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芳至,粵官民齊歡共喜,倚為長城。則徐亦喜,前年,則徐湖廣總督任時,楊芳為湖南提督,二人甚熟。

楊芳遵道光帝“先嚴加防禦,待奕山、隆文到粵後,再大加撻伐,極力攻剿。”旨,只加強戰備,不做進攻之算。

道光帝聞琦善割地,怒諭:膽敢背朕諭旨,仍然接遞夷書,代夷懇求,實處情理之外,是何肺腑?無能不堪之至。擅割相港,遺臭萬年之舉。陳連生父子忠魂,汝將何以對之。即可革職鎖拿,查抄家產,解京問罪。

義律不知清人變故,三日到後,又等兩日,不見五大人簽字,遂令泊麥縱艦猛攻,獵德、二沙尾、大黃滘炮臺旋即拿下,廣州城一覽無餘。伯麥欲乘勝攻城,義律叫停,坐等琦善乞和,兩日無訊,義律遣一船問詢,途經鳳凰岡,清軍開炮;英船不敵,退。

楊芳上奏:勝夷一場。

楊芳扼敵,則徐欣喜,問詢制敵之道。

楊芳道:“夷炮恆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實地,而夷在風波搖盪中。主客異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術伏其內。遍收馬桶、溺器,盛女人糞便穢物,沿江佈滿,且將馬桶、溺器之口對夷艦炮口,此可破夷炮之邪術。如不破,則如三國赤壁,以火攻之。”

則徐道:火攻或可,餘則邪說。

琦善杳無音訊,義律繼續攻擊,鳳凰岡、永靖、海珠、西炮臺相繼攻破。3月18日,英軍登陸廣州,佔領十三行商館,升英國國旗。

一日之內,丟八炮臺,亡二百多官兵;英僅六人受傷。楊芳懼。再派餘純保議和通商。

義律允准。

伯麥道:“清人反覆無常。”

義律道:“我為自由貿易而戰。廣州打爛,清人皆亡,與誰貿易?”

楊芳為保廣州,擅自通商,自知其罪,為免蹈琦善覆轍,遂與廣東巡撫、將軍聯名奏報:虎門已失,近省獵德、大黃滘等處被佔,廣州已無屏障。官兵雖有八千,但不習水戰。半月以來,英夷不攻廣州,實戀通商。夷貨船載洋米十萬擔,粵東產米不多,可見英夷並非包藏禍心,莫如權作變通,先允港腳到廣貿易。

道光帝接奏,憤曰:“一派胡言,朕只知一個剿字。如僅為貿易,朕何必如此調兵遣將?楊芳、怡良革職留任,待奕山、隆文到日,合力同心,共籌謀劃,剿殺英夷。”

1841年4月10日,奕山到粵,駐足韶州,上奏道光帝:如先到廣州,拒絕通商,夷必攻城,現各省兵力未全,恐難應敵,不如先於韶州待大軍集結,妥當之後再赴廣州。

道光帝諭曰:戰事瞬間萬變,朕不遙制。奕山、隆文等妥籌密商,一俟續調官兵炮位足敷剿辦,水勇快艇足資遣用。乃仍遵前旨,斷其後路,四面兜擒,克服相港。

13日,奕山抵達廣州,謂祈貢、楊芳、隆文道:“百年侵浸,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不可重用;待湘、川、黔、瓊等七省聯軍到齊,方可大加撻伐。”

一月後,各省援軍至粵,奕山督飭1700精兵,夜襲白鵝潭。英人無防,兩船被毀,三士兵傷。

奕山六百里急奏:5月23日夜,奴才督兵船百餘,載火箭、硫磺、硝石等易燃物,燒白鵝潭逆夷大船六,小船十餘;毀二沙尾小船數只;逆夷被斃及溺水者無數。

楊芳不以為然,竊嘆:“小題大做,哄欺瞞騙,事且敗而局難收。”

義律亦恨奕山、楊芳出爾反爾,飭命再攻。英艦得令,狂轟廣州西炮臺,一小時即破。英軍登陸,再佔十三行。另一隊英軍,沿珠江西側水道,直攻廣州城北越秀山,次日佔領四方炮臺,居高臨下,炮轟廣州城。

奕山督率18000兵勇,頑抗;楊芳更是孤立城頭迎炮火怒罵:“醜夷!要打死老子耶!”

兩日之內,清軍亡五百,傷一千;英軍僅九死八十傷。奕山不敢再戰,豎立白旗,遣廣州知府餘純保與義律議定廣州和約。

條約五款,一、三位欽差大人與各省官兵,六日之內全出城外,遠往二百里外駐紮。二、賠銀六百萬兩,明日先繳一百萬兩,自明日起,七日之內,務必繳清。三、英兵佔據各處,仍行據守;待款項繳清,炮臺奉還,兵船亦退出外洋。四、各館被掠諸件,須於七日內如數賠還,並十九年誤燒呂宋船一事,亦要七日內賠還。五、此各端須要廣州知府奉有三位欽差大人會同廣州將軍、兩廣總督部堂、廣東巡撫部院六位會銜公文,令其代行議定依議辦理,方為妥善。

約籤之後,奕山率軍退出廣州城,於六十里外安營紮寨。義律收得一百萬賠償,但等剩餘五百萬結清,亦退城南下。

5月29日,一撮英軍閒來無事,擅下四方炮臺,竄擾三元里,刨墳塋辱婦人,附近一百零三村鄉民暴怒,拎鋤持棒,圍英軍於牛欄崗,恰逢狂風暴雨,英人槍炮啞火,鄉民乘勢圍毆,打死七英軍,傷四十二。英主力來援。鄉民忿發,又圍英軍於四方炮臺。義律驚恐,照會奕山:如不能全身而退必毀約屠城。

奕山懼,令餘純保勸和。餘純保至,竭力勸解,且曰十年大計和則兩益。

眾納餘言,散。

英人恫嚇曰:後勿再犯!

鄉民即警:若敢再來,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個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害也!

三元里民憤漸熄,奕山奏報:初五日,英三十八戰船攻我城池;奸佞混入,燒我戰船;另一路奸佞引英人自陸路北進,越秀山炮臺為英夷奪取。我三面拒敵,此萬分危急時候,參將熊瑞升見夷人指手劃腳,遂找通事問詢。通事道夷人有冤情上奏,總兵段永福斥責:我天朝將軍奉命作戰,豈能相見!夷首兵器擲地,免冠施禮。段永福再派通事質問,夷稱我天朝不準其貿易,貨物糜爛,萬難週轉,所以特請轉奏大皇帝恩准通商,追究商欠,即退出佔地,再不滋事。現虎門藩籬已失,廣州無所依託,為保城全,不如暫應夷人;商欠由洋商代為籌措,尚有二百八十萬兩缺口,可暫用庫銀墊付。夷兵退後,即可增強武備,如夷再敢張狂,吾即杜絕通商。

廣西巡撫梁章鉅上奏:初十日有三元里附近鄉民數萬人,激於義憤,竭力抵禦,一呼四起,圍困義律等眾,功在須臾。餘純保得義律私信,出城彈壓,事遂敗。民心可用,宜責成祈貢、怡良團練鄉民,以收復相港為首務。

道光帝諭:夷性犬羊,不值與之計較,況既經懲創,已示兵威,現城內居民紛紛遞交稟帖,夷又免冠作禮,懇求轉奏乞恩。朕體諒其中定有不得已之苦衷,特許通商。相港,朕之地,必相機收回。

奕山接旨,三拜九叩,涕零而嘆:“吾皇仁育義正,戢兵安民,覆幬之恩,覃敷中外。”

閩浙總督顏伯燾彈劾奕山謊報軍情、欺上瞞下,三元里鄉民圍夷,卻被奕阻。

道光帝諭令梁章鉅密查。

梁章鉅接旨奏曰:三元里情況屬實,奕山確實阻民制夷。

道光帝接奏,謂穆彰阿道:“奕山欺上瞞下,然南粵夷患確亦平息。”

穆彰阿道:“啟稟萬歲,容奴才妄言,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也。既已平息,小節勿計。”

道光帝嘆曰:“夷患雖平,水患又至。河南祥符三十堡堤決口,大水圍浸開封府,一濺數丈,勢如塵滾。開封城萬民惶恐,不法分子乘機肆虐,河道總督奏請開封搬遷,以避洪患。河南巡撫牛鑑卻言,一旦遷省,官紳皆逃,百姓遭殃,萬世之劫。王鼎亦同牛意。”

穆彰阿道:“王鼎剛正,可御萬難!”

道光帝道:“速傳朕諭,著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王鼎,飛馳赴豫,督塞黃河決口。豫撫牛鑑,亦必雷厲風行,躬身親往,以鎮民心。罪臣林則徐,暫緩赴疆,速至河南,協助王鼎,治理水患。”

牛鑑領旨,一葉扁舟直抵開封城下,攀繩越城,將首惡分子斬首示眾,張榜約法,人心始定。

王鼎至豫,偕林則徐、內閣中書張亮基等,朝夕駐壩,與民眾同“畚鍤”,誓於翌年汛前,合攏潰口。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醫館裡的故事

醫館裡的故事

子午居士
一個不小心,來到了醫館笑傳的世界,來都來了,那就跟他們碰碰面吧......(ps:本書不種馬,單女主。 )
歷史 連載 30萬字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窮鬼的上下兩千年

非玩家角色
她曾經歷了長平之戰,鑑證了數十萬人的坑殺。她曾率領大秦鐵騎,與六國逐鹿天下。 她見過天下三分,山河破碎。也聽過那嫋嫋的隆中琴音。貞觀盛世她曾一醉今朝,那千古女帝又是如何芳華? 她鮮衣怒馬過,也曾羽扇綸巾。做過田舍農,也為過教書生。卻沒人知道,這麼一個人,活了兩千年。 嘛,比較輕鬆悠哉的歷史文吧,因為個人原因可能並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歷史,經得起考證。 但我會盡力查全資料來寫的。第一次寫這種文章,我還是
歷史 連載 1萬字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Mr木木木啊
朱老闆穿越被清朝追殺,被迫出海逃命,遊歷歐洲五年,帶回了一名陸軍統帥,一名哲學家,還有一些工程師之類的。 朱老闆的造反業務就這麼開張了。總結一下就是:大清天字第一號通緝犯朱道樺重返南洋。 妄圖復辟明朝的賊寇向廣州逼近。逆明偽王率兵從長江口進入包圍了南京。 朱道樺大軍沿運河北上已佔領徐州。明王兵臨津門。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陛下於今日抵達自己忠實的北京城。 大明....回來了。
歷史 連載 160萬字
父皇,我真不想當太子!

父皇,我真不想當太子!

追風boy
超級戰狼寧楓穿越到大炎王朝,前身乃是同名同姓的當朝太子,每天兢兢業業的處理政務,結果皇帝還不領情,一有事就甩鍋給前身。 開篇,蘇家軍因為糧草不濟全軍覆沒,皇帝要求寧楓站出來背鍋。 寧楓表示不是爺的鍋,爺背個雞毛! 皇帝氣得夠嗆,寧楓又繼續作死:屁話不要講,父皇,你啥時候廢黜我的太子之位啊? 雖然沒能如願,但寧楓終於作死作到被派去戍邊。 別人都以為寧楓要忍飢挨餓過苦日子,卻不想寧楓發明科技創造商品,
歷史 連載 3萬字
戰亂,饑荒,我囤貨嬌寵的藩王稱霸天下

戰亂,饑荒,我囤貨嬌寵的藩王稱霸天下

林火火
【古代落魄藩王X不受寵真千金,短影片APP+古今互穿+囤貨+災荒+戰亂+基建+爭霸】 被趕出家門的豪門千金林心月下載刷影片軟體,意外連線千年前的古代落魄藩王。 藩王封地內有災荒三年,外有數十萬敵軍壓境,求助朝廷無果,藩王想死前背水一戰,和老祖宗申訴告罪。 林心月好心想捐助,意外獲得信仰系統,可隔空投遞食物。 林心月豪氣阻止:孫兒先別死!我送你們食物! 大米白麵麵條青菜油鹽,看著憑空出現的精緻食物,
歷史 連載 5萬字
我代阿斗立蜀漢

我代阿斗立蜀漢

塞上楓
三國後期,蜀漢政權岌岌可危,外有曹魏兵臨城下,內有宦官把持朝政、毒殺劉禪。 劉備次子劉永臨危受命,外御司馬氏,內懲宦官,挽大廈於將傾。逆境中翻盤,滅強敵,擁美后,我——劉永絕不做扶不起的阿斗。
歷史 連載 3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