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見春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東家,老爺子又來了。”

“嗯,把早點上了吧。”

茶樓二層,朱安的獨立雅間,朱元璋輕車熟路的走了進來,笑著問道。

“今天給咱安排了什麼好吃的呢。”

朱英無奈道:“我這裡的早點,都被你吃了兩輪了,哪還有什麼新鮮花樣呢。”

“好吧,大孫你也沒吃吧,來,一起吃。”朱元璋坐下直接說道。

朱英對於老爺子的這個社交牛逼症,也算是適應了。

一口一個大孫不談,在茶樓吃東西,就從沒結過賬。

白吃白喝,還把自己當孫子使喚,也是沒誰了。

吃到一半的時候,朱元璋突然感嘆道:“咱在這裡吃著美味,可城外那些人吶,卻是連樹皮都要搶奪。”

朱英白眼一翻,道:“老爺子,有話直說就行了,何必這般拐彎抹角。”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昨天我可是調了二十石的糧食過去應災。”

朱元璋一愣,頓時就開心的笑了起來。

關於茶樓的動靜,朱元璋自然是安排錦衣衛多加關注。

便是在幾天前,茶樓這邊突然開始大量採購糧食。

這麼多的糧食,朱元璋頓時就感覺,可能自己的大孫在囤貨居奇。

怎麼說大孫也是個商人。

做這些事情,不算奇怪。

只是朱元璋心中有些難以接受。

便是想著開導一番。

只是沒想到才剛剛開始問話,就得到這麼一個結果。

卻是誤會了大孫。

“咱就知道,大孫和那些心眼賊壞的商賈們,完全不一樣。”

朱元璋稱讚道。

朱英吃了口包子,嘆道:“略盡微薄之力罷了,終究不過是杯水車薪。”

以現在朱英的看法,現在的大明每個人,都幾乎相當於他的老祖宗級別了。

指不定哪個流民,就是自己後世的某個先祖。

這要是因為蝴蝶效應影響,讓自己的先祖給餓死了。那麼後世的自己,可能就不存在了。

“可別這麼想,二十石糧食可不少了,煮成稀粥,這可要活不少人呢。”

朱元璋肯定的說道。

大明一石約等於後世九十四公斤,朱英這一手,便是三千多斤的糧食。

饑荒前,一兩銀子就能夠買一石大米了,寶鈔兩貫鈔。

現如今許多糧商囤貨局奇,價格飆漲,十兩銀子一石還有價無市。

更有許多糧商,大明寶鈔都不收。

當然不是明的不收,而是直接宣佈沒糧了,暗地裡用銀子交易。

現在二十貫鈔,都買不到一石的糧食。

市面上,都是官府開糧倉,在平抑物價,不過已然是按戶籍限購了。

朱英能搞到這麼多糧食送出去,還是暗地裡花了大價錢。

“卻也是治標不治本吶。”朱英感慨道。

“這些該死的商人,每逢災荒便是如此,咱真的想親手把他們都給宰了。”

朱元璋有些氣憤的說道。

“省省吧,別人藏家裡不賣,你能有啥辦法,難不成還真去搶,那跟盜匪有什麼區別。”

朱英說道。

朱元璋無奈的點頭,哪怕他是皇帝,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沒有辦法。

唯有印刷大明寶鈔,外地調糧。

善良的糧商,其實還是有,只是魚龍混雜,難以摸清。

說到這裡,朱元璋說道:“可憐陛下喲,為了這災荒的事情,都愁白了頭髮,咱看在眼裡,真就是心疼。”

“咱看唐宋史記,也為有這般災荒,自元后,便是這中原大地,災荒不斷,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的懲罰。”

朱英聞言,猶豫了一下,微微沉默過後,坦然說道:“其實就大明的糧食而言,面對各種災情,在糧食總數上還是夠用的。”

“若是上下一心,共度難關,也不見得會有如此多流民出現。”

朱元璋點頭道:“這倒是實話,只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哪家會願意把糧食拿出來分給別人。”

“其實,倒也不是沒有辦法可想。”朱英神色平靜的說道。

朱元璋眼睛一亮,忙問道:“大孫有可法子,給咱說來聽聽。”

他並未指望大孫真的能想出什麼好的法子來。

不過在朱元璋的心中,大孫是日後的大明皇帝,對於處理災荒的學習,自然極為重要。

流落在外這麼多年,朱元璋也不知道大孫如今的才華如何。

這次過來,也存在著考校摸底的意思。

“以工代賑,老爺子應該很清楚吧。”朱英問道。

朱元璋微微皺眉道:“這個咱自然清楚。”

就在昨日早朝,他還用以工代賑的方式,下令召集三千民夫去挖大孫的陵墓呢。

只是大孫的這話,讓他不是很滿意,這法子自古就有,終究是大明官府承擔,意義不大。

“清楚就好,我說的法子,便是這以工代賑的變法。”

“自古以來,以工代賑,便是由官府招募,換個角度去想,實則民間鄉紳,勳貴去以工代賑會如何。”朱英緩緩說道。

朱元璋眉頭皺得更為厲害了,因為他並未聽懂。

朱英的話,在朱元璋聽來其實跟徭役是沒有區別的。

像是鄉間小路,一般都是在農閒的時候,由鄉長帶領村民修建,便也是這個道理。

朱英見此,思索了一下,再次解釋道;“大明的官道,驛站,每年都需要不少經費的修繕。”

“假若把這修繕的活,交由給鄉紳勳貴,而後每年分批由官府返還,老爺子你覺得那些鄉紳,勳貴是否同意。”

朱元璋心思聰慧,卻也不解的問道:“這等好事,自當同意,可這般說來,終究還是官府出利,與現在有何區別。”

朱英無語,老爺子看來對於商業,果真是不太精通,話都說到這裡了,還沒體會其中意思。

“老爺子,大明可不缺銀子,缺的是糧食。”

“這些鄉紳勳貴組成的團體,官府的活包給他們,他們總要找人做吧,找人做,那就得出糧食啊。”

“官府給的銀子,他們出的糧食。這般換算下來,便是相當於官府花銀子,買了糧食,還把事情給做了。”

“官府出了銀子,鄉紳勳貴們出了糧食,百姓有了活路,這事,不就給解決了麼。”

一席話,頓時讓朱元璋如同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他在心中迅速思索此對策的可行性,越是琢磨,越是覺得是錦囊妙計。

----

ps:看到評論區說不養,真心感動,特此加更一章表達心中感激之情。

另,求推薦破,月票。來一點小小的打賞就更好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大隋:二世浮沉

大隋:二世浮沉

艾擎
簡介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楊廣 隋二世而亡,大概是歷史的遺憾。 原本統一繁盛的帝國,在一切強盛到最頂點的時候,致命的威脅也悄然來臨。 隋帝國的命運,從全盛到滅亡,從開始到終結,好像都是已經註定的。 ……但又好像不是。 因為總有人試圖逆轉一切。 ———金甲戰神站在城門前,遙望天邊的紅日。 孤身一人面對千軍萬馬,只緩緩道了一句——— “國事千鈞重,頭顱一擲輕”———宇文成都
歷史 連載 4萬字
覆秦

覆秦

起飛的東君
秦朝末年,天下疲弊。萬民愁怨盈於野,六國遺民競相謀秦。當此之時,有英雄揭竿而起,為天下唱。 “天下苦秦久矣!” “伐無道,誅暴秦!”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歷史 連載 4萬字
紅樓兵仙

紅樓兵仙

木穴川
穿越而來的賈琿覺得,既然這輩子已經學了這麼多東西了,那就不能再躺下去了,所以啊,這輩子,我要進武廟!
歷史 連載 2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