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yq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寧王?
宋辭?
眾人面色蒼白:這個瘟神怎麼來了!
他拿把摺扇,步步帶風,慢慢移到廳堂內。
“沈府熱鬧,不像北寧王府,沒點菸火氣。”
全場噤聲:誰不知北寧王三月前抄了自個兒家?
美其名曰:整頓門戶。
人都殺完了,不冷清才怪。
沈朗清差點嚇跪了:“王爺,您怎大駕寒舍?惜詞今晚才……”
他收起摺扇:“路過。”
宋辭掃視一圈,將視線落定在沈惜詞身上:“本王常年在外征戰,對京城姑娘瞭解甚少,但看衣著,這位便是惜詞吧?”
“正是。”
沈惜詞淡淡回聲,繼續擦拭長黛的傷口。
他也看出不對勁,轉頭看向沈朗清。
沈朗清支支吾吾,半天不吭聲,反倒旁邊的沈秋意不停嘀咕。
“王爺不知道,我家小妹得理不饒人,這主教育婢,她還要橫插一腳,未免有些多管閒事吧?”
宋辭拿扇扇風,眼眸深邃:“在門口,本王聽到動靜,你都快把長黛打殘廢,她護院中下人,有何不妥?”
“難不成,要眼睜睜看著你把長黛打死?讓本王的紅事碰上沈府的白事?”
鴉雀無聲。
沈朗清心中自有謀算,哆哆嗦嗦行叩拜禮:“王爺,小女說話做事過於魯莽,請王爺贖罪!”
“沒那麼多規矩。”他擺手:“沈惜詞,被岳丈照顧得好。”
見沈朗清臉色煞白,他輕笑,換張臉色。
“去請大夫,好生養著長黛的病。”
“你,隨我來。”
沈惜詞心下了然,帶著滿場的目光踏出門,剛剛站定,那雙不安分的手就圍到她腰上。
他輕輕抱住她,俯下身:“沈小姐是請本王看戲?”
沈惜詞不甘示弱,臉不紅心不跳的轉身,仰起頭。
“惜詞請王爺來,不只為與民女父親唇槍舌劍,還有一事。”
她從袖中掏出賬本:“王爺看這裡。”
沈府與相府母家暗通款曲,日日送銀的賬記得清楚明白,宋辭越看眉越緊。
好一會,他終於笑了:“惜詞姑娘為何將這些告知本王?結黨營私可是大罪,你就不怕沈家滿門被抄?”
“若怕,便不會將這些告訴王爺了。”
沈惜詞蹲下,攪攪池中水:“您剛剛也看到惜詞的處境,父親已知您與相府向來水火不容卻依舊要將民女送進王府當妾,他想兩邊通吃,可惜詞不敢。”
“惜詞只是沈府的線,一牽動全身,民女既已要入王府做妾,便是王府之人,自然是要求個平安。”
宋辭不置可否,很明顯對剛剛那番話很贊同。
瞭解甚少可不代表不瞭解。
從皇兄告知納妾時,他就知道有人要朝他身邊插眼線。
他連妾納入王府後的事情都安排好了,誰曾想……
沈小娘子竟整了這麼一出。
安排小廝出府截在他回王府的必經之路,來時又看她這個女娘不受待見,整一出“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戲碼。
這個沈惜詞,還不簡單。
他看著那雙狐狸眼:還挺好看。
沈惜詞見有戲,忙補充道:“今日順利入府後,惜詞與王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敢違背王爺半分,若違誓言,天誅地滅!”
宋辭朝旁邊瞥一眼:“用不著,本王答應你就是了。”
她愣神:“答應什麼?”
他蹲下,移到沈惜詞身邊:“今後,不管朝堂局勢如何變化,本王都相信你不會出賣王府。”
她略抬眼瞼,剛好撞入宋辭視線,深沉無比。
氣壓越發低,沈惜詞突然起身,臉熟的和蘋果般:“借王爺待衛在庫房門口等著!民女去補口脂!”
瞧著離去的背影,宋辭忍不住笑出聲——
王府要熱鬧了啊。
槐樹下的男子探出頭,恭恭敬敬行禮:“王爺,沈姑娘這邊……”
“按她說的辦,記得多找幾匹馬。”宋辭想到什麼:“今夜的事先放放,陪本王去買些藥。”
“是。”
*
沈惜詞回房,大口大口喘著粗氣:還好跑了!
宋辭這個不可一世的高貴王爺,竟然會媚術!
可他……
他是個男人啊!
若不是沈惜詞真真實實見過沈秋意在古書上偷偷學習,甚至喪心病狂對她練習過,她打死都不會相信宋辭與沈秋意修的是同等道法!
那種一模一樣的感覺,沈惜詞打死都不會認錯!
不寒而慄,沈惜詞摸著一身雞皮疙瘩,拽走鑰匙和些物件,走到庫房前。
她開啟,略微掃掃地面,朝門外喊道:“有勞幾位,有多少搬多少。”
等到沈朗清得知訊息時,沈惜詞已將庫房搬個空空。
他趕到現場,只能和雲娘大眼瞪小眼,氣的連話都說不出。
“大夫人,”她上前:“夫人想來正沾沾自喜,我還有一成聘禮在今夜前被移到鄉下房子內,那成禮我不要。”
雲娘一聽,心情有陰轉晴,剛想說話,又聽句:“500兩銀,換那一成禮。”
500兩?!
她瘋了不成?!
“你……你昨日,你昨日與秋意不是這麼說的!”
“那是昨日,”她竊竊笑:“昨日,我以為沈府窮,誰曾想……”
這不要皮的東西竟然諷刺她!
可如今她身後站的是北寧王,是整個北寧王府!
她不敢動怒,看眼沈朗清那深思臉色只得壓低聲音:“我可以給你,但你若張揚……”
“多謝夫人給的500兩嫁妝!”
沈惜詞眉眼彎彎,走進賬房,直劃500兩銀。
門外馬車數輛,車車都在放貨。
京中百姓最愛熱鬧,各個駐足,七嘴八舌地誇讚沈府排場大,對女兒極其重視。
沈惜詞見沈朗清那有苦難言的臉,暗自嘆氣,進門,打算休息會。
庭院有人翻牆過,穩穩落定在她身邊,默默行禮。
來者是個十四五歲的姑娘,手中拿著兩套桃紅嫁衣。
“王府的人?”
那姑娘點點頭,將衣服遞給她,翻牆而去。
她接過衣服,展開:做工精細,一看就是剛剛趕出的。
還挺用心。
她換好嫁衣,鑽進馬車,伴聲“起轎!”——
緩緩向北寧王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