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傅府

袁隗正與司徒王允在喝茶聊天,說道朝廷俱是嘆息不已,但也無可奈何。

又聊了一會,王允忽然詢問道“不知現在本初情況如何?”

王允之前於袁紹他們交往一段時間,關係不錯,所以發問。

袁隗平靜道,“現在渤海,添為一郡之首,還算可以吧”。

“哦,不錯,不想本初幹了如此大事,實在可喜可賀,不像我們,哎。”

聽到袁紹擔任太守了,王允發自內心的欣喜陳贊。

袁隗故作神秘,“呵呵,這都是小事,有一件才是大事的”。

什麼,王允表示不解,這是當然了。訊息在古代傳的很慢,沒有固定渠道的,可能會一直不知道的,就像王允這樣的。

不知道袁紹已經發檄文,號令討伐董卓了,現在已經集結開戰了。

正說著之間,忽見一下人,急衝衝而來,在袁隗耳旁小聲的稟告。

袁隗聽完,面不改色道“我今死期到了”。

啊,王允大驚,很好奇的問道。“老大人何出此晦氣之言呀?”

袁隗淡定的將前面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王允,又把剛剛得到的訊息也說了:袁紹為盟主,帶領諸侯聯軍正在攻打汜水關。

這些訊息把王允衝擊的一愣一愣的,過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喜憂參半。

憑他的智慧也想到了,董卓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他勸道。“太傅大人,還是早些離開洛陽了,以免殃及池魚呀”。

“不必了,老夫風燭殘年,固有一死。今為漢室盡忠,死得其所”。這句話說得王允欽佩不已,心中恨不得能自己代替太傅,很是佩服。後來王允自殺以謝天下,未必不是袁隗啟發,雖然兩人初衷不同,但是方式卻是相似。

“你還是快快離去吧,以免傷及無辜”,袁隗有些自己的事情要安排就打發王允離開。

王允再三勸阻,袁隗不從,才不得不離開。

等王允離開了,袁隗打了一下暗號,就見一個影子竄了出來。

袁隗淡淡道“袁方,事情都安排好了嗎?”

“家主,按照你的吩咐都安排妥當了”,這個影子答道。

“恩,很好,我這裡有兩封信你到酸棗送到本初、公路的手上吧”

袁方接過信函,貼身放好,勸道“家主你還是跟我一起從地道走吧,憑著我們侍衛的實力,還是可以走出洛陽的”。

“袁方呀,你不懂呀。現在老夫不但不能走,還要等著董卓來,這是我們袁家更進一步崛起的代價,也是家族長必須承受的責任”。

袁隗,催促袁方,“你趕緊離開吧,以免夜長夢多”。

袁方又苦苦哀求了一番,見家主無動於衷,只得無奈,從地道逃離洛陽,直奔酸棗而去。

王允,剛走出太傅府,還沒多久,就見李催、郭汜領著西涼兵馬圍住太傅府。

李榷領著一半人馬,直奔正廳而入。而郭汜帶著其他人馬殺奔後門,從後院而入。一路上,也不答話,不分男女老幼,直接一刀了事,將董卓的命令執行的很徹底。

聯軍大營。

曹操看眾人皆對董卓心存畏懼,不敢進一步發兵,他氣憤之餘有些懊惱自己的實力不足,但不管如何還是要試一試的。

於是他出列說道:“我等興起義兵來誅除暴亂,大軍已經集結,諸位還有什麼遲疑!假如董卓倚仗陛下的權威,據守洛陽,向東進軍,儘管他兇殘無道,也會成為我們的大患。諸位如能聽從我的計劃,請袁車騎率領河內諸軍進逼孟津,而駐紮酸棗的各位則據守成,佔領敖倉,封鎖轅、太谷,控制全部險要地區;請袁公路將軍率領南陽軍陰進駐丹水、析縣,攻入武關,以威脅三輔地區。各部全都高築營壘,堅守不戰,多佈置疑兵,顯示出天下大軍彙集的聲勢,然後名正言順地討徵叛逆,可以很快平定局勢。如今我們號稱義兵,但一直遲疑不前,使天下人失望,我為大家感到羞恥。”

袁紹何嘗不想攻進洛陽去,只是現在自己兵力有限,各方兵馬又各具私心不肯盡全力,自己沒有立足的根據地,萬一兵敗就一無所有了。何況聯軍也不只有袁紹有此想法吧。

那時他在京中帶出了二萬多人,中途逃散了些又去掉些老弱就只剩下兩萬人了。

在渤海募兵得五千,所以他現在只有兩萬五千多兵馬,所幸比起其他人來,雖然兵力不佔優勢,卻也裝備精良兵員優秀。

就在眾人或羞愧或思量時,傳令官萬分緊急地進來說有京中急報。

傳令官喘了口氣後道:“稟袁車騎與諸位將軍,京中傳出來訊息說,說袁太尉一家皆被董卓處斬。”

啊!眾人都是一片驚呼,袁紹聽完也是大叫一聲隨即暈倒。

袁熙穿戴整齊急匆匆的走出營帳,就看見,一身素裹的袁紹正在營帳中大哭,在他另一邊二叔袁術也是身著白紗,低著頭不時的抹淚。

哎,袁熙輕嘆一聲,走到一件營帳裡拿起一套白紗,穿在了身上。

袁隗死了,被董卓部將李榷給砍了。

這事袁熙早就知道會發生,但是他沒辦法說什麼,因為袁紹和袁術不可能不知道,可二人均沒有半點反應,你讓他怎麼說?

他的親衛和淳于瓊等人趕忙上前扶住他,又傳來軍醫進行救治。

不說親疏遠近,眼睜睜的看著明明可以營救,卻白白送死的袁隗,袁熙心裡多少有些悲慼。這就是世家大族的涼薄嗎?

但是即便袁熙想救,也沒辦法,袁家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看似光鮮的袁家已經腐朽了,必須有人流血。

半響袁紹轉醒,他推開眾人抽出佩刀斬斷案几,怒道:“我與董賊勢不兩立!諸位聽令,依孟德計策各自回去整頓兵馬即日打進洛陽誅除東賊。”

袁紹是動了真怒了,袁紹本是庶出,要不是叔父袁隗提拔栽培,他袁紹到不了今天。

等一眾諸侯過來,悼念過後,袁紹梟雄本色盡顯,擦乾眼淚,就開始調兵遣將。

袁紹道:“董卓屯兵虎牢,想截斷我們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

於是袁紹派遣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等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曹操引軍往來救應。

曹操第一個站出來道:“尊盟主令。”有了第一個餘下袁術孫堅等人也紛紛領命。

當晚,袁紹帳內。

袁紹召集來了一眾心腹,文有田豐、逢記、郭圖、許攸,武將有淳于瓊、顏良、文丑,還包括了袁熙和他帶來的趙雲,投靠不久的張遼也是袁熙建言袁紹讓他參議的。

袁紹、袁熙都身著喪服,其餘諸人也是身穿素白。

袁紹臉色慘白道:“我與董賊真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能即刻殺進洛陽手刃此賊,但又一番思量後覺得進兵之事不能草率,還是要從長計議,務求得個穩妥的計策。”

“董賊倒行逆施,而袁氏門生遍佈天下,現在天下英傑都會思量為袁公復仇,正可謂人心士氣可用。曹孟德的計策可謂是萬全上策了,只是我軍不該兵進河內而是坐鎮中軍,著王匡部從河內威脅洛陽即可。再讓袁公路將軍進軍武關,我軍就統領其餘兵馬進軍滎陽、汜水、虎牢,袁公可令人多徵召工匠打造攻城器械。”田豐說道。

袁紹心想,這攻打要塞關卡儘管讓其他人去,自己做做樣子就可,不僅保全自己力量還可以消耗他人兵力和西涼軍,可謂一舉三得。

當下心裡平衡了些,見眾人再沒能提什麼建議就散了議會。

眾人走後不久,袁熙早就收拾好了悲慼的心情,見袁紹在那裡發呆,想了下上前道:“父親。”

袁紹深深吸了一口涼氣,轉過頭道:“我兒有何事情?”

“父親,顯奕想前往虎牢關,跟著諸侯身後看看。”袁熙本想著袁紹要是不同意,他再說藉口,沒想到袁紹想都沒有想就應答下來。

“去長長見識也好。”袁紹道:“你讓許褚帶五百人馬和你的本部兵馬跟著你,切記只是看看,別跟著亂衝。”

“顯奕謹遵父親之令。”

既然來了,那三英戰呂布,這場戲要是不看,豈不可惜?

而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也於前幾日押送最後一批糧草到達聯軍大營,並向袁紹交差,不過袁熙估計顏良文丑押送糧草肯定大有文章,不然何必大材小用,派顏良文丑呢。

出了營帳袁熙故意和張遼走在一起,到僻靜處時他問道:“文遠兄,你看這次進軍虎牢我軍勝算大否?”

張遼沒有說話,而是將袁熙帶到了營門前的空地上說:“此事我不敢聲張,但因與公子交情匪淺又得公子舉薦才敢對公子說實話,依遼看聯軍勝算不大,勝也將是慘勝。”

“說說你的見解。”

袁熙當然知道結果,只是想和張遼加深牽絆而已故有此問。一回生兩回熟,次數多了,張遼潛意識中也就更加去親近自己。

“雖然聯軍的策略十分正確,但忽視了兩方兵士實力的較量,若說西涼軍據險而守,就能大量殺傷聯軍生力,當兩方疲憊之時,西涼鐵騎再殺出的話那我軍難以抵擋。”

“難道西涼騎兵當真如此強悍?”袁熙倒吸一口涼氣又問道。

“是,遼在幷州領兵時所部幷州騎,已是強於關東騎軍不少,同在邊關與胡人交戰的西涼鐵騎實力只在幷州騎軍之上,況且西涼騎軍現有飛將之稱的呂布統領,此人極其擅長騎軍作戰,遼不如也,其才十倍於遼,天下無出其右者。”

“難道真的不行嗎。”袁熙喃喃道。自己還是小看東漢邊軍了,東漢邊軍可是常年和鮮卑打仗的。

他本想如果關東聯軍能攻破虎牢,他可以率騎兵奔襲洛陽,攔截住會向長安逃走的文武百官,還有她們。

“公子放心,我等也並非沒有機會,所謂沙場瞬息萬變,懂戰機者尚且能反敗為勝,張遼會傾盡全力為公子一家復仇。”張遼說道。

袁熙倒不是想復仇,因為他知道現在己方的實力完全不能誅滅西涼軍,即使攻破洛陽董卓大可逃往長安,再佔據函谷關阻擋關東聯軍。

他也隱隱料到袁隗一家的下場,奈何袁隗不聽袁紹提醒執意要留在洛陽。袁熙其實錯怪老爺子了,就如同助軍校尉馮方一樣,明知死也要為了忠義而死。

而袁隗則是為了袁家大業而死,只有袁家重量級人物死去,袁家腐朽的部分才能死去,袁家才能浴火重生。這便是家族的榮耀,可惜老爺子看不到那一天了。

這時,候營門處傳來一陣吵雜的聲音。

袁熙張遼聞聲也過去檢視。近了他們看到營門外聚集約莫有百多人。

張遼喝問駐守營門的兵丁發生了什麼事。

一名什長忙答道:“大人,他們說是得到車騎將軍徵召從河東來投奔的,但現今入夜沒有校尉以上大人的親令是不能開營門的,所以小人讓他們在營外等到明日天亮。”

袁熙內心有些期待,問道:“可說了姓名?”

“似乎姓徐。”

果然是,先前袁紹徵召天下豪傑,在袁熙的干預下也加上了河東徐晃的名字,他記得“周亞夫”徐晃跟關羽祖籍是同鄉所以並不難找。

當下他對那什長說:“你可知道我。”

“小人見過,知道您是袁二公子。”

“好,我所任也是校尉的職銜了,你且開門放他們進來。”

什長即可吩咐下屬開了營門。

百多精壯有神的漢子並不雜亂而是很有秩序地進了營裡。

袁熙看到當前一人格外精壯,面貌粗獷剛毅,暗想這就是徐晃了吧。

於是他和張遼上前拱手道,“來者可是河東徐晃徐公明?”

徐晃拱手用中氣十足的聲音答道:“正是,河東徐晃,應袁車騎徵召,率本地兩百壯丁前來投奔。”

本來徐晃見天下大亂本來想投靠就近的軍閥楊奉或者董卓來著,可是此時董卓廢立皇帝,然後牛輔進攻河東楊奉,就耽擱了。

此時有一人說來自袁家聽說徐晃武藝精練特來相招,思索幾天後,徐晃決定待著兩百鄉里弟兄來袁紹這裡看看,然後就有此前一幕了。

袁熙說了些讚許感激的話,讓張遼帶徐晃兵丁去安頓,自己就帶徐晃去統帥營帳見袁紹。

袁紹看起來很是虛弱,但還是打起精神安慰勉勵了徐晃一番。

他看徐晃長的倒是威嚴,於是讓他領別部司馬的職,但安置上卻一時想不出去處。

轉念想人是袁熙舉薦的,也才兩百多人,就讓徐晃跟袁熙所部。

袁熙臉上沒有表現什麼,心裡卻真的狂喜,不想才將五虎上將的趙雲弄到麾下,現在又來了個五子良將徐晃。

要知道徐晃所帶族上壯丁可都是豪俠之士,都參加過鎮壓黃巾起義的精兵,各種本領自是不差。當然如果沒有袁熙的話,說不準徐晃有可能明珠暗投去當賊了。

現在袁熙已經打著主意讓徐晃也和趙雲都獨領一軍,畢竟趙雲徐晃統帥能力都挺高,於是給徐晃兵士加了一千人。

現在三國趙雲,徐晃,許褚都在麾下,張遼目前算半個畢竟還沒有完全調過來,雖然許褚沒有太大的將才,但衝鋒陷陣卻是一流。

而且自己的性命安全當真是提高了不少,再加上趙雲徐晃張遼哪怕遇上呂布也不悚了。

這邊徐晃對於在一個少年,哪怕是頗有名氣的少年手下任職,有些不以為然,但初來乍到也只好隨他去了。

回到自己營中,幫徐晃壯丁安置好後,袁熙給他們送去了酒食。連夜招來張紘、趙雲、許褚、張遼為徐晃設宴接風。

席上,因為袁熙戴孝,所以是不能飲酒的,張紘當然也不飲。

許褚肚裡雖饞看到主人如此,只好作罷。

徐晃也是頗懂禮數,讓袁熙撤去了酒水,他趕了一天的路,本就飢腸轆轆,道了謝後,自顧自取來熟肉吞嚼起來。

張遼自也不甘示弱,兩人頗有比賽吃食的味道,只是忙壞了切肉端肉的僕役雜兵。

而剩下的人也都只是看著兩人狼吞虎嚥,倒覺有趣。

張遼和徐晃都感覺到了同類的氣息,武藝高強,統兵一流,於是有了一較高下的心思。

吃得差不多了,張遼大呼一聲痛快,再次謝過袁熙設宴款待,然後對著徐晃道:“公明,看你飯量不小,不知武藝如何。”

原來他看到身材同樣魁梧精壯,也同樣兇悍義勇的張遼就有種同類的感覺,所以也不跟他分生。

張遼笑道:“你何不親自試試。”

看到張遼的做法,袁熙內心竊喜,這說明張遼潛意識已經把自己融入了這個小集體了,這是好事。

袁熙知道對這些身負武藝的高手,想要降服他就要打消他的傲氣,一味禮遇是不行的,也要讓他知道這裡並不是只他一個高手。

而且,蛇去齒而後柔,狗繫繩而後順,不是嗎。

當然這種事他幹不來,本來打算讓趙雲試一試,不過張遼如此上道,只能讓張遼代勞了。

“這裡可禁不起比劃,還是到外面吧。”袁熙作勢邀請道。

徐晃不以為然道:“也不佔多大地,我們看看誰倒地就行。”

於是眾人都出來帳篷外,袁熙吩咐親衛取來火把,在空地劃了個圈讓他們較量軍中盛行的“角抵”。

“角抵”有些像後世的相撲,在漢代就有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是軍中士卒所喜歡的一項競技活動。

兩人活動開筋骨後,裸著上身跳進圈裡,雙手互相抓住對方胳臂,腳底發力灌及腰再到肩。

不一會兩人怒喝聲陣陣,極盡一身蠻力抵撞在一起。

你來我往,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三十回合不分勝負。

兩刻鐘下來兩人互有勝負,一身泥汗,卻也覺得痛快。

袁熙吩咐僕從去取錢帛來賞賜兩人,兩人稱謝後收了下來。

這以後,張遼徐晃兩人倒更是有惺惺相惜的感覺了。畢竟歷史上同屬五子良將中的上流。

第二天,袁紹就傳令給諸人讓王匡、袁術各自領兵前去。中軍一部也開始向滎陽進發。

其中有江東猛虎之稱的孫堅歸屬袁術,一同攻打武關,王匡也領兵奔河內以作牽制。

剩下的中軍包括韓馥的部將統領的三萬人、曹操五千人,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都有一萬到三萬不等,這樣共計達到了二十五萬人之眾。

袁熙知道雖然聯軍人數眾多,卻缺乏統一的指揮協調,情形並不樂觀。

他在老師張紘的指點下加強了自己部屬的協同訓練,又將許褚的虎衛和趙雲張遼徐晃的軍士合同配合。

看著煙塵滾滾,長龍蠕動,他還真有些期待,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有虎牢關前的群雄戰呂布。

洛陽,相國府。

董卓召集來了李儒、李肅、呂布、華雄、郭汜、李催、張濟、徐榮等一眾文武心腹議事。

“不想關東逆賊人多勢眾,我等該如何應付?”董卓問道。

呂布出列,有些不以為然道:“義父何須擔心,待布提一旅涼州鐵騎,即可將關東鼠輩踏平碾碎。”

李儒有些無奈道:“溫侯武勇自是不在話下但我西涼軍佔據司隸時日尚淺人心未定,收編的兵卒不能堪當大用,所恃者我等西涼嫡系,如跟關東逆賊消耗殆盡我等有何立足之地?”

董卓覺得這話說道他心坎裡去了,他可不願意拿自己的嫡系去消耗,逐問:“那有何退敵之策?”

李儒很是嚴肅地道:“退守長安。”啊!眾人不想他說出這計策。

“未戰就退這算什麼計策。”華雄有些惱火道。

李儒繼續道:“聯軍內部各懷鬼胎不肯齊心協力,這從他們駐守酸棗遲遲沒有行動可以看出一二,再者我等退守長安,還有函谷關天塹可為依恃,但關東聯軍佔據洛陽,內部必定心生齷齪不肯齊心再進與我軍消耗,如此我軍可不戰而勝。”

董卓點頭稱許,畢竟形勢所逼,他雖怨恨關東聯軍,但也覺得不是誅滅他們的時候。

李肅有些擔憂道:“遷都的話,那些大臣恐怕反對,而且不是一時半會能辦完的事。”

董卓冷哼道:“他們想試董某的寶刀嗎?”

李儒怕他真的對大開殺戒,勸道:“我等可說,高祖建都關中,共歷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陽,到今也是十一世。按照《石包讖》的說法,應該遷都長安,以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再於街市散佈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天運合回,皇帝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如此甚好。”董卓拍手道。

李儒又說:“但我等還是要先戰一戰的,一來可挫敗關東聯軍銳氣,教他們不敢繼續緊逼,二來為遷都爭取時機。”

“那你有何部署?”董卓問道。

“其一,著呂奉先將軍領一旅鐵騎,出虎牢奔襲阻擾關東聯軍的大營,使其不能做攻城準備,待遷都完畢再退回關內。再讓徐榮將軍領一部兵馬在京城、洛水一帶設伏,策應呂將軍和伏擊追擊的關東聯軍。其三,著胡珍將軍據守武關,不教袁術大軍叩關。”

眾人再商議了細節後各自散去。

虎牢關前。

十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

呂布威風凜凜的帶著手下鐵騎三千,飛奔來迎。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在前: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膽小如鼠九皇子,一刀能殺九十九

種花家小熙
林峰魂穿太宣九皇子,開局便是生死危機的局面。林峰:這還玩個雞毛,直接寄……嗯? 大兄,你的太子妃竟有這等美貌?那我也不是不能再掙扎一下!不過再怎麼掙扎,似乎也難敵他國的國力過於強盛啊,這……叮,嘎嘎亂殺系統已啟用! 這讓朕如何是好啊!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將門梟虎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僱傭兵穿越到大楚國,成為百戶所軍戶吳年。家裡頭窮的叮噹響,還有一個每天被原主暴打的童養媳。 北邊的蒙元人漸漸強盛,頻繁南下劫掠,大楚國朝不保夕。
歷史 連載 359萬字
囚妄

囚妄

止御
大啟三百五十五年——沐景風繼位,號敬淵帝 江湖勢力紛爭,內有亂臣賊子禍亂朝綱,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十五年前一名女嬰被抱到一處山門外 十五年後,臨淵閣有一名喚斷鴻的少女私自下山遊歷尋找自己的身世 剛一下山就意外被捲入一場皇權貴胄以及國家間的紛爭中,在此期間無意中發現自己的族人皆是死於非命 在下山期間情竇初開的息斷鴻對身為祭妡閣閣主兼國師的某個面具男一見鍾情 祭妡閣作為大啟境內最大的山莊,背後勢力連敬淵
歷史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