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智波小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49章 避禍是不成的

蘇州府

張溥冷麵望著去而又復返的黃淳耀,一臉的譏哨:“黃兄,張某已經表過態了,現在你還來,切莫怪張某不顧當年情面上報知府衙門,還是快些離去吧...”

黃淳耀絲毫不覺得尷尬,相反卻是反客為主道:“張兄莫要著急,今日在下前來只是順道路過而已,目的卻不是前來遊說你。”

張溥見此也放鬆下來,現在陳操在松江的一番操作那是豎起了‘大明’的旗幟然後在松江公然行造反之事,誰要是與之瓜葛起來,那不被牽扯進去?

再者陳操的名聲本來就不好,先是依附閹黨,然後又與東林黨打的火熱,最後又投效客氏,成了三姓家奴。

對於重視名聲的大明朝士子百姓來講,臭了名聲相當於毀了自己的仕途,但陳操卻對名聲絲毫不在意。

“既然黃兄不是來當說客的,怎麼去而復返?”

黃淳耀神秘道:“不知道張兄可聽說了福王進京一事?”

福王?

福王的身份若是在東林黨內那可是一個尷尬的境地,況且張溥雖然自成復社,但卻始終不是執政黨派,復社雖然在江南有著厚重的話語權,卻不能左右朝局,一切起始還得看東林黨的意思,而現在東林黨一家獨大,誰會沒事去觸東林黨的黴頭?

黃淳耀見張溥那凝思的表情,乾脆添油加醋道:“張兄此情恐怕還不知道福王在南京見了誰?”

“阮大鉞...”

張溥表情一滯,動作明顯遲緩了一下。

阮大鉞東林黨出身,與好友馬士英同時萬里四十七年的同進士,造化弄人的是,馬士英外放南京為官,而阮大鉞因為陰差陽錯搭上了魏忠賢的線,從此成為了閹黨成員,還被整成了‘沒遮攔’,此後阮大鉞便與東林黨決裂。

而東林黨諸公也視阮大鉞為聖人叛徒,魏忠賢事發之後,阮大鉞在去年底被罷官,為了避禍回了安慶老家,不過那當官的心還是未死,在馬士英的邀請下又去了南京,目的就是與東林黨講和復出。

張溥的老師周延儒此次為了復官已經在四下奔走,而作為學生的張溥亦然是接受了阮大鉞的好處,不僅是他本人,就連遠在南京的馬士英也在為周延儒奔走跑官。

所以,阮大鉞對於張溥他們而言是算得上恩人,畢竟對方在幫他們辦事,然而福王當年的支持者正是東林黨一派,只可惜福王不是長子。

阮大鉞面見了福王,首先在禮制上是絕對經不起推敲的,隨後張溥那發愣之際便在想,阮大鉞是不是藉此機會從福王身上下手幫助自己的老師復官?

不過張溥隨即又打消了這個想法,福王身為藩王,突然進京已然是不合規矩,若是再讓福王幫了忙,周延儒一旦復官之後便會與藩王扯上關係,自成祖之後,絕沒有一個大臣願意與藩王聯絡上,那是取死之道。

想到這裡,張溥看著黃淳耀一臉笑意的看著自己,心驚。

難道福王另有想法?

只可惜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福王此次北上是什麼情況,便冷聲拱手:“多謝黃兄好意,張某還有其他事情,不便久留黃兄,多有擔待。”

張溥把黃淳耀送走之後,便徑直去了蘇州知府於先超的府邸。

不多時,受到邀請的蘇松巡撫楊維志便乘轎抵達了於先超的府門外。

“陳操包藏禍心,殊不知不是下一個王莽。”

張溥一上來便給陳操定了性,雖然他沒有官職,但復社在蘇州的權柄還真不是於先超和楊維志兩個高階別流官可以比的。

於先超在蘇州當知府已經四年,在有兩年便到了日子,吏部的考核便會抵達,另外楊維志乃是天啟六年時的蘇松巡撫,三年該一換,現在恰是第三年,若是在任期最後的關頭上出了紕漏,他們的仕途便會打打的受影響。

這也就是大明朝的地方官每在最後任期的時候都會庸碌無為所產生的後果。

見兩人並沒有搭話,張溥便又道:“陳操把持松江府,百姓怨聲載道,朝廷對此居然不聞不問,如此下去,若是邊鎮將領爭相效仿,豈不是再現唐朝藩鎮之禍?”

於先超只是一個蘇州知府,他內心其實對於張溥這種從名聲上鵲起的人是絲毫沒有好感的,畢竟自己好歹也是進士出身,大明朝講究的是資歷,而不是憑藉一張嘴,再說,即便陳操崛起或者自立藩鎮,與他又有什麼干係,他是蘇州的知府,是文官,又不掌兵,即便要傷腦筋,那也是蘇松巡撫楊維志的事情。

果然,楊維志也是看出了於先超的想法,便道:“於大人莫不是覺得事不關己?”

“哪裡,下官只是覺得張溥有些危言聳聽罷了。”

話說的模稜兩可,張溥聽了也不著急,只是等著楊維志發話。

“陳操一事也不是咱們能夠隨意置喙的,畢竟連皇上都沒有想到這裡,即便把張溥的話呈上去,那也是無事無補,說不定還會被朝中的大人們嘲諷咱們杞人憂天。”

楊維志的出身就表明他和陳操是對立面,不過眼前就著他能指揮的人馬,確實還不是陳操的對手,好在他自己心知肚明。

“聽聞魏國公奉旨去了松江府,不知道到底所謂何事。”

於先超冷不丁的插話讓張溥才想起自己今日所來何事。

於是便將黃淳耀所言福王之事盡數說給了兩人,話音一落整個談話便安靜了下來。

沒人會去隨意亂猜,涉及藩王,任何人都變現的很謹慎。

“在下以為,福王恐怕別有心思。”

“張溥,此事之上你還是慎言的好。”

楊維志表情冷淡,福王的背景他可是知道的,當年的事情他可是一清二楚,若不是當時東林黨的勢力沒有辦法和浙黨相比,方從哲也不可能把他們東林黨壓著。

說不定福王還真的就成了皇帝。

只不過這種話現在誰都不敢說。

“朝中的事情自由諸公應對,咱們管好蘇州府的事情便是,”楊維志給此次談話做了總結:“復社也切莫對此事情胡亂猜測,若是江南之地傳了不好的事情,後果本官可是不會承擔的,另外,你張溥還是少於松江來的人相會,免得落了人口實。”

此話意思很明顯就是針對張溥的,不僅是於先超,連楊維志本人也對張溥沒什麼好感,所以也是藉著黃淳耀的事情打壓一下張溥。

張溥慍怒異常,只不過也是不敢表現,內心卻是把兩人罵了個遍,然後冷笑道:“兩位大人還是謹慎些好,切莫被陳操鑽了空子,學生告辭了...”

楊維志也不惱怒,就看著張溥離去,然後才看向於先超:“阮大鉞想要復官一事,本官已經在給諸公的信中明確反對,於大人,你以為?”

“下官謹遵撫臺大人之意...”

“陳操確乃奸猾之輩,若是繼續與其虛與委蛇,本官還是擔心養虎為患。”

老話常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現在的情況也就是如此,楊維志的擔心不無道理,只是現在松江府全境封閉,想要進入松江很難,更別提打聽訊息。

“撫臺大人,下官聽說阮大鉞推薦了馬士英出仕,不知道此事是否?”

楊維志點點頭:“確有此事,周延儒復官在即,阮大鉞出了大力氣,不過那廝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決計不能再用,馬士英倒是可行,即便是與阮大鉞有牽連,但也翻不起風浪來。”

...

“好...”

上海縣城外,歡呼聲此起彼伏,李茂才擦了擦臉上的油漢,長出一口氣之後便癱坐在了軌道邊,任由那些個工人歡呼吶喊。

陳操放下望遠鏡,然後笑道:“這老傢伙當真還是需要鞭策,他是從匠戶變成官員的,當也知道珍惜當官的機會。”

趙信拱手:“公爺,剪綵大會您是否親自去?”

陳操搖手:“不了,讓曹時雲去就行了,他是功臣,我就是教授了他們,與我有什麼干係?”

趙信頓時覺得陳操簡直就是一個聖人,這等大功居然自己不要,不過想來也是,他能教授一幫學生造出這種東西,也足以證明腹中還有很多的大貨。

距城一里的車站內,數百名力夫在整齊的號子聲中將成品蒸汽機用滾木原理從學院拉出,然後運送到站臺,然後再以槓桿滑輪等物輔助,幾百人一起發力,終究將蒸汽機的核心部件安裝在了車頭之上。

當最後一顆固定螺絲擰好之後,山呼海嘯聲再次響起。

“趙信,我就不去了,你代表我帶著一些人坐上去,跑到華亭之後再返回時到府邸告訴我什麼感覺。”

趙信一臉的興奮,他早就知道了這蒸汽機車替代了馬力,只需要在車頭燒炭就可以行走,聽說到華亭三十多里的路程只需要一盞茶的時間,肯定要去試探一番。

“屬下這就去代替公爺走一遭。”

陳操感嘆的搖搖頭,這幫子古人估計還不知道自己那個時代的高鐵是多麼的快,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也就是一天時間而已,若是把飛機造出來,兩個小時就抵達那還得了?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春閨令

春閨令

喬燕
文案:【全文已完結,養肥可宰。下一本開《嫁中宮》】 京城第一公子謝凌,出身名門,儀容儒雅,是朝中最年輕的宰輔。 昭寧三年,遵守祖輩婚約,迎娶江南第一世族秦家大小姐為妻。 新婚當夜,看著妻子嬌若芙蓉,難掩姝色的容貌,謝凌心尖顫了顫。 婚後,二人舉案齊眉。 ** 秦謝兩家婚約乃是祖輩婚約,奈何長姐心裡早已有心上人。 百般權衡之下,妹妹秦若硬著頭皮嫁了過去。 謝家每一個人都對她很好,包括她那位權勢滔天,
歷史 完結 0萬字
大楚風流

大楚風流

劍流兒
一朝穿越大楚,看男主在記憶中從未存在過的王朝,實現人生風流,登上權利高峰!
歷史 連載 6萬字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三國:偷聽我心聲,蜀漢殺瘋了

叄餐四季
【穿越、讀心、搞笑、團寵】 劉善穿越了,成為了三國時期的劉禪,開局就在長坂坡,剛脫險就被劉備摔,好不容易安穩了幾天,又多了個小媽,而且還是個想把他抱去東吳的小媽…… 【士元叔,死在了落鳳坡!】龐統:“??” 【關二叔,死在了麥城!】關羽:“……” 【張三叔,死在了閬中!】張飛:“!!” 【親爹,死在了白帝城!】眾將領:“?!” 可漸漸的,劉禪發現,這個三國好像跟他知道的不一樣,龐統沒死?關羽也沒死
歷史 連載 4萬字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農家樂通古代,開局接待劉關張

一月的雨季
回村經營農家樂的張泊發現一個問題,似乎他的這間農家樂成為了連同各個朝代的橋樑。 歷史上的一系列的名人皆彙集於此。甚至,他們之間還能夠互相串門! 劉備:“中山靖王劉勝十七代世孫劉備見過武帝陛下,望陛下救大漢於水火。”岳飛:“天無二日,我心中只有哲宗官家一個太陽。”朱棣:“爹,你沒死啊。”……曹操:“我打劉備,漢武帝嗎?真的假的?”金國:“我打岳飛,霍去病嗎?真的假的?”帶清:“我打明太祖,明成祖嗎?
歷史 連載 2萬字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大明:爹,我不當天師了

東鴨西樓
洪武元年,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帶著兒子張異進京面聖,他滿心歡喜而來,卻被皇帝奪了天師位,抑鬱而歸。 而隨行的張異,因為預言這件事,被皇帝當成小神仙留在京城。張正常臨走前,求張異為龍虎山拿回天師位。 應天府從此多了一位能預測未來的小神仙。他能推算大明二百多國運,也能隨手發明許多神奇的東西,他救過皇帝的命,也差點把當朝天子氣死過去……老朱面對張異,每天都在殺了他或者拜為神仙之間反覆橫跳,好不糾結…
歷史 連載 31萬字
禍害大明

禍害大明

有怪莫怪
朱樉很不爽,活著被朱元璋罵作『不曉人事,蠢如禽獸』,死後神道碑被刻上『死有餘辜』。 \n\n李世民排行老二,我朱樉也是老二。\n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n玄武門走不通,我就走洪武門。\n李二鳳能做天可汗,那我朱·巴勒猛幹·樉要做騰格里汗。 \n\n洪武大帝朱元璋提劍怒喝道: “小畜生,豎子敢爾?”\n\n朱樉三拜九叩道: “陛下年老體衰,兒臣恭迎父皇退休。”
歷史 連載 2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