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高陽城,前閣老孫承宗家宅,中庭的內廳裡,燭光縈繞,四張八仙桌上擺著各式精緻的菜餚,香氣四溢。

張誠坐在孫承宗身旁,根本就沒有吃幾口菜,孫承宗拉著他不停的詢問著這幾次對戰清軍的細節,在張誠講述的時候,更是經常打斷他,提出各式問題。

每每聽到高興處,更是以掌擊桌,高聲叫好,看上去那股子精神勁,一點也不像是一位七十六歲高齡的老人家。

張誠的講述,自是沒有那邊大同總兵王樸的精彩,更比不上王樸那繪聲繪色的表演。

但是,他的講述貴在真實,聲音雖然不大,卻極有穿透力,席中諸人都是靜靜的聽著,每到驚險之時,席中諸人都有身臨其境般的感覺,竟不由都是把心提到嗓子眼。

…………

慶功宴一直持續到酉時末,孫承宗顯得特別高興,他拉著張誠的手,對盧象升說道:“建鬥啊,今日全賴宣大諸將奮勇血戰,高陽萬民才幸得保全,

老夫欲敬諸將士一碗慶功酒,替高陽城內的百姓們,聊表謝意,也敬宣大諸將之英勇,為盧公賀,為諸將軍賀!”

盧象升頗有些為難,他的內心裡對這位前閣老孫承宗一直十分的敬佩,如今更以七十六歲的高齡率闔家男丁,親自登城力抗韃虜,就這份忠君報國之心,便使他敬仰不已。

可是,奴賊雖退,卻難保不會再次迴轉,軍情時刻有變,未免誤事,他也是真真不敢使麾下諸將飲酒,只得面色極是為難的輕聲說道:

“閣老盛情,盧某實不該拒,可奴賊雖已退卻,仍恐其聚兵再犯高陽,軍情多變,故未可飲酒,以致誤了軍事,還望閣老諒解則個。”

孫承宗卻是興致極高,已至垂暮之年的他,彷彿在張誠身上看到了一絲希望,雖然他還無法肯定,他看到的是否正確。

但是,從張誠入衛以來的表現,以及盧象升對張誠的評價,加上他與張誠酒席間相談後的印象,使他相信,張誠決不同與另外三桌上那三位總兵。

在他看來,張誠能力或許還有待驗證,但是張誠的見識和眼界,可是比楊國柱等三位總兵要強上許多,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此子將來成就,必定在楊國柱等人之上。

垂暮之年,能見識到如此少年英傑,怎不使孫承宗開懷,他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那股莫名興奮,挺著老臉,再次對盧象升說道:

“建鬥之言,確也屬實,我本不應再有所請,可今日為諸將軍慶功,怎可無酒?給老夫一個薄面,就準諸位將軍,喝上一碗水酒,絕不多飲便是。

如何啊?”

盧象升一臉的為難,可孫承宗已如此這般說話,卻是讓他無法拒絕,思慮一番後,方才回道:“也罷,就依孫閣老所言,只是象升需以水代酒,率諸將士敬孫閣老,與眾鄉老,敬謝勞軍之宜。”

孫承宗站起身,舉著手裡的酒碗,神情激動的吩咐幾個兒子,速速去取酒來,他要親自為宣大諸將斟酒。

在眾人的勸說下,孫承宗只楊國柱等三位總兵斟滿了酒,接著他又親自為張誠斟酒,這叫張誠受寵若驚,他趕忙站起身,雙手端著酒碗,恭敬的遞到孫承宗面前。

餘下諸將,都是由孫承宗的兒子們代為斟滿,孫承宗意猶未盡的大聲吩咐孫鑰,去庭院裡,給諸將軍的親衛們,也人人滿上一碗。

盧象升挺了挺身,剛要站起,身旁的楊廷麟拉了一下他的衣角,同時遞了一個眼色,他領會到楊廷麟的意思,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卻終歸是沒有站起身阻止。

酒宴歡暢無比,卻是聚散終有時。

孫承宗敬過酒後,眾人又說了些話,盧象升便率著宣大諸將告辭,離開了孫承宗的府邸。

本來,孫承宗已安排下人們,準備好了客房和床鋪,可盧象升堅持要回到營中,他也不便強留,將盧象升等諸將送出府門,又囑咐次子孫鉁和五子孫鑰一直將盧象升等送至北門外。

…………

大明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上午,盧象升奮筆疾書,將前日對戰東虜之事,如實具文上報,為宣大諸將請功。

孫承宗也手書一封奏疏,將高陽縣令雷之渤棄城而走,舍城中萬民於不顧,未盡守土之責,據實以報,又在奏疏中,對盧象升率眾來援,張誠、王樸等諸將奮勇殺奴,血戰退虜之事蹟,大書特書,為宣大諸將請功求賞。

盧象升派出一隊百多人的軍士,由他督標營一名千總張國棟率領,押運著斬獲的東虜人頭首級,還有那些旌旗金鼓,破碎的,滿是血汙的盔甲、軍仗等等。

而他的報捷奏疏,則領派精騎駕快馬,直奔京城傳遞捷報,還有孫承宗的次子孫鉁,也領著幾名家丁,隨行進京,孫承宗的奏疏即由他帶在身上,親自送往京城。

當日,下午,黃昏時分。

大地蒼白一片,總監軍高起潛率著遼東諸鎮將官們,領著四萬大軍,姍姍來遲,他不言自己一路觀望,未能剋期而至之過。

反誣陷盧象升貪功冒進,未等他一同合擊豪格部清軍,致使奴賊得以退卻,未能一戰而全殲虜騎,以竟全功。

幸得有孫承宗的奏疏,隨同盧象升的捷報一起報上京城,使楊嗣昌未敢阻攔,才讓高陽城下的真實情況,得以上傳天聽。

崇禎雖已得知盧象升解救高陽,挫敗豪格部奴賊,斬首千餘級的戰功,卻也對高起潛的奏報信以為真,天真的認為,盧象升確是貪功冒進。

否則,若能一股剪除豪格部數千韃虜,豈不更好。

十一月十四日,傍晚,崇禎皇帝的聖旨傳遞高陽軍前,雖對盧象升解高陽之危,斬奴千餘級,很是嘉許,卻又苛責他御下不嚴,擅自出擊,未等候高起潛完成合圍,錯失一鼓殲敵的良機。

此事傳到孫承宗那裡,連他都為盧象升感到忿忿不平,卻也因遠離朝堂,同樣是無可奈何。

期間,張誠多次受邀,進城到孫承宗家中做客,他亦藉機勸說孫承宗,最好於近日,舉家離城到保定暫居。

東虜雖一次攻打高陽,被盧象升等諸將趕來,一時驅退,但盧象升不能常駐高陽,一旦大軍轉戰他處,虜騎再來攻打,以高陽現狀,必是無法堅守。

孫承宗開始也是不願離開高陽,但是經不住張誠苦苦相勸,勉強答應,過幾日,便領家中老小暫到保定,閒住一陣再說。

正好他營中有數十傷兵,準備安置到保定休養,本想留一甲軍士照顧,以為保護,孫承宗在五子孫鑰卻自告奮勇的提出,無需留軍士照顧,這些傷兵就交給他,他定保護傷兵們的安全,並把他們照顧好。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地主家沒有餘糧啦

芒鞋女
西南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無數百姓逃荒而去, 唯獨近溪村村民齊齊整整,頗為淡然,一問,原來是有地主救濟。 趙家的田地今年休耕,損失並不嚴重,有趙家幫襯,日子雖難,但能過。 可趙家不這麼想,眼瞅著動亂要來了族裡人還無動於衷,都快急瘋了。 這日,趙家把糧倉一開,領著全家人先逃了。 他們一走,族裡人奔走相告,“地主家沒有餘糧啦,趕緊逃難去啊!” 這是一篇古代逃荒文。 本文將於12月27號(週三)入v,希望
歷史 連載 5萬字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汪楚懷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歷史 連載 1萬字
魔主為何這樣

魔主為何這樣

南柯十三殿
佘褚作為魔界二把手,現任魔主的發小,和她的千千萬萬任前輩一樣,遇上了上司發瘋愛上正道聖女的倒黴事。 介於上次魔界和仙界開戰就是因為前任魔主娶了神族公主,佘褚覺得這戀情決不能見光,於情於理,她都得替上司瞞好了。 她覺得自己做的好,既全了魔界的顏面,又保了發小的愛情。 然而就在上司打算向聖女告白的那一天,聖女找到了她,白玉一樣的面上染上薄紅,握著她的手對她真摯道:“阿褚,我心悅你。” 正幫著魔主籌備告
歷史 連載 8萬字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盛唐:從娶楊玉環開始

壽王
一覺醒來,籍籍無名的歷史影片博主穿越到了盛世大唐,成為壽王李琩。 這一年,是公元735年十二月。這一年,壽王李琩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納楊氏為王妃。 看著身穿紅妝的楊玉環,李琩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他知道,按照歷史,三年後,他深受皇帝寵愛的母親武惠妃去世,五年後,他父親李隆基看上他媳婦,強行讓他們離婚,並且納他媳婦為貴妃,是為楊貴妃。 作為一個穿越者,李琩怎麼能讓自己頭上冒綠光
歷史 連載 2萬字
國典

國典

0歷史的天空0
法家之利勢
歷史 連載 1萬字
[艾爾登法環]餘火

[艾爾登法環]餘火

初之空
又名《伴侶是條蛇》·食用須知·男主確實能變成蛇狗血、重口、血腥描寫預警娛樂之作,本文更新隨緣評論是更新的主要動力
歷史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