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兒夢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暴躁。

十分暴躁。

不是說這梅殷天性純樸正直,處事老成謹慎嗎?

這怎麼特麼地一言不合就拔刀砍人啊喂!

史書誤我,史書誤我啊!

明晃晃的刀鋒,在李景隆脖子上面割了一道口子,正有鮮血滴落。

“哎哎……見血了,見血了啊!”

“梅伯殷,你夠了,真見血了啊!”

李景隆鬼哭狼嚎般大喊道,滿臉驚恐之色。

梅殷卻是無動於衷,依舊惡狠狠地盯著他,手中的長刀也沒有鬆開的跡象。

見此情形,李弘壁忍不住嘆了口氣,急忙起身上前,按住了梅殷的手。

“梅世叔可真想好了?”

梅殷抬頭,看著他淡淡笑問道:“怎麼?你要替父而死?”

李景隆聞言一怔,隨即面露死志,不再掙扎了。

“梅伯殷,有什麼衝我來,放了我兒子!”

“吾兒,你快走,切莫做傻事啊!”

李弘壁卻滿臉驚恐地退後一步,伸手示意梅殷繼續。

“梅世叔開什麼玩笑,要殺您就殺吧,小侄不打擾,不打擾哈!”

梅殷:“……”

李景隆:“???”

臥槽?

你這麼孝順的嗎?

要不要給你頒個獎啊!

李弘壁面無表情,語氣平淡地開口道:“家父所犯罪孽,確實該千刀萬剮,剝皮抽筋!”

“梅世叔想要殺了他洩憤,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小侄還可以在一旁為世叔吶喊助威。”

話聽到這兒,梅殷臉色變了,李景隆更是滿臉不爽。

這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孽障東西?

“可梅世叔不要忘了,家父就算再怎麼混賬,他現在也是永樂朝廷的持節正使!”

“若是家父死在了淮安,那四十萬淮安軍與永樂朝廷之間,再無任何緩和的餘地!”

“梅世叔因一時快意,就置四十萬將士生死於不顧,這樣做當真值得嗎?”

梅殷依舊面無表情,但手中長刀卻是鬆了下來,離開了李景隆那雪白的脖頸。

“李弘壁對吧?”

“倒是伶牙俐齒,真想割了你的舌頭!”

梅殷有這個想法不是第一次了。

所以李弘壁下意識地捂住了嘴巴,滿臉驚恐地看著他。

“弘壁,國器也。”

“昔年周康王即位,從周成王那裡繼承了八件國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你這名字確實不錯,人也長得丰神如玉,可惜就是多長了一張嘴巴,要是個啞巴那就完美了!”

梅殷不但精於騎射武略超群,而且還精通經史,被世人稱為“儒宗”,乃是文武雙全的主兒。

“咳咳。”李弘壁訕笑道:“梅世叔腹有韜略,文采斐然,小侄欽佩得緊。”

“但小侄有一事不明,還請梅世叔賜教!”

梅殷大馬金刀地坐回椅子上面,長刀就隨意地扔在了案桌上。

“想問什麼就趕緊問,不過回不回答,那看本帥心情了。”

李弘壁神態自若地起身,掏出錦帕為李景隆擦拭著脖子上的血跡,語氣平淡地問道:“當初燕軍渡過長江直撲金陵帝都,建文帝急召全國兵馬進京勤王!”

“淮安城距離金陵帝都只有不到二百里,最多三日時間就可進京勤王,梅世叔擁兵四十萬之眾,卻一直按兵不動,更是沒有絲毫進京勤王的意思。”

“小侄敢問梅世叔,您當真忠於建文皇帝嗎?”

這不只是李弘壁一人的疑惑,更是後世千萬史學家的疑惑。

若梅殷當真忠於建文皇帝,那他為何會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朱棣攻破金陵帝都,覆滅建文朝廷?

但若是梅殷不忠,那他為何不早早地投降燕王朱棣,反而一再拒絕燕王朱棣的招撫,甚至不惜割下燕使耳朵鼻子與燕王朱棣徹底決裂,以此表明心志?

既不歸順燕王朱棣,又不出兵救援建文皇帝,他梅殷就這麼一直按兵不動,究竟想做什麼?

梅殷深深地看了李弘壁一眼,並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自顧自地斟了一杯酒,然後一飲而盡。

“老子心情現在很不好,你小子既然那麼聰明,自己猜去啊!”

“或許不用猜了。”

李弘壁拍了拍李景隆的腦袋,將這個被嚇傻了的老紈絝驚醒,然後示意李景隆滾到一邊去,自己坐在了梅殷對面。

他也沒有急著開口,同樣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眼瞅著李弘壁要喝進嘴裡,李景隆在一旁低聲提醒道:“吾兒,小心有毒啊!”

李弘壁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隨後一飲而盡。

“其實白天遇刺的時候,小侄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若梅世叔當真有心殺了我們,何必還派遣淮安軍一路護送,直接將我等截殺在出使途中,這樣反倒可以給淮安軍留下一些餘地。”

“而城門口發生的事情,更是作證了小侄的猜想,想殺朝廷持節正使之人,並不是梅世叔,而是淮安軍中的某些人。”

“哦?”梅殷笑了,“他們為什麼要殺朝廷正使?”

“因為忠誠!”

李弘壁又倒了一杯酒。

“淮安軍中,不乏大量建文死忠,比如白天見到的那個書生,應該是叫做黃彥清對吧?”

聽到這話,梅殷臉色微變。

永樂使臣連黃彥清都認識,看來淮安軍中出了不少內賊。

李弘壁成功鎮住了梅殷,接下來的談話就輕鬆多了。

“這些人以為,只要設局殺了李景隆這個朝廷正使,那永樂皇帝就會勃然大怒,改變對淮安軍的招撫政策,如此雙方只會兵戎相見!”

“對他們而言,永樂皇帝就是一個篡權奪位的亂臣賊子,所以哪怕是死他們都不會歸順投降,殺了朝廷正使李景隆,雙方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了。”

梅殷聽到這兒,滿臉欣慰地點頭讚許。

“你確實很聰明。”

“老天爺真是對你李家不薄啊!”

李弘壁嘆道:“今日那黃彥清的動作,更是證實了小侄的猜想。”

“梅世叔身為淮安總兵官,乃是執掌四十萬淮安軍的統帥,可這只是名義上罷了。”

“如果小侄沒有猜錯的話,這四十萬淮安軍只是一個虛數,真正的可戰之士不到一半,而且這一半可戰之士裡面,還是派系林立、互相制衡。”

“最主要的兩大派系,當是親燕派系與建文派系,有些將士不想與燕軍打仗,想要歸順燕軍,而有些將士則聽命於建文死忠,還想著精忠報國為建文帝盡忠!”

“如此一來,兩大派系你爭我鬥,雖不見刀兵,但兇險更甚戰場!”

李弘壁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所以,梅世叔當年按兵不動,並非是身懷異心,而是因為淮安軍不能動!”

“把這四十萬將士強行留在淮安,梅世叔還可以壓制住他們,但若是帶領他們進京勤王,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是勤王還是殺王,哪怕是梅世叔自己都不能保證,對吧?”

“甚至淮安軍可能還沒有抵達金陵戰場,這兩大派系自己就會率先廝殺起來,任何一股力量都會影響到金陵戰局,梅世叔當年之所以不動,恐怕這才是真相!”

“梅世叔背上,可是擔著四十萬將士的性命啊!”

梅殷聽他說完,沉默了良久之後,這才嘆了口氣。

“陪我喝酒!”

“敢不從命!”

二人端起酒杯對視了一眼,隨後一飲而盡。

李景隆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結果招來了一頓斥責。

“多大人了,怎麼沒點眼力見兒呢?”

“還不快去給世叔斟酒?”

啥?

給梅殷斟酒?

你讓我李景隆去給他人斟酒?

老子堂堂頂級國公爺,文武百官之首,你讓我去幹娼妓奴婢的活兒?

唔……也不是不可以,人在屋簷下,該低頭就低頭嘛!

當梅殷伸手握住案上長刀後,李景隆立馬沒了脾氣,屁顛屁顛地跑過去給二人斟酒。

“飲勝!”

“賢侄懂我,當浮一大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蒼山雪

蒼山雪

墨書白
【入V前三章發紅包,1號統一傳送】 江照雪穿越以來,順風順水。 直到她遇到沈玉清,吃夠了愛情的苦。 她一直覺得這是因為愛情所產生的腦部疾病,直到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一本男頻打臉升級流小說。 男主裴子辰本為上仙首徒,宗門白壁。 因受小師妹愛慕,被深愛師妹的師尊嫉妒,在他被同門陷害之時,徇私枉法,將他根骨廢盡,打入山崖。 之後他在小師妹陪伴下,一路升級修煉,重回仙山 殺師尊,滅山門,迎娶小師妹,
歷史 連載 4萬字
夫君是未來大魔王怎麼辦?

夫君是未來大魔王怎麼辦?

霧矢翊
接擋新文《星際契約戮途》,歡迎大家去收藏=-= 聞翹是個外表嬌弱、內在暴力的霸王花,一切不服的人都可以打到服。 她有一個不能修煉的廢材夫君,但聞翹並不嫌棄他,決定兩人要好好地過這一世。 後來,她發現在世人眼中的修煉廢材的夫君其實是個丹符器陣樣樣精通的天才,能陪她一起修煉,夫妻倆走上一條努力飛昇成神的通天大道。 然而通天大道走了一半,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訴她,她的夫君其實是滅世大魔頭轉世,那副君子端方
歷史 連載 2萬字
印加帝國的覆滅

印加帝國的覆滅

紀實
本作品分《血色夕陽》和《印加悲歌》兩卷。《血色夕陽》敘述的是印加帝國處於頂峰之時,國土面積遍及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國,人口達四千萬之多。 可是,卡帕克大帝在臨終前,違背了帝國幾百年來王位必須要由國王與親生姐妹所生的男孩繼承的規定,將王位交給了與妹妹所生的兒子華斯卡爾王子,而把基多諸省作為一個王國交給了他與原基多國王的長女帕麗亞公主所生的兒子阿塔瓦爾帕王子。 兩位兄弟同室操戈。印
歷史 連載 139萬字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雪山藏狐
穿越春秋戰國,不是貴族,不是平民,更不是人!從《西門豹治鄴》開始,從奔流的漳水開始,在這兩千年的時光中緩緩路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歷史 連載 5萬字
回到明末做梟雄

回到明末做梟雄

鯤鵬九變
治世出能臣,亂世出梟雄! …… 天降驚雷,魂穿明末,秦鋒變成了榆林鎮治下一名普通軍戶子弟,沒錢財、沒權勢、沒靠山……要啥沒啥! 本想窩在家鄉,太太平平過一輩子算了。 奈何明廷腐敗,天下大亂:山海關外,建奴攻城掠地,實力日益壯大;中原大地,流寇殺官造反,荼毒四方生靈……旱災、水災、蝗災更是接連而至! 如此世界,根本沒有太平二字可言。 無奈之下,秦鋒拔刀出鞘,走上了一條血腥的殺戮之路! 四方蠻夷,侵我
歷史 連載 25萬字
民國諜影,只有我能聽見心聲

民國諜影,只有我能聽見心聲

濁酒醉餘生
民國二十年,\n抗戰爆發之際,\n迫於各方面形勢和壓力,\n戴雨農親赴北平籌建東三省情報網,\n誰知道機密洩露,\n進入東三省的三個特務小組暴露,\n三十名黃埔精英全軍覆沒,\n就在戴雨農徹夜難眠焦慮萬分時,\n一道密電的出現,\n成為了戴雨農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n「徐叛投敵,全組殉國,孤守待援,三組老酒」
歷史 連載 18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