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十一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祖惠能在大梵寺的說法,由他的貼身弟子法海禪師記錄了下來。後經發展,成了佛教界的瑰寶《六祖法寶壇經》。

法海禪師(650-730),本姓張,字文允。韶州曲江縣人。少年時本是一介儒生,才氣橫溢,長習佛典,最初於鶴林寺出家。他第一次參拜六祖惠能時,謙虛地問:“我有個問題十分迷惘,什麼叫做即心即佛?”

六祖惠能答道:“沒有生起正念以前的念,叫真心;正念生起以後不斷滅,這就是佛。能變成萬法一切相的。是真心;能遠離萬法一切相的,就是佛。若要我將全部說出來,那就花費多少時間也做不到。”

六祖惠能說到這裡,停了一下,又道,“你還是聽我的偈頌吧。”

“好。”法海恭敬地看向六祖惠能,只見偈頌隨六祖口中而出:

即心名慧,

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

意中清靜。

悟此法門,

由改習性。

用本無生,

雙修是正。

法海禪師聽了六祖惠能的開示後,雙眼露出了希望的光彩,眼前的層層迷霧被一隻無形的手拂去,露出了一片光明。

法海禪師似乎踏進了大徹大悟的境地,其後,他曾寫了一首偈語,抒發自己對這次參偈的深切感受:

即心原是佛,

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

雙修離諸物。

法海禪師落髮前讀過不少書,進空門後勤奮好學,有一定文字功底,寫的字娟秀有力,每次六祖惠能向信眾講述佛經與禪法,都是法海禪師作記錄員的。

這一次,法海禪師將六祖惠能在大梵寺講的佛法記錄下來,成了初具規模的《六祖語錄》。

韶州韋刺史文才橫溢,拿過法海記錄的《六祖語錄)。仔細看過以後,心潮澎湃,興奮得滿險通紅:“法海大師,六祖講的自性本身清淨,力揚明心見性,實際將天竺的禪學與我們的教義交融地揉合在一起。這種將佛、道、儒三教統一歸化的觀點是前所未有的。而裡面所述的禪法深入淺出,妙解物語,令人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但下官看來,你這樣數碗是碗,數碟是碟的記錄,似乎單調了些。”

法海禪師眨著眼睛,問道:“韋刺史,你的意思是?”

韋刺史:“師祖成就可比得上巍峨泰山,而他又是一個多麼平凡的人。他的生平,如同長河那麼曲折,又極具哲理性,你將此整理,留以世人,定然有不少警示作用。”

法海禪師雙手一攤,滿臉無奈的神色:“韋刺史所言極是,

只是貧僧已盡了自己的力,可謂是江郎才盡了。”

韋刺史:“既然你自認為已江郎才盡,大可再見才人,與你補充與豐富嘛。“

“寶林寺裡,僧眾雖多,但他們一致公認我的才華屬於最好,而我自問也不過如此而已。”法海禪師臉有難色,“你叫我在寺裡找什麼人呢?”

韋刺史臉龐含笑:“寺裡不行,就在寺外找嘛!”

法海禪師:“寺外?寺外的人即使有狀元般的文才,但不懂佛理禪機,寫出來的東西不是對牛彈琴嗎?”

韋刺史:“那也未必,這樣吧,我向你推薦一個人”。

法海禪師:“誰?”

韋刺史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胸:“我。”

“你?”法海禪師以愕異的目光盯住韋刺史好一會,才搖了播頭,“不行,不行。”

韋刺史:“為什麼不行,是不是嫌棄下官一沒有文才,二不懂佛理禪機?”

法海禪師:“非也。”

韋刺史:“那麼,為的是哪一樁呢?”

法海禪師:“你身為韶州刺史,乃一州之最高長官,州務繁多。農林牧漁,樣樣都要管,哪有什麼空暇去幹這些佛門的事呢?你不怕人家譏嘲你不務正業嗎?”

韋刺史笑著回答:“這並非不務正業,而是在幹堂堂正正的大業。”

這下子,輪到法海禪師大惑不解了,他巴眨著迷茫的眼睛:“你越講,貧僧越是糊塗。你不妨詳細將道理向我道來吧。”

“好。”韋刺史朗聲地,“佛門提倡懲惡揚善,這正符合我們做人的宗旨,摒棄暴戾,弘揚正氣,民風純樸,社會秩序漸好,這是於社會於民眾都是有益的事。”

“.....”

韋刺史將《六祖語錄》帶回府去後,在管治州府的同時,挑燈夜戰,花了不少時日,將《六祖語錄》從文句上梳理通順,在內容上充實豐富,自己反覆審閱,認為滿意了,再交還給法海禪師。

法海禪師接到韋刺史的修改稿,在其後的日子裡,再將六祖的生平及進東禪寺學禪法的前前後後新增上去,還補充了不少法語,在莊嚴的法理裡面,充滿了機智與幽默,幾番修改,最後定稿,名為《法寶壇經》,又稱《六祖壇經》。

……

再說一直與師父形影不離的慧詹,這次破例沒有跟隨師父六祖去韶州大梵寺。

因為,他要去更遠的地方——西京長安受戒去。

歲月流逝,他已經從一個頑皮的小沙彌,長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比丘。

他在北上西京受了具足戒之後,在回曹溪的路上,順便來到了大師兄行思所住持的江西吉州青原山靜居寺。

此時,青原行思的“米價”公案,早已轟動禪林,無數僧衲爭相參究。在禪宗史上,這一公案影響極大,至今仍常有禪者參究。

行思以他弘深的悟境、精妙的禪法,終成一代大宗師。

當年,小慧詹到達曹溪之時,行思早已經離開,所以並不認識他。行思詢問道:“你從哪裡來?”

慧詹頗為自豪地回答:“我從曹溪來。”

曹溪,是行思在師父六祖的錘鍊下脫凡成聖、開悟得道的地方;

曹溪,是天下禪僧心目中的聖地!

行思不禁抬起頭,看了這個青年比丘一眼。

曹溪是禪的故鄉。從那裡來的禪僧,應該渾身浸透了禪的滋潤吧?

因此,行思問道:“帶了些什麼東西來呢?”

慧詹當然知道,師兄問的不是禮物,而是像當初六祖問他的一樣。像見到自性了嗎?本來自性,無形無相,如何表示?於是,慧詹站立起來,抖了抖身體,表示沒有什麼東西。

然而,行思並不認可,笑說:“還是帶著磚塊、瓦礫呢!”

本來自性,了無一物。慧詹之所以抖動身體,是因為他還認為有個自性在。

而這,在行思看來,就是破爛,就是垃圾,就是磚頭瓦塊!

慧詹冰雪聰明,立刻明白自己是靈龜拽尾——雖然掩蓋了爬行的蹤跡,卻將尾巴來回掃動的印痕留了下來。他畢竟年輕,又是性情中人,時時刻刻不忘爭強好勝。

於是,他立刻反問道:“難道,大和尚您這裡有真金給人嗎?”

慧詹是在以真金比喻佛法。

然而,若是將佛法當成固定的、具體的、有形的東西,就謬之千里了。

因為佛所說的教法是水靈靈、活潑潑的,而且是隨機的——隨眾生的機根而方便設教,所以有無量的法門。

佛是大醫王,會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病情、不同體質開出不同的藥方。

同時,佛法沒有分別,更沒有高貴低賤。佛法是因病施藥,只要對症,一根草就是最好的良藥。

因此,行思舉重若輕,輕輕說道:“假如有,你要放在什麼地方呢?”

是啊,金屑雖貴,入目成翳;佛法雖妙,執著成病。

由此,慧詹知道了禪海的深邃玄妙,波瀾壯闊。

他重回到曹溪後,認真閱讀大藏經,曾提出六個重大問題,向師父請教。在六祖惠能的點化下,他終於融會貫通,徹底覺悟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飛魚過肩錦衣衛

飛魚過肩錦衣衛

像個劍客
身為錦衣衛,能歷經數朝不倒,林鱗游靠的不僅僅是穿越者的頭腦,更是 “遇強愈強”的本事!但最為主要的是:他的師父姓張,也正是大明曆朝皇帝苦苦尋找的那個人! 教坊案、妖書案、紅丸案……(參與)偵查數起大案小案命案要案。隨鄭和下西洋,尋仙尋璽尋紅薯。 同胡濙過江南,在逃皇帝難覓蹤。飛魚服,繡春刀,沈煉公李太醫與我是至交。 斬言官,鬥閹黨,張皇后李闖王竟都是穿越?在大明十六朝三百年國祚穿行,見證我大明的始
歷史 連載 1萬字
擺爛兩年半,我大秦第一老六的身份瞞不住了

擺爛兩年半,我大秦第一老六的身份瞞不住了

從小愛吃蒜
神州大地,萬國爭霸!嬴羽穿越成大秦六皇子,獲得擺爛系統,瘋狂擺爛兩年半,不知不覺已無敵! 然而,就在嬴羽欲再苟三十年之時,天道金榜現世了。天軍榜第一,大雪龍騎,屬大秦六皇子嬴羽! 絕色美人榜第一,焰靈姬,屬大秦六皇子嬴羽!絕世高手榜第一,大秦六皇子嬴羽! ……整個神州,沸騰了!帝釋天:“什麼?這世上,竟有比我更強的男人?!”曹操:“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嬴政:“大秦,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歷史 連載 72萬字
偷聽我心聲,全員開啟吃瓜模式

偷聽我心聲,全員開啟吃瓜模式

棲雲微
許杳杳穿越了?炮灰真公主! 系統:【你丫這設定真得勁,不服不行】 許杳杳聽到的:這身世顛沛流離,一生苦不堪言,得抱緊大腿咯! 全員聽到的: 【皇后,隔壁貴妃在設計嫁禍你,娃都給你換了】 【西宮苑的小太監,是個假的,和宮女搞上了】 【御史大夫和新才人是初戀】 …… 全員瞪大雙眼:原來皇宮裡這麼多瓜! 許杳杳:系統系統,他們看我的眼神怎麼感覺都不太對!我真的是個好寶寶~
歷史 連載 39萬字
了了

了了

哀藍
她是萬物終結,也是萬物伊始。【下一本《撥雲見輕燕》,點選作者專欄可提前收藏】風輕燕是天下第一的高手,她有一把天下第一的刀,還有一把天下第一的劍。 雙主角/破案/吃飯/
歷史 連載 6萬字
渣了魔尊後我死遁失敗了[穿書]

渣了魔尊後我死遁失敗了[穿書]

梅聽劍
【全文完結,修文中】 【不定時掉落福利番外,專欄預收求收藏!】 【本文經過修文,劇情與盜版出入較大,感謝每一個支援正版的小天使~】 本文文案: 穿成打臉文的主角宿敵怎麼破? 原著裡,主角幼時受盡虐待,黑化後極端扭曲,一度毀天滅地。 而秦顧剛好穿成了主角的宿敵!——主角成為魔尊後報復的第一人。 滅絕人性的系統還在耳邊瘋狂提示: 【請阻止主角滅世,打出仙界大團圓結局】 秦顧:嗯嗯嗯?系統你看我打得過他
歷史 完結 4萬字
臣本布衣,穿越就領倆媳婦

臣本布衣,穿越就領倆媳婦

乘風鵬本尊
林羽意外穿越封建落後的大常王朝,成了一個傻子農夫。大常窮,賦稅重,但媳婦包分配,養得起妻妾滿堂,養不起徭役加量。 作為被硬塞了兩個媳婦的貧民,林羽只想使出渾身解數守護住眼前的幸福。 不料捲入權貴爭鬥,為了能夠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林羽只能遇強則強。 結果一不下心就成長為大常首富,還為大常立下不少功勞,連老皇帝都想把公主許配給他當媳婦。 “臣本布衣,能夠走到朝堂之上為陛下分憂實屬榮幸,讓臣尚公主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