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四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五章曾國藩臨機斷案(6)

慈禧太后觀馬新貽遺折,悵然道:此事豈不甚奇?

慈安太后道:此事甚奇,務必嚴查!

奕訢道:馬新貽被刺身死,江南庶務冗繁,非曾國藩不能坐鎮料理。

慈禧太后道:速發諭旨,著曾國藩調補兩江總督,曾臣未到任前,江督一職,暫由江寧將軍魁玉署理,魁玉務必督同司道各官趕緊嚴訊,務得確情,盡法懲辦。密旨安徽巡撫,嚴密關注長江及金陵局勢,以備不測。

慈安太后道:曾臣既去,天津之教案,孰能善後?

慈禧太后道:左宗棠公而忘私、馭下有方;陝甘茴亂,左臣獨力可支。李鴻章屯紮秦隴,實屬多餘,著其署理直隸總督一職,即刻督飭江淮將弁,馳赴天津,悉心處理天津教案。再傳諭旨,曾國藩不可稍有懈怠,務必馳赴金陵坐鎮。

曾國藩聽聞馬新貽遇刺,心不能靜,俄爾睡去,醒後已是黃昏,悵然道:一燈熒然,幾於奔赴黃泉;縱心湛然,然外患復加內憂,如此之綿延不絕,自忖已無能為力矣!餘目疾已不能服官,趁此儘可引退,何必再到江南畫蛇添足。

翌日,丁日昌上門拜訪。

曾國藩道:月課武職之際動手殺人,確屬膽大;爾與馬新貽有隙,事前知否?

丁日昌道:啟稟滌帥,膝下逆子屢生事端,為害一方,馬新貽秉公辦理,吾心再狹,斷不敢以此害命。日昌無能,教子無方,還請滌帥訓斥。

幕客趙烈文道:啟稟滌帥,聖旨既至,滌帥正宜藉此抽身,坐鎮江南。

曾國藩道:天津之教案,吾已內負疚於神明,外得罪於清議,遠近皆唾罵,而大局仍未能曲全。江馬遇刺案,最壞之果,吾曾家九族被誅;然豈可因一族之生死,復致江南之大亂!吾目盲不能識途,氣衰不便上路,吾即上謝調任江督因病開缺折,就於此熬煎待死耳!

曾國藩託病不就,慈禧太后無奈。

七月初,李鴻章奉旨入直,兩宮傳諭:劉銘傳督有用之兵,置之無事之地,徒耗餉需,若以百戰勁卒遽予裁撤,亦屬可惜。

李鴻章上疏曰:江淮趨北,淮軍於北路人地較宜,而湘楚之勇,或可稍遜。陝甘之地,前有楊嶽斌者,謀勇沉毅為水師第一名將,然局量稍偏,促令統帥陸軍,易南而北,用違其才。又值粵捻未平,餉力難分,軍多潰變,於是陝甘蹂躪盡矣。而楊嶽斌亦憤不再出此兩失之道也。

劉蓉劉典皆帶楚軍,迭任陝撫;左宗棠繼往督師,論者每謂楚軍宜於南而不宜於西北;曾國藩亦當為是言。

然左宗棠每欲專用楚軍平茴匪,近因事機屢變,稍摻雷正綰、黃鼎、金運昌等,而於他將仍鑿鈉不入。

左部現在圍攻金積堡,即得手,馬化龍一股若可殲除,甘事當漸起色。若甘軍稍振,則陝事亦松,似無需別置一軍,致左宗棠或生疑忌。

臣前赴陝,本擬自秋後即請撤歸者,正為此也。茲諭旨以陝省兵力空虛,深虞該匪竄突,擬令劉銘傳督辦陝西軍務,自系備不虞之計。

臣查劉銘傳志勇才略可當一面,于軍事歷著成效,久在聖明洞鑑之中,其治軍以操練紀律為要,愛民除害為本,至其意度豁達,性情爽直,能駕馭將士而使各盡其力,能決機俄頃而應變不窮。近年辭官歸裡,折節讀書,神明大義,其志趣已不欲以武人自居,願為國家效死力耶。

鴻章疏罷,致函劉銘傳曰:看來寧靈一路,似可剋期蕩定,北山零星匪勇,不值大軍剿辦,或分遣一二小支,縱橫兜擊,總以良吏招懇良將鎮撫,漸靖根誅。定靖非屯紮重兵之地,此議可緩辦矣。

兄前入秦,即覺味同嚼蠟。目前將軍無用武之地,俟西北肅清,擬請撤防,措辭固順,內意慣疑虛捷,未甚釋然,恐未能得大解脫,幸少忍耐沉幾,待時可乎!

慈禧太后接奏,道:甘隴戰事久拖不決,賊逆阿古柏侵佔新疆已逾五載,劉銘傳之江淮悍卒,不可久駐於無事之地,時機得當,務必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八月下旬,兩江署督、江寧將軍魁玉上疏曰:拿獲行刺之兇犯張汶祥,始則一味混供,而訊其行刺之由,尚屬支離狡詐。

給事中王書瑞聞悉上奏:督臣遇害,疆臣人人自危,其中有牽掣窒疑之處,應派親信大臣徹底根究,勿使稍有隱飾。

慈禧太后甚怒,曰:惟以兼圻重臣,督署要地,竟有不法兇徒潛入署中,白晝行刺,斷非該犯一人挾仇逞兇,已可概見。現在該犯尚無確供,亟須徹底根究。著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同魁玉督飭司道各員,將該犯設法熬審,務將其中情節確切研訊,奏明辦理,不得稍有含混。

午後,兩宮又諭:張汶祥行刺督臣一案,斷非該犯一人逞忿行兇,必應徹底研鞫,嚴究主使,盡法懲辦。現審情形若何,魁玉此次折內並無提及。前已明降諭旨,令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同審辦。即著該漕督迅速赴審,弗稍遲延。魁玉亦當督飭司道等官,詳細審訊,務得確供,不得以等候張之萬為辭,稍形鬆懈,此事案情重大,斷不準存化大為小之心,希圖草率了事也。

魁玉接旨再奏:奴才督飭司道晝夜研審,張犯刁狡異常,自知罪大惡極,必遭極刑,所供各情一味支離。訊其行刺緣由,則堅稱既已拼命做事,甘受碎剮。奴才伏思前江督馬新貽被刺一案,案情重大,用刑過久,又恐兇犯倉猝致命。

慈禧太后接奏,道:此供詞閃爍,恐有牽制窒礙之處。魁玉技止此耳,張之萬接旨月餘,遲不動身,是何道理?務再嚴旨督促!

漕運總督張之萬躑躅月餘,抵達金陵,熬審十日,上疏曰:該犯自知身罹重解,兇狡異常,連訊連日,堅不吐實,刑訊則甘求速死,熬審則無一言語。既其子女羅跪於前,受刑于側,亦復閉目不視,且時復有矯強不遜之詞,任意誣衊之語,尤堪令人髮指。臣又添派道府大員,並遴選長於聽斷之牧令,晝夜熬審,務期究出真情,以成信讞。

給事中劉秉厚不以為然,上疏曰:派審之員以數月之久,尚無端緒,遂藉該犯遊供,含混擬結。

慈禧太后亦怒,斥曰:現已四月之久,尚未審出實情具奏,此案關係重大,豈可日久稽延。

恭親王奕訢道:啟稟皇太后,奴才以為,魁玉、張之萬等投鼠忌器,不敢放開手腳。倘若大刑伺候,張犯信口雌黃,胡咬一通,更難收拾殘局。

慈禧太后道:倘若真乃湘楚將官抑或曾國藩發號刺殺,又當如何?

奕訢道:啟稟皇太后,曾國藩公忠體國,萬不會做此齷齪事情;其若主使,早已溜之大吉;其已滯直三月之久,等死乎?

慈安太后道:曾國藩滯留直隸,湘楚草莽萬不敢興風作浪。

慈禧太后道:速傳諭旨,曾國藩如身體尚能應付,務必進京陛見。另,張之萬務必親自熬審,務得確情,昭示天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