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星火略微回憶了一下,穿越前作為大學講師,他對自己的專業課以及幫其他老師代課時進行的備課,記憶都相當清晰,並沒有因為數次穿越而模糊。

“這次就不設定答案來選擇了。”姜星火緩緩開口說道:“要從頭說起,朱祁鎮幼年登基,主少國疑,但有太后與三楊內閣扶持,大明的國勢還算平穩。”

朱棣微微眯起了眼睛,“三楊內閣”,現在內閣有楊榮和楊士奇,另一楊會是誰?

忽然,一個人的名字出現在朱棣腦海中,與楊榮同年中進士的翰林編修楊溥。

或許,這也是個難得的人才,自己稍後需要留意一番。

“但隨著三楊的老去,生長在深宮中被壓抑了很久朱祁鎮,越發渴望親自行使皇帝的權力,證明自己是跟父親和曾祖父一樣英武的皇帝。於是在他親政的幾年後,終於等到了這樣一個‘機會’。”

聞言,李景隆面色古怪地看了一眼朱棣。

“朱祁鎮”肯定就是朱棣還未出生的親曾孫,這樣聽起來,不禁有一些如聽天書一般的新鮮感覺。

畢竟,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人能準確地預測未來。

而朱棣這麼信姜星火,如果姜星火的預言是真的,恐怕那麼他李景隆也有幸成為親耳聆聽未來的人了。

而朱棣的心思,則更為細膩一些。

幼年登基到親政,應該有十多年的時間,而結合三楊的年齡,那麼這個“朱祁鎮”肯定是自己的親曾孫。

但為何姜星火說“跟父親和曾祖父一樣英武的皇帝”呢?

這句話唯一能推導的結論就是,未來繼承皇位的,是自己的大兒子朱高熾,而朱祁鎮的父親是朱瞻基。

否則如果是二兒子朱高煦繼承皇位,那麼至少應該是“跟祖父和曾祖父一樣英武的皇帝”,不應該跳過朱高煦。

所以,姜星火依然有可能識破了自己的身份,在誘導自己,暗示大皇子登基後的壞結局,從而讓自己選擇二皇子登基。

這一切依然有可能是姜星火編織出來的故事,朱棣如此想到。

“正統十四年,瓦剌自甘州、大同、宣府、遼東四路寇邊,其中大同和宣府為瓦剌主力一分為二。”

“為救援宣大兩鎮,朱祁鎮不顧滿朝文武反對,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率京師三大營御駕親征,諸勳貴與大臣隨徵。”

“在兩天的準備後,連同輔兵與勳貴大臣在內的十七萬人,號稱五十萬,自北京經居庸關,前往宣府,繼而增援大同。”

李景隆忽然出聲:“等等!”

姜星火停止了講述,看向了一身紅袍的曹公子。

“你說準備了幾天?”

“兩天,這應該還是往多了說的......正統十四年七月十四日決定親征,十五日下令皇弟留守北京,十六日開拔。戰兵每人賜銀一兩、胖襖褲各一件、䩺鞋二雙、軍糧炒麥三鬥、每三人給驢一頭為負輜重,把總都指揮人加賜鈔五百貫。”

李景隆跟朱棣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中,出現的不是驚駭,而是......荒謬!

哪怕最喜歡紙上談兵的李景隆都有些感慨。

但凡讀過一本兵書,也幹不出來這事啊!

世上哪有準備兩天,就能準備出共二十萬大軍使用的後勤補給出來?

更何況,行軍哨騎、沿途兵站、徵召民夫、行軍次序,哪個不需要時間來籌劃?

李景隆有些自嘲地想著,怪不得,在這位“明堡宗”面前,他李景隆都能被襯托成知兵的......最起碼李景隆還是熟讀兵書,知道怎麼排程數十萬大軍的衣食住行,在行軍紮營時是個合格的將軍,只是打仗跟同時代的名將們比很拉胯,人又怕死而已。

在朱棣心中,這一仗從開始前,怕是就已經輸了一大半了。

姜星火隨後的講述,更是驗證了朱棣的這個想法。

而姜星火講述的詳細程度,更是讓朱棣對自己之前的設想,起了懷疑。

“十六日到唐家嶺,十七日到龍虎臺,十九日過居庸關,二十三日到宣府,當日風雨大作,十餘萬大軍缺少雨具帳篷糧食。於是諸勳貴大臣跪請還京,進言‘虜勢如此,不可復前,倘有疏虞,陷天子於草莽’,太監王振怒斥‘設若有此,亦天命也’便回了帳篷,諸勳貴大臣跪到天亮見不到皇帝,於是散去。”

聽到這裡,朱棣的心,跟著揪了起來。

朱棣彷彿親眼看到了十多萬好兒郎,在皇帝的命令下,頂著夏日的暴雨,經宣府前往大同。

他們腹中飢餓,卻不得不趟著泥濘的土路艱難前行,沒有雨具和帳篷,軍營中計程車卒開始大面積地著涼發熱。

疾病和糟糕的補給,讓這支大軍變得無比虛弱,不堪一擊。

“瓦剌部並不知明軍虛實,見十餘萬大軍來源,退至大同以北觀望。”

“大軍行至白登山西北,見邊軍屍橫遍野,軍心再一次遭受重創,隨後給大同留下少量兵馬,大軍開始返程。”

“本欲從山西紫荊關走南路返回北京,但最終決定,自北路原路返回。”

李景隆不解問道:“為什麼?”

“因為太監王振是蔚州人,怕大軍經過家鄉踩踏禾苗。”

朱棣終於忍耐不住,重重地一拳砸在了畫船的牆壁上,發出了一聲悶響。

“該殺!”

看著發紅的拳頭,朱棣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裡好受一些。

同時,朱棣的心底記下了蔚州王振這個名字。

朱棣已經決定,派錦衣衛專門監視,在未來的數十年內只要蔚州出現王振這個人,就秘密誅殺!

姜星火的講述仍在繼續:“瓦剌部哨騎沿途覷見明軍虛實,於是沿途銜尾而至,晝夜襲擾。大軍行至土木堡,地高無水,掘井二丈不得水,最後人馬飢渴,瓦剌部總攻,全軍覆沒。”

話音落下。

沉默!

空氣中的凝滯讓李景隆幾乎喘不過氣來。

朱棣的臉色已然陰沉到極點。

李景隆很清楚,這是朱棣憤怒到極致時的表現。

而無論是李景隆還是朱棣,此時也都意識到,姜星火所推演的未來,無論是否是真的,但最起碼這個過程,無論是決策的動機、明軍的數量、沿途的行進速度與地點,都沒有任何值得推敲懷疑的地方。

土木堡。

朱棣想起了那個懷來城東的堡壘。

那裡的地形,確實跟姜星火所說,分毫不差!

而姜星火從未跨過長江,如何能知道在遙遠的帝國北方,邊防線上的一座不知名的小小堡壘,地形是怎樣的?

朱棣的內心,已經開始極度動搖了。

或許,這就是未來!

朱棣深深地喘了口氣,他的聲音,甚至出現了微不可查的顫抖。

“所以,京師空虛的大明,被迫南遷了嗎?”

“沒有。”

姜星火搖了搖頭,說道:“有一個人站了出來。”

“誰?”

“兵部尚書于謙言,南遷者,可斬也!”

“隨後招募民兵,整繕器甲,分遣諸將守九門,遷徙附郭居民入城,調配通州積糧。”

“上言,軍旅之事,臣身當之,不效則治臣罪。”

莫名地,李景隆忽然想起了《出師表》裡的一句話,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

念及至此,不知怎地,就連他這種素來懦弱無恥的人,都有些觸動。

一時竟是眼眶有些溼了。

PS:大家新年快樂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功高蓋主被猜忌?我轉投敵營

猛吃八大碗
太宰楊川與女帝燕無垢相識於微末,楊川助燕無垢登基並穩固朝堂,然隨著楊川威望日盛,女帝對其漸生猜忌。 女帝藉由官員彈劾之際,貶黜楊川,並欲要廢除楊川修為。系統降臨,楊川自廢修為離宮,從此與女帝一刀兩斷。 而就在楊川離宮後,身邊丫鬟展露出真實身份。她,竟然是齊國女帝!
歷史 連載 2萬字
學渣被逼考科舉

學渣被逼考科舉

映在月光裡
新文《典妻開局,君臨天下!》,預收《讀書不為考科舉》,文案在下面,求收藏。 本文文案如下: 富二代學渣程子安坐等繼承家產的時候,卻穿成了七歲小屁孩。 所幸家有幾十畝良田,父親程箴是才貌雙全的舉人,吃穿不不愁。 作為獨子的程子安:“讀書是不可能讀書的,當個快樂的學渣,繼續紈絝人生。” 誰料程箴不幸出事,斷了程子安躺平之路。 眾人:“沒了程箴,就憑著愚鈍無知的程子安,程家徹底完了。” 被程箴拿著棍棒威
歷史 完結 8萬字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穿唐後,導師和我面面相覷

金玉滿庭
李長安:關於我的畢業答辯是《在導師們的指導下成為千古一帝》這回事。 李長安正跟著導師參加社群活動,眼前忽然一黑就來到了唐朝。 好訊息:是開元盛世,她還是唐玄宗的女兒 壞訊息:也快到安史之亂了,她爹討厭她到了不給她公主封號還讓她做道士的地步 壽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孕九月而育,帝惡之,詔衣羽人服。代宗以廣平王入謁,帝字呼主曰:"蟲娘,汝後可與名王在靈州請封。"——《新唐書》 她決定向
歷史 連載 1萬字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懷了劍修崽後跑路了

沉雲香
衛雲芷穿書了。 在書中,一位清冷劍修被狐妖反覆採補,等到七七四十九日後,秘境被開啟,清冷劍修原地黑化,把狐妖化為肉沫並且遁出秘境,成為了屠戮一城、魔焰滔天的魔尊。 衛雲芷發現自己現在就穿成了這隻狐妖,那位清冷劍修正被鎖鏈禁錮,等待她的採補。 她不敢採補劍修,更不想變成肉沫, 她努力和反派大佬搞好關係,甚至給他劇透讓他別黑化。 在小黑屋裡,他們兩人處著處著就處成了雙修關係,而雙修這事大概是爽過頭,色
歷史 連載 5萬字
季漢中興英烈傳

季漢中興英烈傳

蓋世英豪呂奉先
後人本著尊劉貶曹抑吳之宗旨,創作出各種版本之反三國小說。猶共以清朝周大荒之《反三國演義》膾炙人口。 本人每想演繹蜀漢中興之小說,卻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今心血來潮,欲重新動筆,假以時日,完成《季漢中興英烈傳》。 小說雖有悖於正史,諸君請莫較真,茶餘飯後,聊博一笑
歷史 連載 0萬字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木屋城堡
細數歷代帝王,要論哪幾位雄才大略,無非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然而。這幾位站一塊,都湊不齊一個原裝的儲君。自盡的扶蘇、流放的承乾、早亡的朱標,以及,冤死的……不。 劉據已經決定,不再和這幾位做難兄難弟,他要順利接過老爹的班!方法也很簡單。 第一步,對霍去病說:“表兄,多注意健康,身體才是最大的本錢!”第二步,對衛青說:“舅舅也要注重養生之道,四十不惑才到哪兒,您還要長命百歲呢!”然後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