練穿越到了一本修仙小說裡,透過兢兢業業的當反派,走劇情,本以為主角換地圖離開之後,就能回到原來世界。 三十年後,已經成為仙門魁首的姜練捧著小說續集陷入了沉思。 隨之而來的,是一群尚在少年時的未來反派。 姜練:“不收,滾!” “反派都是放錯位置的主角,他們都有著悽慘無比的過去,這才造就了他們在黑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反派養成系統如是說道。“並且,反派毀滅世界的時候,你可能會死......” 姜練:
武俠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