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顯然經過此事魏國上層也逐漸意識到了兵力多的重要性,但河西之戰五萬武卒大勝五十萬秦軍的戰績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於是魏國成為了七雄之中,最為尷尬的一個。

最先完成變法的它,有著最多也是最為深刻的經驗,尤其是變法之一——魏武卒曾經的無限榮光,至今閃耀在魏人的心頭腦海。在這樣的情況下,精兵與暴兵之間的矛盾,在魏國幾乎無法調和。

若是國力強盛之時,大不了雙線發展,兩手抓,兩手都能硬——既有攻堅的核心魏武卒,又有平推的足夠兵力。可隨著河西、河東、河內三郡的一再丟失,魏國根本無力再維持兩手抓的消耗。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情況。

精銳的魏武卒,一直維持著數千的數量,比之秦軍的銳士要多上不少,但精銳程度卻有所降低,不足以在某個節點進行完全的壓制與圖片;但數千的數量,又不足以像往常一樣在一場十數萬兵力的大戰之中決定戰局的走勢。

尖刀吧不夠鋒利,重錘吧不夠力度,是進難攻、退無守。

怎麼說呢?就很尷尬。

但這並無太多作用的數千武卒,卻又分走了魏國本就不算太多的軍事預算,這也就導致魏國發展不起更多的兵力,甚至跟一直是七國墊底存在的韓之國的兵力差不多,而且就連那僅有的十數萬兵力的訓練也是不足的。

於是,魏軍在戰場上有如此脫節的情況,也就不足為怪了。

可惜的是,魏國的上層是永遠意識不到這點的,在他們的眼中,魏軍是既有突進的尖刀,又有厚實的兵力,不說重回巔峰,但也絕對是不弱的了。若是打得不好,一定是主將的問題,絕不可能是曾經稱霸過的體制機制不適應了。

不過戰場從來不會慣著任何人,它從來是一面誠實的鏡子,是騾子是馬在上頭走上一遭,也就全給照出來了。

但問題在於,將領能不能看懂,即便看懂了,又能不能將這樣的問題反饋到高層,高層又會不會採納。

當然,這些事情與廉頗毫無關係!

看著前方緩慢的推進,再看看幾乎斷檔的前後銜接,廉頗立即就發現了魏軍之中戰力懸殊的問題。

跟司馬錯的處境一樣,廉頗面對遲遲打不開的局面,雖然也是心急不已,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用命去堆!

如今的戰場,已然沒有了任何的計謀可言,拼的就是實力,就是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

「中軍三萬步卒正面壓上,兩萬卒分左右兩路襲擾秦軍側後!」廉頗緩緩下令道。

「是!」一旁的傳令兵立即領命。

五萬大軍隨即加速脫離中軍,加入前線之中。而這五萬大軍的到來,確實是令已經有些頭昏腦漲的晉鄙大舒了一口氣——明明秦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可偏偏自己帶著魏軍最為精銳的三萬大軍,就是攻不破秦軍的防線。

援軍已至,魏軍的聲勢大振,浩浩蕩蕩就往秦軍殺去。

這邊魏軍援軍趕到,那邊秦軍的進攻堡壘的部隊也在這時間裡終於撤回本陣,加入到防禦之中,可是已經辛苦鏖戰了半個多時辰的秦軍哪裡會是魏軍生力軍的對手,而且因為趙軍的存在,退回的秦軍有一多半還需要留在另一面,以防止趙軍的突然襲擊。

如此一增一減之下,即便雙方都得到了增援,但顯然魏軍的支援要更加的雄厚,而表現在戰場上則是:秦軍便被魏軍打得一退再退,眼看著就要被迫轉入營寨的防禦了。

當然,魏軍主力的抵達與秦軍攻擊兵團的撤回,也宣告著這場耗時數個時辰的突襲戰徹底被迫轉化為陣地戰。

若以戰略的角度來看,魏軍此次的突襲無疑是失敗的。鑿穿秦軍

陣線,會師趙軍的戰略意圖是一個都沒有實現,更別提什麼穿插包圍秦軍了。

但從實際的戰果來看,此次突襲,成功地打亂了秦軍的部署,並導致了秦軍在正面戰場和數個分戰場上損失慘重,保守估計秦軍至少有四萬人馬在此次突襲中飲恨當場,而趙魏聯軍的損失甚至不滿萬數。

四比一的戰損比,放到哪裡都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而且,秦軍的損失還在時間的推移中不斷的增多,只要內外夾擊的局勢不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那麼剩下的秦軍的消亡便是遲早的事情。

這樣的情況,幾乎是擺在了明面上。信陵君清楚,廉頗知道,白起更是明白。自然作為此戰的「始作俑者」——趙括,更是清楚明瞭。

然而,對於局勢的理解卻是截然不同。

信陵君和晉鄙堅信,勝利的天平已經徹底傾倒向趙魏,只要其他國家的介入,或是秦王憑空調出一隻數目及其可觀的援軍,秦軍的戰敗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不信?你看那不斷後退著的秦軍主力,還有那近在眼前的秦軍營寨。

白起卻是對自己的麾下有著絕對的信心,哪怕如今的情況已經崩壞,但只要外圍的軍隊趕到,自己就能立即對魏軍形成反包圍,勝負仍是未知之數。

當然,不能說他們錯了。

只是因為他們所掌握的情報有限,錯誤的認知導致他們錯誤的判斷。

信陵君和晉鄙一是錯估了對自己十二萬魏軍的戰力,同時也對趙括所部有所誤解。他們以為包圍圈內的趙軍很快會發動進攻,從而裡應外合與自己會師,那麼即便秦軍從關隘調集了幾萬大軍,也不過是抱薪救火而已。

而實際上,包圍圈內趙軍所剩不多的精銳戰力,被趙括全數調去了進攻光狼城。甚至若不是怕魏軍有所遲疑,連剩下戰力的反撲,趙括也還想再等一等。

至於武安君白起,對於敵我雙方兵力、戰力的分析與判斷,顯然比之信陵君要準確不少,但他千算萬算也絕算不到趙括戰至如此絕境之時,居然還儲存著一張足足十萬精兵的底牌沒有掀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