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毛臭豆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虞皇都,司天監觀星閣。

觀星閣正中間放著一張案几,案几上擺著一隻銅香爐,香爐上煙霧氤氳,香爐邊上擺著一隻銅葫蘆。

這銅葫蘆油光發亮一看就沒少盤玩,葫蘆的上面還掛著一副乾坤圈。

這乾坤圈為上好的黃花梨雕刻而成,上面雕刻著繁複的星宿圖,黃燦燦的甚是華貴。

案几的正中間放著一本書,這書被開啟。

此時司天監的監正正盤坐在案几前,他身著道袍,頭戴蓮花寶冠右手手持拂塵,左手在不停地掐算著什麼。

司天監作為掌管天文曆法風雲氣象,斷氣運興衰推皇朝命數的特殊機構,他們的在編官員大多都出自道門。

而他的對面此時正坐著一位頭包幞頭身著紫衣之人。

這人雖然年紀不小,但卻面白無鬚鶴髮童顏。

“趙大人,如今各藩鎮蠢蠢欲動,各藩王也都圖謀不軌,您可曾從《萬衍讖符》看出些什麼了嗎?”

這人一說話便是尖聲細語,分明就是個太監。

而觀他身著紫衣在宮中的品階定然不會低於三品。

在太監之中能得三品的全都是皇帝的心腹,平日裡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但是現如今他對這位趙姓監正卻態度謙擺出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

“這個《萬衍讖符》之內所書的東西實在晦澀深奧,我與同僚們苦心研究多年也只是初窺門徑,解讀出了很少的一部分內容。並且這部分內容還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趙監正凝著眉有些慚愧地說道。

“陛下對此事也十分重視,據典校司的暗探們來報如今狼居庭的靈哲尊者們也正閉關解讀這本《萬衍讖符》,據說他已經初窺門徑可能依次來入主中原。”

紫袍太監憂心忡忡地說道。

“此乃痴心妄想,我中原神器豈是他們這些未開化的蠻夷可以窺伺的。”

趙監正卻是不屑一笑。

這草原之上的狼居庭乃是草原各部族共尊的精神信仰之地。

狼居庭位處北方草原最高的山峰狼居山上。

傳說這座山峰本是草原守護神狼王神所居住的神山。

因草原各部族皆崇拜狼王神,所以狼居山在草原人的心中地位十分崇高。

而狼居庭則是由草原上最古老的教派薩滿教發展而來。

原本薩滿教作為草原上共同信仰的宗教傳播十分廣泛,但是由於草原各部族之間爭鬥和分裂導致薩滿教也開始分化發展,狼居庭由此而產生。

但與原本的薩滿教不同的是薩滿教只在精神信仰方面對草原有影響,而狼居庭除了是草原各族的精神圖騰之外還對草原各族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草原各族之間發生戰爭分裂等一切軍事政治活動狼居庭都有權力且有能力支援或者阻止。

他們就像是大虞的皇室一般,諸侯節度使都必須聽從皇室的命令。

但他們又與大虞皇室不同,狼居庭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禁止部族之間的戰爭。

甚至他們還會鼓勵各族之間相互攻伐相互爭鬥。

他們這麼做一方面可以鞏固狼居庭在各部族間的地位,另一方也可以讓各部族都保持高昂的戰鬥力。

也真是因此在幾百年間,在狼居庭的操縱下北方草原從只有東胡這一部族不斷地分裂成為如今大大小小十數個部族。

這其中最出名就有鮮卑、室韋、烏護、柔然、處月、高車、土谷、乞塔八大部族。

八大部族之間年年攻伐不休,相互之間又不斷結盟。

可每年深秋之際,狼居庭都會頒下狼居令來徵召各部族之間的勇士對大虞皇朝的邊境進行劫掠,他們將這種行為稱為打草谷。

而無論之前各部族之間的鬥爭有多激烈,也無論各部族之間有多少血海深仇在打草谷期間他們都能做到親密無間相互信任。

可一旦打草谷結束之後,各部族將各自的戰利品帶回部族之後,他們又開始準備各部族之間的戰爭。

對於他們的這種行為大虞皇朝的一種士大夫們很不理解,因此只能將之稱為野蠻愚昧。

但是正是因為這些野蠻愚昧的草原部族每年都會給大虞皇朝的邊境造成重大的損失。

大量的糧食物資被搶被燒也有大量的人口被他們擄掠。

因此大虞皇朝的邊境上常年屯駐這大量的守軍,衣重道原本就是這些邊軍的一員。

“草原上的那群蠻子雖然戰力不錯,但是以他們的智慧想要理解這《萬衍讖符》簡直是痴人說夢。”

趙監正將案几上的那本《萬衍讖符》翻了翻。

要說這《萬衍讖符》真是一本奇書。

這本書最早出現在三十五年前,當時是一個道門的雲遊道士在一間破舊的道觀中發現的。

開始時他看到此書認為可能時某本不知名的道藏。

但是待他研究之後卻發現,這本《萬衍讖符》卻並非什麼道藏真經。

因為正本《萬衍讖符》之中全是不知名語句。

每一頁的字數都是五百九九字,這些文字像是繞線球一般形成一個長方形的圖形。

這些文字全部都是普通的文字,但是連貫起來卻又是毫無關聯的單個字型。

起初這位雲遊道士感覺這可能只是一本前人胡鬧而寫的字帖。

但是直到有一天,他在觀看此書的時候發現每隔幾個字再看,就會發現其中的語句變得通順且具有含義。

於是他潛心研究之後發現他解讀出的部分竟然是當朝皇帝聖成帝的生平。

這讓這位道士不由更加好奇,於是他將這事告訴了他的同門好友。

在好友的幫助之下他們竟然解讀出了聖成帝的結局。

這下可讓兩人嚇得魂飛魄散,要知道妄議皇帝的生死可是殺頭的大罪。

而這本書不光給出了聖成帝的死因更加給出了聖成帝具體死亡的時間。

這在兩人看來這本《萬衍讖符》簡直就是妖言惑眾的妖書。

這兩人原本是打算將這本《萬衍讖符》付之一炬的,但是當他們準備點火燒掉此書的時候他們有於心不忍了。

他們實在好奇這本書所預言的聖成帝結局是否正確。

於是兩人商議之後,他們決定暫時留下此書等待聖成帝是否會如同書中說所的一般最終服用金丹暴斃而亡。

當時的聖成帝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當時各藩鎮和藩王勢力極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皇室的統治,因此聖成帝大力提拔官員及宦官用以制衡藩鎮與藩王。

在他的鐵腕與英明領導之下各藩鎮節度使和藩王都老實的如鵪鶉一般。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雄主結局不應該會變成《萬衍讖符》裡預言的那般暴虐兇殘,最終服用金丹而暴斃。

可隨著時間的發展,當聖成帝將藩王和藩鎮全部都壓服之後,他開始變得縱情享樂。

他開始變得痴迷長生,於是他真的開始服用丹藥。

最讓他們兩人恐懼的是最後聖成帝真的在《萬衍讖符》預言的時間暴斃而亡。

當兩人確認了《萬衍讖符》的預言準確性之後他們對如何處理這本書產生了分歧。

最先發現《萬衍讖符》的道士認為這是一本不祥之書應該將之銷燬。

但是他的同門好友卻認為此書定是上天賜下的神書,應該將之進獻給皇室,到時候皇室必定會重賞他們。

最終兩人還是沒有抵擋住利益的誘惑決定將這本《萬衍讖符》上交給皇室。

但是當時沒有人相信他們說的,畢竟如此荒謬之事正常人都不會相信的。

於是毫不意外地被官府打了一頓後驅離了。

這一頓毒打讓兩人憤恨不已,他兩決定將書中的其他預測當眾公佈出來,以此來證明《萬衍讖符》的準確性。

於是他倆竟然連夜在城門口寫下了《萬衍讖符》中的一句:寺人為亂,三子稱帝。

這裡的寺人就是宦官的意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宦官亂政,聖成帝的第三個兒子將成為皇帝。

結果還真如他們兩人推測的,當時三皇子即後來的聖隱帝因母族強大加上宦官集團的支援最終將當時的太子和二皇子幹掉成功上位。

聖隱帝一繼位,皇城中人都不由想到了之前城門口的那句:寺人為亂,三子稱帝。

一時之間兩人被皇城內的各位勳貴豪門爭相邀請,想要他們為自己指點迷津。

而兩人也因此在皇城之內大賺特賺。

可俗話說的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兩人因為太過招搖加之又妄議朝政這讓一部分人非常的記恨。

而這些記恨的人中就有被他們寫在城門口的”寺人”。

很快兩人就因為妖言惑眾的罪名被抓,之後兩人就死在了牢獄之中。

雖然兩人已死,但《萬衍讖符》卻已經在皇城的貴族圈內傳開了,各種抄本更是滿天飛。

朝廷雖然再三下令將之列為禁書,一旦發現有人私藏就會被刺配三千里。

但是依舊有很多人將之偷偷收藏起來。

可接下來妄圖從《萬衍讖符》中揣度天機的這些人卻突然發現自己竟然讀不懂這本奇書了。

而能夠讀懂奇書的這兩人已經死在了牢獄之中。

這讓眾人不由失望。

正當這本書的熱度隨著那兩名道士的死亡開始慢慢消退的時候聖隱帝竟然也暴斃了。

原本這與《萬衍讖符》也沒什麼關係。

但是,接下來的幾年間朝廷的局勢動盪,宦官勢力再次膨脹他們真的開始成為皇朝的最大禍患。

他們的勢力最膨脹時甚至到達可以廢立皇帝的地步。

這就包括接下來在位僅八個月就離奇暴斃的聖敬帝和在位一年零五個月的聖愍帝。

這兩位皇帝都是聖隱帝的兒子,兩人原本都是想要勵精圖治,暗自準備剷除宦官勢力的聖明之君。

可聖敬帝才開始準備動手就離奇暴斃了。

而他的弟弟聖愍帝吸取了哥哥的教訓,始暗自培養文官集團妄圖壓制宦官集團。

可接下來卻發生了離奇的“天麟之變”

這“天麟之變”說來也荒誕,據說當時有一天天降大雨雷霆漫天,突然後宮的一間宮殿被一不明物體砸壞了屋頂。

剎那間整間宮殿發出耀眼的金光讓人不能直視。

宮人們前去檢視竟然發現砸壞殿頂的竟然是一頭麒麟,而那麒麟被一尊散發金光的巨大佛像鎮壓。

這讓宮人們十分恐慌,於是他們立刻就把此時上稟到了聖愍帝那裡。

聖愍帝聽說有麒麟降世,於是很是好奇他立刻夥同大臣們前去觀看。

但是當時的文臣們極力勸阻,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恐有不妥,因為在儒家的傳統中麒麟乃是瑞獸是聖人的代表。

但是聖愍帝覺得此事乃是難得的奇聞執意要去。

而當他們到達後宮之時,當時的文臣中有一人發現宮人們的神態不對。

於是他立刻不顧皇帝的反對,扛著聖愍帝就往外跑,而後大量手持利刃的甲士從後宮中衝出來追殺聖愍帝。

萬幸當時的文臣們拼死抵抗,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後才助聖愍帝逃出了追殺。

之後聖愍帝召集藩王進京勤王將參與其中的宦官集團徹底血洗。

但是他自己也因此留下了心病,在位一年半就病死皇宮之中。

之後聖隱帝的另外一個兒子聖武帝繼位。

這位聖武帝年少氣盛,他剛繼位就做了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滅佛。

他竟然下令和尚必須還俗歸家,如果反抗直接格殺。

一時之間原本煙雨江南的四百八十寺皆是哭聲震天,佛寺佛塔被毀被燒,火光數月不絕。

之後他在位五年也因病去世。

這時才有人發現原來當日兩位道士寫在皇城門口的:寺人為亂,三子稱帝另有解釋。

因為聖敬帝,聖愍帝,聖武帝都是聖隱帝的兒子。

所以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宦官作亂,聖隱帝的三個兒子稱帝。

這讓大家大為震撼。

於是又有人以已經發生的事情反推,在《萬衍讖符》上尋找線索。

果然大家在《萬衍讖符》上發現瞭如果隔幾個字解讀竟然有“天麟之變”、“聖武滅佛”這類的詞句。

但是由於這些詞句之間相隔的字數不一,沒有什麼規律,這就導致大家只能在《萬衍讖符》中解讀出已經發生的事情,卻不能預言未發生的事情。

但是這麼多年來眾人在《萬衍讖符》中不斷找出相對應的各種大事件。

這就導致這本書這麼多年來依舊熱度不減,甚至皇室和各大勢力專門培養人才來妄圖解讀這本書。

以求佔得先機來為己牟利。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巡禮
這好像不是虐文劇本
歷史 完結 1萬字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強搶縣令千金,我佔山為王

樂活活
“寨主!” “別叫我寨主!” 沈東臉色難看,他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 自己怎麼就穿越成了一個土匪頭子? 前世的他不說道德模範,最起碼也是個遵紀守法的良民,現在扭過頭來,讓他腦袋揣褲腰,幹殺人放火的買賣? 可等他親眼看到戰火連綿,餓殍遍野。 看到朝廷尸位素餐,目之所及民不聊生的時候,他還是看不下去了。 這皇帝既然當不好,那不如換他來當!
歷史 連載 1萬字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我那迷人愛嬌氣的轉世老祖

清春是金色鎖鏈
傳聞闕清月,乃玄門老祖投胎轉世。 也確實如此,自小她就生得根骨俱清,別人花容月貌,她有天人之姿。 有幸見過的人,無不目瞪口呆。 但祖宗難養,三災九難,一個不少。族人決定將她送至七海之地消閒靜攝,頤養天和,直至十七歲方可迴歸。 轉瞬七年過去,千里路途,妖魔環伺,迴歸之行甚為兇險。 太悟闕門以重金,請動大聶名揚天下的十大鎮守使之一,千人斬東方青楓全程護送。 只是這位將軍有些過分年輕。一身玄色勁裝,身段
歷史 完結 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