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奧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齊聽見陛下言語,心中感慨。

早知陛下對自己這身本事如此看重,就不必鋌而走險,去靠依附那些益州大族來提高地位了……

“罪臣願意為陛下培養精銳死士,罪臣甘願在此贖罪!謝陛下隆恩!”

馬齊這一表態,李世民心中歡喜,拍拍馬齊的肩膀說道:

“汝所慮之事,朕早有安排,汝之家眷現在應該到了永安陳到那,並非流放至荒蠻之地。

過不多時,汝家中書信當至,待時機成熟,朕也許你密會家中妻兒。

只是朕並未保全汝家中其餘旁系親眷,畢竟流放之路不能不見汝家中一人啊!”

馬齊聽陛下早有安排,而且所慮甚是周到,心中感激,暗自立誓定為陛下效死!

隨後,李世民安排黃皓送暗衛之人輪流來密室受訓,同時賜馬齊隨身玉佩一枚。倘

若馬齊遇到緊急事宜,需要立即面見陛下,可憑此玉佩尋百騎司任何人為自己傳話。

此間事了,李世民帶領張嫣、黃皓、霍戈離開密室,回到金銀殿中。

此時陳忠還在密道外守衛,見幾人出來,陳忠趕忙躬身道:

“啟稟陛下,末將在此處守衛期間,未見任何異常。”

李世民點點頭,帶幾人出了金銀殿,直奔後宮而去。

路上,李世民突然對幾人說道:

“倘若朕欲往平叛前線,犒勞諸位平叛將領,汝等以為朝中之事當交與何人暫管?”

聽到陛下此話,幾人均感意外,尤其張嫣,更是有些想笑。

“我的阿斗哥哥啊,汝這射、御之術自小就不曾合格。這前線吾看還是別去了,莫要拖了眾將的後腿。”

李世民聽張嫣揶揄自己,也不生氣,只是反問道:

“既然如此,那朕還要汝等貼身護衛何用?”

張嫣聽罷一時語塞,撅起小嘴不再言語。

霍戈見二人爭吵已畢,稽首道:

“啟稟陛下,依臣所見,倘若陛下欲遠行,蔣琬、費禕、董允等東宮舊臣、相府故吏皆可暫代管理朝政,加之東州吳懿、裴俊、郗正皆可輔之。”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認同。

黃皓此時也想到些什麼,於是趕忙躬身道:

“啟稟陛下,奴婢來看,霍大人所言極是。另外,益州諸公若知陛下遠行,必然蠢蠢欲動。陛下或可讓暗衛加派人手,著重監察益州諸公動向,好防微杜漸。”

李世民聽黃皓言之有理,聯想起自見黃皓以來,此人一貫忠心耿耿,且不乏謀略、見地。於是有了在自己遠行之時,讓黃皓代自己總督朝中眾臣的想法。

“嗯,汝等所言甚合吾意,待吾思慮過後再做決定。”

幾人躬身應命。

不多時,幾人來到皇后寢宮,此時正是午後,李世民只帶張嫣去見皇后,令其餘三人在後宮之外待命。

來到皇后寢宮,李世民發現寢宮之中不止皇后一人,還有兩位自己未曾見過的宮中妃嬪。

張嫣不習慣寢宮之中諸多女眷,向姐姐問安後,便獨自在皇后寢宮之外巡視。

敬哀皇后見陛下到來,趕忙帶領兩位妃嬪向陛下行禮。

“臣妾攜王貴人、李昭儀,見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人行禮已畢,李世民屏退另外二人,只留皇后在身邊。

皇后見陛下如此不待見另外兩位姐妹,柔聲道:

“陛下乃一國之君,這後宮之中免不了鶯鶯燕燕,還望陛下多多寵幸宮中姐妹,為吾大漢社稷多多留嗣。”

李世民一見敬哀皇后就想起自己上一世的“觀音婢”長孫皇后。兩個人在某種程度上太像了。

都是一般溫柔賢淑,端莊得體,也都是一般能為自己分憂解惑。

想到此處,李世民將敬哀皇后輕輕攬在懷中,柔聲問道:

“倘若朕只顧寵幸後宮其他嬪妃,唯獨冷落了吾的敬哀皇后,那愛卿會生氣嗎?”

敬哀皇后見陛下耍起嘴來,不由嬌嗔道:

“你我十幾年夫妻,陛下還如此逗臣妾,好不害臊啊!”

李世民呵呵一笑,轉而正經道:

“今日朕來,先是有一事想讓皇后替朕參謀一二,參謀之後咱們再試著為我大漢社稷添些子嗣如何?”

皇后輕輕推了李世民一把,不好意思低下頭去。

李世民接著說道:

“朕今日剛收到平叛戰報,聽眾將在前線廝殺,朕心中癢癢,也想上前線感受一番。

只是朕走之後,這朝堂之上,恐怕不能安寧。朕怕蔣公琰他們諸多顧慮,不好硬著與益州諸公相爭。不知皇后有沒有什麼妙計,讓朕能放心遠行?”

皇后略微思考,便乾脆地說道:

“既然朝堂諸公都有顧慮,那陛下就派一位沒有顧慮之人,令其協助蔣公琰他們節制益州諸公。”

李世民聽皇后言語,心中已然有了計較。

“朕還要拜託皇后一事,希望皇后莫要嫌朕囉嗦。”

皇后點頭稱是。

李世民認真地說道:

“朕會著心腹之人,每日向皇后彙報朝中諸事,倘若無甚要緊事,皇后不需有所行動,假如有什麼出格之事,皇后酌情暗中防備或出面制止。”

敬哀皇后見陛下如此信任自己,不禁心中歡喜。

不等陛下繼續說什麼,便拉著陛下進了臥房。

李世民也不客氣,拿出自己的所有實力,與皇后糾纏在一起……

翌日朝會過後,李世民將蔣琬、費禕、董允、吳懿、張紹、糜威等人請至御書房,準備安排自己遠行之後的朝中事宜。

幾人剛一到御書房,李世民便阻止了欲跪拜行禮的幾人。

“諸位不必如此,此間又不是朝堂之上,況且諸位皆是朕心腹之臣。”

見陛下如此,幾人都覺受寵若驚,趕忙躬身謝恩。

待幾人席間跪坐之後,李世民正色道:

“昔日先帝、丞相,皆時常臨陣在前,朕自覺不如。今朕欲效仿先帝、丞相,親臨平叛前線,以壯軍威。

但朝中之事,朕卻也放心不下,尤其益州諸公,朕若不在,尚不知他們要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今日請諸位到此,一是告知諸位,朕欲往前線犒勞平叛將士。二來是希望諸位替朕執掌朝中諸事。

不知諸位可有信心妥善處理朝中事宜,壓制益州諸公?”

幾人聽罷,各自驚異,沒想到陛下不但“文治”直逼先帝、丞相,這“武功”也要效仿先帝、丞相。

雖說此舉略有危險,但陛下若能在軍中收穫威望,對於北伐也是件極大的益事。

蔣琬看看其他幾人,大家皆默默點頭,眼中滿是讚賞之意。

蔣琬會意,知道諸公這是都贊同陛下的想法。

於是蔣琬起身稽首道:

“啟稟陛下,臣等以為此事可行,還請陛下多帶部曲親衛,儘量不要涉險。

吾等也當為陛下妥善處理朝中諸事,同時嚴防益州諸公生出事端。”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笑著說道:

“既然諸位也贊同朕的想法,那朕便更無顧慮。朕也會讓黃皓留在宮中,代朕總督朝中。

平日裡不需黃皓參與,只在有何事宜諸公難以處理之時,再讓黃皓出面代朕處理。”

幾人聽後各自面色凝重,面面相覷。

李世民看出幾人心思,知道這是大家擔心宦官亂政,於是壓低聲音說道:

“諸位儘可放心,黃皓之於朕既是身邊奴僕,也是貼身近侍。朕還沒昏庸到任憑一宦官隨意參與朝政的地步,黃皓若有不軌,自有人來制他。”

蔣琬等人,聽陛下言語,先是不約而同轉頭看向大門處,靜聽片刻後,方才低聲回覆陛下道:

“請陛下慎言,莫要讓門外黃皓聽見……”

李世民哈哈大笑,心中覺得諸公太過謹慎,黃皓身家性命皆在朕股掌之間,量他也沒那個膽子亂政!

商議已定,李世民把各項事宜安排妥當,留下一封聖旨,便迫不及待前往平叛前線。

李世民之所以迫不及待前往前線,除了要過一下打仗的癮之外,還有幾件要事欲交代幾位前線將領。

午後,李世民帶上張嫣、陳忠隨行,後跟隨二百部曲還有一百飛騎衛。一眾人馬帶了犒軍之物浩浩蕩蕩離了成都,向南直奔朱提郡而去。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皇長孫的團寵日常

天予昭暉
土德星君下凡歷劫,本來給自己挑了個盛世王朝的皇子身份。 中間出了點岔子,盛世王朝的皇子沒當上,當上了王朝末期的皇孫。 嘉靖三十八年,京城入冬以來還沒下過一場雪。 民間謠言四起,說這是朝廷腐敗,貪官橫行,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再不下雪,嘉靖帝就要斬了欽天監官員祭天! 就在這個時候,裕王府邸傳來訊息,王妃誕下皇孫,與此同時,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 嘉靖帝龍顏大悅,稱小皇孫是給大明帶來祥瑞之人,命接入內廷
歷史 連載 8萬字
她被趕出侯府後

她被趕出侯府後

牽絲偶
慶元五年,妖魔肆虐。 晉陽侯夫人亡故三月後,新婦進門,與其所出嫡女不和。 又一月,晉陽侯稱嫡女非他親女,念多年養育之情,只將人逐出門庭,不再追究混淆血脈之過。 季嬋被趕出家門,受傷瀕死。 這天晚上,她遇到一隻從北荒奔逃萬里來京中討封的八尾狐。 狐狸問她:我像人嗎? 季嬋:你比他們都像人。 狐狸:可惜我八尾盡斷,沒辦法再變成人了。 季嬋:沒關係,我把這身骨肉留給你,你替我活下去,替我報仇! ——預收
歷史 連載 4萬字
我的諜戰日記

我的諜戰日記

一鍋小米李
一個參加軍訓的大學生穿越諜戰年代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活下來……這是一個抓日諜殺日諜的故事……書名也叫《我的情報系統》、《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刀尖上的舞者》、《我的諜戰日記》
歷史 連載 0萬字
出宮後的第五年

出宮後的第五年

鴿子飛昇
【已完結,有提示是在修文。隔壁離婚之前已開。】 【官配周淮林,he】 平民出身的梁瓔,幸得帝王垂青,寵冠後宮。 她陪著魏琰從一個傀儡,走到真正的帝王。為魏琰擋過箭、嘗過毒,因魏琰受過刑,被百官罵為妖妃。她以為這是同生共死的愛情,哪怕落得一身病痛、聲名狼藉,亦從不後悔。 直到大權在握後的帝王坐在龍椅上,眼裡再無以往的柔情。 “朕可以許你皇貴妃之位。” 至於先前說的皇后的位置,他留給了真正心愛之人。
歷史 完結 0萬字
望春庭(重生)

望春庭(重生)

弦珂
【全文完結,開始精修全文,不對盜版負責】 【下本:《楨楨我心》,收藏就看矜貴自持的世子追妻火葬場】 上一世,繁華京城無人不識宋家嫡女宋絮清,出了名的驕矜,是宋家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姑娘。 但奈何宋家嫡女不思進取,整天聽曲兒逗鳥兒,世家女子當會的琴棋書畫是樣樣不精,然其命好,早早就被婚配於太子裴翊琛。 重來一世,死於廢太子裴翊琛刀下的宋絮清悟了。 裴翊琛能看中她,不僅僅是看重她的家世,還看中其不理世事的
歷史 完結 43萬字
歸鸞

歸鸞

糰子來襲
洛都第一貴女溫瑜,雪膚花顏,貌若菡萏。 一朝山河崩塌,溫氏傾覆,她這個名動天下的大梁第一美人,便成了各路豪雄爭搶的玩物。 她千里奔襲,只為和未婚夫完成婚約,借兵復仇。 不料中途落難,被迫同一地痞為伍。 地痞叫蕭厲,生父不詳,母為青樓女子,傳聞他八歲就殺人蹲大獄,十五歲成了賭坊打手,收債要賬,惡名遠揚。 溫瑜厭他粗鄙市儈,他煩溫瑜自恃清高。 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 但後來,他被打斷了骨頭,也要背起溫瑜
歷史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