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玩戰術富玩火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在李雲龍在為了一個騎兵連連長而跑來找丁偉的時候,劉家村,楊遠山的特務連正在進行整編。

打完萬家鎮回來,特務連有了兩百多名俘虜,頓時把劉家村塞得滿滿的,一片亂糟糟。

這下子連房間都不夠住了,楊遠山連忙命令那三十多名在公審會上被判處勞動改造的俘虜去伐木建房。

又借了村裡老百姓的柴房、牲口棚之類的地方,這才把所有人安頓下來。

這麼巨大的俘虜數量,雖然經過訴苦會以後,大部分已經從內心深處認可八路軍,但難免會有個別人別有心思。

一旦這些隱藏下來,有心搞事情的人找到機會,恐怕會給特務連帶來巨大的損害。

所以楊遠山在處理完戰馬的事,帶著許少白從楊村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麾下的排長、班長們叫來一起開了個會。

除了介紹許少白給他們認識外,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整編的事。

幾人關起門來一通商量,最後楊遠山最終決定直接編十個排,其中四個步兵排,兩個騎兵排,一個後勤排,一個偵察排,一個機槍排、一個炮兵排,一共三百人,另外還有一個通訊班、一個衛生隊、一個司號員班。

這編制數量,比起一個營也不弱多少了,可謂是超級加強連!

而要填滿這三百多人的編制,光靠現在特務連的五六十人當然是不可能的。

還好楊遠山跟張大彪和李雲龍做了交易,用一百一十名願意參加八路軍的俘虜跟他們換了一百一十名新兵。

所以現在特務連現在等於就有了一百七十多名八路軍戰士,再補充一百三十名俘虜,也就差不多了。

他手裡現在剩下沒有什麼劣跡的俘虜,也就這麼多人了,所以正好能讓特務連滿編。

不過楊遠山並不打算直接讓這一百三十多名俘虜加入特務連。

如果這麼幹,會讓特務連變得十分有些混亂,戰鬥力直接崩盤!

畢竟每個班都有一半人是俘虜,那太可怕了。

所以他決定採取競爭機制,讓俘虜在劉家村跟著特務連的戰士們參與訓練和勞動,然後每天選擇表現最好的五個人加入特務連各排、班。

這樣一來,花二十多天時間,就可以將這一百三十名俘虜轉化為基本符合特務連要求的戰士。

由於有了競爭,俘虜們會不自覺地把加入八路軍當成十分榮耀的事。

一旦他們成功加入,自然會為了維護這份榮譽而拼死作戰,再不可能有任何異心。

……

這麼一番安排,在場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計劃十分靠譜,忍不住拿敬佩的眼神看著楊遠山。

早已成為楊遠山腦殘粉的韓陽忍不住讚歎道:

“連長,你這個法子和之前的訴苦會一樣,真是絕了!”

許少白不知道什麼是訴苦會,但他有幾分敏感性,連忙問道:

“什麼訴苦會?”

韓陽當即把訴苦會的內容跟他敘說了一番,許少白越聽眼睛越亮,連忙道:

“連長,這麼好的法子,咱們應該寫成材料,上報給上級啊。

這樣一來,咱們八路軍以後就不愁兵員了,只要俘虜了二鬼子,都可以用這個法子將他們轉化為咱們自己的兵。

甚至就算是小鬼子,說不定也能將其轉化成反對侵略戰爭的同志呢!”

楊遠山何嘗不知道訴苦會有很大的價值?

但他一沒有時間,二也是對繁體字不熟悉,所以才沒有把這玩意兒寫出來。

現在有了許少白這個筆桿子,他也樂得輕鬆,當即點頭:

“許指導員此言有理。這樣吧,就麻煩許指導員抽空把訴苦會的思路、方法這些都寫成材料,彙報給團裡。

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問韓陽或是來找我也行。”

“行!我一定儘快。”

許少白興奮地點頭答應了下來。

說完了編制問題,楊遠山又和眾人討論、最終確定了十個排的排長。

步兵一到四排,分別是韓陽、鄭二喜、王喜奎、陳亮娃,騎兵兩個排分別是李有窮和牛耿,後勤是趙力,機槍排是馮雙林,炮兵排是王根生,偵察排是李大河。

可以說,楊遠山暫且還是隻信任這十名最開始跟著他組建特務連的老兵。

從軍事素質和政治素質兩方面考量,這十名老兵都是目前特務連裡的翹楚。

但這肯定不會是常態,後續他自然要透過他們的表現,進行優勝劣汰,能者上,庸者下。

最多兩個月,他就會重新調整這些排長的職位。

打仗,不是請客吃飯,容不得半點情面!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他當然不會犯這個錯。

人員安排好以後,特務連線下來的任務就是練兵了。

楊遠山當即把自己穿越前當兵進行的一些訓練拿了出來,天天往死裡操練特務連的戰士。

佇列、早晚幾公里的負重跑步、射擊、投彈、拼刺、體能訓練、戰術、戰壕挖掘、工事修築、擲彈筒和迫擊炮的使用……

花樣繁多的訓練,把特務連的戰士們練得苦不堪言,汗如雨下。

還好打下萬家鎮後,特務連的糧食和肉食都不缺,因此才能支撐得住戰士們這樣高強度的訓練。

就是到了晚上,特務連的戰士也不能休息,還要學認字,先從自己姓名開始,逐漸學習一些常用字。

這也是我軍的傳統了,當年長征路上,戰士們邊趕路,一邊也要學認字。

那些俘虜們這下子終於被特務連的生活給折服了,個個訓練和學習起來,勁頭十足,人人爭先,都巴不得早日能脫穎而出,正式加入特務連!

……

時間就這麼一天天過去,轉眼就是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楊遠山除了偶爾派特務連的戰士們正常出去打打炮樓、搞搞副業外,就是握在劉家村訓練部隊。

這一個月下來,他的特務連總算變得齊裝滿員、龍精虎猛了。

三百來人的特務連,除了裝備幾乎人手一支的三八大蓋外,歪把子輕機槍有十挺、捷克式三挺、擲彈筒八具、九二式重機槍兩挺、60迫擊炮一門、82迫擊炮一門,子彈、炮彈、手榴彈更是絲毫不缺!

楊遠山覺得以自己如今的實力,應該可以和獨立團的任何一個營硬碰硬,並拿下他們!

眼看著上次萬家鎮繳獲的物資又吃得差不多了,楊遠山覺得是時候再找找小鬼子的麻煩了!

想到這裡,他當即把魏大勇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連長,你找俺?”

魏大勇穿著一身嶄新的灰軍裝,沒戴軍帽,滿臉紅光的樣子,一看就是個酒肉和尚!

這灰軍裝,自然是萬家鎮繳獲的布匹,楊遠山請劉家村的大娘大姑娘們幫忙染了之後縫製而成。

由於布匹數量不少,楊遠山甚至十分奢侈的一名戰士發了兩套!

這待遇要讓獨立團其他戰士們知道了,估計會羨慕的流口水!

“不錯,和尚,你還記得你逃出來的那個戰俘營麼,我想讓你帶著你那個班的戰士,去戰俘營摸一摸情況。”

楊遠山開口道。

如今魏大勇也是偵察排的一名班長,手底下也有九個人。

“當然記得!那個鬼地方俺閉著眼睛都能找到!”

魏大勇的眼睛裡射出仇恨的光芒。

很顯然,他對於在戰俘營的遭遇,兀自十分憤恨。

“記得就好。我要伱去摸清楚裡面的鬼子數量、重武器情況、補給情況等等,你能完成任務嗎?”

楊遠山交待道。

雖然當初魏大勇從裡面逃出來的時候,楊遠山已經問過一次裡面的情況了,但現在一兩個月過去了,敵情有沒有發生變化,誰也不知道。

所以他才需要魏大勇再次去打探一番。

一聽楊遠山這是要打這個戰俘營的主意,魏大勇頓時十分興奮,把自己胸脯拍得“砰砰”響。

“連長放心,俺保證完成任務!”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

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
【大唐】+【穿越】+【爽文】+【掄語】\n貞觀二年四月。\n天空一聲巨響,本公子閃亮登場。 \n你說巨響哪來的?不好意思,是本公子把太極殿的屋頂砸了個洞的聲音。 \n司華年從天而降,把太極殿砸了個洞,但是司華年表示不慌,作為穿越者不可能剛穿越過來就被抓進天牢的,不然太丟穿越者的面子了。 \n但是司華年還沒說話呢,就真被李世民當成刺客抓了起來,不由分說就被壓入天牢。 \n司華年:李世民,你會後悔的!
歷史 連載 2萬字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狀元郎棄子逆襲路

許百齡
俞慎思穿成一名古代富戶子弟,父親高中狀元后攀龍附鳳,殺妻棄子。 兄姐帶著年僅三歲的他一路乞討從京城回到老家,卻被叔伯趕出家門。 寒冬臘月,單衣破屋,長姐將他緊緊抱在懷中哭紅雙眼,瘦脫相的兄長將最後一口吃的往他嘴裡塞。 所有人都眼睜睜看著,沒爹沒孃,不到年底,不被餓死,也肯定被凍死。 轉眼,他們就看到姐弟幾人: 從一天餓三頓,到賺得盆滿缽滿; 從買不起筆墨,到科舉大滿貫; 從世人皆可欺,到朝野敬服。
歷史 完結 5萬字
縣宰天下

縣宰天下

江炫煥
【種田+穿越+女帝+殺伐果斷+架空歷史】 蘇定穿越至大周朝,成為一方縣令。 他本是個不拘小節、行事灑脫之人,卻有著非凡的智謀和勇氣。 在這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他得到女帝賞識,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縣令,逐漸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關鍵人物。 他的命運究竟會如何? 是成為萬古流芳的一代名臣,還是在權力的漩渦中迷失自我? 且看他如何在這亂世之中,憑藉著自己的手段,縣宰天下!
歷史 連載 3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三國之袁氏天下

三國之袁氏天下

絲雨如夢.CS
這是一本關於袁紹的書籍,主角是袁本初的小說真心很少,這一本還可以看下去。 我們的故事從袁紹尚未發跡開始,從討伐董卓到雄踞北方,再到一統天下。 慢節奏,不碾壓橫推,一切都是合理發展。雖說有系統是穿越,但也不是無敵,細水長流,大家可以慢慢品嚐。 品嚐這一場袁氏聯盟的盛宴,這聯盟由朕書寫!PS:終於突破了三百萬字,關於袁紹的書籍寫到這裡,真心不容易。 請大家多多支援,人品保證,絕不太監,大家可以放心收藏
歷史 連載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