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日之前,他們還沉浸在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一舉截殺斛律可汗的震撼之中,其中的不少人甚至做起了回京之後升官進爵的美夢。

可今日太子殿下的一席話,猶如兜頭一盆冷水潑下,讓在座的軍師大都冷靜了下來。也讓他們認識到,只要太子殿下一日不登基,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家族覆滅。

奪嫡是最兇殘的權力鬥爭,它需要每一個人都付出自己乃至於全家的性命作為賭注。稍有不慎,便是全族傾覆。

聞家請來的那位趙軍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在沉思半晌之後說道,“殿下,草民以為我們不妨請北狄王一同入京吧。”

此言一出,一旁的軍師們紛紛附和,“是啊,殿下。陛下在怎麼樣也不會置暨朝安危於不顧,不會貿然刺殺有北狄王在的隊伍,不然被人揭穿難道要承認自己刺殺太子殿下嗎?”

“微臣也覺得趙先生此言有理,北狄王是北地蠻夷之中目前勢力最大的一支,又是第一個願意歸順我暨朝的。就算是為了做給其他的北地部落看,自然也就不會貿然刺殺北狄王所在的隊伍。”

“是啊是啊。微臣也這樣覺得。”

七嘴八舌的討論,讓沒有完全休息好的太子殿下有些頭痛。他聽了這些話並沒有很大的反應,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好主意,那請問誰去勸說北狄王於我們同行入京城呢?”

軍師們瞬間偃旗息鼓,就只聽見那位趙先生從善如流的答道,“太子殿下,草民以為盧大人是最適合的人選。他隨使團出使塞外,對於塞外的風土人情更加了解,這些日子以來也一直是小盧大人在與北狄王溝通,想必小盧大人對於北狄王已經有所瞭解,比在座諸位都更適合去勸說北狄王。”

似乎是終於緩過來了,太子殿下聞言不置可否,只只是似笑非笑地看著這位趙先生,“先生,當真大才。”

那語氣不辨喜怒,聽不出究竟是誇讚還是諷刺。

只是說完這句話後,太子殿下只是扔下一句,“孤累了。”並起身離開了議事的營帳,徒留諸位軍師茫然對視。

說實話,這群軍師們自己也覺得自己很沒用。沒辦法,太子殿下用兵如神,一路如同切菜砍瓜一般就打贏了斛律可汗的隊伍。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這群軍師們自然也就沒有等到出謀劃策的機會。而這種情形是他們在出徵之前所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不過這些日子以來,這位趙先生不動聲色地出謀劃策了好幾次,更是在軍營之中收攏人心,已經暗暗成為這群軍師們之間的為首之人。

眼下見太子殿下離開,身邊的軍師們紛紛湊過來,“趙先生,您看這該怎麼辦?那小盧大人出身名門,就是他不肯去,我們又有誰能勉強的了呢?”

趙先生捻鬚不語,但是眼神中已經滿是篤定之色。當然是因為那小盧大人看起來很好忽悠,啊不是,是天真直率、坦誠對人。這樣的人他見多了,只要說兩句家國大義,他們就會熱血上頭地去做這件事情,也不管是不是有人給他們挖坑。

對此,趙先生胸有成竹。

可是,等他真正去勸說小盧大人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小盧大人雖然是一副熱血上頭的少年模樣,卻從始至終都是在稱讚趙先生大才。說到最後,差點要引薦趙先生入使團

尤其是,小盧大人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保證,“既然趙先生能夠說動北狄王一同入京,必是不世出的出色人才。此等人才豈能屈居人下,做一介小小軍師,入我使團之中,必能在使團之中謀得一官半職。”

說到最後,趙先生幾次推辭,小盧大人還是熱情高漲的勸說他來使團,“我出身范陽盧家,家中四代三公,有我引薦先生,必為先生謀得一官半職。”

這一幕裡盧秉希窮追不捨的熱情和他眼中真誠的坦率,以及趙先生忙不迭地逃走,簡直讓一旁的王鑑差點笑出聲。

王鑑走到盧秉希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我本以為此次出使塞外,是我要照顧你,沒想到你如此熟於官場之道,倒是我白擔心了。”

盧秉希詫異道,“什麼官場之道?只不過是我祖父在我出門前叮囑我,他說我出身范陽盧家,此行必定有人吹噓我的才能。祖父他讓我千萬不要把這些稱讚放在心上,他們都只是因為我范陽盧家子的身份才這麼說的。

祖父他還說若是有人反覆提及這些,那必是因為他出生寒微內心自卑,想做這些事情又怕身份不夠不敢做。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出身范陽盧家的優勢,幫助這些人入仕,讓他們能夠有身份去做這些事情。”

王鑑聽得目瞪口呆,心道“盧老族長可真是個妙人,一般的教導對於盧秉希未必起效。但是對於這種天真坦率的人來說,如果告訴他們,有時候要幫助這些出生寒微又心生自卑的人入仕做官,他們一定會不遺餘力去做。”

盧秉希還在糾結,為什麼趙先生不願意接受他的引薦進入使團?他喃喃自語,“要不下次還是我主動去找趙先生吧,或許他以為我只是託詞而已,我一定要讓他看出我的真心。”

出於一種微妙的護犢子的心理,王鑑沒有阻止盧秉希的行為,還是放任他頻繁去找趙先生。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趙先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執著要幫助於別人的人有多麼可怕。他們簡直無孔不入,無時無刻都無法避免他們出現在你面前。

這一切落在裴儉和聞鉦眼裡就是盧秉希費盡心機,想和趙先生打好關係,裴儉忍不住感嘆道,“我承認我之前對於太子妃的看法有些刻薄,你看,趙先生明顯就是想支小盧大人上當,可是小盧大人居然還能如此熱心的來找趙先生,可見他心胸寬廣。

我本來聽說趙先生和小盧大人要打交道時,還擔心太子殿下的母族和未來妻族不和,現在看來太子殿下可是身負龍氣,自然是事事皆順風順水。”

說完,裴儉還杵了杵聞鉦的胳膊,想要問聞鉦“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結果說到一半,裴儉突然想起來,這趙先生就是聞家找來的。裴儉尷尬地指住了自己的話,掩飾般的摸摸鼻子。

就在太子殿下思索著如何回京的時候,一個出乎意料的人找上門。

年近四十的北狄攝政太后依舊明豔動人,她來了之後便開門見山道,“我願與太子殿下一同入京,只為締結暨朝和北狄的盟約。”

面對著這天上砸下來的餡餅,太子殿下卻相當謹慎,“王太后會不會太冒進了嗎?孤之前允諾了會讓暨朝和北狄結盟不假,但是如今的天子依舊是我父皇。帝王之心,難以忖度。難保陛下不會覺得殺掉北狄的王太后比結盟對暨朝更有利。”

這位明顯有漢人血統的北狄攝政王太后卻很篤定,“不會的,當今陛下不會願意再挑起戰火。”說著這句話,攝政王太后的眼神平靜地對視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莫非不知道,您如今的聲望比之陛下只高不低。

陛下如此戀權,不會再給殿下你一次提高聲望的機會。相反,陛下一定會答應結盟。因為這是最好的消磨太子殿下聲望的方法。”

這位攝政王太后的話不言而明,將此次太子殿下的軍功歸結於兩朝的盟約,而非太子殿下的英明神武,想必會是陛下更喜歡的選擇。

太子殿下長久的凝視著她,凝視著這個實際上掌控北狄的女人,有些敬佩道,“北狄能在北地的部落之中,發展壯大為第一大部落,想必王太后功勞不小。”

看著攝政王太后那張臉,不知為何?太子殿下總是覺得有幾分熟悉。他心中有所猜測,卻不敢認定,只能旁敲側擊地詢問道,“我觀王太后似乎是漢人,不知是否是戰亂之中被北狄擄去的邊境城中漢家女子?”

聽到這個問題,北狄的這位攝政皇太后卻是不慌不忙地反問太子殿下,“此事,太子殿下當真想好了,要知道答案嗎?”她眼神危險,似乎帶著某種篤定的意味。

太子殿下只覺得似乎對方知道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他並不想知道。太子殿下笑道,“王太后不便說明也罷,反正於孤而言,王太后只有盟友這一個身份。”

兩個聰明人就此達成共識,只等待著回京上路的那天。

這個訊息傳出時,無論是軍營之中還是使團之中的人,皆是欣喜若狂。無他,有了王太后的同行,他們的安全保障顯然更上一層樓。

唯一感到懊惱和沮喪的就是趙先生,他此刻簡直捶胸頓足。他此次不顧危險和後果的來到軍中,不就是為求一個功名和官職嗎?早知道王太后如此容易說動,他就該在那范陽盧家子說要引薦他的時候順水推舟一把,那如今不是功名也有了,官職也有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