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觀大明當世的各位悍將中,如左良玉、賀人龍、周遇吉、黃得功等人,要麼是兇悍不遵令,要麼還聲名不夠顯赫。

只有吳三桂與張誠二人可謂是內中出類拔萃者,他們都有兩個共同的優點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其一是年輕而有為,其二則是有穩固的地盤作為根基所在

但何崇武與季佑慈對吳三桂只是耳聞,並未親見,並不知其底細究竟如何?

但張誠可就不一樣了,他們二人皆與張誠關係極深,何崇武與之共事數年,此番出任懷慶知府更是得張誠臂助良多,而季佑慈乃是張誠的親大舅子,已經成為一家人的他,自然必須要站隊永寧伯這一邊。

“爵爺,未知大軍將於何日渡河南下?”才祭祀完五位黃河龍王,剛剛出五龍廟的大門,何崇武就迫不及待地問起軍事來。

永寧伯張誠只是淺淺一笑,輕描淡寫地說道:“得何知府與季兵憲相助,渡河之事不必急於一時,待闖賊動向明確後,再渡河也不遲。”

季佑慈在一旁出言提醒張誠,道:“據開封傳來軍報所言,賊寇兵鋒似已至開封城下,大有再次圍打之意。永寧伯對此,不可不防啊。”

“舅兄莫急,賊寇勢眾,動輒數十萬人馬,豈是朝夕可至?”

張誠對季佑慈之言,似乎頗不以為意,他邊行邊道:“黃水南岸的探子傳來訊息,賊寇前鋒已抵開封城外,正與城中守軍拼命搶收城外的麥子。”

“啊……”

季佑慈聞言不由一驚,對於張誠的情報來源,他是十分信服的,旋而便出言說道:“妹夫何不趁此時,賊寇大軍未至,主力渡河,邀擊賊寇,將之驅退?”

“嘿嘿嘿……”

張誠先是一陣桀笑,他停下腳步看著自己的大舅兄,沉聲說道:“舅兄,賊寇主力就在開封南四十里外的朱仙鎮,我若是孤軍前往,一旦被其纏住,便將獨對賊寇數十萬之眾。”

他目光又掃向何崇武看了一眼,才繼續說道:“此刻,我軍自畿南開過來各營人馬,尚未休整,僅憑沇河、青龍、白虎三營人馬,難與賊軍匹敵,就算再加上邙山民團幾千人馬,也未見得便有勝算。”

恰在此時,親兵們牽著各人戰馬來到近前,張誠接過自己的坐騎“碧驄駒”,一個騰起便躍身上馬,接著說道:“況丁啟睿與左良玉的人馬,還在豫南逗留盤桓不來,咱總要等等這位平賊將軍才是,怎可自己個兒吃獨食呢?”

他說完又饒有意味地補充了一嘴:“你們說是吧!”

“是……是吧……”

季佑慈結結巴巴地接了一嘴,他轉頭看到何崇武正在向自己暗暗搖頭示意,便再無下文了。

…………

原武知縣黃仁發一直遠遠隨在眾人身後,此刻見已過了中街,再往前走不遠的東街便是縣衙所在,不由小跑著追上前來,卻被中軍官張成芳給攔了下來。

要知道,張誠現在不止是宣府鎮總兵官,他還是大明皇帝御封的堂堂永寧伯,豈是一個小小七品縣令想見就見的?

果然問過話之後,張成芳即揚鞭催馬追上張誠,在他身邊輕聲稟道:“父帥,原武知縣已備下酒宴。”

“軍情緊急,酒宴免了吧。”

張誠說完似乎想起了什麼,又將張成芳叫住問道:“你可曉得那知縣的名字?”

“末將這就去問。”

“你將他喚來,我有些話要對他說。”

“喏。”

片刻後,張成芳即催馬回來在張誠身側稟道:“父帥,原武知縣黃仁發前來回話。”

黃仁發原本有一頂小轎,但在張誠、何崇武、季佑慈等顯爵高官跟前,又哪有他坐轎子的資格,所以一直棄轎不坐,不行跟隨在眾人身後。

好不容易得永寧伯召見,他也是一路急跑上前,來到張誠馬前之時還在氣喘吁吁,張誠見狀便對中軍官張成芳擺了擺手。

張成芳會意後對黃仁發說道:“永寧伯命你把氣喘勻了,再來回話。”

黃仁發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好一會兒才緩了口氣,他俯身跪拜道:“下官原武知縣黃仁發,拜見永寧伯殿下。”

張誠策在碧驄駒上,單手持韁,朗聲說道:“免禮了吧。黃仁發,你治民有方,亦守土有責,此功不可沒。”

“永寧伯盛譽,下官職責所在,實不敢當。”

聽到永寧伯的誇讚之言,黃仁發內心十分驚喜,他任職原武縣已有五年之久,早便想換個地方好離開這個賊寇橫行的險地,只是苦於沒有門路而已。

就在他內心激動之時,耳中又聽到永寧伯張誠的聲音傳來:“我宣大官軍數萬將士,此番援豫剿賊,老營便暫設於你原武縣境內,望你不負本伯所期,充分調動縣內之人力物力,統籌兼顧,協助我剿賊大軍做好後勤保障之責。”

“請永寧伯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盡力,動員縣內鄉紳士民,盡職盡責。”

“好。我大軍老營這邊就拜託黃知縣,若此番剿賊之事順遂,必少不得你原武縣的一份功勞。”

“謝……哦,不……此乃下官職責所在,豈敢言功。”

黃仁發如此巴結張誠,無非就是想攀個高枝,也好藉此良機給自己挪下窩,當他聽永寧伯提及功勞二字時,內心激動不已竟語無倫次起來。

就在他對自己的表現在心中懊悔之際,卻聽永寧伯的話再次傳入耳中:“好好幹。本伯會將爾之名,記入老營幕下,待保定張總督到來,更會在他面前為爾美言。”

張誠說完便不再理他,揚鞭催馬,直奔東門而去。

…………

開封府城,依舊如往昔那般巍峨聳立,雖遠遠望去,高厚的城牆上似有似無的彈痕隱隱可見,而城牆上那些斑禿不平的彈痕,似乎也在向外人展示著歷經的大戰有多麼激烈。

雖然暫時歸於平靜,沒有出現喊殺震天、硝煙瀰漫的場景,但另一種戰鬥正在開封城外激烈上演著,交戰雙方既在比拼速度,也在比拼著耐力。

自四月中旬時起,一股股賊寇馬隊便已出現在開封西南十餘里外的新城、杏花營一帶,他們人數雖不眾多,卻個個精悍無比,顯然皆賊寇老爺精騎。

官軍哨騎初時也有出城騷擾阻攔,但在傷亡十數騎後,便即龜縮於開封府城之內,就算上官嚴命也只敢在城牆周圍數里範圍內活動,並不敢離城太遠。

四月十八日,就在張誠與保定總督在真定府會面之際,賊寇大軍忽然來到,設大營於開封城西二十里外,偵騎四出,開封城西、北、南三面幾乎盡為賊寇馬隊遮蔽。

十九日開始,眾多饑民蜂擁而出,他們在賊寇馬隊掩護之下,開始搶收開封城外才剛剛成熟的冬麥,成群的賊軍輔兵雜卒和廝養人等齊出,埋頭收割著開封周邊農民辛辛苦苦種好的麥子。

開封城內的守軍對此自然是不甘於坐視,他們也派出城內的守軍,掩護百姓出城與賊軍比拼搶割麥子的速度。

賊軍主要是在大堤外搶割麥子,而城中軍民則是在大堤內搶割那些離城近的麥田,兩方人馬在大堤內外交界之處,常常會因偶爾相遇在一起,也發生了一些零星的戰鬥。

但此刻雙方的重點都不在交戰上,他們的目的皆以搶割麥田裡的麥子為主,並沒有激發大規模的戰鬥,甚至有時雙方雖然相距很近,卻是互不理會,連箭矢都不向對方射出一根。

如此情況一直維持達十三天之久,在官賊兩軍的攜手合作下,開封城外遍野的麥田都被他們搶割個精光,如此熱火朝天搶收冬麥的景象,在開封建城以來的歷史上從未曾有過。

即使是在以前的太平年頭,每到冬小麥收穫的季節,那景象也是十分的熱鬧,但也只是各家各戶分散開來,各自收割自家麥田裡的冬麥,哪有這般十數萬軍民一股勁,齊心協力搶收搶割打麥的盛況?

那可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之事啊!

不過,闖軍很顯然比開封城內軍民準備得更為充分,他們一隊隊人馬分工明確,既有專門負責搶收麥子的,也有專門負責將打好的麥捆子運到各營的,還有人專門負責打場,最後又有人馬將打好的麥子,分運至各營的糧倉中,多餘部分則全數運往闖軍老營所在——閻李寨。

就在闖軍與開封守軍一同搶割麥子的這段時間裡,闖王李自成也沒有閒著,他無時不刻都在關注著除開封之外,大明各地官軍的動向,其中以左良玉所部人馬最受關注。

此刻,大明中州大地比前時平靜了許多,就如同暴風雨前的片刻寧靜一般,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即將迫近的一場大戰!

李自成率領數十萬賊軍屯聚在開封城下,只顧搶收城外遍野的冬麥,而絲毫不做攻城的準備,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當然是因為對大明各地援軍的動向還沒有完全掌握,他也不敢在此時貿貿然地對開封展開猛攻狠打。

其二嘛,則是因為闖軍內部發生了極大的變故,這才使他變得有些畏首畏尾起來,或許這個因由才是他猶豫不決的根本原因。

而闖軍內部又發生了怎樣的變故,才會讓李自成這個敢號稱闖王的人,也投鼠忌器了呢?

原來是李自成親自招上門的新女婿——“小袁營”頭領袁時中,他率領自己營中的三萬精銳人馬,離開闖王李自成劃定的駐地杞縣,往豫省、畿南、山東交界處奔逃而走。

要知道“小袁營”在投奔闖王李自成之後,雖然經過了一系列的改編重整後,只剩下三萬餘人馬,但汰去了老弱的小袁營,反而因此越發的強大些,戰力更是有增無減。

試問,如此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叛闖王李自成而走,他們又能去哪裡呢?

依闖王與其身邊眾多謀士和將軍們的判斷,袁時中有極大的可能會帶著這支擁有三萬餘精兵的隊伍,投奔豫南的大明督師丁啟睿,又或是投奔鳳陽總督朱大典。

總之,闖王身邊眾人皆以為,袁時中既然叛逃而走,必定是與官軍有所勾結,暗地裡接受了朝廷的招撫,這才率部逃離前去投奔官軍。

他們商議的結果便是派出闖王麾下干將李過李二虎,前去追擊小袁營……

…………

那麼袁時中和他的小袁營又是何時投奔闖王李自成,又是因為何事離開李自成的呢?

這事說來話就長了……

其實早在李自成攻陷洛陽後,豫西各地土寇紛紛來投奔之際,便已萌生出了想要與大明王朝一爭天下的雄心壯志。

彼時,他雖然還沒有定下經營固定地盤的方略,但透過吃掉各地各股賊寇,以求壯大自己勢力和聲望的目的,已經成為他之後的軍略方針。

而袁時中的小袁營已經是豫東南一帶,不可忽視的一股大賊,其人馬多時有十數萬之眾,少時也不低於五萬人馬。

如此力量,自然引起闖王李自成極大的興趣,他既不允許自己身邊有另外一隻餓狼環視,也不能允許如小袁營在未來被朝廷招撫,進而成為自己的敵人。

所以,李自成在首攻開封失敗,回到伏牛山中蟄伏之時,便派人前往豫東南地方找尋小袁營,向其頭領袁時中表達自己尋求合作的意思和態度。

李自成的這一態度在曹操羅汝才前來投奔,與他合營之後變得愈發強烈起來,與此同時,闖王的名號也在河南逐漸響亮,尤其是他擊敗保督楊文嶽、擊殺三邊總督傅宗龍之後,闖營與小袁營的談判也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雙方就合營的具體細節不斷磋商。

而就在衝在十五年二月末時,闖曹賊軍一舉擊潰陝兵,襲破襄城,斬殺新任三邊總督汪喬年之後,袁時中也不再猶豫,率領麾下小袁營全部人馬馳奔豫南的陳州,與闖王李自成相會。

闖王李自成對袁時中很是親切,極盡拉攏之能事,為此甚至不惜棒打小將張鼐與慧梅這對鴛鴦,將自己夫人高桂英的養女李慧梅許配袁時中為妻,妄想以此將袁時中拴住,成為自己的得力干將。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