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楩感到無奈和惱火。

這老朱到底是幾個意思,為什麼總是和自己過不去?

就那麼想自己死嗎?

難道他是自己的後爹不成?

你還有幾年活頭?就好好的活到死不好嗎?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到時候怎麼打怎麼鬧,那是我們的事了,你就別摻和了唄。

可是朱元璋不得,非得要召朱楩入京,一看就是沒憋好屁。

朱楩當然不想去,但是他難道能抗旨不遵嗎?

沒聽這些錦衣衛都說了,若是自己敢抗旨不遵,他們就可以原地把自己革除為廢人,到時候就可以押解自己入京了。

關鍵時刻,還得是這些土司靠譜啊。

“又有人造反了,”朱楩得到了系統的警報,立即一臉喜色的說道:“而且是北勝州在攻打鶴慶縣。”

鶴慶縣隸屬於麗江府,而麗江正是木邱的家,包括這鶴慶縣其實也是她的侄子在負責的,也是木初的長子。

木邱露出一臉擔心的表情,但是並未有所聲張。

木邱真的是很有進退,哪怕朱楩麾下的所有人,都知道她和朱楩的關係是怎麼回事。

但是木邱也從來都不會自作主張,更不會端起架子,反而還會對王福稱呼一聲王大哥,連之前的沐春與現在的沐晟,當然還有這次被留守的趙括,也都挑不出半分毛病。

所以她再著急,也還是要等到朱楩去做決定。

可面前的錦衣衛們卻面面相覷著。

“殿下,何出此言呢?”

為首的錦衣衛皺著眉,提醒道:“殿下,我們可是有聖上口諭,有密旨在身。您可不能抗旨不遵啊。”

否則他們真要動手了。

朱楩冷哼一聲:“你們少嚇唬我。有本事伱們就把本王抓走。”

沒想到此話一出,竟然真有兩個錦衣衛要上前來。

連朱楩都愣住了,竟然真有愣頭青嗎?

還好為首的錦衣衛反應了過來,連忙伸手阻攔,側頭低喝一聲:“你們想死啊?”

結果那兩個錦衣衛卻毫不畏懼的說道:“咱們是給陛下效命的,咱們的命都是陛下的,就算他是藩王又如何,只要是陛下的命令,咱們就要遵行。”

“好一個忠心耿耿,王福,”朱楩大喝一聲。

王福立即上前一步道:“末將在。”

“有人造反,按照律例,身為戍邊藩王,本王在戰事時可以統兵作戰。來呀,把他們給我充軍了,”朱楩一臉冷漠的說道。

既然無法讓你們神秘消失,那就讓你們合法消失吧。

“殿下,”錦衣衛的頭目被嚇了一跳。

畢竟他們錦衣衛也屬於武裝部隊,說到底也是軍部的,只不過是直屬於皇上的直屬部隊,不歸尋常衙門管而已。

可若是以朱楩王爵的身份要他們充入軍中,那自然是合理的要求。

然而他們剛開罪了朱楩,想也知道哪有好果子吃。

王福也猶豫的看了眼朱楩。

這畢竟是錦衣衛啊,還是夠資格穿飛魚服的錦衣衛,這可是陛下的心腹,乃至眼前紅人。

這麼做肯定會得罪朱元璋的。

朱楩也看出王福有什麼擔心,冷笑著說道:“難道本王不能這麼做?難道他們錦衣衛就真的這麼牛皮,可以無法無天,甚至不尊法度?到底我是王爺還是他們是王爺?到底這天下還姓不姓朱?到底誰是朱元璋的兒子?我倒是真想問問看了。”

竟然直呼洪武大帝的名諱?

就在那兩個愣頭青錦衣衛大怒就要上前時。

為首的錦衣衛卻一頭冷汗的,‘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叩見殿下,下官雖然有陛下皇命在身,卻冒犯了殿下的王顏(臉面),該當死罪,還請殿下法外開恩饒下官一命,”蔣瓛,原來是他親自奉命來召朱楩入京的。

錦衣衛雖然名聲很大,但其實只設定了一個指揮使,也就是說他就是錦衣衛的老大。

之所以蔣瓛會被派到雲南來,一個是朱楩畢竟是藩王,朱元璋怕這小子不給別人面子。

蔣瓛身為錦衣衛的老大,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就有點膽色,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藍玉案牽連甚廣,而蔣瓛則是秘密告發藍玉要謀反的人,實際上卻又拿不出實際證據。

所以這也算是讓他出來躲一陣子。

但是蔣瓛此時卻滿頭冷汗。

作為朱元璋的近臣,他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譬如說朱元璋已經開始猜忌朱楩,唯恐這個以前一直不受待見的老十八,如今突然起勢,加上現在皇太孫是朱允炆,還根基不穩。

一旦朱元璋死了,萬一朱楩造反,誰能抵擋雲南的大軍?

他可以告藍玉密謀造反,卻哪敢逼朱元璋的兒子造反啊。

這位殿下都要直呼陛下的名諱了,一旦他再無禁忌,來一句陛下身邊有歹人,搞個靖難之役出來。

不論最後誰輸誰贏,這麼丟臉的事,朱元璋又那麼小心眼,他們這些錦衣衛有一個算一個,都得滿門抄斬誅滅九族。

他們錦衣衛一直都是幹這個的,他們就是幫朱元璋滅族別人的,哪裡不知道老朱的性格和手段。

那兩個錦衣衛還沒反應過來,見老大如此膽怯,甚至還有些不屑。

而蔣瓛已經起了殺心,扭頭喝道:“你們還不跪拜殿下?真該死啊。他們竟然敢頂撞殿下,該殺。拉出去砍了。”

兩個愣頭青根本來不及反駁,直接就被身邊的錦衣衛們利落的按住肩膀。

眾錦衣衛拿住兩人後,分別鉗制著他們的雙臂,然後一左一右的一較勁。

‘咔吧’。

可怕的聲音響起,那是骨頭碎裂的動靜。

兩個人當場就昏死了過去。

他們錦衣衛專門幹這個的,收拾起人來,乾脆果斷且手段殘忍。

他們自然不會給兩人再開口的機會,既然老大要他們死,那就絕不能給他們任何活命的機會。

但是也不能明目張膽的讓人不能開口,於是生生掰斷了他們的胳膊,把人疼死了過去。

本來一共有十二個錦衣衛同行而來,此時除了蔣瓛跪在那裡,另外九人分別架起兩個愣頭青同行直奔外面走去。

看來他們是來真的?竟然真要當場格殺兩個錦衣衛?

畢竟蔣瓛是他們的老大,別人不敢隨意對付的錦衣衛,蔣瓛卻掌握著他們的生殺大權。

何況蔣瓛有著自己的底氣,就算真的等到回去對朱元璋覆命時,他也能給出合理理由。

現在連朱元璋也不願意和朱楩撕破臉,如今之計只為了把朱楩哄騙到應天,到那時,自然就可以由朱元璋親自收拾朱楩了。

所以他們絕不能逼這位滇王殿下造反,那樣就全完了。

朱楩冷冷的看著蔣瓛。

實話實說,剛才那一刻他是真的想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就要造反了。

他不是沒有底氣,雖然現在的底氣還不是很充足,但是接近上億的資源可不是開玩笑的。

還是那句話,即使只有五十個機槍手,其造成的破壞力,在這個時代那也是無可匹敵的。

足夠朱楩一路殺到應天了。

再有足夠的炸藥包去炸開應天城門,他就能一路長驅直入,甚至可以在一兩個月內抵達皇宮。

他就想當面問問朱元璋,還能不能愉快的一起玩耍了?

他也想問問,自己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兒子,你不會是抱錯了吧?這麼搞我心態?

朱楩的心態真要炸裂了。

不說麾下明軍是否會追隨自己造反,至少朱楩敢保證,能拉起一支幾百上千對自己死忠的隊伍。

那就足夠了。

這是降維打擊,一旦組建出一支現代化的軍隊,足以碾壓這個時代的一切鐵血軍團了。

只是這麼一來,朱楩明白,自己要親手手刃無數人的生命。

他如今連土人百姓都能容納,反而要對同胞漢族百姓屠戮?那些明軍可都是他將來爭霸天下的資本與底氣。

何至於自己要親手去覆滅呢?

看著眼前的蔣瓛,朱楩氣不打一處來,說道:“你們是真該死啊。我們自己家的事,你們也要摻和進來?錦衣衛真是好大的官威啊。老子畢竟是個王爺。”

蔣瓛連忙‘咣咣’磕頭。

藍玉案的風波還未結束,而且上任錦衣衛指揮使,就是因為胡惟庸案太賣力,結果最後為了安撫群臣,被朱元璋拿去砍掉腦袋了。

蔣瓛現在可是後怕不已,也把那兩個愣頭青恨死了。

你們以為在藍玉案中衝鋒陷陣,把那麼多人牽連了進來。

陛下是殺得痛快了,也給你們獎賞了飛魚服。

可現在眼前的人是誰?這是陛下的親子,是戍邊藩王滇王殿下。

想在陛下孩子身上找功勞?真是想瞎了心了。

你們又哪裡知道,陛下雖然看似猜忌滇王,卻也曾在朝堂上稱之為‘朕之虎子’這種高度評價。

竟然想把滇王逼反,不也是在逼陛下同室操戈,甚至是殺死自己的孩子嗎?

這兩個蠢貨,你們想死我成全你們,但是你們別害我啊。

蔣瓛心裡一邊罵著,卻又不敢開口,此時他連一句辯解都不敢說,就只是不住的磕著頭,很快地面都染上了一層紅暈。

但是朱楩卻還嫌不夠,只是冷漠的看著。

到最後連木邱都有些於心不忍了,靠近朱楩,輕輕的拉了拉朱楩的手,又搖了搖頭。

木邱雖然沒去過京城,也並不是很清楚錦衣衛的職責。

可她知道,這些人,尤其是眼前這人身份地位不低,還是朱元璋的心腹,得罪他們並不划算。

朱楩這才開口:“起來吧。”

“謝殿下饒命,謝木姑娘,”蔣瓛跟個人精似的,能在朱元璋手底下當差,還是錦衣衛指揮使這種重任,哪能一般。

所以蔣瓛一眼就看出木邱在朱楩心裡的地位有多重了。

而朱楩則是心裡一動,說道:“你知道這是我媳婦?”

這裡畢竟是在雲南,而且朱楩和木邱也沒有成婚,說白了連訂婚也沒有,而是私定終身的。

朱楩當然沒有忘記家裡有個二五仔。

但是他想從蔣瓛嘴裡試探出,朱元璋那邊又是什麼態度呢?

蔣瓛抬起頭,顧不上擦拭額頭皮開肉綻後的鮮血,傻傻的看著朱楩:“下官不知,殿下您何時成婚了?”

朱楩輕哼一聲,已經心中有數。

而蔣瓛則只是裝傻充愣。

他承認他知道木邱的存在,以及木邱和朱楩的關係。

但是那又如何?他是絕對不會喊出滇王妃的,他不傻。

沒有朱元璋點頭,就算你倆連孩子都一大堆了,那也不做數的。

至於朱元璋的態度,那就是沒態度,你翅膀再硬,老子不點頭你也沒轍。

想結婚?想娶媳婦?

等老子給你安排吧,前提是你得來應天不是。

沒過多久,那些個錦衣衛就從外面回來了,而且有兩人以布包裹著什麼,下面還滲透著血,想也能猜到那是人頭。

他們不敢期滿朱楩,隨便找倆人就給頂了,萬一朱楩問起來,或者要看人頭呢?

他們不傻,也犯不上。

錦衣衛們再來到朱楩面前時,他們連猶豫都不帶猶豫的,‘噗通噗通’的,全都在蔣瓛身後跪了下來,並且重重的把腦袋磕在地上。

開玩笑,他們老大都跪在這裡了,腦袋上全是血。

他們敢有半點猶豫嗎?到時候別管朱楩了,他們老大回頭就得弄死他們。

所以他們磕頭的更加給力,一個個腦瓜子磕的嗡嗡響,那真是鮮血橫流,只怕不比蔣瓛更慘。

“殿下,這兩個憨貨死不足惜,只求您別因此而氣壞了身子才是,”蔣瓛連忙趁此機會,既岔開了話題,也趕緊說些好話。

他不敢求情,而是勸朱楩別再生氣了,和死人頭沒必要生氣。

他很聰明,簡直太聰明瞭。

但是朱楩畢竟不是朱元璋,好笑的說道:“我還沒到那個年紀,生點氣也無所謂。倒是蔣指揮使,拍馬屁討好本王倒是無所謂,可別用力過猛了。本王最不喜歡的,就是被人阿諛奉承。”

蔣瓛嚇了一跳,趕緊說道:“下官不敢。”

“嗯,你們都起來吧,”朱楩一邊讓錦衣衛們起來,自己反倒是坐下了。

錦衣衛們這才顫顫巍巍的起來。

之所以這樣,一個是被朱楩的王霸之氣嚇得,當然還有腦袋磕的,貌似都有點腦震盪了,能不晃嗎。

朱楩瞧著好笑,但是內心中並未有半點得意,也不會因此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什麼的。

不至於,真不至於。

朱楩反而還在生氣,說到底,問題的根源還是在老朱身上。

說白了還是因為朱元璋猜忌自己,一直找自己的麻煩,所以才有這麼一檔子事。

朱楩氣得說道:“有時候我真懷疑,我爹到底是不是我爹。”

“殿下可不敢這麼說啊。”

王福他們還沒怎麼樣,蔣瓛卻被嚇得再次跪下來了,身後的錦衣衛們也一樣跪了一排,低著頭不敢說話,也不敢聽的樣子。

蔣瓛都要哭了,勸道:“殿下啊殿下,您何須跟我們較真,又何必與陛下置氣。陛下也是太想念您了,才派咱們來迎接您回京城,想要好好瞧瞧您。畢竟您當初就藩時只有十二歲,陛下惦記您呀。”

但凡朱楩現在跟朱元璋鬧翻了,他蔣瓛就是千古罪人,不但全家都得死,而且還是誅滅九族的那種。

所以蔣瓛一通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就好像一開始說出朱元璋口諭的人不是他,彷彿一開始明目張膽要警告朱楩的人不是他一樣。

那道口諭本是密旨,蔣瓛可以不說而照做。

但是他還是說了,目的是想讓朱楩也能配合他們。

哪裡想到,竟然起到了這樣的效果。

蔣瓛如今只想抽自己幾個大嘴巴,他也確實那麼做的。

‘啪啪’,蔣瓛抽著自己的嘴巴,已經真要哭了:“殿下啊殿下,您就饒了下官吧,下官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也從不敢離間您和陛下的父子親情呀。”

現在的蔣瓛,哪裡還有平日裡錦衣衛指揮使那威風八面的樣子。

可是沒辦法,不光是他,而是連他全家的命運都捏在朱楩手裡。

蔣瓛現在是全大明最怕朱楩造反的了。

偏偏蔣瓛知道許多別人不知道的內情,他深知朱元璋猜忌著朱楩,也深知朱楩竟然有著驚人的武力,不論是上陣殺敵,還是為將為帥的統率力,又或者是計出不窮的謀略,乃至改土歸流改革全雲南的政治手腕。

就他的那些所作所為,但凡他不是老十八,而是老二乃至老三,朱元璋都要把他做太子接班人了。

朱元璋甚至真的那麼說過。

可惜朱楩是老十八,無名無分,排位還那麼低,年齡也不夠。

立嫡立長,怎麼都立不到他那裡去。

可越是如此,朱楩能甘心情願的對自己的侄子俯首稱臣嗎?

蔣瓛心裡跟明鏡一樣。

朱楩早就僭越了,換做另一個人,哪怕換成沐英你試試,早就被全家抄斬了。

朱元璋猜忌朱楩不假,可是這也恰恰證明了,朱楩有那個能力。

否則朱元璋怎麼不去猜忌別的兒子?

朱元璋猜忌朱楩,恰恰也欣賞著朱楩的能力。

可這些都不該是他一個臣子去想去幹涉的,因為這真的會死人,還是死一片一片的那種。

藍玉案就死了一萬五千多人,還是一公爵,十三位侯爵,二位伯爵,以及都是誅九族的那種。

還差你一個小小錦衣衛了?

朱楩只覺得好笑,換做旁人造反,錦衣衛只會去抄家問斬。

結果眼前這位指揮使,卻苦口婆心的勸自己。

怎麼回事?

“行了,你們起來吧,說得好像本王要和父皇斷絕父子關係似的,”朱楩抬手虛託了一下。

蔣瓛剛要起身,又聽朱楩說道:“本王在意的是,這兩年幾乎全雲南都在打仗,全雲南都要反了,本王處置那些傢伙有什麼不對?”

蔣瓛直接又跪下了,冷汗也再次橫流不止。

朱楩奇怪的看了眼蔣瓛,問道:“你喜歡跪著?”

蔣瓛張著嘴,答不上來。

問題是殿下,您想抱怨的話,也該去京城跟陛下說啊。

您何止是先斬後奏處置了那麼多朝廷冊封的土司官,您後面做的那些事,陛下又不是不知道。

我何德何能,膽敢搭話啊。

何況您說全雲南都要反了,您是一個字都沒提陛下,但是每個字也沒離開陛下,話裡話外不都是想說陛下昏庸無道嗎?

這我敢說一個字不?

蔣瓛想死的心思都有了,至少現在死,能保住一家老小啊。

(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