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古璧,祖籍陝西清澗縣,於他父親那一代才遷至米脂縣居住謀生,而後參加了米脂暴亂,成為賊軍中的一員,幾經展轉做了闖王李自成的部下。

他原本與李自成並非是一脈,兩人雖然都是姓李,但確是分屬於兩個家族,相互間本就是毫無瓜葛可言。

不過,這位李古璧那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一個不同凡響的有心人,自打李自成被尊奉為“闖將”時起,這位李古璧便開始了他的表演。

仗著自己與李自成都是米脂人的身份,東拉西扯,逢人便說自己是李自成的堂弟,甚至都沒有出五服,而對於他祖籍清澗縣一事,則是絕口不提。

每每言及李自成時,都是貫之以“我二哥”來替代,而言及闖王夫人高桂英時,則是貫之以“我二嫂”之名,更無時不刻地跟人吹噓自己以前立下多少戰功,又受到闖王夫婦如何如何信任等等。

李古璧的表演雖然十分拙劣,但也確實憑著不爛之舌的七吹八騙,忽悠了好些不明真相的賊兵,而知道真相的人們私下裡都說他“狗皮膏藥託生,沾上就沒好”,更給他起了個外號——李狗皮!

其實,早在李自成潼關原慘敗之前,這位李古璧見闖軍戰鬥有些不順,便藉故掉了隊,自己偷偷跑回陝西混了一段日子,直到後來聽聞闖王破了洛陽,實力大漲之後,才又跑來河南再次投奔。

闖王李自成也知他是個什麼樣人,但畢竟是米脂老鄉,又是闖軍老弟兄,這些舊情自是要顧念下,再想著總比外人要強一些,便給他三百雜役專司照料老府糧草。

可李古璧原是好大喜功的性格,又怎會甘於縮在老府做這種事情,他百般請託闖營老人為自己求情,終於得償所願,被闖王派到了穀子傑營中效力。

而就在去年冬天,闖曹大軍二開啟封之際,這位李古璧又鬧出了一場笑話,給大家飯後平添一大談資。

那一日,闖軍總哨劉宗敏為鼓舞士氣,親自巡視各營,見將士們鬥志昂揚,信心十足,正感欣慰之際,卻見一軍帳中傳出來說話聲音。

他走到帳門口,向內探頭一望,正瞅見李古璧擺出一副十分威武的架勢,讓旁邊一個畫師在替他畫像,而在那畫上可見他身後還畫有許多弟兄吶喊跟隨,對面的開封城牆也顯出一個大缺口,他正站在缺口中間,硝煙滾滾中盡顯英姿。

李古璧猛地看見劉宗敏進來,臉色瞬間就變得灰白一片,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如何說話才好,就連那位畫師也是萬分慌張,他立即退後幾步,躬身屏息而立,等候捱罵。

劉宗敏心知定是李古璧忽悠畫師為他作畫,當下喝令畫師退去,便一把抓起那幅將要完成的畫作,將李狗皮叫到帳外,狠狠打了他四十軍鞭,以示懲戒。

然而,李古壁也確實不凡,他傷好之後依然如故,高一功、田見秀等將領被他磨得受不了,紛紛找闖王為其說情,便又派他做了一個四百人的頭目,以觀後效。

正是因為去歲年底在開封城外,被總哨劉爺的一頓皮鞭責罰,使他總是想要別出心計,做出一些功勞和成績來,以期證明自己的能力。

現在,李古璧簡直就像是立功歸來英雄一般,只見他洋洋得意地帶著一群百姓直入大廳前,自己昂首挺胸地跨步就走上了臺階,向闖王抱拳稟報道:“稟報大元帥,末將因昨日閒來無事,便帶了手下弟兄前去夏邑打糧。

那縣官一點不中用,咱才到了南門,他便自己從北門逃了,夏邑百姓聽咱是闖王派去,個個歡喜,焚香迎接。

我現將夏邑父老帶來幾個,以向闖王表示投順之誠意!”

李自成面色凝重地向他問道:“可騷擾百姓了沒有?”

“沒有。末將對夏邑百姓,那可是謹遵大元帥諭令,秋毫無犯。”

李自成語氣略顯陰冷地又問他道:“前去夏邑,你是奉了誰的將令?”

“末……末將……未……未曾奉誰的將令……”

李古璧顯得十分緊張,只見他磕磕巴巴地繼續說道:“末……末將……因見大軍破了商丘後沒有別的事做,就想著‘既是闖王要到處解民倒懸,宣示弔民伐罪的宗旨’,我便帶手下人馬前往夏邑,替大元帥解民倒懸,宣揚我大軍弔民伐罪之意了。”

“哼。”

李自成的語氣愈發陰冷:“你可知曉,我早已有令在先‘以後行軍打仗,不論何事,無我將令,皆不準擅自行事’。

如今人馬眾多,若大家皆像你這個樣兒,自己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如何使全軍上下如臂使指一般,上下同心呢?

我且問你,若不能作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我們這數十萬大軍,豈非是亂蜂無王,又如何對抗官軍,成就大事呢?”

李古壁的心裡“咯噔”一下,聽闖王的口氣似乎有要辦他的意味,直嚇得他面如土色,連忙跪下叩頭求告:“闖王……我只是一心為闖王弔民伐罪,宣揚仁德,並無旁的心思……闖王饒我……闖王恕罪啊……”

李自成面色陰冷嚴峻,他稍作遲疑,便轉頭向鄰席望去,語氣十分平靜地問道:“捷軒,你說該如何處置?”

劉宗敏本就十分看不上李古璧這號人,聞闖王問自己意見,他冷冷一笑,道:“擅自帶兵離營,大元帥軍法如山,自不可輕饒。”

李自成把頭一擺,語氣森冷地說道:“干犯軍紀者斬,推出去!”

李古壁叩頭如搗蒜一般,苦苦哀求:“闖王……饒命……大元帥……饒我這一次吧……以後不敢啦……再也不敢啦……”

闖王並沒有做聲,鄰桌的劉宗敏猛然把大手一揮,喝令道:“推出去!”

酒宴上,闖、曹、袁各營文武一干人等,默默地看著兩名親兵將李古壁推了出去,雖有人感到心中不忍,然卻無一人開口為之求情。

不過經此一鬧,眾人再也沒有高談闊論的心情,懷著詫異與忐忑之心,勉強繼續著酒宴,特別是袁時中和他的幾位親信,更是十分震驚。

他們沒有想到闖王的軍法竟如此森嚴,同時也害怕自己今後跟著闖王,不知何時會出了差錯,就如李古璧那般丟掉性命。

隨著時間推移,酒宴也接近尾聲,李自成轉頭對羅汝才說道:“今日且到這裡,咱們就回吧,還有許多事要一起商量處理。”

羅汝才雖覺興致未盡,然受李古璧事件影響,酒宴氣氛壓抑,已不能盡興,當下便接言道:“好吧,今日便到此為止。後天我在曹營設宴,再請大家喝酒,大元帥務必光臨啊。”

闖王點著頭微微一笑,然後又轉向袁時中,向他說道:“時中同玉尺稍留一步,我尚有話與你們細說。”

袁時中聞言微微一愣,他心中雖有所狐疑,但闖王的話卻又不能不聽,只得同軍師劉玉尺留下來靜候闖王說話。

他知道破商丘城後自己隊伍軍紀較差,濫殺平民和姦淫的事情,甚至比曹營更甚,不由在心裡暗自揣度:“莫非闖王要同他談這事麼?”

劉玉尺因適才酒宴上被懟,本來就懷著一肚子壓抑的情緒,然此刻卻反而坦然,自從各營賊軍在商丘會師以來,他也看得更加明白清楚,闖、曹兩營看似親密無間,其實也是貌合神離。

李自成深怕曹操離開他再去單幹,而曹操又時刻擔憂自己的曹營被李自成給徹底吃掉,失去獨立性,所以他認為小袁營在闖、曹之間舉足輕重。

想明白此中關竅所在,劉玉尺頓覺心中豁然開朗起來,深感對闖王其實也用不著處處依附,更不用過於害怕。

只不過因為尚身處田見秀的駐地,左右盡是闖營的人,他不便與袁時中說出心裡的話,只好向他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冷笑,以安其心。

…………

商丘城,周士樸府後院一間靜室內,李自成與袁時中、劉玉尺並沒有商談任何的機密要事,只簡單詢問了平時操練情況,以及有何困難,另外對袁時中和劉玉尺還說了些勉勵的話語。

李自成的態度顯得十分親切,既像是對多年相隨部將的關切,也像是對親戚晚輩的談話,剛才下令殺李古壁時的冷峻嚴厲,竟絲毫不見,而軍師宋獻策陪在一旁也是面色和藹,卻始終未曾插言。

“時中,你要告誡小袁營將士,自今往後,千萬再別再同闖營存畛域之見,要是仍存那樣見識,就辜負我重看你的一片心啦。

我倘若不重看你,便不會將慧梅許配與你,她雖非我親生,可我夫妻待她比親生女兒還重,不論與公與私,到大功告成之日,我絕不虧待於你,也不會虧待了你手下有功之人。

你既是我親信愛將,也是我的佳婿,你小袁營與曹營不同,小袁營與闖營實為一體,切不可再存有旁的心思,我亦會一視同仁,手掌手背都是肉,自不會虧待小袁營眾將士。

自今以後,小袁營就是闖營,等於就是我的老府人馬,這是我的肺腑之言,你們要牢記心中,亦要傳諭營中將士知曉!”

袁時中趕忙站起,躬身說道:“蒙大元帥如此厚愛,末將粉身難報。大元帥這番鈞諭,末將一定牢牢記在心中,也要曉諭手下文武將士一體知悉。”

劉玉尺也隨著袁時中一同肅然起立,他聽袁時中說畢,也躬身說道:“請大元帥放心,玉尺與袁將軍回到駐地,即將大元帥鈞諭,曉諭眾頭領知悉。

大家也天天盼望著化除畛域,不講陝豫之分,不分內外之別,不論新舊之人,皆化為一體,同心同德同體,協力共襄盛舉,為大元帥打下個一統天下。

玉尺不過一碌碌書生,遭逢亂世,苟全性命於蓬蓽,本不敢望有出頭之日,兩年前得遇袁將軍義旗南指,趨謁轅門,傾談之下,勉留效勞。

玉尺時常與袁將軍言,方今天下擾攘,群雄並起,到頭來不過是為新聖人清道爾,嗣後得聞大元帥上應圖讖,下副民望,方知天命攸歸,必得天下無疑。”

他邊說邊悄悄察看李自成的表情變化,見他雖未顯喜色,卻也未見有何不滿之意,才又繼續道:“今小袁營全體將士,追隨袁將軍矢志相投,願效馳驅,實望使天下百姓早見天日,重獲太平之樂,往後小袁營中倘有敢懷二心者,必人神所不容。

按我們袁將軍意思,既投闖王麾下,且又得闖王招為佳婿,成此姻親之好,這小袁營的稱呼也應就此罷棄不用。

袁將軍原說待到了開封城下時,即便傳下軍令,我營將士不得再使用‘小袁營’之稱號,至於新的營號,當依大元帥明示遵行。

玉尺與袁將軍皆以為,只有如此,方算得小袁營與老府諸營一例看待,才算化為一體同心同德,共襄盛舉。”

聽他如此說話,闖王的臉上也顯出十分欣慰的笑容,他點著頭說道:“坐下,請坐下吧,你們是都算是我老府中人,今後在我面前,大可不必如此拘禮。玉尺居一營軍師之位,這番話說得很好,說得很好啊。

不過……更易營號一事,也不必太急。你們只心中明白我的好意就行,不必急於向小袁營的將士們宣諭,全軍建制,正由宋軍師和牛先生擬就,待破了開封后,再向眾將宣佈施行。小袁營的營號,暫且用到那時吧,待宋軍師擬就了新營號出來,再行更易也不遲。”

袁時中和劉玉尺聽了闖王這話,也只能唯唯稱是。

宋獻策在旁始終未發一言,他對袁時中、劉玉尺二人察顏觀色,卻也不敢斷定他們的話中有多少真心真意。

直到這時,宋獻策才對袁時中和劉玉尺說道:“倘若大元帥把你們當外人看待,也不會今天就對你說出這樣的肺腑之言。大元帥如此,完全是為著你們好,為著時中將軍既是愛將,又是嬌婿。

如今,曹營和小袁營都歸在大元帥麾下,單論往日關係,曹帥與大元帥同鄉裡,又是拜把兄弟,可是像剛才那樣的肺腑之言,大元帥對曹帥是不肯說的。”

袁時中聞言連忙欠身說道:“大元帥和宋軍師不把我袁時中當外人待,這番心意,我完全明白,時中這一輩子定必要對大元帥感恩圖報,絕不會再有第二個想法。”

劉玉尺也在一旁補充:“小袁營的全體將士,也都有這個想法,為闖王矢忠不二!”

李自成笑了笑,又道:“今日我進城前,曾吩咐老營總管,給你營中送去三千兩銀子和二百匹綢緞,用以犒賞將士,恐怕早已送到你的老營,交到劉靜逸手中了。”

袁時中聞知此事,又說一些對闖王感激的話語。

宋獻策也在旁補充道:“大元帥對小袁營,如同對李補之、袁漢舉、劉明遠諸營一樣看待,有功即賞,有過則罰。今日因小袁營將士歸老府不久,所以才特頒犒賞,以示優遇。”

他言畢,又轉頭看向劉玉尺,對他親切地笑著說道:“玉尺兄,剛才酒宴上捷軒將軍同你抬了幾句槓,請不要放在心上。他每次在背後談論,都極其佩服你的才學與智謀。

今日也是吃酒稍多,再加上有一些事兒使他煩心,才會如此。他這個人,你們大概也都清楚,待朋友和部下那可是一片赤誠,肝膽照人,語言爽快,所以全軍上下都對他十分愛戴。

玉尺兄,你不會將今天這點小事兒,放在心上吧?”

劉玉尺趕快說道:“軍師,我怎會那樣糊塗呢?今日小弟酒宴妄談,不過為大家助興爾。”

他說完便“哈哈”大笑起來,看著他十分坦然的樣子,袁時中也接言說道:“玉尺,也是個爽快漢子,絕不會將此事放在心上。”

李自成十分欣慰地點頭說道:“這樣才好嘛。咱們真誠相待,不必講求這等細枝末節,更無虛掩飾。捷軒對我雖忠心耿耿,可他有時也會無故搶白我幾句,我還偏就喜歡他這種的秉性脾氣。

你們今後還要同他相處,日久自見人心,到時必會喜歡他的!”

幾人又聊了些閒話,袁時中見闖王並沒有旁的吩咐,即同劉玉尺起身告辭。

…………

“你看他們兩個怎樣?”

送走了袁時中和劉玉尺後,闖王李自成並未直接離去,而是對軍師宋獻策問起了自己心中的疑慮。

宋獻策略微沉吟一番,才道:“依我看,劉玉尺這人不是很可靠。而袁時中這人事事靠他謀劃,這才是使我最不放心之處,若依了我的想法,此人必先除掉才好。”

“時中說的話,跟劉玉尺說的也差不多,看起來多半出自真心。”

面對闖王的問詢,宋獻策眼珠滴溜溜流轉道:“我怕這些好聽的話,皆他倆事前商量好的。”

李自成略微一愣,道:“不至於吧。我是今天臨時才說出來的,他們事先又不知曉,如何能夠商量的好?”

宋獻策十分陰險地笑著說道:“時中左右之人,劉玉尺最是心計詭詐,慮事周密,在小袁營中素有‘小諸葛’之稱,只是有時驕氣外露,是其所短。

此外,還有朱成矩、劉靜逸二人,皆城府甚深之人,安知他們平時不與袁時中作許多計議,把臨時應答的話,都事前準備好了呢?”

闖王李自成聞言後,默然不語,他走到窗欞前,望著外間的大樹,說道:“那兩個人倘若確實不好,也要陸續除去,不過暫時仍以攻取開封為第一要務。

現下里,還是不動小袁營的心思為好,免得時中心生疑竇,對我存了猜忌之心。我既已將慧梅時中養女許配給他,務要使他暫時安心才是。”

宋獻策也接言道:“他昨天以女婿身份偕慧梅姑娘拜謁夫人,執禮甚恭。甚至還對夫人說他自願擁戴大元帥,掃平中原,一統天下,甚至甘願粉身碎骨,義所不辭。”

李自成會心一笑,道:“邵時信和呂二嬸都對夫人說了,他同慧梅這小兩口,和睦相處,倒使我放心不少啊。”

“我也是放下心來。若不然,如何對得起夫人和慧梅姑娘啊?”

他們相視一笑,隨即便與田見秀告別,一前一後相繼離開周士樸的府上,前去巡視城中的幾處官衙府庫了……(本章完)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南唐烽火

南唐烽火

安仔
下載客戶端,檢視完整作品簡介。
歷史 連載 3萬字
書生兇猛

書生兇猛

陳小九
一覺醒來,陳錦年穿越古代,成為大乾皇朝中一介小小秀才。只可惜原主吃喝嫖賭,五毒俱全,人人喊打。 於是,陳錦年略施小計,做奸商,登朝堂,寒門書生,席捲天下。
歷史 連載 4萬字
漢旌

漢旌

老白汾對瓶吹
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漢末,遇上了剛剛起步的劉備?開著全圖視野,這還不逆天改命? 別鬧,談情說愛哪有建功立業來的痛快!曹操、袁紹、孫權、司馬懿你們好,我是揣著劇本來的!
歷史 連載 5萬字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寒門書生,開局忽悠個便宜小嬌妻

暴躁的老齊
少年劉墨開局遭遇假招婿,用完即殺。震驚之餘,設下計謀,忽悠個絕美嬌妻,走上酒樓大掌櫃人生。 後結識皇子,從此勵志成為皇室御用商人,輔佐皇子成為天下之主。 “跟我玩套路?有得你爽!”
歷史 連載 70萬字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

木風雨
預收主攻種田小甜餅《粟大夫家的鹹魚先生》《穿成“萬人嫌懶漢”》專欄戳戳~~ ========================= 本文文案如下: 一朝穿成福水村人人厭棄的謝家小傻子,謝見君睜眼瞧著眼前破敗不堪簌簌掉牆皮的破草屋,牆角處緊攥著衣角一大一小,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心頭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褲兜裡還窮得叮噹響,滿打滿算也就腦子還好使一點,為了能在這個時代站穩腳跟,也為了能養活
歷史 完結 3萬字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父皇,朕真不想登基啊!

牙籤吃粉條
身為安全第九局的特工李滅,意外穿越到了大梁朝成為了九皇子。西北:九皇子,西北戰事頻發,你再不出手西北就要淪陷了! 眾皇子:九弟,別打了我們不爭了,什麼都是你的!皇帝:老九,父皇我太累了,這個皇位不行你來坐吧! 李滅:老子好不容易穿越了,讓我躺平當個廢物行不行?
歷史 連載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