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盆裡躺著的小女娃閉著眼睛睡得香甜,小嘴微張,露出粉嫩的小舌頭,鼻孔一開一合的,彷彿隨時會有鼻涕泡從鼻孔裡冒出來。

只是此刻,小女娃臉色蒼白,顯然自打出生,就沒吃過東西。

朱棣皺起眉頭,讓旁邊人把小孩接過來抱在懷中,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

——還活著。

朱棣吩咐道:“紀綱,帶著去後面的兵站,在民夫的營裡尋個婦人也好,找牛羊也好,給這孩子餵奶,照顧好她。”

“臣遵旨!”紀綱在馬上抱拳領命,隨後帶著小娃娃向後面的輔兵隊伍迴轉。

“怎麼回事?”朱棣的眉頭越皺越緊,“江南最富庶的地方,都有棄嬰嗎?”

金幼孜無奈道:“或許因為是個女娃娃,家裡覺得養起來賠錢亦或者是家裡就想要個男丁傳宗接代。”

朱棣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變得有些沉默起來,隊伍繼續前行。

很快,金幼孜就被無情打臉了。

童信的海東青驚起了林間正在覓食的禿鷲,順著腐臭的肉味,眾人在一處郊外亂葬崗中,發現了十幾個被埋在一起的棄嬰。

有男有女,九個男,五個女。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棣徹底不解了起來:“若是說家裡需要男丁壯勞力耕田或是別的,怎麼男的棄嬰反倒比女的還要多?”

金幼孜也徹底無言以對,他出生在江西的村裡不假,可他爹金守正是個碩儒,被聘為臨江府學訓導。金守正為人嚴毅剛方,學問淵博,學子翕然歸之,尊稱其為“雪崖先生”。

金幼孜從小就受到了他爹力所能及提供的最好教育,拜在洪武四年的進士聶鉉(曾任國子監助教、廬陵教諭)門下,學習儒家經典《春秋》。

所以,金幼孜對農村的瞭解,僅限於他極小的時候,可那時候的小孩子,都是在村裡玩耍,哪懂農事呢?更遑論眼下的棄嬰問題了。

成年後,金幼孜更是靠著學問一路青雲,極少再關注民間普通農人的生活了。

“微臣慚愧,實在不知道是何原因。”金幼孜俯首道。

“沒事。”

對於眼前亂葬崗裡的景象,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朱棣,眼睛都不眨一下,他的鐵石心腸也並未因此感到任何不適。

讓朱棣真正在意的是,他看到的這些江南民間的真實景象,不僅跟記憶裡不一樣,跟大臣們的奏報裡不一樣,跟他去過的其他地方,更不一樣。

在北地,民眾的生活比江南應該是更加窮困的。

可即便是冒著被殺頭反而風險舉家遷徙,也很少見到有人會把剛出生的嬰兒遺棄,更別說男嬰了。

封侯馬上取嘛。

北地人家若是家裡丁口多,真養不起半大小子,送去從軍便是了。

所以,江南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甚至是成規模的棄嬰呢?

一個答案漸漸在朱棣的心頭浮現。

因為百姓養不起。

這不是一句廢話,真正重要的是養不起背後的原因。

按正常來說,江南的農人哪怕交著天下最高那一檔的賦稅,一家溫飽還是沒問題的。

為什麼?就因為江南的水田畝產量最高,獨一檔的那種。

否則帝國的決策者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全國土地的畝產量一樣高,江南就翻好幾倍繳稅呢?

可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富庶甲於天下的江南地區,農人也開始棄嬰了呢?

朱棣還沒有思考明白,思緒就被突兀打斷了。

“別往前走了!”

朱棣抬起頭,卻見剛剛路上相逢的幾個士子,正騎著驢狼狽趕了回來,氣喘吁吁。

金幼孜此時是扮作隊伍的主人,理所當然地操著江西口音揚聲來問。

“你們怎地這般慌張?前面發生什麼事了,不能往前走?”

還是為首的那名士子,此時有些欲哭無淚地說道:“我聽同窗好友說,前面二十里外的村落被官軍*了!那些官軍見人就殺,快跑吧!”

朱棣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

率重兵掃清江南是他做出的決策,朱棣也當然清楚手下這群丘八什麼德行,但出發前已經三令五申,後勤補給均由五軍都督府統籌的輔兵、民夫來運送,各支部隊都帶了帳篷炊具等物品,不許以任何藉口擾民,否則實行連坐,軍法絕不留情。

若是真有一兩個膽大包天的兵卒昏了頭,殺人或者搶掠,朱棣能理解。

可是*村這種事情,絕不是一兩個兵卒能做到的,怎麼可能有軍官冒著腦袋和前途還搭上同僚上司的危險,去幹這種事?

更何況,最為弔詭的是,在前面探路的,就是皇帝的親衛部隊忠義衛啊!

童信也衝他搖了搖頭,示意忠義衛絕不可能幹出這種沒逼格的事情。

忠義衛別說是軍官,光是普通計程車卒,一年的餉銀來的都比洗劫村子高得多,而且一旦外放就是其他衛的低階軍官,誰會閒的沒事去*村?

“去前面看看,到底怎麼回事,機靈點。”

一個護衛被派了出去。

四名士子欲言又止。

金幼孜復又問道:“你們是親眼所見嗎?”

一名士子掏出手帕擦了擦止不住的鼻涕,淒涼地說道:“哪是親眼所見?親眼所見還有命回來?”

聞言,朱棣等人反倒放下了心。

“那你們是聽誰說的。”金幼孜有些刨根問底。

四名士子對視猶疑了起來。

他們剛要拒絕,金幼孜從騾子後馱著的包裹裡抖出半截衣服來。

正是一件漿洗乾淨的綠袍。

“伱是朝廷命官?”

士子們有些驚喜了起來。

金幼孜點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借道回鄉探親之前不想暴露身份,還請見諒。”

“怪不得,怪不得能僱傭得起蒙古人當護衛,還有好幾個。”

一個臉上被擦破了大半計程車子指著朱棣對金幼孜說:“這位大人,你這老伴當看著是個孔武有力的,可否把他的騾子借我一用?我的驢子打的狠了,狂奔時崴了蹄子。”

見金幼孜的面色有些驚愕,士子以為自己沒有解釋清楚,轉身露出了驢屁股,上面滿是鮮紅的血痕,顯然是幾人狼狽逃跑時,不管不顧地抽打出來的。

金幼孜已經在心裡祈禱,朱棣能給他留個全屍了。

卻沒想到朱棣應得乾脆,不僅下了騾子,還親自給他牽了過去。

士子感激不已,連連道謝,又掏出了銀錢遞給朱棣。

朱棣大方揣進了懷裡,想要牽走驢子的韁繩。

那倔驢認準了主人,不想登時便起一蹄。

“小心!”

童信眼睜睜地看著驢蹄子踹向皇帝,這要是把皇帝踹個好歹,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後世史書會怎麼寫?

《明史卷五太宗文皇帝》: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巡幸江南,遇一倔驢,卒。

就在金幼孜以極為不雅的姿勢撲過來護駕的時候,朱棣卻像是早有預料一般,側身躲開驢蹄,旋即抬手反扣住了驢的大腿根,用力一壓。

“砰”的一聲!

倔驢倒在了地上,發出沉悶的撞擊之音!

緊接著,朱棣以所有人都沒看清的速度,對著驢的踝關節一推一拉,“嘎嘣”一聲,驢子自己都愣了。

眼看著倔驢掙扎地站了起來,旋即行動如常地走了兩步,就向朱棣走去。

幾名護衛拔出了刀,卻被朱棣阻止。

朱棣拍拍手,倔驢親暱地用腦袋上稀疏灰色鬃毛蹭著他的大手。

“以前的老手藝,還沒丟喔”

直到這時,金幼孜才恍然想起來,眼前的皇帝,也是能身披四五十斤的重甲,持槍負弓親自在戰場上浴血搏殺而不倦的狠人。

一段小插曲過後,見識了“老伴當”和幾名護衛的武力,四個士子終於肯說實話了。

“*村的訊息不是我們親眼所見,但卻是一個住在臨近村落的同窗攔在官道上告訴我們的,就在前面不遠處。”

看著神態自若的金幼孜,其中一個士子懇切勸道:“這位大人,您應該熟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的道理,不管訊息是真是假,都不必往前走的。”

士子們又覷了金幼孜的護衛,有些眼饞地說道:“不如我們一起走回頭路,也互相有個照應。”

童信等人對此嗤之以鼻。

互相照應?

怕是帶了四個拖油瓶才對吧。

明明自己害怕有求於人,還說的好像雙方互惠互利一般,這些儒生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虛偽至極了。

“你們先如實告訴本官一件事,再說其他。”

金幼孜反而擺出了一副當官的氣派,沒有理會士子們的請求,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士子們對視一眼,旋即有人說道。

“大人你且問吧,但凡知道,我們知無不言。”

“最好如此。”金幼孜在馬上捻了捻稀疏的鬍鬚,問道:“那你們可知道,為何沿途有這麼多棄嬰?”

聽到這個問題,幾名士子遲疑了起來。

童信帶頭按住了刀柄。

“我們說,我們說!別動刀子,有話好好說!”

這便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講不清了.幾名士子七嘴八舌地說道。

“當先一個的原因,便是本地的人家,委實是負擔不起養孩子的。”

“為何負擔不起?”金幼孜今天打定主意刨根問底,問清楚棄嬰這件事。

“因為糧食不夠。”士子的回答倒也乾脆,“年年糧食都不夠。”

“松江富庶聞名天下,糧食怎麼會不夠呢?是因為朝廷的賦稅重嗎?”

士子懇切答道:“朝廷的賦稅確實重,但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要給田主和宗族交,留到自己手裡的,也就勉強夠餬口,養孩子就遠遠不足了。”

田主?

宗族?

金幼孜和朱棣等人聽得一頭霧水。

見話題以及說到了這個,不給眼前這位朝廷命官解釋清楚,自己等人是別想跑了,四名士子乾脆耐心解釋了起來。

“不是說這田在誰名下,地裡的收成就都歸誰的.官府的黃冊和魚鱗冊上,這田是甲的,甲是自耕農,可實際上不是這回事。”

“那是怎麼一回事?”朱棣插話問道。

回答的正是之前倔驢的主人,他詳細說道。

“有些田,甲跟乙是簽了私底下的契約的,按手印的那種,其實都是乙的田,但名義上是甲的,便是所謂的‘寄託’,跟單純的佃農比,沒有那麼苛刻。”

朱棣恍然,這便是官府那裡雙冊登記的不是佃農,是自耕農,實際上卻是另一種形式的佃農。

金幼孜思維敏捷,針對這一點,接連提出了兩個疑問。

“其一,若是佃農偽裝成自耕農,以前的徭役怎麼算?”

“其二,如果甲要拿著名義上屬於自己的田產出去租賃或是其他,乙就不害怕遭受損失嗎?”

士子無奈道:“這倆問題,都跟宗族是繞不開的。”

“怎麼說?”

“地方上的里長,其實都是一個宗族裡的人輪流做,表面上這人在官府那是里長,要負責組織徭役、收稅,可實際上沒準在族裡就是個木偶,真正說話管事的,是那些族老。”

看著不經意抽出的閃亮刀鋒,嚥了口唾沫,士子繼續勉力來言:“所謂的徭役,都是由地方宗族組織村裡丁壯子弟專門去服的,跟在地裡耕田的甲沒關係,有人會頂著甲的名字去服徭役官府抓到人幹活就行,誰管你是不是本人,也壓根無從確認。”

“那甲呢?負責耕田就行?”

“當然不行,要給族裡交一筆費用的。”

金幼孜點點頭,土地歸屬使用以及徭役這部分,他算是搞明白了。

玩的花樣很多,從官面上看,甚至可以說無懈可擊。

土地在官府登記那裡就是甲的,也確實是甲本人在耕種,服徭役官府懶得管,那也就真的沒人管了。

既然有宗族作為威懾,在這個時代,普通的農人有著宗族身份後,也確實無法反抗傳統宗法制的強大力量。

那麼第二個關於土地租賃、轉租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你是甲,恐怕是拿不到“自己的”地契的,應該都儲存在宗族裡,就算拿到了,想要轉租也是千難萬難。

沒人會跨著村子跑到你這裡來,就為了租你這幾畝地種。

而同村的人,都是一個宗族的,知道這裡面的貓膩,既然有著穩定的規則存在,也不會有人去租賃,否則自己一家就要遭受來自宗族的打擊報復。

普通的農人沒有路引,也沒法在大明到處跑。

如此一來,除了被困在土地上年復一年的老實耕種,承擔著上交給國家、地主、宗族的三座大山,也沒有什麼能反抗的辦法。

而且老婆孩子熱炕頭,勉強能活著,誰願意去反抗呢?

實際上,受到戰亂影響的時間越短,宗族這種固定的基層組織形態就越容易穩定下來,甚至穩定到了僵化、壓抑的程度。

族老們只要一直掌握著宗族的權力,這種論資排輩的現象,就會在宗族裡持續下去。

連大災都很難摧毀宗族這種組織形態,除非遇到了大的戰亂,大到天下分崩離析,家家親人離散的那種程度。

在明朝初年,北方就是這種情況。

北方跟南方截然不同,尤其是燕雲之地的漢兒,從遼國開始,到金朝、元朝,已經與南方隔閡數百年了。

這種隔閡,不僅體現在“南北榜”事件上,而是某種政治利益、經濟交流、文化差異上的全面隔閡,也絕非大明開國短短數十年所能彌合的。

而朱棣本人,恰恰就是北方士人、軍頭、地主們的利益代表者.注意,不是代言人,也不是代理人,只是代表者。

話題說回當下,金幼孜復又問道。

“只是因為養不起,所以才有棄嬰的嗎?”

“有的也不是因為養不起,還有一個原因,挺重要的。”幾名士子都有些苦笑的意味。

“說。”

為首計程車子答道:“生下來不管如何,都要竭力供著去唸書的,好歹念個一兩年,才看得出來是不是個讀書種子誰家都不認命的,總要試一試,可這試試的成本,就得普通農人傾家蕩產了。”

另有人接話道:“便跟賭徒一般,有的農人,養廢了一個,便想供第二個去唸,踏上那條直上青雲的路.直到最後徹底斷了生娃娃的念頭,或是家破人亡。”

說到這裡,竟是倔驢主人觸景生情。

“行路難,行路難!君不見建章宮中金明枝,萬萬長條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見。”

“若是我沒僥倖考上秀才,我爹孃哪敢生弟弟妹妹啊!”

此時朱棣胯下的倔驢也跟著打了個響鼻,甩了甩鬢毛。

話說到這裡,棄嬰的事情,連帶著真實田賦的事情,也都基本上搞清楚了。

雙方本該就此別過,金幼孜又沒答應他們回答了問題就跟他們一起走回頭路。

然而這時,官道上前面的方向卻響起了陣陣馬蹄聲。

童信揭開裹著牛角大弓的包裹,想要朝天射箭召喚周圍忠義衛的騎兵前來護駕。

旁邊的幾名侍衛也拔出了刀,還有人給朱棣讓了馬隊伍其實是有馬的,只是幾名護衛騎著,朱棣開始非要騎騾子。

朱棣聽了聽馬蹄聲,卻示意他們稍安勿躁。

“沒有甲騎,都是鄉間的駑馬,一共就三五個人。”

金幼孜一時愕然。

老行伍了這是,臨陣經驗豐富到令人髮指。

光是聽聲音,就能把來人的數量實力判斷出個大概。

“籲~”

果然不出所料,來的是鄉間的幾名健壯農夫,手裡的“兵器”也不過是尋常農具罷了。

當先的一名年輕人看起來跟幾名士子極為熟絡,他下馬行禮後,瞥了一眼朱棣等人,便有些急切地說道。

“幾位同學,*村的官軍有馬,我怕你們跑不過被追上,不如趕緊與我回村村裡有土圩子,又高又厚,便是小股官軍也硬啃不下來的,比你們在外面亂跑強多了,快跟我回去吧。”

見年輕人說的懇切,話語間又頗有幾分道理,幾名士子竟是猶豫片刻後,自覺不自覺地跟上了他和同來的幾個農人,向前走去。

“我們也害怕得緊,不如帶上我們如何?”朱棣忽然騎在驢子上說道。

驢子打了個響鼻,似是也贊同起了朱棣的意見。

那鄉間土豪作態的年輕人,眉宇間籠罩了一絲森然,旋即舒眉豪爽大笑道。

“好,好好!四個也好,十個也罷,都一樣的!”

“且隨我上路吧!”

朱棣支線不會寫太久,試圖透過朱棣視角來看看彼時大明民間的真實風貌,讓大家感受一下改造一個老大農業國究竟會面臨哪些切實的問題,也避免一直講課對大家造成的審美疲勞.支線情節儘量會寫的轉折多一些、緊湊一些、真實一些。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病美人和殺豬刀

病美人和殺豬刀

霧矢翊
鬱離穿成被親人賣掉的農家女,給同村的一個病書生沖喜。 原本以為沖喜只是個名頭,她是去書生家裡當丫鬟的,沒想到真的是去當媳婦的,馬上就能當家作主,不再吃上頓就沒下頓。 很快她就發現,書生家裡同樣窮得快揭不開鍋。 看著床上病得起不來的書生,清雋如仙的臉蛋浮現病態的嫣紅,透著一股妖異的美,鬱離暗暗吸氣。 不就是重來一次嘛,怎麼活還不是她說了算。 * 家有病秧子夫君、柔弱的婆婆和兩個娃兒,一家老小都要吃飯
歷史 連載 4萬字
家裡窮得叮噹響,爹孃要供讀書郎

家裡窮得叮噹響,爹孃要供讀書郎

史小刀
[種田!科舉!架空!古代!] 剛剛研究生畢業的程安還沒來得及大展抱負,就穿越了。 慶幸的是,這輩子的他父慈母愛,得到了爹孃數不盡的關懷…… 可不幸的是,祖母是個偏心的,壓榨一大家子人,給大伯一家輸血,更是把道德綁架玩兒到了極致! 然而,老實人也怕逼急了。 在程安暗戳戳的挑唆下,母親再也忍受不了這種被欺壓的日子,媽寶男的父親也逐漸開始覺醒! 憑什麼你家兒子能讀書,我家兒子就得一輩子當泥腿子? 分家!
歷史 連載 8萬字
流放後,單親萌寶偶遇親渣爹

流放後,單親萌寶偶遇親渣爹

檸萌甜甜
【空間+神醫+爽文+萌寶+種田+流放,雙潔】\n時溪穿書了,好巧不巧,穿成同名同姓的時家嫡女。 還是京中的 “名人”。\n嗯,丟人丟到家的 “大名人”。\n只因時家嫡女時溪未婚先孕,生下一對龍鳳胎,生父不詳......\n穿成 “大名人”也就算了,還是穿到了時家被流放的那一天。\n嗯,八輩子積攢起來的黴氣也沒如此倒黴。 \n很不巧,如此倒黴的事情就發生在她的身上。\n知道歷史的時溪,利用空間連夜把
歷史 連載 5萬字
晉末天下

晉末天下

風青竹
寧康元年,東晉權臣桓溫帶兵入朝,拜謁皇陵。不出三日,整個建康城內便已流言四起,說其此番是要誅滅王謝兩大家族,顛覆朝廷,再造乾坤寰宇! 值此人心動盪之際,唯有身為穿越者,又對長生之法略有研究的秦行雲看出桓溫已經是大限將至。 然而他想的並不是順水推舟,而是逆天改命,欲要為桓溫點上七星燈續命,一如當年諸葛武侯所行之事。 他也知道,無論此舉成功與否,天下格局都將因此更易!
歷史 連載 0萬字
女尊:作為皇后的我被輪番羞辱

女尊:作為皇后的我被輪番羞辱

七月茶葉
注:系統+套路+爽文+無敵+無腦\n【以上都沒有,介意者划走】\n虛假:\n於炎歌穿越到這個世界,不知吃了多少苦頭。 \n本以為成了皇后之後,日子會過得好一點。\n可誰能想到,這皇后的名頭根本嚇不住她們……
歷史 連載 2萬字
陛下重生後對我窮追不捨

陛下重生後對我窮追不捨

聽蟬聲
【正文已完結】 預收文《豔鬼》,文案在最下面,感興趣的寶子點個收藏哦~ ———————————————— 本文文案: 女主版: 昭華十九年,天子南巡。 彼時禪真年方十五,是被進獻上來的江南美人。 傳聞天子性情不定、喜怒無常。初見時,禪真心中忐忑,緊張到彈錯了琵琶,引來天子垂目。 她倉皇跪下,渾身瑟瑟發抖,以為自己觸怒了龍顏,卻不料天子竟起身向她走來,掐住她的下巴,逼迫她抬起頭。 “《白頭吟》?禪真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