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大花現在還愁王燦說要她還錢,否則就告她的事。

之前想好的對策已經沒用,沒了王茂才出來說田地是他所贈,哪怕地契寫得不是他們老兩口的名字也無用。

買地的錢沒法解釋,到時候縣令肯定會判她還錢的。

對她來說,還錢,肯定是沒有。

但是要讓她賣地或者用地還,她也不樂意。

到底要怎樣,才能讓王燦不追究這事,兩口子從縣城琢磨到家,也沒想出個好法子。

這會兒面對劉氏上門,哪還有心情搭理她?

劉氏見自己上門管楊大花要錢,她還一副不理人的樣子,頓時火冒三丈。

這楊大花之前收錢倒是爽快,現在事情辦不成,要她還錢就這態度,簡直是欺人太甚!

“楊大花,你耳朵聾了?老孃說,你把五兩聘禮和糕點還有布還來!”

心情不好的楊大花,見劉氏一臉不客氣的模樣,當即怒道。

“我什麼時候收過你家銀子了,可有收條和見證人?你個歹毒的惡婆娘,要不是你做出蓄意謀殺兒媳婦的事,燦娘能嚇得連夜逃走?”

是的,就在這一刻,楊大花將所有的錯,都推到了劉氏身上。

要不是她劉梅花做出這種惡劣的事,燦娘怎麼可能會跑走,又怎麼會和他們算賬要回那些銀子?

說來說去,都是劉梅花的錯。

收她五兩銀子,都算少的!

在此刻的楊大花眼裡,王燦就是因為自己給她說了劉家這門親事,才心生不滿離家出走。

要是劉梅花做事沒那麼過分,他們趙家哪有現在這些破事?

反正要還錢沒有,她沒管他們多要,都算不錯了!

劉氏聽她為了賴賬,說自己蓄意謀殺,頓時血往頭衝。

只見她不知從哪拔出一根擀麵杖,劈頭蓋臉朝楊大花身上揮去。

楊大花一時不察,胳膊被她打個正著,隨即殺豬般的叫聲在趙家響起。

此時天色剛剛擦黑,眾人陸陸續續回來

聽到趙家的動靜,紛紛圍過來看。

只見劉氏手中拿著一根短棍棒,在那厲聲威脅。

“我去你孃的,老孃的銀子,你也敢昧下。我看你趙家是不想在水雲村裡待下去了!識相的,趕緊把銀子給我還回來。否則我見一次打一次,還要讓你們趙家滾出水雲村!”

要是在以前,楊大花可能會有顧忌,但是自從劉梅花在劉氏一族的聲譽急速下跌後,她不怕了。

聞言她捂著手叫囂。

“呵,真是好大的本事!還把我們家趕出去,你以為你是誰?信不信,劉氏一族的人最想趕的人是你。

是你讓劉氏族人和咱水雲村的人,丟盡了臉。要不是他們護著,你以為自己還能站在這?滾,給我滾。

老孃沒收你的銀子,想倒打一耙汙衊我,你做夢!”

說著,她就讓自家男人和兒子兒媳婦去趕人,自己則是轉身準備回房找藥油來抹。

劉氏是憑藉一股怒氣,一路衝到趙家的,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面對楊大花大兒媳婦的推搡,她面色陰沉地盯著楊大花遠去的背影。

從小到大,她還沒吃過這樣的虧。

昧下她五兩銀子,想不還,她做夢!

“姓趙的,我再給你一次機會,銀子,你們還是不還?”

走到房門口的楊大花,後背莫名一涼,總有種不大好的預感。

不過想到那可是五兩銀子,就頭也沒回扔下一句:“沒拿過你的錢,又上哪裡還?”

劉氏看她到現在還嘴硬,心裡是徹底的記恨上這件事。

不過她到底還是有些理智,哪怕想將楊大花千刀萬剮,也知道現下不是動手的好時機。

等她回到家,王老頭已經將粥熬好。

劉冬生見她面色低沉,不敢問要沒要到錢。

待喝完粥,劉氏心思漸漸回籠,看向自家兒子問。

“把最近發生的事,都給我說說。家裡的銀子還有米麵是什麼時候沒的,你又是什麼時候回家來的。

還有鄉親們要錢又是怎麼回事?地契和銀子被偷,你可有懷疑的人選,是不是李氏做的?”

劉冬生也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有所隱瞞,將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五一十說了一遍。

這其中,包括從好友那買回地契的事。

劉氏一聽自己帶回來的七十多兩,就剩下二兩銀子,頓時心梗地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王老頭始終不發一語,將自己當做隱形人。

好一會兒劉氏才緩過氣,當即破口大罵。

“你是死人嗎?李氏那賤人憑什麼和離?她嫁進咱們家的時候,什麼嫁妝都沒有,我們反倒花了那麼多的聘禮。憑什麼她走的時候,要帶走兩個孩子和那麼多銀子?”

說完,她扔下這句話就回房間,心裡打定主意,明天去一趟李家坳。

她家的銀子,必須還回來,絕對不可能給李氏那賤人。

還有孩子,她也得帶回來。

冬生答應了,她可沒答應。

大丫都已經六歲,等過了年就七歲,可以做不少事。

留在家裡,吃得不多,還能做不少活,她幹啥要給李氏?

劉冬生想解釋,但怕他娘情緒起伏太大,到時又氣暈,想了想,最終什麼都沒說,也跟著回了房。

翌日,晨光熹微之際,劉氏就起來了。

她推了推身邊的王老頭。

“老頭子,起來,今天跟我去一趟李家坳。咱家現在沒什麼銀子,不管怎麼樣,也得把錢和孩子要回來。她李媛還是敢不給,我就吊死在她家門口……”

王老頭眼眸低垂,什麼都沒說,默默起身穿衣服。

李媛還不知道劉氏已經回來,她在天大亮後才起來。

王燦剛好進屋,見她起身就說:“媛娘姐,我今天還得進城一趟,中午不回來了。早飯已經做好,給你下了碗麵條,兩個孩子則是蒸了包子。你趕緊吃,省的麵條陀了。”

“行!你自己注意些。這兩天咱們把瑣事處理好,後天直接開業。奶說,那天是個好日子。”

王燦很喜歡李媛這種將她當做自家人的態度,不會讓她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

聽到她這話,就笑著點頭:“好!那媛娘姐,我先走了。”

“嗯,去吧!”

等王燦出了家門,回頭看一眼這宅子,心頭越發地篤定,等李鈞回來後,問問他對自己是什麼看法。

她想徹底融入這個家庭,想以新的身份陪伴在李媛和兩個孩子身邊。

昨天她回來後,剛做好飯,二丫,不,是青莎那小丫頭,悄悄地將自己剩下的半塊糕點塞給她吃。

之後沒多久,采薇也拿著半塊給她。

後來等孩子們睡著之後,她才從李媛那知道,原來這兩個丫頭,其實一人也只有一塊。

就這樣,她們倆還各留了一半給她,這叫她怎麼捨得不疼她們?

上輩子沒那個母女情分,她想今生再續,哪怕是以舅孃的身份也好。

等到李媛吃完麵,兩個孩子剛起床時,不遠處就傳來吵吵嚷嚷地聲音。

李淼跑了進來,對李媛道:“大姑,劉家惡婆娘來了,太婆和我奶還有三奶都拿著掃把在打她。我娘說,這是長輩之間的較量,讓你和采薇她們不要出門。”

李媛一聽,哪裡還能淡定得了,當即袖子一擼,操起牆角的掃把,對李淼吩咐:“淼淼,采薇和莎莎都還沒吃飯,鍋裡熱著包子,你也跟她們一起吃點,順便看著她們,姑去去就來。”

劉氏還欠原主一條命,在她穿來後,還差點被餓死。

這筆賬,她怎麼都得親自算。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流放前夕,我強上了病弱將軍

柚子麥芽糖
身為蠱師聖女,黎嘉妍一睜眼,居然要被拉去給人生子? 黎嘉妍:不慌,問題不大。 即將要嫁的夫君馬上要死了?上蠱蟲,治好他。 有極品攔路對她各種構陷?上蠱蟲,人人平等。 有人不服她的種種手段?上蠱蟲,不服,請憋著。 黎嘉妍:謝邀,男人只會影響我發揮的速度,但是美男不會! 一開始,宋家圖她的肚子。 後來,宋琰昱圖她整個人。 宋琰昱:這世上可有情蠱?就算沒有,我亦要與你,抵死纏綿,生生世世!
歷史 連載 2萬字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胡亥:哪個天殺的把我父皇復活了

勇敢的小蝸牛
(始皇修仙+無敵+無女主+華夏騰飛)\n九州大陸八大平行時空,無數眾生意念衝破天道枷鎖,沒入崑崙神脈深處。 \n於是乎,鎮壓九州龍脈的那個男人,終於從沉睡中再次醒來。\n某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的血與淚,末世華夏兒郎的絕望哀嚎,這些既定的軌跡在始皇帝陛下帶領大秦的鐵蹄一一踏足之後,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驚天鉅變呢?
歷史 連載 12萬字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大明:穿成漢王,朱瞻基卻重生了

鯨落時萬物
一覺醒來成為古代明代永樂朝漢王。\n一時之間不知道是喜是憂。\n穿越到草菅人命的古代自己位高權重,但是十年後自己的親侄子皇帝朱瞻基會把自己活活燒死。 \n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熟透的王爺。\n但是……\n\n什麼?朱瞻基被劇透了? \n什麼?我為大明延續了千年國運?\n什麼?我漢王流芳千古?\n什麼? 我帶來了華夏盛世?\n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n明明我只是想活著而已!
歷史 連載 3萬字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大唐:超時空,閨蜜晉陽小公主!

潑墨煮茶
【晉陽小公主李明達的日常+雙穿+無系統+小團寵+長樂公主!】\n一面連線大唐和21世紀的超時空鏡子,開啟了晉陽小公主和蕭然超時空碰撞。 \n寒冷的大唐冬天小公主有了暖寶寶,熱水袋,保暖內衣,羽絨服,毛衣...\n作為小吃貨,各種糖果,糕點,奶茶小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 \n土豆,玉米,紅薯,這些不屬於大唐的東西出現在大唐。\n小公主:小囔君,窩要七又又! \n小公主:窩噠,這些都系窩噠!小囔君也系窩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我,毒士聖體,女帝跪求我別衝動

神農架在逃雪松
江明宇一朝穿越架空王朝大周朝,成為即將被斬首的大周第一紈絝,為保性命,毅然上朝堂,參加考核,展現驚人毒計。 女帝:當兩軍對戰,我軍突然問瘟疫,又糧草不足,該當如何? 江明宇:草民會命人將屍體裝在投石車上,投到地方陣營和敵敵軍水源源頭之地。 女帝:可糧草問題還未解決。 江明宇:戰場十里處有一村寨,約莫五百人。 女帝不悅:這和糧草有什麼關係? 江明宇:草民說了,村寨,五百人。 女帝正要發難,猛然意識到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