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麒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閣位於宮城的東南角,自東華門而入,往北是文華殿,往南一排廊廡,便是內閣所在。

明代內閣,最早設立於太宗文皇帝時期。

太祖皇帝廢宰相,罷中書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轄六部的政治體制,這樣固然使皇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但是代價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務都壓到了皇帝一個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戰,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應付得過來。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時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說,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為,太宗皇帝因靖難而得帝位,朝野上下雖不敢言,但終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業向天下人證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適坐這個皇位的。

這就導致太宗皇帝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處理政務上,他需要分出相當大一部分的精力,用來經略邊境。

內閣和司禮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朝堂慣例,將六部及各寺監等辦事機構,稱之為外朝,將內宦執掌的包括司禮監在內的二十四監稱為內廷。

內閣恰恰是位於外朝和內廷之間,起到調和內外,總柄機要的作用。

不過那是明後期的內閣才有的權勢。

太宗皇帝也是一個控制慾很強的帝王,他雖然建立了內閣,但是更多的是以備諮詢之用,同時,也給了翰林院的學子們一個觀政參政的機會。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內閣最開始設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為了讓翰林院的學子能夠參與政事。

這也是有明一代,內閣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關鍵所在。

太祖皇帝對官員十分嚴苛,但是對於讀書人卻十分優待,翰林院作為讀書人的最高機構,自創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養望之地,說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後備軍。

要知道,大明以科舉取士,所有考上來計程車子,無不是十年寒窗苦讀之輩,心性毅力都足夠,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真正參與過政事。

翰林院就是這些新科進士們用來觀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畢竟是清流之地,執掌的權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詔這些東西,很難真正參與到朝政當中來。

於是太宗皇帝就設立了內閣,從翰林院當中簡拔出優秀者,入直內閣,預聞機務,減輕皇帝壓力的同時,也鍛鍊自己參與朝政的能力。

所以內閣的傳統,就是閣臣自翰林而出,這也是明後期非翰林不得入閣的雛形。

至先皇之時,天下承平已久,先皇雖然英明果決,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樣過過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樣歷百戰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難免趨於安逸。

於是為了減輕自己處理政務的壓力,進一步抬高了內閣的地位,先皇先是將負責抄錄奏疏,勘定古籍的中書科併入內閣,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又在內閣左右設制敕房和誥敕房,將翰林院錄詔的權力劃歸內閣,同時,凡有大政,必召內閣學士商議,使內閣在朝堂當中的地位逐漸攀升。

而真正使內閣風頭一時無兩的,則是“三楊”之時。

先皇死後,因今上幼弱,遺命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同時,命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英國公張輔,禮部尚書胡濙五位大臣輔政。

作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楊,也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支援下,成為了當時朝局的整個核心。

不僅以內閣之名,行使了票擬之權,更是將內閣的制度基本固定下來。

在三楊之前,內閣成員的基本來源有兩個,其一是翰林學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經歷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質都是以備諮詢。

所有的內閣大臣,包括翰林學士在內,都不會放棄本職,仍舊在自己的衙門當中掌事。

至三楊之時,三楊以輔政大臣之名,身負三師三公之銜,雖然仍舊兼任翰林學士,但是已經將重心放在了內閣當中。

以致於正統七年,翰林院喬遷新居,落成之時,主位上竟然沒有設三楊的位置,當時的翰林掌院錢習禮甚至理直氣壯的道:“此非三公府也。”

雖然最後在三楊的堅持下,還是恢復了他們的座次,但是這件事情已經足可看出,在當時的朝臣心中,內閣已經不單是翰林院的一個附屬差遣,而是一個獨立的機構。

朝廷慣例,一官不得二任,就是說一個官員,不能同時執掌兩個衙門,三楊既然執掌了內閣,哪怕兼任著翰林學士,也只能是虛銜,而非實職。

那個時候,應該算是明前期,內閣權勢最盛之時。

然而即便是文臣內部,依然會有派系的爭鬥,內閣之設,畢竟沒有書面上的定製,更多的是依靠三楊輔政大臣的權威。

因此三楊一死,六部便重新拿回了朝政的主導權,與此同時,幼年天子漸漸長成,一番雄心壯志,勵精圖治之下,內閣的票擬權也大大削弱,恢復了以備諮詢的地位,內閣的權勢也重新陷入了低谷當中。

但是即便如此,內閣草擬詔旨的權力,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更重要的是,雖然這個時候,因為內閣權勢不彰,而恢復了翰林學士兼任的傳統,但是內閣依舊被視為一個獨立的機構,在內閣排名首位的閣臣,依舊不得兼管其他衙門。

土木之役以前,內閣共有五位閣臣,分別是吏部左侍郎翰林學士曹鼐,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苗衷,戶部侍郎兼翰林學士陳循,工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高谷,翰林侍讀張益。

天子親征時,帶走了排名首位的曹鼐和排名末尾的張益,二人如今俱死於難。

因此內閣如今,就剩下了三個人,曹鼐,排名第二的苗衷理所當然的排名內閣首位,但是他老人家體弱多病,這幾個月都在府中將養,估計過不了多久就要乞骸骨了。

故而內閣現在真正做主的,就是陳循和高谷二人。

內閣和文華殿遙相對應。

二人用了午膳之後,站在廊下,遙遙望著集義殿中進進出出的勳戚朝臣,正巧看見於謙和陳鎰聯袂而出。

片刻後,高穀道:“這一天下來,勳臣文武,郕王爺至少見了七八位了吧……”

“應該有了,總政第一日,郕王便如此勤政,是社稷之福啊……”

陳循開口,語氣卻是一陣莫名,高谷並不答話。

又過了一會,陳循問道:“世用,依你所見,郕王今日之命,乃是何意?”

世用是高谷的字,陳循和高谷皆是翰林出身,二人年歲又差不多,私下裡都是以字相稱。

今天一大早,他二人就被召入了宮中,在太后的命令下,草擬了冊立太子的詔旨。

本以為,此事會讓郕王不滿,但是卻沒想到,他二人等來等去,竟然等來了金英傳命,恢復了內閣的票擬之權。

雖然郕王言明,此乃特殊時期的權宜之計,但是不管是陳循,還是高谷,都是深諳朝局之輩,豈會不懂這其中的含義。

朝堂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從權宜之計開始的,三楊之時是權宜之計,現在又是權宜之計。

再這麼弄兩次,那權宜著權宜著,說不準就變成了制度……

高谷搖了搖頭,亦是有些猶豫,道:“這位郕王爺的心思,我也看不準,金公公說,是因為局面危難,朝務繁雜,郕王爺為大局計,因而……”

“這話你信嗎?”

話沒說完,陳循就嗤笑一聲,道。

玄幻魔法推薦閱讀 More+
萬古玄天錄

萬古玄天錄

萬古曉白
三年前,秦政在雙神戰中隕落,三年後,在鬥氣大陸重生,最後打敗,靈天帝,成為千古一帝,秦始皇。 鬥氣大陸等級:(鬥之核、鬥靈、鬥魂、鬥天、鬥奇、鬥皇、鬥聖、鬥宗、鬥神、鬥決、鬥行、鬥尊、鬥仙、聖帝)
玄幻 連載 0萬字
天月傳

天月傳

童煥
沉浮大地,星移月變,世有百族林立,人,妖,魔三族獨大,創世之戰,大地生靈塗炭,流離失所,族群滅族亡種?整個大地滿目瘡痍,傳百世之後,曾沒落之族,曾巔峰之族,皆成浮雲,都化為了那天地間無聲的塵土。 種族之爭,王者之慾,創世之神器忽隱忽現,弱者悲哀,強者欲動,當天地色變,斗轉星移之時,一代人皇遺子,散落人間,本想平淡過完一生,卻不想命運再次選擇自己,創人皇之力,奪天地之勢,心本善,欲還世界一秩序,欲求
玄幻 連載 0萬字
命運交響曲:元素之戒

命運交響曲:元素之戒

粉色的白兔
不願意屈服於命運的他最終倒在了命運的面前。但正所謂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 “”來到異世界的他,為了逆天改命,踏上了為元素之戒注入能量的道路。 然而,一切似乎都不那麼順利......
玄幻 連載 0萬字
我在洪荒賣刮刮樂,聖人樂壞了

我在洪荒賣刮刮樂,聖人樂壞了

紅燒大排
葉青穿越到洪荒世界,覺醒神級刮刮樂系統。 只要有人付出代價刮獎,葉青就能白瓢刮獎次數,不管什麼寶物都能刮出來。 第一次刮獎。 趙公明運氣爆棚,刮中後天至寶一件。 葉青直接歐皇附體,刮到先天靈寶定海珠!頂級功法神象鎮獄勁!修為直飆太乙金仙! 第二次刮獎。 三霄,紅雲,夸父等聞風而來。 葉青刮獎大羅修為,戰力直逼準聖!人族氣運飆升! 等到妖族準備煉製屠巫劍時,面對一群戰力高深,比巫族還猛的人族。 妖皇
玄幻 連載 2萬字
不打工你怎麼成為魔神

不打工你怎麼成為魔神

荔真香
【暴爽無敵流】穿越異世界,恰逢詭異復甦,世間災變不斷值此之時,蘇墨覺醒了打工成神系統只要打工,就能賺到屬性點於是,外賣員,出租司機,路邊攤販……在這詭異遍佈的世界裡,蘇墨做起了微不足道的工作賺取了大量的屬性點——全屬性一百,銅皮鐵骨,金剛不壞全屬性一千,氣血如虹,凌空虛度全屬性一萬,意念熔爐,不死之身……等到古神復甦的那一天,人間震怖,修士絕望蘇墨騎著小腳踏車偶然路過,熱情問道:“先生,您買保險嗎
玄幻 連載 19萬字
定平川

定平川

所念皆所往
《定平川》在廣袤的定平川大陸上,宗門林立,強者為尊。林軒,一個出身平凡的少年,自幼父母雙亡,被老修士收養。 天賦平平的他,憑藉堅韌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踏上了修煉之路。一次意外,他啟用了父母留下的神秘玉佩,進入了一方小世界——虛空界。 虛空界內時間流速與外界不同,更有一座蘊含無盡機緣的虛空塔。從凡體境起步,林軒一步步突破自我,挑戰虛空塔的層層考驗,獲得強大的功法和武技。 然而,隨著實力的提升,他逐漸
玄幻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