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香千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二章:雁門關,廣武城

騎上雪龍駒的秦溫很快就縱貫了大半個幷州,全速趕到了雁門郡,不過秦昊並沒有前往郡治所陰管,而是直接去了離雁門關最近的廣武。

雁門郡下轄14縣,分別為陰館、馬邑、埒縣、樓煩、廣武、原平、滷城、汪陶、繁畤、劇陽、崞縣、武州、平城、強陽等14縣,位於幷州東北部,北接遼闊草原,南靠太原,東依冀州代郡,西攬定襄,地勢群山環繞,易守難攻,且郡內擁有抵禦北方異族最堅固的雄關,雁門關!

雁門關東臨隆嶺、雁門山,西靠隆山,兩山對峙,形如鬧門,每年大雁往飛其間,故稱雁門,又名雁門塞、西隆關。其位置坐落於光武咽喉要道上,走出廣武城,沿路順溝前往,便進入一條狹谷,人稱雁門古險道,兩側峰巒疊蟑,怪石凌空險惡,翻過一道陡峭山樑,雁門關即躍人眼簾。

雁門關椅山而建,峰巒疊蟑、山崖陡峭,關牆雉諜密集,烽猴遙相呼應,東西兩面將老營口坷申池口、陽方口、東隆口、西烴口、匕樓口、大石口、石口、馬蘭口、茹越口、胡峪口等十八隘口連為一體,其地勢十分險要,為兵家必掙之地,同樣也是北方異族南下的必經之所。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李牧常駐雁門,憑藉關城之險,慎重防守,擊敗匈奴數十萬人馬;漢朝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曾經率兵和匈奴在此廖戰,大獲全勝,威震塞外;隋揚帝楊廣曾經率兵在此與突厥作戰;唐將薛仁貴曾經在此追趕突厥兵馬捷報頻傳;北宋楊業也曾幾齣雁門大破遼兵,使其聞風喪膽,博得“楊無敵”稱號。

秦昊之父秦溫自四年前擔任雁門太守之後行仁政,開商路,招流民,內治汙吏,外抗匈奴。

經四年大力發展,雁門大治,政通人和,路不拾遺,如今在人口方面已超過太原,成為幷州第一人口大郡,目前擁有人口四十萬,守軍四萬。

雁門郡的這四年的變化雖大,但發展卻極為坎坷,秦溫上任這四年間,兩年都在打仗,可謂戰火不斷,至於原因?則是太守秦溫上任後做了一件挑戰匈奴異族底線之事,那就是重建雁門關。

雁門關乃是抵禦北方異族之門戶,對於整個大漢北疆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過桓帝時期,由於守將無能,雁門關曾被匈奴單于欒提羌渠,領軍攻破然後被焚燬,之後就一直處於荒廢狀態,一直沒有重建。

漢室不是沒有想過重建雁門關鞏固北疆,可是漢室一修雁門關,匈奴必定領兵南下打草谷,失去雁門天塹的漢軍根本是無法抵禦匈奴鐵騎,還沒建好就又被破壞,再加上朝中妥協派的軟弱,漢匈雙方達最終乃暗中達成了一個潛規則,那就是漢室不再重修雁門關,而匈奴只在幷州北部和中部活動。

這個默契一直持續了近二十年,直至秦溫重修雁門關後,這個平衡才被打破。

雁門關天塹一旦重立,有了雄關的阻隔,匈奴將再也不能肆意南下劫掠,幷州再也不是匈奴的後花園,幷州百姓也將會過上平靜的生活。

不過秦溫此舉雖眾望所歸,但卻是在挑戰匈奴的底線,匈奴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秦溫江雁門關重新建好,戰爭將不可避免。

成功則名垂千古,失敗也遺臭萬年,幸運的是秦溫成功了。

面對首次來犯的一萬五千鐵騎時,秦溫手中只有兩萬老弱郡兵,不過秦溫卻沒有放棄,先是示敵以弱,連續詐敗三陣,後於險要之地東隆口設伏,一戰全殲一萬五千來犯之敵,趁著匈奴再犯之兵還沒有趕來的這一個月的時間內,秦溫集中全郡人際物力財力,爭分奪秒的搶修雁門關。

在這一個月中雁門二十萬軍民全都上下一心,無論男女老幼皆裸袖挑擔,他們知道當匈奴再次迴歸時,那可就不只一萬五千了,而是十萬,到時若是沒有雄關守護,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死亡。

不過就算有二十萬軍民全力勞作,可是想在一個月內修復偌大的雁門關也不可能的,全部修復雖然不可能,但是修復幾個道口還是綽綽有餘的了。

匈奴二次來犯時,秦溫憑藉修好的險要道口全力死守,由於軍民一心,再加上匈奴此時行動倉促糧草不足,堅守了一個月後匈奴最終糧盡。

而匈奴退兵後,秦溫則繼續投入到雁門關的修葺當中,當匈奴再次返回時,等待他們的將是更加堅固的冰冷城牆。

雁門關的重建共歷時八個月,而秦溫憑藉一郡之力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這座雄關修完,和朝廷還有幷州其他州郡的支援也是離不開的。

當秦溫打退了匈奴的兩次南侵後,朝廷也看到了重建雁門關的希望,於是命令刺史丁原全力配合秦溫重建雁門關,正因為有了整個幷州的支援,秦溫才能在八個月內將雁門關重建,並且比之前更加堅固。

見雁門關一日堅過一日,年輕的匈奴單于於夫羅自然不甘心,他發誓要再次摧毀這座他父親曾經摧毀過的雄關,不過秦溫可不是無能之將,有雄關在手就算兵少,他也不懼匈奴。

在秦溫擔任雁門太守的前兩年,匈奴單于於夫羅攻共對雁門發起了13次攻擊,可是除了在雁門關下留下了不下於8萬具屍體外,幾乎沒有動搖雁門關分毫,雁門軍也在守城中不斷磨鍊,最終成為了大漢最精銳邊軍,太守秦溫也因重建雁門關和擊敗匈奴而名揚天下。

有著雁門關的守衛,匈奴再也不能染指雁門,雁門郡逐漸恢復穩定,許多外出百姓紛紛回來,再加上秦昊一系列吸納流民的優惠政策,雁門成為北疆流民遷移的首選,大量的冀州流民向雁門遷移而來。

有了人口就有了兵源,四年來雁門人口從二十萬上漲到了四十萬,守軍也從原來的兩萬郡兵,增加到現在的四萬精兵。

雖然有些雄關的守衛,但雁門也並不是絕對的安全,雁門關畢竟還是被攻破過的,而為了加強雁門關的防禦,秦溫可謂是用心良苦,不但將郡治所直接遷到離雁門關只有三十多里的廣武縣,而且將大部分流民都安置在雁門關附近的縣城,這使得原本人煙稀少的雁門北部六縣逐漸繁華起來。

隨著商業的不斷發展,商路的不斷開拓,在秦家商行的引導下,廣武城逐漸成為幷州“商都”,越來越多的商人來到這裡行商,如今廣武城已是幷州第二座擁有十萬人口的商業大城,而且已經擴建了兩次。

由於光武城中不允許駕馬疾行,所以進入廣武城後秦溫下馬緩步向太守府走去,一路上因雪龍駒的緣故,引得沿路行人紛紛側目。

“好神俊的白馬,就是太守的那匹‘紫電’也比不上吧!”

雖然在北方馬匹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但雪龍駒實在太“另類”,那高度幾乎比尋常馬匹的一倍,只要不是瞎子幾乎都能一眼看出這是一匹日行千里的神駒。

“這哪家的青年才俊,竟生的如此英俊,駿馬才子倒也般配。”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可是太守家的公子,去年太守壽辰時,俺見過秦公子一面!”

“重瞳子秦昊,竟然是他!”

一個平民說出秦昊的身份後,一眾百姓頓時發驚呼,這些年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使得秦溫深受雁門百姓的愛戴,連帶著看向秦昊的眼神都無比柔和。

“秦公子,你可真俊吶!”

“公子可曾婚配?小女年芳二八,貌美如花,許以公子為妾可好?”

雁門百姓的熱情讓秦昊大感吃不消,於是立馬加快腳步,快點離開這是非之地。也有部分有學識之士,看著秦昊露出思索之色。

“這秦昊不是拜在王師了門下嗎,此時不隨王師左右學習,回雁門幹嘛?”

“這誰知道呢?不過如今黃巾作亂,太守大人即將領兵鎮壓,公子說不定會和太守一起出徵平亂吧!”

“十四歲就上戰場嗎?不愧是秦太守的兒子!”

太守府位於廣武城中心,幾乎每條大道都能走過去,脫離人群后,秦昊很快就找到了太守府,剛準備進去時,之間一位一臉嚴肅守門衛士上前阻攔。

“太守府要地,閒雜人等止步。”

秦昊見到來人後頓時一愣,沒想到還是熟人,這些年自己變化很大對方認不出自己也正常,不過他怎麼會在這呢?

“高順將軍,你怎麼來這守門啊?”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