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寒宮宮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伯溫是大正十六年落到湖北人陳友諒手裡的,那個時候他已經名動天下了,許多漢王的手下都勸他將這為青田先生收歸己用。但是陳友諒這個人剛愎自用,沒有太把劉基這人放在心上。

劉基一是自詡為大宋忠臣,二是也看這位不像是得天下的料,故意裝出一副無所事事只會清談的書生樣子,果然沒多久就成功讓陳友諒對他不重視到心煩,派去“服侍”他的人越來越少。成功讓他趁機跑路了。

不過陳友諒說的一句話,讓劉基覺得他還有點水平,“孤若遇到的是宋世祖,自然當倒戈卸甲,以求韓、嶽之功;如天幸逢宋太祖,當謀全據大江,進圖中原,退則兩分天下。”

世祖陛下當然是獨一無二不可戰勝的,即使是對宋朝當局已經失望的劉基也這麼想。

不過當時朝廷已經無力掌握南方,陳友諒、張士誠和朱元璋打的熱火朝天,他繞了好久的路才到了浙西,連家都沒敢回沒回,直接去了好朋友宋濂家裡,正巧的是,他倆的老師,前任翰林院學生兼任太常寺卿黃溍。

老師出身不凡,乃是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親叔黃昉的九世孫,雙井黃氏十五世孫。更是著名的原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劉基天資聰慧,好學習,由父親啟蒙識字。閱讀速度極快,據說七行俱下。12歲考中秀才,鄉間父老皆稱其為“神童“。至二十三歲時,劉基赴大宋京城燕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進士,那時的主考正是黃溍,所以他雖然和宋濂、高則誠不一樣是拜在黃溍門下,但依舊可以說是文潛先生的弟子。當時黃溍就對這個青年人極為看重,再三向當時的皇帝宋憲宗和宰相張養浩推薦,稱此人是“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認為這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才,必須好好用。

但劉基的不幸在於一代宰輔張養浩因為年老當年就去世,隨之被稱為“小世祖”的憲宗皇帝也龍馭賓天,老師黃溍受到排擠,不就就辭官歸鄉。

十年的“泰定之治”如同浮雲一般與明君賢臣一起消失,本就已經出了大問題的天下越發混亂起來,土地兼併、流民滿地,海商彙集財富甚至超過國庫。但劉基那時候還年輕,遠沒有對那個生他養他的大宋朝失望,一年後他被授官江西高安縣縣令。在任職期間,他勤於職守,執法嚴明,很快就做出了政績。

他因為早年學習原學,深信“實踐出真知”,經常微服出入鄉間,發現高安縣一些豪紳地主勾結貪官汙吏,無法無天,騙人錢財,奪人妻女,殺人害命無惡不作。一縣之內都這樣無法無天,這天下要是能好就怪了。劉基義憤填膺,決心為民除害。經過明察暗訪,掌握了真憑實據後,對幾個劣跡昭著的豪強惡霸上奏朝廷請求嚴懲,並對縣衙內貪贓枉法的官吏也進行了整治,高安縣的社會風氣很快就有了好轉。劉基剛正不阿,一身正氣贏得了百姓的讚譽。

但所謂腐爛肯定不止是隻在地方上,當今的朝廷再也沒有了張浚胡寅那樣的御史中丞,哪怕是李光那樣的御史。前來調差的人一開始聽說劉基是名門子弟還想拉他下水,可劉基豈會同流合汙,最後居然變成了他“欺壓良民”,要不是老師替他奔走,說不得還要罷官流放。

年輕的劉基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氣,當即辭職回家讀書去了。不過後來因為生計問題劉基接受好友歐陽蘇的邀請,與歐陽蘇一同來到丹徒,在距歐陽蘇家附近的蛟溪書屋住下,過了一段半隱居的生活。以教授村裡中的子弟讀書來維持生活,偶爾和月忽難、陶凱等好友時相往還。

大正十二年,宋帝和都省副相張起巖起用他為兩浙路制置使,主要任務是幫助當地政府平定浙東一帶的盜賊,特別以方國珍為物件。蒙古出身的樞密副使鐵脫脫欲招安方國珍,劉基認為方氏兄弟為首犯,不誅無以懲後。但是這個世道金錢比見識更加重要,最終方國珍重賂官府,順利被招安,並授以官職,反而譴責劉基擅威福。劉基一怒之下第二次辭官還裡,以表對朝廷腐敗昏聵之不滿。

為此,他還和好友宋濂通訊中寫道:“聖君出、名臣現,靖康、建炎一線之隔,兩朝君臣相距何止千里?”就差罵燕京城一群昏君佞臣了。

但到目前為止,他還只是打算歸隱鄉野,如同自己的蒙師處州名士鄭復初一樣教書著文為生,期待後世說不定再能出一個世祖皇帝呢?

直到他遇上了那個生命中的男人:朱元璋。

那是大正十八年的秋天啊,這個鳳陽出身的和尚已經佔據了他的家鄉,聽說了劉基和宋濂的名聲,連夜來請,可憐兩人都是文化人,體力不行,沒跑成功,就被這麼“請”到應天去了。

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劉基也知道這朱元璋真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而且主事以來對手下和佔領地區的百姓那真是一眾反王裡的菩薩,因此也高看他一眼,給他出主意,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另外並建議朱一方面脫離“小明王“韓林兒自立勢力,卻另一方面以“大明“為號來招攬天下民心。但是若要接受他的官職正式和大宋決裂,對不起,我劉基乃是遼陽郡王劉晏之後,世沐國恩,決不可能這麼做的。

朱元璋在沒有得天下之前,還是很禮賢下士的,好奇道:“宋世祖天下英主,的確值得效忠,但是他死後不過二十年大宋就亂了,難道他的不肖子孫就值得你們效死嗎?”

要不是剛剛發生了一件事,他不會這麼震撼,他派人去曲阜招降衍聖公本來已經成功了,但秦王韓世忠子孫為山東總兵(後期改制),聽說後竟然殺了孔家嫡系二十餘人,然後不敵他的明軍帶全家自焚。

劉基不客氣,道:“世祖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均田地免賦稅,一生功績史書難以計量。而後宣宗武宗都是明君,大王既然走到了今天這一步,難免要把位置傳給兒子孫子,難道你能保證後代都是明君,一旦後代失德天下人心向背反了你家社稷,也沒關係嗎?”

朱元璋斷然道:“不會,咱是苦出身,兒孫們必然都是知道愛惜民力的,不會有這樣的事。”看劉基一副“伱就自欺欺人罷”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道:“就算後代不肖,咱也會方方面面制定好祖訓,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宋世祖就是不信萬世之法,才會如此的。”

而後又道:“咱今年不過三十來歲,標兒也不差,總之能給老百姓好日子。想那宋世祖是把老百姓看的比自家江山還要重的人,咱不信他願意看著餓殍遍地而你這樣的人一直隱居,這世道,還是活著的人重要些。”

劉基不語,而後朱元璋越發禮遇,連馬伕人都常帶著婢女給他送些衣服筆墨終於在一年半年之後,劉基道:“如今陳友諒攻陷太平(今AH當塗縣),意欲東向,氣勢甚為囂張。大王可要聽我的建議?”

朱元璋一愣,隨即大喜。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劉基為太史令。

從此又一場君臣風雲際會開始了。

還是覺得劉光世名聲太差,把劉基寫成了劉晏子孫,這是小節請大家不要在意。

黃溍和宗澤有親戚關係

(本章完)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穿書七零:冷麵顧少嬌嬌寵

穿書七零:冷麵顧少嬌嬌寵

長長悅
顧承安在火車上救下了被壞人盯上的時衿。 時衿楚楚可人,嬌媚入骨,語帶哭腔柔聲祈求“幫幫我。” 顧承安紅了耳朵,卻想起這時衿從一開始,就打算踩著顧家,為自己釣個好男人。 這樣朝三暮四,愛慕虛榮,品行不端的女人,實在讓他厭惡。 直到時衿有了心上人,是顧承安的好友,少年與她一起學習進步,滿心滿眼都是她。 “我喜歡他,你幫幫我。” 時衿輕輕告訴顧承安。 她太歡喜,沒有看清他眼中的陰霾。 直到涼如水的薄唇貼
其它 連載 2萬字
都傳她是心機女

都傳她是心機女

又見桃花魚
京城貴婦圈兒,都傳溫語心腸黑。連皇上聽說了,都頻頻點頭,深以為然! 溫語知道後冷冷一笑:打小兒母親被害早亡,祖母不疼,父親不愛。招人嫉恨,被人算計。 好不容易自己謀得良人,婆家卻更是個深水亂攤子!當個傻白甜?那這色才雙絕的丈夫,聰明貼心的兒女,二十四孝的婆婆,國公夫人的名頭,能打天上掉下來? !上輩子本國公夫人可就窩囊死了的!女主先看上男主,不客氣的收入囊中。 成親之後投懷入抱;欲擒故縱;溫柔嬌橫
其它 連載 23萬字
荒年,渣男哭得越響我過得越爽

荒年,渣男哭得越響我過得越爽

百里砂
【災荒年+種田+虐渣打臉+爽文+商城+發家致富】 林寶月穿書了,穿成了一個炮灰小村姑,龍傲天渣男的舔狗未婚妻。 林寶月果斷順走婆家的銀子,跟渣男退親,還陰了他一把。 孃家一堆孤兒寡母,老實巴腳招人欺負,林寶月擼起袖子就是幹! 旱災、雪災、雹災、瘟疫……接踵而來,林寶月拿出商城買買買! 雞鴨魚肉蛋敞開吃,玉米土豆紅薯偷著種,青黴素阿司匹林建奇功……手握商城金手指,長了腦子也長了嘴,林寶月帶著全家吃香
其它 連載 3萬字
妙手天驕

妙手天驕

高樓弄笛
現代醫學天才博士丁嬌嬌意外穿越到離火朝的一個偏僻的山村,在這裡她靠著前世腦海中的醫術,活人無數,造福一方。 在山中偶然救治了被追殺的太子,一見鍾情,後幫助太子奪嫡成功,榮登大寶,在二人的努力下,國家實現了復興之夢,人民安康富足,二人將國家的重任卸下後,專心修煉,終於飛昇仙界。
其它 連載 7萬字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預收文《年代文裡的幸福生活》《七零拒當真千金養母嫁大佬》求收藏。 本文文案:於紅霞嫁給知青丈夫姜廣軍七年,回到城裡時,孩子都生了三個。 住進大雜院婆家的第一天夜裡,她做了個長長的夢。 夢裡,因為她不是招工回城,一直沒有工作,全靠丈夫一個人掙錢養家,日子過的很拮据。 要錢沒錢要房沒房,還生了個老四,一家六口擠在的小隔間裡,受盡了妯娌的嘲諷和白眼,連孃家人也看不起。 貧賤夫妻百事哀,回城後的生活處處透
其它 連載 6萬字
閨蜜齊穿書!嫁糙漢!你離我也離

閨蜜齊穿書!嫁糙漢!你離我也離

椒鹽雞翅塊
【穿書+糙漢+甜寵+打臉+日常+發家致富+養崽】\n\n一睜眼,沈嫵面前出現一個長在心坎上的男人,意識到自己穿書了,下一秒,聽到熟悉的聲音,反應過來不僅自己穿了,她閨蜜也穿了,她和閨蜜成妯娌了……\n\n她倆穿進了妒忌她們的人寫的一本小說中,書裡,她是大奇葩,閨蜜是小奇葩,她不講理,閨蜜不講武德,被婆婆折磨,離婚,最後雙雙失足下海,而女主,她有光彩的人生,是大學生,是下鄉知青,最後和男主抓住時代的
其它 連載 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