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勇毅軍之所以在昌平駐留數日,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借閱兵之機,將那進貢給崇禎皇帝的一百萬兩銀子,運送進宮。

如今,一切都已經辦得妥帖,張誠自然也再無逗留的理由了!

從宮裡出來後,在張成芳等中軍親衛的陪護下,直接就奔自己岳父翰林院侍講學士季智恆府上而去。

張誠的中軍副官張明遠早已提前將備好的禮品送來,此刻正與與他的小舅子季佑卿候在門口,見過面後簡單寒暄了幾句,便直奔內宅而去。

…………

“搬家?”

季智恆面上滿是狐疑之色,而他的丈母孃季寧氏更是驚問道:“姑爺可是闖禍了?這好端端的,為何突然就要搬家?”

張誠見狀不由啞言失笑,他萬分抱歉地說道:“不是,岳母您先別急,都怪張誠沒有把話說清楚。”

待見到季寧氏穩定下來了,他才又接著說道:“張誠在京中不是有一座‘伯爵府’嘛,前次修書請二老搬過去住,您二老又不情願。

我就與軒竹商量著,將伯爵府後街上兩個宅子給買了,現如今也已經翻修完畢,今日藉著進京面聖,特意來見二老,就是為了告知此事。”

“誠兒,我知你與軒竹一片孝心,可這喬遷新宅,乃一件大事,不可輕忽,且我與你母親在此住的好好的,也沒有搬離的必要啊。”季智恆似乎還不十分情願。

季寧氏也在旁說道:“是啊。住得好好的,非要搬這個家嗎?”

“是的,岳母大人。”

張誠語氣十分誠懇地繼續道:“張誠也沒說您二老在這裡住得不好,只是您這邊的府宅,離伯爵府確實也是稍遠了些。

現如今戰事連連,畿南一帶,旱災蝗災交替,近期又鬧起了瘟疫,大有向北迫近之勢,京師雖是要地,但我與軒竹仍是時刻惦念二老安危。

這才在伯爵府後街購置宅院,翻修一新,就是想著您二老能搬過去那邊,也好便於我夫妻略盡一點孝心。”

他見二老並不為所動,只得繼續說道:“軒竹也總與我念叨二老,原還打算借這回進京陛見之機,隨同來京,陪您二老住上一段時日,也讓小外孫與您二老親近親近。”

“那……怎不曾來呀?”

季寧氏一聽張誠提及自己閨女和小外孫,眼中立時便閃現出點滴淚花,透著一股失望追問為何最後沒有一同前來。

“岳母別急,您聽我道來。”

張誠溫言細語繼續說道:“全因我進京事急,車馬顛簸,不願軒竹與鼎兒隨我遭罪,才讓她們娘倆緩緩再起行,這算著日子下月初也該到京啦。

所以,我才想您二老趁現在無事,就搬到伯爵府後街新修葺的宅子住,待軒竹與鼎兒到京後,也好使軒竹就近在您二老身前盡孝。”

“搬……今兒就搬……”

季寧氏話雖說得十分肯定,但身體卻一動不動,只拿眼神看向夫君季智恆,等著他做出最後的決斷。

其實,季智恆不願意搬家過去的理由也很簡單明瞭,就是不願意落人口舌,使得外間傳言自己是因為借了女婿的光,才住上了大宅子。

不過人都是如此,經受不住隔代人的誘惑,當他聽張誠提及小外孫鼎兒的時候,心中也是祈盼的不行,自然不會再強行拒絕張誠送給自己大宅子的美意。

“也罷。既然永寧伯如此說話,那就搬吧。”

季智恆彷彿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似的,他猛地一拍案几,十分爽朗地說道:“不過,也不用太急切,軒兒不是要下月初才到的嘛。總要選個吉日才好……”

他轉頭對夫人季寧氏說道:“夫人,你這幾日先吩咐丫鬟婆子,收拾收拾,該打包的都打包起來,待吉日到來,咱就搬過去等軒兒。”

“好,好,好……你陪姑爺說話,我這就是吩咐下人,趕緊打包,也好早些搬過去,總要把一切都準備好,就候著我那乖巧的小外孫到來吧。”

張誠笑著起身恭送岳母季寧氏離去,剛剛坐回椅中,就聽老泰山季智恆開口問道:“忠忱,你為了搬家一事,做這許多鋪墊,是否另有隱情呢?”

“岳父,確實是軒竹太想念您二老,且鼎兒都滿週歲了,還沒見過姥爺姥姥,這也說不過去呀。”

張誠提起茶壺給岳父季智恆斟上茶水,又接著說道:“另外,張誠還有一點私心,就是為了安皇上之心。”

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神很明顯地向著皇宮大內那邊瞟了一下。

“你是說……皇上已經開始猜忌你了嗎?”

“那倒沒有。”

張誠給自己身前茶盞也斟滿茶水,才又繼續說道:“岳父久在京中,當知宮裡那位的脾氣,女婿如今統軍援豫,手握重兵,本就難保不受猜忌。

何況我一直以來,行事過於乖張,尤其此番查抄奸商家財,更是得罪了許多人,朝中宮裡只彈劾我的奏摺,不知多少啊。

所以,為了表示我的忠心,也為了安宮裡那位的心,才讓軒竹帶著鼎兒,來京師永寧伯府住上一段時日,待我自豫省剿賊歸來,再同返宣府去。”

季智恆抬手捻著下頜上的鬍鬚,靜靜看著眼前的張誠,久久才開言道:“忠忱,老夫一直以為你是個只會陣前殺敵的莽夫。

直到今日,我才算看清你不止是粗中有細那麼簡單,你之所思所慮,皆勝人一籌,照你適才所言,怕是在京城裡還有別的手段吧。”

張誠先是淺淺笑了笑,才道:“岳父眼毒,果然任何事都瞞不過您老人家的法眼。”

被女婿狠狠地捧了一把,季智恆的臉上也顯現出難得笑容,他依舊捋著鬍鬚說道:“老夫一心修學,意不在仕途,卻也並非糊塗之人,世事如何,還是看得清楚。

有些事情,雖然我並不評論,卻並非一點不知,在這裡可是看得通透……”

季智恆用手輕點著自己胸口位置,又繼續道:“忠忱,你少年得志,張狂些也在所難免。但要切記‘做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凡事切記做絕,將人打倒也就是了,用不著再去踩上一腳。

在這世上,每多一個敵人,就會多一點阻力,初時還看不出什麼,可越到後面就越發難行,等你發現腳下的路都被自己堵死的時候,那就什麼都晚了。”

“岳父教誨得是,張誠必然謹記於心。”

張誠此刻表現得十分謙恭,完全就是執小輩之禮,他是真的將季智恆當作父親來侍奉,並無一星半點作作之態。

“你姨父吳老爺那裡,去過了嗎?”

“未曾。”

張誠端起茶壺給季智恆身前茶盞續滿,才接著說道:“這次進京,閱兵還在其次,主要是為了給皇上送一份大禮。如今這事辦妥,我就該往河南去了,那邊兵事緊急,已不能再耽擱。

而且該辦的大事辦妥,若再流連於京中,豈不落人口實,若是再被滿城言官御史彈劾,也不曉得皇上還能不能護著我啦。”

“嗯。既是如此,我這便吩咐廚房開飯,你吃過就走,不要逗留過久。”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張誠策在馬上回望京城那巍峨壯麗的城門樓,無限感慨在心頭。

別的且不說,他依稀記得就在松錦大戰後的崇禎十五年,清軍虜騎最後一次入寇京畿,因事發時乃是壬午年,所以又稱為“壬午之變”。

清軍此次入塞與前幾次幾乎是如出一轍,飽掠達八個月之久,明軍無人能擋,被其攻陷攻克兗州、順德、河間3府,18州,67縣,破城八十八座。

此次入塞,清軍共擊敗明軍三十九次之多,擒獲大明總兵以下軍將三十餘員,共計擄掠了三十六萬九千丁口,三十二萬餘頭牲畜,更擄獲黃金一萬兩千二百餘兩,白銀更是多達二百二十餘萬兩,珍珠四千四百兩,緞五萬兩千餘疋,最後於次年五月翻越牆子嶺,揚長而去。

雖然這一次的松錦大戰,因為有張誠的參與,戰事結局大變,清軍未能討得一絲便宜,與大明一般都是損兵折將,空耗錢糧,既未能奪取一分土地城池,也沒有擄掠一分錢糧回去。

大明薊遼總督洪承疇也沒有因戰敗城破而投降清國為奴!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對於大明朝來講已經是不能再好了,清國因錦州戰敗,元氣大損,估摸著年內都很難再有大的動作,遼東壓力大減。

崇禎皇帝若是有些眼光與能力,正可趁此時機,調動一切資源和兵力,穩住河南這個基本盤,只要不貪功求大,先保住開封不失,再尋機一點點消耗流賊,李自成之流又如何能成事?

“父帥,該回昌平啦。”

張成芳的提醒打斷了永寧伯的沉思,或許在他們的眼中,一個破城門樓子,就算比宣府的高大巍峨一些,但那又如何?

無論怎麼看,都沒有宣府鎮城的親切和舒服!

“好。回營!”

張誠回過身來,揚鞭抽馬,往昌平城疾馳而去……

…………

“永寧伯派人送來一個大箱子,已抬到老爺書房去了。”

“可有別人動過?”

“未曾有人動過,我親自看著永寧伯營裡中軍抬進去的。”

“張誠,他沒來嗎?”

“中軍言:永寧伯剛剛得迅,闖賊欲再圖開封,皇命在身,不敢延擱,已返回昌平整軍,明日一早便要率兵開拔,援剿豫省流賊。”

說話間,大明兵部尚書陳新甲已來到後庭書房前的院中,他抬頭望著昌平城方向,似乎能從柳葉間隙投射下來的夕陽中,看到遠在數十里外張誠的心一般。

“下去吧,這裡不用伺候啦。”

管家聞言,也不敢相問,只得深施一禮,緩緩退了出去。

終於,陳新甲似乎想通了什麼,他輕嘆一聲後,才開口說道:“張誠,你可一定要打個勝仗,替我守好開封,穩住豫省局勢啊!”

…………

四月十八日,已是芒種時節。

勇毅軍從京城往南沿官道而進,沿途可見,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搶收冬小麥,雖然同樣受到旱情與蝗災波及,但京畿附近河流眾多水網密佈,影響並不是很大。

即使已開始盛行,且大有擴散之勢的“鼠疫”,目前也只在畿南三府肆虐,真定府以北的京畿地區已經有所防備,尚未曾出現大規模傳播。

雖說旱蝗災情不如河南嚴重,但收成也是不如往年,不過人們辛苦一整個冬天,所圖不就是靠著這點麥子續命嗎?

最難熬的寒冬都挺過來了,往後的日子還會比這差嗎?

北直隸,真定府城,真定衛指揮使司衙署。

永寧伯張誠在此遇到了以前的老上司,前任宣大總督、現任保定總督張福臻,以及真保鎮監軍太監方正化,此外,還有署理真定知府事的真定府同知邵宗元,井徑兵備道張鵬翼,副將張德昌,真定衛指揮使曹時熙等一干文官武將。

原來,張福臻正式到任保定總督後,崇禎皇帝給他的第一要務便是整軍援豫,可畿南官軍剛剛被流賊擊敗,而其大部官軍仍隨在前保督楊文嶽身邊,協守開封,戴罪自贖。

雖然孫傳庭、張福臻連番致書楊文嶽,他也只派副將張德昌帶回一千殘兵,而總兵虎大威、副將馮大棟,以及保定府兵備張鵬翼等部官軍,仍被他扣留在河南,不肯放歸。

楊文嶽同樣致書給張福臻,向他解釋道:賊寇勢兇,開封危急,不敢稍離,待張督至,必將真保官軍,交予張督指揮排程,連其本人亦歸張督節制。

事已至此,張福臻也就只能“事急從權”,畢竟人家楊文嶽已經把話說到這兒了,若是他再堅持讓虎大威等官將歸建,然後再一同往援開封,要是這個空檔裡開封出了事,責任可就全落在他張福臻身上。

不過,張福臻為了使援豫之戰更為穩妥,他到任後立刻從真保鎮各處城池、衛所抽調壯年軍卒,嚴加操練,以備援豫之用。

“忠忱,你率勇毅軍到來,我這一直吊著的心,才算略覺安定一些啊!”

“張督大能,保定官軍威武,諸將皆奮勇,何憂之有?”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