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的事情在盧秉真眼裡幾乎順利得不可思議。

永徽十七年春三月初十,陛下下詔賜婚范陽盧家九娘盧秉真與太子蕭旻,著次年五月成婚。

此詔書一經公佈於天下,先不說各家權貴世家對於朝局和陛下心思的揣摩,最先有所反應的是各家的郎君和小娘子。

要知道,太子蕭旻身為儲君,又兼文韜武略,是無數高門閨秀的春閨夢中人。此番太子妃之位花落盧家九娘子,那些驕傲的頂級世家權貴的閨秀也不願意與人為妾,這不就只能與太子殿下,從此蕭郎是路人了。

至於盧家九娘子,她的追求者也如過江之鯽。她回京至今不過三月有餘,出門赴宴的次數也不過五指之數,她此番嫁於太子為太子妃也讓京中無數貴婦人和小郎君扼腕嘆息,只恨自己下手晚了。

他們都想著,要是先去提親試試看,說不定如今盧家九娘子就是自家兒媳/妻子了。

當然也有不少人盯上了東宮的良娣側妃之位,不過心明眼明的人都是趁早歇了這個心思。且看盧家九娘子這等出身,便知道將來太孫必出於盧家九娘子。掙個良娣側妃之位算什麼,掙一波太孫才是真的。

將聖旨送到盧家的算是盧家的老熟人了,就是不久前送來冊封盧秉真為清寧縣君聖旨的那位天使。

這位老太監照樣是和顏悅色的宣讀了賜婚的旨意。

“維永徽十七年春,歲次寅卯,三月戊辰朔,十日乙卯。配德元良,必俟邦媛;作儷儲貳,允歸冠族。吏部尚書盧蘄長女,門襲軒冕,家傳義方,柔順表質,靜和成性,訓彰圖史,譽流邦國,正位儲用,寔惟朝典。可皇太子妃,所司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盧秉真身穿符合縣君品級的禮服,恭謹的結果聖旨,口中山呼萬歲。

不同於上一次接旨時的茫然,今日盧秉真對此早有預料,甚至遊刃有餘地幫襯著父母招呼前來宣旨的天使。

賜婚的聖旨到了沒多久,宮中各類賞賜便如同流水一般地送來盧家,有皇后娘娘賜下的首飾綢緞,也有東宮送來的各色玩器。再之後便是各家聞風而動送來的賀禮。

這其中當然也有與范陽盧家交好的各家世家,譬如隴西李氏、博陵崔氏和太原王氏等。

而當范陽盧家的人都在忙著接旨一事時,太子也在皇后宮中請安,母子兩人對坐桌前說著心腹之語,一應宮女侍從都被摒退屋外。

“母后,是兒子不孝,賜婚一事還要辛苦您費心說服父皇。”太子殿下蕭旻面有愧色的對著母親聞皇后說道。

皇后娘娘聞言扯了扯嘴角,反過來安慰兒子,“這哪裡是你不孝順,你是世間少有的好兒郎。都是你父皇這個老東西,年紀大了,坐穩了皇位了就忘記我們一家人過去戰戰兢兢的日子了。”

想起昨夜自己處心積慮、處處討好,只為讓那個日漸忘卻當年情誼的丈夫記起一絲絲舊情,皇后娘娘就只覺得噁心得緊。

但是看到長身玉立、氣度不凡的兒子,皇后娘娘心中又有一絲安慰。命運到底還是厚待她的,雖然奪走了年少情深的丈夫,兒子還是長成了自己的儀仗。

皇后娘娘看著日漸長成翩翩君子的兒子,默默在心中給自己加油打氣,“再堅持一下變成皇太后就好了,一個女人最大的本事不是鬥贏後宮嬪妃穩坐後位,而是熬死丈夫之後擁立兒子自己當太后。

我如今已經走到最後關頭了,正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可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絕不能倒在這一步。再忍忍這個死老頭子,早晚是我們母子逍遙的時候。”

一番自我安慰之後,皇后娘娘一掃之前的抑鬱,再次容光煥發起來。她慈愛的注視了眼前的兒子,遙想著宮外合心意的未來兒媳,越發覺得前途可期。

後宮的女人們都很擅長調整自己的心態,至於不擅長的那些女人在後宮裡一半看不見,她們基本上都已經鬱結於心、鬱鬱而終了。

太子殿下心裡清楚,父皇此次願意流露一絲父子情已是不易,今後的日子只怕是越發艱辛,但是能達成多年夙願還是很高興。

只是他習慣了喜怒不形於色,即便在母親這裡可以完全的放鬆,太子殿下也不過是淺淺勾了勾唇。

只是太子殿下每每一想到王家七郎王鑑,就忍不住懷疑盧秉真是不是與他有男女之情。畢竟,他從來沒聽說過盧秉真誇那位郎君是足以託付終身的好郎君。

再聯絡一下,盧蘄夫妻迫切地想要為女兒與王家七郎訂婚一事,這真的只是盧蘄夫妻兩人的意思。莫非盧秉真其實也流露出心許王家七郎之意。

太子殿下強行止住自己發散的想法,咬牙切齒地想著,“不論盧家九娘是究竟是因為什麼才答應嫁給我,只要她進了東宮,這輩子都只會是我蕭旻的太子妃。”

在宣旨之前,禮部負責此事的官員們為了示好盧蘄這位吏部尚書兼準太子岳丈,早早便將此事告知了盧蘄。也因此,盧蘄今日也是休沐在家,未曾上朝。

待傳旨的太監離開,道賀的一眾親友也離開後,已經到了日暮西斜之時。李氏吩咐瑪瑙帶著一眾僕從在正院擺飯。

盧秉真與父母對坐桌前,席間她忍不住提起對於今日賜婚之事的疑慮。她知道陛下是猜忌太子殿下的,可今日之事實在是太順利太快了,讓她都對於陛下猜忌太子一事產生了懷疑。

陛下既然已經如此地猜忌太子、容不下太子,為什麼如此輕易如此順利讓太子達成夙願,又為什麼能容忍太子殿下迎娶身份如此顯赫的世家女為太子妃呢?

陛下難道就不擔心太子殿下在有了顯赫的岳家之後,如虎添翼,有朝一日甚至能越過自己登頂御極嗎?

到底是盧蘄在朝堂上沉沉浮浮多年,見女兒一臉疑慮,便開口為她解惑。

“這不奇怪,阿蕤。一來,陛下與太子殿下的關係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劍拔弩張的。太子幼年時,陛下很愛帶著他一起讀書,每每太子有所進益,陛下便會向群臣誇耀太子,稱他‘吾家麒麟兒’。

當今皇后娘娘也是個聰明的奇女子,她能陪著陛下走過風風雨雨的前些年,又能在後宮混亂的局勢裡保護太子殿下和五公主平安長大,足見她不是個簡單人。若是皇后娘娘有心,勾起陛下年輕時的舐犢之情,並不是一件難事。“

李氏平日裡忙於打理家事,不曾多瞭解朝政,聞言只覺得略略放鬆。如今女兒和太子殿下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自然是太子殿下的處境越好,女兒今後的前程處境便更好。

盧秉真卻還是有些不解,僅僅因為想起過去與太子殿下的父子情誼,便能夠讓這位心思多疑的陛下,心甘情願地為一直猜忌的兒子送去一個足以助她奪嫡的岳家嗎?

可是父親明顯不願意再多說什麼,而母親聽了父親的話更是放鬆不少,盧秉真便也暫且擱置了心頭的疑慮,放鬆了神色露出淺淺笑意來。

婚事定在明年五月初,而盧秉真是四月初的生日,屆時剛好是盧秉真及笄禮之後不久。

李氏琢磨著這個婚期,隱隱有一種對方想要在自家女兒及笄禮後馬上把女兒迎娶入東宮的感覺。李氏甚至覺得,若非本朝鮮少有世家權貴之女在及笄禮前便成婚,陛下旨意上的婚期會更早一些。

不過李氏很快就沒有心思去思考這些事情了,因為宮中按慣例派來了教導未來太子妃禮儀的教習嬤嬤四人,分別是鄭嬤嬤、馮嬤嬤、劉嬤嬤和孫嬤嬤。

這四位嬤嬤也是在宮中多年的老人了,知曉盧家九娘子地位尊貴不同於以往的太子妃。加之四人在來之前又被東宮之人賞賜敲打過一番,自然是見風使舵,對待盧秉真不敢自持身份去多加為難,而是客客氣氣的對待范陽盧家之人。

每日教習宮規禮儀時,四位嬤嬤也不對盧九娘子的規矩禮儀多加約束,更不曾斥責鞭打,而是輕言細語。畢竟此前的那些斥責約束,不過是拿捏打磨未來皇子妃們的手段之一,為的就是叫各位皇子妃對天家多加敬畏。

四位嬤嬤著實對待盧秉真著實寬容,甚至在盧秉真試探著提出要去女塾上課的時候,這四位嬤嬤互相對視之後,資歷最老馮嬤嬤沉穩的開口道。

“九娘子要去女塾自然是可以的,我等雖不才,也聽說過盧家女塾的聲名。未來太子妃須得德才兼備,九娘子有心向學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我等也有自己的職責所在,還請九娘子允我等隨行同去。”

其他三位嬤嬤不知道的是,馮嬤嬤本來就是太子殿下收攏的人,她再來之前被太子殿下特意召去東宮,反覆強調要讓她隨行未來太子妃左右,最重要的是阻斷王家七郎與未來太子妃之間的聯絡。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