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小書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薄暮時分,李亨一行人終於趕到了長安城外。

自興平至長安,相距近百里,李亨率領眾人一路疾馳,未曾稍有停歇。

驕陽高懸,熱浪炙烤,眾人一路疾馳,汗流如注,衣衫盡溼,幾近力竭虛脫。

幸虧眾人都沒穿甲冑,一路上輕鬆了許多,否則非中暑昏厥不可。

從金光門進入長安城時,昔日緊閉的大門現在竟然敞開著,城門口無人看守。

因為天子毫無徵兆地“御駕親征”,整個長安城瞬間陷入了極度的混亂之中。

一路走來,沿途都是倉皇奔逃的王公貴胄與惶恐無依的尋常百姓,人流如潮。

大家都朝著城外湧去,彼時,長安各門只有出城之眾,不見入城之人。

方才他們離長安城還有十里時,遇到了一隊逃難的百姓,這已經不是他們今天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逃難隊伍了。

這支隊伍人數眾多,看上去有千人之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擁在一起,將官道堵得嚴嚴實實。

這時,一名牽著幼童的老者認出了李亨。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來了!”老者帶著幼童跪倒在地,大聲疾呼。

眾人聞言,紛紛跪地。李亨見狀,趕緊下馬,眾衛士在一邊持刀警戒。

“太子殿下,叛軍就要來了,您怎麼又回來了?”老者關切地問。

“本宮奉聖上旨意,回來守衛長安。”李亨拱手說道。

“太子殿下,您就帶了這幾個人,如何守城?”老者又問。

“老人家,只要我們萬眾一心,何愁人少!”李亨扶起老人,示意眾人都站起來。

“太子殿下,老朽一家世居長安,如今遭此兵亂,無處可依。這大唐的天下,全仰仗殿下了!”老者聲音顫抖,滿是悲慼與期望。

小孫子懵懂地看著李亨,眼睛裡充滿了畏懼。

“各位父老鄉親,請你們放心,本宮一定守住長安,還大家一個朗朗乾坤!”李亨拱手環顧一圈,朗聲道。

“好!既然如此,我等還逃什麼難!大傢伙都起來,隨太子殿下回長安!”老者站起身來,朝眾人喊道。

“我等願隨太子殿下回長安!”眾人齊聲喊道。

看著眼前的老百姓,李亨心中甚為感動。

“本宮感謝各位父老鄉親。本宮急於回城,先走一步。”李亨拉著老人家的手,叮囑道,“老人家,就由你帶領鄉親們回長安,本宮在長安等你們!

路上要是看到願意回城的老百姓,也帶著他們一起回去!

只要大家有信心,長安不會丟,大唐也不會垮!”

說著,李亨與衛士們翻身上馬,眾人立即讓出一條道來。

李亨帶著眾侍衛從金光門後進城後,一路穿街過坊,滿目都是混亂過後的狼藉,道路兩旁瓦礫與雜物堆積如山,無人清理。

途經西市與東市時,往昔繁華的商肆大多門殘戶破,貨物被劫掠殆盡,只留下殘垣斷壁。

牆壁之上,煙熏火燎之痕縱橫交錯,好多地方仍在冒煙。

興慶宮也未能倖免。大殿之上,竟然還留有毛驢蹄印,各類奇珍異寶皆被洗劫一空。

此可見,這亂民有多猖狂,長安有多無序!

見此慘狀,李亨內心不禁為之一震。才離開了三天,盛世長安就換了一副滿目瘡痍的模樣。

侍衛們更是心驚,不覺流下淚來。

李亨沒有久留,帶著眾人回到了十王宅。

十王宅是李亨居住的地方,情況並不比其他地方更好。

李瑛被廢后,唐玄宗特意不設太子宮,李亨身為太子,還是住在以前的忠王府。

忠王府位於十王宅,十王宅位於興慶宮以北,大明宮東南邊。

除了忠王,慶王、棣王、鄂王、榮王等成年皇子都住在這裡。

玄武門之變,李承乾之變,神龍政變,景龍政變,唐隆政變,先天政變,這都是宗室內部的流血鬥爭。

再加上後來的李瑛事件,李隆基親眼所見的政變就有五六次之多。

為了防範諸王,李隆基將成年皇子圈在一起,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政變重演。

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最後還是逃不出政變的魔咒。

進入忠王府,來不及歇息,李亨就讓侍衛們分頭行事,召集尚未出逃的王公貴胄和朝中重臣前來議事。

僅憑他們這幾個人,無論如何也穩不住長安。

而且,既然已經回到了長安,一定要釋放出一個訊號:無論如何,都必須守住長安,這是底線!

聽到太子回來的訊息,王公大臣們先是一愣,隨即大喜,紛紛趕往太子府。

趁著等待的功夫,魚朝恩端來飯菜,請李亨用膳。從早上出發至今,李亨粒米未進,早已飢腸轆轆。

“其他人都安排了嗎?”李亨一邊大口吃飯,一邊問道。

“太子爺放心,奴婢已經安排好了。”魚朝恩回道。

飯畢,眾人陸續趕到。

最先趕來的是內侍省太監邊令誠。

這個人在歷史上臭名昭著,李若愚相當熟悉。

此人原是李隆基身邊的太監,被李隆基派去監軍。洛陽大敗後,邊令誠將責任全部推在封常清身上。

到了潼關,邊令誠又向高仙芝索賄,高仙芝不予,便誣告高仙芝謀反,導致封常清和高仙芝一同被殺,大唐長城被毀。

哥舒翰守潼關,又是邊令誠提著尚方寶劍逼哥舒翰出戰,導致哥舒翰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如果哥舒翰不出戰,安祿山叛軍根本拿不下潼關。如此,只要郭子儀和李光弼拿下雲中、常山、范陽等地,安祿山叛軍插翅難飛。

李隆基出逃之時,特意將宮城的鑰匙交給了邊令誠。

看到邊令誠時,李亨兩眼噴火,差點沒忍住上去就給他一刀。

李亨強壓心中怒火,暗自思忖,此刻人未集齊,且待眾人到齊再說,先留他一會。

隨即,左相陳希烈、御史大夫裴冕、戶部侍郎第五琦、禮部侍郎房琯、刑部侍郎顏真卿、太常卿張垍、御史中丞來瑱、長安留守崔光遠、左金吾衛將軍李藏用、鄂國公尉遲天皓、衛國公李浚、梁國公狄若曦、吏部考功司郎中裴遵慶,以及其他勳略三十多人陸續趕來。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一更時分,該來的都來了,李亨開始與眾人議事。

“諸位,聖上西巡,委本宮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堅守長安。”李亨掃了眾人一眼,抱拳道,“諸位都是我大唐的勳略、肱骨,乃固守長安、擊退叛賊的中流砥柱。

日後,還要仰仗諸位與本宮同生共死,並肩作戰!”

“臣等唯太子殿下馬首是瞻,赴湯蹈火,肝腦塗地!”眾人紛紛抱拳躬身,朝上施了一禮,齊聲喊道。

元朝以前,大臣不會動不動就下跪,更不會跪著回話。

宋朝以前,宰相更是與皇帝坐而論道。

元清兩朝,外族入主中原,為了打壓漢人,才搞出了跪著回話的手段。

看到這情形,李亨微微一笑。當了十八年太子,今晚才有當太子的樣子。

前一世更是不堪,天天被人欺負。如今,他是大唐常務副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他就可以君臨天下!

不過,眼下還不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勳略重臣以數百計,除少數隨父皇西巡外,多數留於長安,而眼前所站之人尚不到五十個,很顯然,大部分都逃跑了,或者待在家裡觀望。

形勢不容樂觀,必須趕快穩住局勢,恢復秩序。

如何穩住局面?首先必須殺人!只有殺人才能鎮得住人!

這一點,他在路上就已經想好了。不殺幾個人,讓長安官員、軍民見見血,是不可能守得住這麼大一座城的!

“邊令誠,你知罪嗎?”李亨突然冷喝道。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劍閣聞鈴

劍閣聞鈴

時鏡
【寫書如上班,早八晚六,做五休二,能更就更】 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周滿一生悽苦,求全難全,本以為逆天改命得證大道,列為齊州帝主,卻不料封禪當日,為千門百家圍攻,殞身玉皇頂。 前塵散盡,一朝夢迴…… 劍閣之上,又聞金鈴遙響;白帝城內,仍聽神女高歌。 那一年,山下的茅草屋裡,孱弱的母親,為了不讓她學劍,舉起生鏽的柴刀,剁掉了她的小指。 十六歲的周滿,捂著傷,坐在簷下,聽了一夜的雨。 -重
歷史 連載 5萬字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大秦嫡長孫,打造萬世強秦!

潛水的三文魚
趙長生一覺醒來穿越大秦,成為嬴政的嫡長孫,扶蘇的嫡長子。 他即既是破壞趙高政變的幕後主使人,又是李斯又服又怕的政治家。 既是逼的項羽抓狂自刎的暴君,又是劉邦一生最不願意看見之人。 既是呂雉最想巴結的大爺,又是賈誼的啟蒙老師。 既是韓信最好的老闆,又是張良一生的勁敵。 既是蕭何的學習的物件,又是陳平的保護傘。 既是讓蒙恬綻放光輝的伯樂,又是讓李信驚歎多智近妖的天才。 同時還是馮去疾的孫女婿,擄走大漢
歷史 連載 4萬字
庸君

庸君

楊子夜
洛娮娮是丞相之女,她原本沒有打算與命運作鬥爭,即使心中有千萬個不滿,她依然選擇聽從父母安排遠嫁到西域,要去過一輩子聽天由命的日子。 是她的阿雲拉她出了泥潭。她愛阿雲,阿雲漸漸教會她如何做自己,阿雲讓她慢慢在逆境中爬起身。 洛娮娮:“阿雲,你知道該怎麼解決。”洛娮娮:“阿雲,動手。”後來人人都知道江湖上有一刺客殺人不眨眼,卻沒人知曉洛娮娮才是殺伐果斷的那一個。 細想過後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她只是想拼命
歷史 連載 7萬字
伐逆,謀斷九州

伐逆,謀斷九州

海兔子
大夏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當中……柳凡塵一覺醒來魂穿朔州首富柳家次子的身體上,他不知道的是這具身體已經死了三天,那麼是誰殺了他? 穿越過來的柳凡塵在這大爭之世中又將何去何從?諸君且看,風雲際會天地變,柳凡塵如何主沉浮……
歷史 連載 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