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紅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79章食肆又開

連陰雨下了十餘天,天一放晴,海珠麻利地抱著被子出來曬,院子裡牽滿了麻繩,這邊院子裡曬滿了被子,衣裳就抱去齊老三住的院子裡曬。

星珠也被搬出來曬了,搖籃放在太陽下,她洗乾淨了裹著尿布躺在搖籃裡,豎著耳朵聽腳步聲,海珠路過的時候她高興地蹬腳。

“曬太陽舒服吧?”海珠搭著衣裳跟她說話,她往搖籃裡瞟一眼,身上的肉白花花的,廣南的人大概也就嬰幼兒的時候能保持一身白皮。

“海珠,你要去河邊洗衣裳吧?”齊老三問。

“去,你也要去?”

“嗯,你小妹的衣裳都上潮,一股黴溼味,要全部洗了再曬。尿布也是,用的快洗的勤曬不幹,一股子臭烘烘的味道。”齊老三收拾了一筐的尿布和衣裳出來。

海珠往廚房看一眼,她三嬸正在洗灶臺刷鍋蓋,靠牆的水缸沒了水,洗得乾乾淨淨的靠在牆上曬著,這個小院被她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冬珠又捏了幾塊兒尿布跑過來,“三叔,給,我小妹的尿布。姐,木板車已經收拾好了,我們走吧。”

“貝娘,我把星珠搬去隔壁了啊。”齊老三搬去搖籃往外走,家裡人都忙著,他把孩子放他二哥旁邊,又回去拿個包被過來給她蓋著,這才挎著一筐尿布拎著盆跟著車走。

“呦,老三去河邊洗衣裳?”過路的街坊驚詫,“你家貝娘呢?”

“她在家收拾屋,還要看孩子。”齊老三說。

“是個會心疼媳婦的。”

“他心疼媳婦,我們天天跟著捱罵。”紅珊爹出來指了指齊老三,說:“待會兒你一走,我保準捱罵。”

“怕捱罵就勤快一點。”海珠哼道。

“我咋不勤快了?一年到頭就這三個月能在家吃晌午飯,我也不吃閒飯,還要補漁網的……”

“得得得,你別跟我叫屈,我不給你做主。”海珠拉著車走得飛快。

巷子裡聽到這話的人笑出聲,巷子口住的老阿婆拄著柺出來問:“海珠,你怎麼不賣餛飩了?我還饞著那個味。”

“今年不賣餛飩,人手忙不過來,等天晴兩天,地上曬乾了,我賣肉哨子粉,骨湯做底,熬一個晚上的那種。”海珠說。

“行啊,我就等著了。”

經由巷子再去河邊,河邊已經滿是人了,齊老三先去找空地方,筐放下佔位置,再去幫海珠和冬珠卸東西。

大木盆裝水,床單和衣裳都泡進去了再砸皂角搗出沫倒進去悶著。齊老三力氣大,搬來石塊兒拎著棒槌捶尿布,砸了再搓,搓了再捶,一旁的人捶衣裳揮得膀子疼,看他捶的來勁,不由道:“洗衣裳這活兒看來還是更適合男人幹。”

海珠也覺得,她先洗單薄輕便的衣裳,等她三叔洗完尿布了,她把笨重的床單和被單拎給他洗,他手大力氣又大,輕輕鬆鬆攥著床單搓。

一車髒衣裳洗完了也晌午了,河邊來洗衣裳的人就沒斷過,她們拉車回去的時候路上還遇到挎著衣筐正要過去的人。

下一場雨,家家戶戶都大掃除,比過年那陣還忙。

到家了發現平生過來了,海珠問:“娘送你過來的?下了這麼久的雨,家裡都還好吧?”

“我自己帶著小黃過來的,家裡都好。”

海珠拿著麻繩在院子裡掃一圈,問:“狗呢?”

“又送回去了,我哥陪我送回去的,他說要讓小黃在家守著娘。”平生捧著兩個碗出來,碗放桌上了又跑進屋繼續拿碗。

海珠看了風平一眼,這孩子心真細,想得多懂的也多,於來順不在家,紅石村又冷清,一個女人在家是不安全。

她去韓家的院子裡牽了繩子,床單和衣裳都晾在他家,她家裡實在是沒地方了。

“聽二旺奶說你要做肉哨子粉賣?桌子擺哪兒?擺你三叔住的那個院子,隔壁有人住,你別在人家院子裡擺飯桌了,味大。”齊阿奶盛兩碗飯遞給海珠和冬珠。

海珠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我三嬸把家裡收拾的乾淨,到時候星珠可以抱到這邊來睡,不耽誤什麼。”話落跟貝娘說:“三嬸你再將就將就,頂多也就忙今年和明年的禁海期了。”

“後年就嫁出去了?”齊老三冷不丁問。

“差不多吧,捨不得我?有啥捨不得的,到時候還住在一起,頂多隔堵牆。”海珠笑著說。

“後年是差不多了。”齊阿奶看冬珠一眼,說:“再有兩年冬珠也十三四歲了。”

冬珠只吃飯不接話。

飯後,海珠去找殺豬佬,過去了發現鋪門關著,隔壁賣竹貨的老闆說:“碼頭來官船了,說是運來糧肉油,豬肉佬去拉豬了。”

“我也過去看看。”海珠往碼頭走。

碼頭停著兩艘官船,船上的正在卸貨,糧鋪的運糧車上碼著一袋袋糧,停靠在海灣的船上傳出豬的嚎叫和雞鴨的咕咕嘎嘎聲。

海邊坐著的兩個老阿婆也在往這邊看,海珠去跟杜小五打聽一番,得知她們不是天天過來,只是家裡沒事幹的時候就過來坐坐。

“米價今天多少?”官船上的管事問扛貨的腳伕。

“我今天買了上潮的米,只要五文錢一斤,曬乾了煮粥還是挺香的,不影響吃。”

“我早上趕海的時候撿了條大石斑,賣了錢去稱了兩斤好米,十五文一斤。”另有挑夫說。

管事的記好糧價,他過來跟海珠打招呼。

“這種天在海上難行,你們可要注意點。”海珠說。

“哎,可不是嘛,前幾天在海上遇到一艘觸礁的商船,要不是遇到我們,那艘商船估計就沉海里了。”管事感嘆。

“萬事小心,遇事別冒險。”海珠看到豬肉佬抬著肥豬回去了,她說:“你忙吧,我回去了。”

豬還在嚎,海珠跟過去問:“我們這邊沒養豬的嗎?”

“有,不過船運來的豬肉炒菜更香,我寧願多花點錢從外地買。你過來找我有事?”

“有,明天你給我留兩根筒骨,只要骨頭不要肉,我拿回去熬湯。從後天起,豬後腿上的瘦肉也都給我留著,我拿回去炒肉哨子。”

“行,你打招呼了我就給你留著,豬筒骨送給你,不要錢。”到了分岔路口,豬肉佬說:“我回去殺豬了,不跟你說了。”

海珠往街上去,她去糧鋪稱十來斤新打的黃豆,回去了舀水沖掉灰,踩著木梯爬上牆頭曬在房頂上。

晚上收下來的時候水汽已經曬乾了。

……

隔天,院子裡曬的床褥和竹蓆都搬進去了,院子裡空了,海珠去菜地裡拔捆蔥回來,蔥葉洗乾淨鋪在簷下晾著。

“真不要幫忙?不要我幫忙我就推你二叔出去轉轉了。”齊阿奶說。

“不要你幫忙,你們出去玩吧,去海邊轉轉也行,碼頭附近有商船往來,挺熱鬧。”海珠應道。

“那也忒遠了,也行,我順道再去看看你娘,她一個人在家也挺冷清。”

家裡的人都走空了,海珠鎖上門去街上買兩壇菜油讓小二給她送回來,其中一罈在鍋燒熱了就都倒進鍋裡,冷油下幹黃豆,灶裡飆著小火舔舐鍋底,油溫一點點升高,黃豆在油鍋裡滋滋冒著泡。

貝娘過來了,她端著碗,碗裡放著兩隻雞爪子,海珠閒暇的時候喜歡啃雞爪,她燉的雞雞爪都留給她吃。

“星珠呢?還在睡?”海珠拿著雞爪坐灶下啃。

貝娘點頭,她往油鍋裡看,黃豆炸爆皮了,鍋裡冒著油香和豆香。

“三嬸你學著,黃豆冷油下鍋,燒小火慢炸,等炸酥了撈起來撒上鹽,你們賣滷菜的時候再捎上這個賣,不僅男人喝酒的時候喜歡吃,女人和小孩也喜歡吃。你那邊炸了賣,往後我也不用費事了,直接從你那裡拿貨。”海珠說。

貝娘仔細琢磨一番,她打算明天先少買點試著炸兩碗。家裡有小孩在睡覺,她不多待,雞爪送到拿著碗就走了。

兩個雞爪子啃得只剩骨頭,海珠意猶未盡地洗手攪油鍋,她捻顆炸黃豆吹了吹,扔嘴裡嚐了下,已經酥了。

她拿來油篦子撈黃豆裝盆,鍋裡的油也舀起來,之後再搬了菜板去院子裡切蔥葉,去年曬的蝦乾還有剩的,她再熬一罐蔥油。

黃豆和蔥油都炸了,也到傍晚,海珠把放涼的油再倒進罈子裡,她鎖了門去豬肉鋪拿筒骨,米粉也買兩捆。

“明天早上賣早飯是吧?”巷子裡的人看到了問。

“對,你們又可以出門就吃上早飯了。”海珠說,“我回去燉骨頭湯了,不跟你們聊了。”

她到家發現齊阿奶和齊二叔已經回來了,冬珠和風平正要送平生回去,海珠用油紙裝兩包炸黃豆讓平生帶回去吃。

“明天早上出太陽了就過來,到這邊來吃飯,你跟娘都來。”海珠囑咐。

“好,我能帶小黃過來嗎?”

“能帶能帶,把你家那摳門的狗子帶出來見見世面,兩個大骨頭我給它留著。”轉過身,海珠說:“我們晚上吃粉,我三嬸那邊燉了雞,我煮幾碗粉吃吃就行了,早點吃早點睡,明早餓醒了再吃飯。”

其他人自然沒意見,海珠捏把粉泡水盆裡,她拎著豬筒骨刮洗乾淨,喊她三叔用砍骨刀劈成兩半,全部塞進大瓦罐裡,裝滿了水,再剁截鰹魚肉丟進去一起架爐子上吊湯。

冬珠和風平趕在天黑前跑回來,人到齊了海珠就去燒水煮粉,燙些菜葉,一人再煎個雞蛋,碗裡澆勺蔥油,晚飯就好了。

“三叔三嬸,你倆明天早上騰出個人幫我招待食客。”飯後海珠說。

“行,我過來。”齊老三接話,夜裡星珠吃奶鬧人,貝娘睡不好,早上她多睡會兒。

多了個爐子吊湯,夜裡不管誰起夜都要去看看火,爐子就放在院子裡,裡面卡著個樹墩子燒,一直燒到星星月亮都隱進雲層,最後一點火星才熄滅。

海珠起床後摸了摸罐子,還是溫熱的。

“我去豬肉鋪拿肉。”她說。

“我去撬生蠔,風平你去喊長命。”冬珠拿鐵耙,說:“姐,長命也要跟我們一起去擺攤賣餅。”

“隨你們,記得讓他帶上侍衛。”

海珠去豬肉鋪買兩大坨後腿肉,回來切丁混著蔥姜水拌上黃豆粉,木耳擇好了她就倒油開炒,擔心有人接受不了花椒的味,她就炒了兩個口味。

隔壁的飯桌擺好了,貝娘抱著星珠過來躺齊阿奶的床上繼續睡。

有侍衛跟著冬珠他們去擺攤,齊老三也不用推車了,他喊人搭把手抬著骨頭湯過去,鍋裡先燒上水,海珠過來了直接煮粉。

“好久沒進來了。”紅珊爹頭一個過來,“都煮好了?”

“好了,肉哨子有辣一點的,還有不辣的,你要哪個味的?還有這骨頭湯,要是不想澆粉上,也可以單獨舀一碗喝。”齊老三麻溜地介紹。

“我胃口大,各要一碗,骨頭湯澆粉上,我連湯帶粉一起吃,多少錢一碗?”紅珊爹問。

“二十文一碗。”齊老三端著炸黃豆出來,說:“這個自己添,吃多少舀多少。”

海珠已經在煮粉了,她聽著外面的說話聲,恍然察覺到她三叔變了,不知道是不是腰包鼓了腰板也挺直了,去年招呼食客的時候還有些木訥,說話也不行,今年就大方多了,跟外人打交道不怯場了。

“兩碗粉。”她往外喊。

煮熟的米粉澆兩勺沒什麼油花的骨頭湯,湯色清亮,香味卻濃。米粉上淋一勺肉哨子再撒上蔥油,肉粒裡摻著木耳,紅油慢慢淌進骨頭湯裡,送到食客手裡,骨湯的濃香、肉的鹹香、蔥香味、還有花椒的辛辣味混在一起,昏沉的腦袋一下清醒了。

來的食客越來越多,有人在這邊吃,也有人端回去吃,再烙兩個雞蛋用湯泡著,吃到最後咬下去滿口的汁水。

第180章夜半去海邊撒網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林不歡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歷史 完結 3萬字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大明:嘉靖修仙啦

慵懶的貓大
一個搞笑的飛昇大佬,一個噶了的嘉靖,兩者合二為一,於是,一個修道打算重新飛昇的新嘉靖,誕生了。 (最近看大明王朝1566覺得很棒,於是按照該劇情構造一個架空大明,書寫一段新嘉靖努力飛昇的故事。 )(新嘉靖前身為青雲界飛昇大修,因沉迷仙光奧秘,丟失仙界接引座標,最後被虛空毀滅,誰知一線生機下,重生在了劇情剛開始前的嘉靖身上。 對方不想當皇帝,並借用龍氣準備再次飛昇,畢竟散仙比凡人要強。)
歷史 連載 3萬字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三國:百歲老將,貂蟬幫我磨槍

一條小葉秋
劉鴻穿越三國,成為邊陲一小將。百歲壽誕之時,啟用詞條系統。重新整理詞條,可賦予物品新的屬性和能力。 百歲祥瑞→老當益壯(年齡越大,體質越強,身體機能不會受到削弱)小有天賦→武聖之資(武聖之資,修行武道進境+200%,且武力值翻倍)基礎武道功法→武聖傳承(蘊含武聖傳承的武道真解)虎牢關前,呂布一夫當關,睥睨群雄。 白髮蒼蒼的劉鴻策馬而出。董卓:哈哈哈,一群鼠輩,派一個老賊出來送死,技窮也! 片刻之後。
歷史 連載 34萬字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紅樓:開局庶子,嫂嫂請自重!

山花泡枸杞
乾德五年,文科優等生“賈琮”穿越而來,毅然踏上科舉之路,成為紅樓世界裡的一個變數。 硬生生將早已註定的紅樓命運長河,開劈出了另一條分支。 豪門公府裡的家長裡短,官場上的波譎雲詭。 外有荒唐腐敗的賈家男人們,內有群芳爭豔的女兒們。 楚楚動人的林黛玉——令人憐惜。 什麼金啊玉的......我只是草木的人罷了! 墨守成規的薛寶釵也有動情一面。 夫君~是...是這樣嗎? 心高氣傲/心狠手辣的二嫂子王熙鳳。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執筆見春秋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來大明第十年,於西域創下偌大基業。 燕王府中,朱英和後世永樂大帝朱棣相談正歡。 時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標薨。 朱英隨朱棣南下京師弔唁。 朱棣:可惡至極!沒想到竟是本王親手送他上位。 朱元璋:老四是個好孩子,把大孫給咱送來了。 朱英:日月光輝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歷史 連載 269萬字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東仙軒轅
身為退伍軍人的劉煬意外穿越到崇禎十一年,成為徐州戚山寨寨主,流賊大軍正在糜爛中原,清軍鐵騎正虎視眈眈、不斷寇關,而大明則已經日暮西山。 在亂世之中,劉煬以山寨為根基打造根據地,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破流賊、敗清軍、擊明軍,重整華夏河山! 李自成、張獻忠糜爛天下,殺!皇太極、多爾袞血債累累,殺!大明行將就木,論述功過後,劉煬擁兵取而代之,帶領華夏對外開拓,創造嶄新盛世!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