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說什麼?”冬珠斜眼瞪它。

鳥不吭聲了,扭著脖子唱小調。

回到將軍府,海珠拎著帶魚回跨院,這裡有小廚房,晌午她多燒幾個菜,喊孃家人到這邊吃。

“帶魚打算怎麼吃?紅燒?”她問。

“我喜歡吃炸過再燜煮的,出鍋前再撒層芝麻。”冬珠說。

“鳥……”鸚鵡沉思,不知道它吃什麼。

海珠也沒考慮它的意見,帶魚讓掌管小廚房的婆子收拾,她去了趟大廚房,送菜的已經過來了,她看了下,拿坨前腿肉,提條五花肉,海蝦提一兜,紫菜和魷魚乾各拿些,見洗菜的丫鬟在颳著什麼,她過去問:“這是什麼?”

“前天商船運來了些烏芋,採買的管事買了一筐,廚娘試著做了些菜,適合跟肉拌一起做菜,也能生吃。”丫鬟見廚娘出來了,忙問:“李姑,少夫人問烏芋打算怎麼做菜。”

“烏芋脆甜,剁碎拌著肉沫混著雞蛋炸丸子好吃,這不天冷了,老奴打算燉鍋子的時候加些肉丸子進去。”

海珠稍稍琢磨一番,說:“去找賣豆腐的買幾張漿皮回來,漿皮包肉入油鍋,肉不散餡不糊。”又指著丫鬟颳去皮的那些,說:“裝起來我帶回去喂鳥。”

最後從廚房裡收拾了一竹籃的東西走,得知廚娘打算燉羊肉鍋子,海珠囑咐多燉點,燉好後連爐子帶鍋一起送去。

回去了發現沈二嫂和姚青曼妯娌倆來了,海珠笑著說:“來的巧,我正要重操舊業掂鍋勺,晌午你倆都留下吃飯,我奶和我叔嬸都過來。”

“行,那我們就湊湊熱鬧。”沈二嫂見海珠臉色紅潤,一看就知道她嫁人後過得不錯。也是,上無公婆管束,下無妯娌擠兌,一個人住這麼大的宅子,婆家跟孃家隔條路,回孃家跟串門似的,這日子誰過誰滋潤。

海珠出來看姚青曼的兩個閨女,兩個丫頭不算胖也不算瘦,其中一個眼睛下方卻有烏痕。

“這麼小就熬夜了?”她抱起一個放臂彎裡,說:“再有幾個月就滿週歲了。”

“她睡的不怎麼好,夜裡頻繁醒,睡著了也睡不久。”姚青曼長吁一口氣,說:“養孩子操心死了。”

鳥湊過來看,看了一眼就飛走了,它站在桌上咔咔啄烏芋,清脆汁水又多,它可喜歡吃了。

“兩個小的叫什麼?”海珠問。

“大的叫青貝,小的叫青石,我娘說孩子不好養要起個賤名,小姑娘起賤名多不好聽,我就撿海邊常見的石頭貝殼來當名字。”

“叫青貝青石的孩子多,挺好的。”海珠見星珠探頭過來,說:“你小時候也是這樣。”

星珠不信,“我才不這麼小。”

“你生來就會吃東西?”海珠逗她。

星珠重重點頭,拿了啃碎的烏芋要喂小孩,海珠拿開她的手,讓她喂鳥去。

姚青曼看星珠胖墩墩的,能吃能玩,眼裡都是羨慕。

“沈二哥在不在家?晌午讓他也過來吃飯。”海珠問。

“他不在家,跟船出去了,繞海北上,我也不清楚去了哪裡。”沈二嫂搖頭。

“那你們在家也清閒,沒事了就來我這裡玩,天冷我出不了海,天天就在家裡待著。”

沈二嫂跟姚青曼俱是點頭。

海珠放下眯眼的女娃,她讓冬珠回去通知一聲,讓齊阿奶和貝娘推著齊二叔過來說話,她進廚房洗手做飯。

沈二嫂要去給她幫忙,海珠連口拒絕:“我還不知道你,灶火都沒燒過的人,你給我幫忙我害怕。”

“我已經在學了,我跟你學。”沈二嫂笑,她跟進廚房,說:“我陪你說話,哪能我們坐外面吃吃喝喝,讓你一個人在廚房忙活。”

“有丫鬟婆子打下手,我還真忙不了什麼。”

她拿回來的菜婆子已經收拾好了,海珠擼起袖子開始剁肉切烏芋,切菜的活她不讓人代勞,不然做菜沒什麼意思。豬腿肉剁成肉糜用甜酒和薑片醃著,烏芋剁成沫倒進豬肉糜裡,完整的蝦尾肉也倒進去,擇出薑片敲入雞蛋撒上蔥花攪散,稀了再拌進一勺麵粉,混著海鹽繼續攪。

“這是要烙肉餅?”沈二嫂問。

“炸丸子。”海珠從盆裡拎起泡發的漿皮攤菜板上,肉餡攤上去再捲起來,用剪刀剪成小坨,兩頭沾麵粉,油鍋燒熱了就下鍋炸。

“你心態挺好,還按以前的方式生活。”沈二嫂喟嘆,她有些佩服,她以為今天過來會見到一個錦衣華服坐高堂的貴夫人,是她低瞧了海珠。見海珠這副做派卻又不算意外,這個樣子的人才是海珠,她見到人時甚至喊不出“少夫人”三個字。

海珠用篦子撥動油鍋裡的肉丸子,說:“怎麼舒服怎麼過,自己的日子又不是表演給外人看的。”

“你說得對。”

肉丸子撈起油鍋,海珠讓婆子往灶裡多加兩根柴,油鍋裡冒油泡了,肉丸子再倒進鍋裡。

有人進來了,海珠回頭,是貝娘,“三嬸你出去,廚房不要幫忙的,二嫂你也出去,你們在廚房還讓我覺得絆腳。”

“行,要幫忙你喊一聲。”沈二嫂推著貝娘走出小廚房,說:“你把星珠那丫頭養得真好,肉嘟嘟的,看著就喜人。”

貝娘抿嘴笑。

聲音遠了,海珠專心致志開始做菜,肉丸子撈出下帶魚,帶魚炸酥撈出油鍋,她開始切魷魚丁,切五花肉,拍蒜切蘿蔔。

“少夫人,鍋洗乾淨了。”

“去大廚房看看,米飯蒸好了端一盆來。”海珠拿起幹紫菜扔鍋裡,鏟子按著紫菜轉動,不一會兒,紫菜就炕出了香味,她捏了一片嚐嚐,脆香脆香的。

紫菜起鍋,倒油煎雞蛋,雞蛋起鍋煎五花肉,此時廚房裡香氣縈繞,海珠聞著味饞了,鍋裡的油花飛濺,她忙裡偷閒挾肉丸子吃,外面的漿皮酥酥脆脆,裡面的肉糜是嫩的,咬到烏芋沫是脆口的,蝦尾肉很大一塊兒,吃著很滿足。

“你偷吃。”鳥在窗外嘀咕。

“你離遠點,毛上沾了油煙味,晚上別想上床睡覺。”海珠警告它。

“鳥也要吃。”

海珠不搭理它,沒一會兒聽到揮翅膀聲,鳥飛走了。

五花肉煸出油,海珠用勺子撇起來,留個底油炸蒜,再倒入魷魚丁翻炒。

“少夫人,米飯端來了,大廚房那邊的羊肉鍋子也快燉好了。”兩個丫鬟抬盆熱氣騰騰的米飯進來。

“好,知道了。”海珠反手將煎雞蛋倒進鍋裡,蘿蔔絲也倒進去,蘿蔔絲炒軟倒入米飯,再撒上紫菜,她大力揮動鏟子攪拌,鍋裡的米飯上了色,又混了紫菜碎,看著就好吃。

炒飯起鍋,婆子接手洗鍋的事,鍋洗乾淨就讓開地方,海珠繼續做紅燒帶魚,燜煮的時候加了一勺肉丸子,起鍋後,酥脆的漿皮又煮軟了,像顆皺巴的棗子,透過漿皮能看清裡面的餡。

每樣飯菜給丫鬟和婆子留一些,海珠去喊人來端飯端菜,齊老三也回來了,懷裡抱著星珠。

“呦,你也在?”海珠見屋裡多了個人,說:“我都沒邀請你,你來做什麼?”

“家裡的飯菜沒你這裡的香,我過來討口飯吃。”沈遂點了點搖籃裡躺的孩子,說:“你見過了?我閨女長得如何?”

“長得不像你,像青曼。”

“兩個孩子會長,是該隨她們娘,為了生她們,命差點沒了。”沈遂往海珠肚子上瞅一眼,他也不見外,說:“你細著心,別做重活。”

海珠敷衍地應一聲,飯菜都上桌了,說:“入座吃飯了。”

滿滿當當一桌人,僅是出氣呼氣的聲音就湊出了熱鬧的感覺。

飯桌中間擺著一鍋羊肉燉蘿蔔,爐子裡的火還煮著,銅鍋裡的湯咕嚕冒泡,海珠先舀一碗涼著,又盛一碗炒飯,炒飯裡有雞蛋又有魷魚要趁熱吃,她嘗一口,說:“紫菜炒飯味道還挺不錯。”

“是不錯。”齊阿奶點頭。

長命端起碗大口扒飯,他練武餓得快,食量也大,覺得紅燒帶魚裡肉丸子好吃,他又舀一勺放羊肉湯裡煮,煮軟了皮拌在炒飯裡,覺得太滿足了。

“小嬸,以後我們來陪你吃飯吧,你一個人吃飯多寂寞啊。”他覺得她小嬸這裡的菜好吃,更有味道。

“行啊,來之前給丫鬟說一聲,讓大廚房多做些菜。”海珠嚥下羊肉,說:“明天你們跟我回府城,我開船帶你們回提督府住幾天。”

“我們也去?”風平問。

“都去,星珠要是能離家她也去。”

齊老三跟貝娘對視一眼,說:“算了,我擔心她見不到我跟她娘夜裡哭,她留家裡。”

然而海珠帶著三個弟妹和長命出門的時候,星珠也哭唧唧地要跟著走,娘拉爹喊都留不住人。

“讓她去,隔個兩天老三再搭船去看看,她要是鬧著回來你再接回來。”齊阿奶被吵得頭疼,嫌棄道:“都走都走,去了多住幾天,讓我們多清靜幾天。”

“嘴上這麼說,估計我們還沒坐船你就想了。”海珠輕哼。

“我可不想,十天半月不回來我都不想。”齊阿奶言不由衷地說。

海珠領走了星珠,把老龜託給了齊老三,說:“三叔,你每天早上去海邊看看老龜,傍晚的時候也去看看,跟它嘮幾句。”

“我不嘮,萬一它趁你不在開口說話呢。”

第237章“叫夫君”

“老龜也會說話?”傻鳥相信了。

“會啊,你不知道?”冬珠驚訝,“你沒聽它說過話?”

鳥仔細回想一番,又看看其他人,嘀咕說:“鳥沒怎麼見過它。”

“之前它不是在家裡住了小半個月?你還操心餵它吃魚。”船離開碼頭,海珠固定住船帆,走過去一本正經地問:“它沒跟你說過話?”

鳥越發迷惑了,它老實回答:“沒有。”

“那它可能看不起你吧,老龜跟你一樣喜歡人,只跟人說話。”長命忍笑道。

“鳥也看不起它,長得醜,吃得多。”鳥忍不住惡言惡語了。

海珠拍了長命一下,說:“別挑撥離間啊。”

“龜不會說話。”星珠稚聲稚氣地說。

鳥不信她,還是氣鼓鼓的,它飛上欄杆迎風唱曲,等消氣了又下來跟人說話。

樓船在海上航行近兩個時辰才抵達府城的碼頭,此時已是正午,海珠帶著人和鳥去街上找食肆吃飯,飯後在街上閒逛,消食了才去找馬倌。

“我騎馬,你們坐馬車。”海珠選匹母馬牽出馬廄。

“姐,你還會騎馬?”冬珠好奇。

“嗯,跟你姐夫學的。”海珠翻身上馬,拍了拍肩頭,說:“明珠過來。”

鳥落馬屁股上,高喊:“娶媳婦了。”

“傻子,這會兒犯什麼傻?”海珠撈起它放肩頭,說:“抓緊我的衣裳,但別勾著我的肉。”

五個小的都坐上馬車了,海珠看了一眼,驅馬先行,車伕立馬揚鞭,吆喝一聲,拉車的馬也動了。

因著並不趕路,一路上慢悠悠的,半道一輛馬車趕上來,海珠好奇地往車裡看,馬車裡面的女子也探頭出來。

“少夫人,您可還記得我?”馬車裡的姑娘激動。

“記得,你是我選的女官之一。”

“是,我叫春苜。”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寒夜吳歌
一個即將啟航的兩百年王朝,一個試圖與朝代比長壽的世家。嚴凌意外穿越,擁有了長生的能力,只要他的世家不衰亡,那麼他就不會死。 跟隨著大明,從元末紅巾起義開始,到煤山崇禎落幕而終,見證這近三百年的風風雨雨。 且看這多了一個世家的大明,又將有一番怎樣的風貌?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