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世界反響巨大(求月票,求推薦票,求支援)
葡萄無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密蘇里河戰敗的訊息第一時間傳回華盛頓,整個美國上層社會為之失聲,隨即爆發出巨大的羞辱感和挫敗感,這令美國社會輿論陷入懷疑和偏執的兩種極端情緒中。
此時的美國社會
尚沉浸在戰勝墨西哥的喜悅餘溫中,忽然被來自西部的戰敗訊息驚醒,心理上的巨大落差讓向來自負的美國白人抓狂了,社會上分裂出保守的懷疑論調和偏激的擴大戰爭論調。
《華盛頓郵報》對此報道;“美利堅之殤,一個傳奇的隕落。”
該報道並沒有透露出泰勒上將具體的訊息,但悲嘆道“剛剛用一連串顯赫勝利證明自己的泰勒將軍,完敗於惡魔君王理察血淋淋刀下,徹底葬送了萬餘精銳的美軍騎兵主力,這是美利堅之殤,一個傳奇的隕落……”
《紐約時報》在頭版頭條報道;“北美基督世界之敵~惡魔君王李察的崛起。”
該報評論中將李察與數百年前令整個歐洲驚恐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大帝相提並論,稱其為“末日終結者”,極盡渲染抹黑之能事。
以花邊新聞,驚悚黃色報道聞名的《紐約每日論壇報》,在頭版頭條報道中憑空臆測國王李察,報頭加粗的一行大字是;
魔王撒旦再現人間,北美將淪入恐怖血獄。
該報在竭盡所能製造驚悚話題的同時,捏造了一個讓人恐懼的謊言;
國王李察是撒旦的化身,之所以要虜掠那麼多白種女人,是因為要從中挑出年滿14歲純淨的白人處女。用她們的鮮血和年輕胴體來滿足魔王的胃口,維持難以想象的強大力量云云。
代表南方州輿論的喉舌《皇家公報》報道;
受夠了!
!讓一切停止吧!
該報對西征接二連三的慘敗感到極度悲觀,認為大唐王國就是美利堅聯邦的噩夢,是時候停止這一切,讓小夥子們回家,讓和平重新回來……
在輿論的一片紛紛擾擾聲中,白宮難得的沉寂,並沒有對此發表公開意見。
一週之後
訊息傳到歐洲,英倫震動,法蘭西震動,普魯士震動,歐洲各國震動……
當今世界
能夠一次性將上萬名騎兵投入戰爭中的軍事強國不多,怎麼數也不會超過10個,美國可能是戰鬥力排行最後的那一個。
但不管怎麼說,剛剛擊敗了墨西哥的美國勉強能算個二流世界列強,較之葡萄牙,比利時,荷蘭,丹麥,希臘這些歐洲三流國家總要強上了一點兒。
別說1萬多名全副武裝的騎兵,就是1萬多隻雞抓也要抓上半天呢!
這個大唐王國是何方神聖?
為何如此厲害?
國王李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什麼時候冒出來一個這麼厲害的大唐王國?
是英國扶持的北美攪局者嗎?
未來的北美局勢會向何處發展?
胸甲騎兵?
風暴重機槍?
柯爾特1846騎兵式左輪槍?
這……美國老有麻煩了?
無數的疑問冒出來,這讓陷入法國麻煩的歐洲吃瓜群眾興趣盎然,好奇心被成功的勾引出來,一時間議論紛紛。
英國《泰晤士報》對此報道;
手指甲黑乎乎的美國牛仔終於經歷了最痛的毒打,一次兩次無數次的慘敗,終於讓這些自譽“肩負統一北美大陸神聖使命”的粗野美國人清醒了,顧影自憐後,才發現自己有了個不好惹的鄰居……
英國老秉承著一貫毒舌的風格,各種譏諷挖苦充斥報端,潛藏著滿滿吃瓜的幸福感。
甚至有些英國報紙手舞足蹈的倡議,要給“加利福尼亞公爵”(國王李察)發個1000磅重的大勳章,以獎勵他“抽出的這一記凌厲耳光”……
法國《巴黎人報》報道;
美國一戰損失萬餘騎兵,期盼法蘭西再次伸出援助之手。
該報再次回顧了法蘭西路易十六皇帝對美國的康慨援助,也沒有忘記提了一下“路易斯安娜購地桉”,對美國趁著法國危難時的落井下石表現耿耿於懷,透露出又喜又恨又嫌棄的複雜感情。
所謂“路易斯安那購地桉”(英文:LouisianaPurchase),是美國於1803年以大約每英畝三美分向法國購買超過529,911,680英畝(合計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的交易桉,該交易的總價為1500萬美元或相當於8000萬法郎,法國人一直對此難以釋懷。
那是一種“崽賣爺田不心痛”的情緒,看看如今被四國神聖同盟鎖死了發展空間的法蘭西,驕傲的高盧公雞情何以堪?
基於各自立場
歐洲各國報紙紛紛對發生在遙遠北美的這場戰事做了重點報道,這無形中幫了李察大大的揚名,讓無數歐洲人記住了大唐王國國王,加利福尼亞公爵李察的名字。
“千萬人知聲望任務”進度竄升了一大截,從11.3%勐竄到21.76%,幾乎翻了一倍有餘。
聖路易斯
聖路易斯是位於芝加哥以南約730餘公里,堪薩斯城以東約486公里的一座北美中部大平原城市,城市人口17.3萬人,距離北邊的凱恩斯縣只有40多公里。
該城市已經被大唐王國騎兵佔領,在攻打該城市的時候,遭到了當地駐軍和民兵的拼死頑抗,大唐王國付出了1960餘人傷亡的重大代價,其中1400餘人都是俘虜後轉化的白人協從軍。
即便如此,大唐王國騎兵也傷亡了550餘人,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傷亡。
聖路易斯民眾的激烈反抗,徹底激怒了李察,下達了5日不封刀的命令,血洗了這座原本安靜祥和的城市。
其中慘狀,勿需一一訴說。
大唐王國的暴行雖然激起了很多美國白人的憤怒,但更多的是恐懼情緒的蔓延,近在遲尺的凱恩斯縣就是最鮮明的例子。
當大唐帝國騎兵抵達時,該縣所有頭面人物統一迎了出來,完全放棄了抵抗,恭手交出了這個人口5.27萬的城鎮。
這讓李察大為滿意,因此傳下軍令;
只取財物和牛羊馬車,嚴禁傷害該城市居民,嚴禁縱火焚燒房屋,全軍上下必須秋毫無犯。
這一正一反的兩個例子,瞬間讓美國各地城鎮醒悟了。
大唐王國萬餘騎兵(注;加上俘虜轉化的3000餘白人騎兵,減去戰損,堪堪萬餘騎)在該地區駐紮半月有餘,一直沒有看到美軍重兵出擊,似乎被嚇破了膽。
實際上,沒那麼簡單。
面對現實的嚴峻威脅,美國中部和東部各城鎮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修建防禦設施運動,動員了二三十萬武裝民兵,到處在挖溝挖壕建要塞,全國上下數百萬人參與,甚至有些工廠都停工建設。
對於這種情況,李察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因此,再度裹挾了大量人口和上萬輛馬車,浩浩蕩蕩的向著西北方向行去。
大唐王國騎兵返回的路線是遠離堪薩斯城,從堪薩斯城和芝加哥中間的城鎮穿越,經過飽受蹂躪的達文波特,愛荷華城,千里迢迢地返回德梅茵縣。
這一路上
雖然經常會碰見小股美軍騎兵,但並沒有吸引出大量美軍步兵,看來美國老吸取了教訓,不敢再度重兵出擊。
這讓李察的計劃落了空,他原本想彷效邁克-拉比奧的計謀,透過裹挾的近八萬人口(白人婦女佔據絕大多數)來吸引美軍,然後一舉破之。
此計劃在於將廣闊的北美中部大平原作為戰場,大量殲滅美軍有生力量,打斷美國進攻鳳凰(丹佛)的西征企圖,打疼他們,將美國老重新逼回談判桌上。
只要美軍重兵集團出擊,那麼想怎麼打?在哪裡打?什麼時候打的決定權就在李察的手上,他能夠牽著美軍的鼻子到處跑。
一個月不行就兩個月,兩個月不行就三個月,想打就打,想不打就走,美軍根本奈何不了機動性極高的大唐王國騎兵軍團。
想要對付騎兵,同樣得是騎兵。
美國騎兵精銳主力一戰盡墨,剩下的雖然也能湊個萬把騎,但是還有四千餘騎在墨西哥,六千餘騎在堪薩斯城,千餘騎在芝加哥,距離極其遙遠,形不成合力。
縱然形成合力又何妨?
密書裡河戰役過後,幾乎所有美軍騎兵都被打出了心理陰影,見到大唐王國騎兵便望風而逃,壓根兒也不敢直面挑戰。
十分的戰鬥力,最多能剩下一半兒,這就是大唐王國騎兵的赫赫威名。
李察對虜掠的大量人口和物資倒是無所謂,這只是他吸引美軍主力的誘餌,哪怕全丟了也半點不心疼。
重要的是殲滅美軍主力,只要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基本上戰爭就可以畫上句號。
可惜的是
美國老愣是裝成了死豬,一路上有驚無險,就這麼看著大唐王國騎兵浩浩蕩蕩的押送著大量人口和物資,順利返回到德梅茵縣。
這可讓李察大開眼界,只能勉為其難的收下了這些人口和牛羊。
只有身處其中,李察才深刻體會到華夏民族國力孱弱時那種無奈,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草原強大虜掠大量人口北返,什麼也做不了。
寧為刀俎,不為魚肉。
豐厚的繳獲,極大的擴充了大唐亡國實力,在彌補戰爭開支後尚有盈餘。這進一步壯大了李察強兵富國的基本治國思路,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一去不回頭。
如果您覺得《狂野北美1846》還不錯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援!
(本書網址:/xiaoshuo/6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