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說興安與馬順被郕王斥退,只得又急急忙忙往回趕。早飯也不吃,策馬疾馳了三個時辰,終於在午後趕回了京城。

兩人剛進午門,就見大太監金英早已等在那裡,正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亂轉呢。

金英見兩人回來,忙近前來,一把扯住興安,急切地問道:“郕王殿下何在?”

興安苦著臉回到:“郕王殿下死活不肯回來,說是讓我代為稟明太后,希望朝廷請襄王前來監國。”

金英聞言,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只得拉著興安與馬順兩人來到了本仁殿。

本仁殿是文華殿的東配殿,此時孫太后正端坐殿中,無奈得看著一干重臣吵作一團。

本來太后是不應該到前朝來聽政的,只是事急從權,如今京城裡,要皇帝皇帝沒有,要監國監國沒有。

而諸般大事,又已經不是臣子能夠作主的了。事關社稷興亡,沒有哪個大臣負得了這個責任。

所以一眾大臣只得恭請孫太后到本仁殿聽政,然後再把所有六部九卿,內閣學士都集中在這裡,待前方有軍報傳來,大家一起當場廷議,再由孫太后當場拍板,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朝廷的執行效率。

待金英引著興安與馬順進了殿內,眾人瞬間安靜一下,幾十道目光同時集中在兩人身上,也讓興安、馬順感到壓力山大。

太后率先發問道:“興安,你怎麼現在才回來,郕王呢?”

興安連忙上前,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敘述了一遍。

殿中眾人聽了興安的講述,頓時又炸開了鍋。

吵嚷了半天之後,大臣們分成了兩派,一派執意要求請郕王監國,另一派則希望請襄王監國。

孫太后見場面眼看就要失控,忙厲聲喝止眾人,殿中這才安靜下來。

既而孫太后呵斥道:“都是朝廷重臣,吵吵嚷嚷成何體統,你們一個一個說。陳閣老,你是次輔,你先說,應該由誰監國,最為合宜?”

陳循見躲不過,只得硬著頭皮上前回奏道:“老臣以為,郕王殿下是監國的不二人選。襄王雖然賢明幹練,但是長沙距京師近三千里,這一來一回,就是六千里路途。

就算信使現在出發,晝夜趕路,按一天走二百里算,襄王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趕到京城。

如果讓襄王監國,那眼下這一個月怎麼過呢。

唯今之計,只能是由郕王殿下監國。其餘對策,皆誤國之言,請太后明鑑。”

孫太后聽了,心下甚是不悅,但也明白陳循所奏,確是老成謀國之言。

於是孫太后又向胡濙詢問道:“大宗伯,你們禮部怎麼說,按照朝廷禮制,該由誰監國最為合適?”

胡濙回道:“太后明鑑,按著禮制,其實郕王與襄王誰監國都可以。當年宣廟親征漢庶人,便是鄭王與襄王共同監國。

所以二王同時監國是有先例的,如今也可以先由郕王監國,同時遣使持金符召襄王入京,與郕王共同監國。”

胡濙此言一出,一眾朝臣紛紛附和,皆以為然。

孫太后不自覺地連連點頭,胡濙這話說到了自己心坎裡,畢竟相對郕王來說,還是襄王更親近一些。

更關鍵的是,襄王的母親張太皇太后是孫太后的恩主,而且又已經死了,對孫太后沒有任何威脅。而郕王的母親吳賢妃還活得好好的,孫太后可看不得吳賢妃得勢。

於是孫太后又詢問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左侍郎于謙的意見,準備將事情確定下來。

哪知事情又起波瀾,吏部尚書王直語出驚人:“啟稟太后,臣附議大宗伯之言,並且懇請太后立皇長子為太子,以安天下之心。”

這話一出,殿中眾臣又炸了鍋。

立太子,然而皇長子朱見深現在才兩歲!

吏部尚書王直的心思昭然若揭,殿中的大臣哪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瞬間就從王直這一句話背後,理出了千頭萬緒:大家還在考慮監國的事情,王直卻已經在考慮萬一皇帝回不來,將來皇位如何了。

見廷議的風向在按自己的心意走,孫太后臉色終於緩和了不少,又看向于謙,輕聲問道:“於侍郎,你們兵部怎麼說?”

于謙略一斟酌,方才回道:“太后明鑑,微臣以為,應該先派朝廷重臣親自去追回郕王,然後再抽調外地軍隊進京。

待探明陛下的處境,局勢稍稍明瞭之後,再議立儲不遲。

至於襄王,已經建藩就國,不可輕召。不如先派出使者,將朝廷情況通報給襄王,先問問襄王自己的意見再說。”

于謙這話說完,殿內群臣皆靜默不語,已經沒人再敢發話了。

這幾位重臣講出來的話,是越來越敏感了。眼下的局勢又如此撲朔迷離,一句兩句話說得不好,很可能就會為自己埋下殺身之禍。

所以大家都不說話了,只是齊齊俯身朝向太后,等著孫太后做出最後的決定。

孫太后略一思索,便對眾臣說道:“就這樣吧,先派重臣去召郕王回京監國。再派使者去向襄王說明情況,問問他的意見。

著兵部儘快探明陛下情況,並速速抽調外地軍隊入衛京師。”

孫太后基本上通盤接納了于謙的建議,一眾大臣齊聲高呼:謹遵太后懿旨。

那麼接下來就剩下了一個問題,孫太后又問道:“哪位辛苦一下,親自去請郕王回京。”

孫太后話音剛落,于謙便出班奏道:“啟稟太后,還是臣去吧,順道可以去督察一下紫荊關等處的防務。

瓦剌攻不破居庸關,便很可能從紫荊關方向入寇。臣請抽調保定府及周邊駐軍,加強紫荊關守衛,阻滯瓦剌,為京城召集勤王軍隊入衛贏得更多時間。”

“准奏。”

孫太后也被累壞了,準了于謙所請,便起身回慈寧宮去了。

一眾大臣也都各自散去,執行剛才的決議去了。

于謙則立刻回到兵部,安排各項調兵事宜。只是兵事千頭萬緒,直到第二天下午,于謙才安排好兵部的諸般事務,便帶著孫太后調派給的數十名錦衣衛,疾馳出京,南下去追趕郕王殿下。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戰亂,饑荒,我囤貨嬌寵的藩王稱霸天下

戰亂,饑荒,我囤貨嬌寵的藩王稱霸天下

林火火
【古代落魄藩王X不受寵真千金,短影片APP+古今互穿+囤貨+災荒+戰亂+基建+爭霸】 被趕出家門的豪門千金林心月下載刷影片軟體,意外連線千年前的古代落魄藩王。 藩王封地內有災荒三年,外有數十萬敵軍壓境,求助朝廷無果,藩王想死前背水一戰,和老祖宗申訴告罪。 林心月好心想捐助,意外獲得信仰系統,可隔空投遞食物。 林心月豪氣阻止:孫兒先別死!我送你們食物! 大米白麵麵條青菜油鹽,看著憑空出現的精緻食物,
歷史 連載 5萬字
小侯爺他追悔莫及

小侯爺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淨春是尚書府千金,從小到大皆是金枝玉葉,她想要什麼,便有什麼。 可獨獨她的表兄,侯府的那個小侯爺顧淮聲,她求而不得。 顧淮聲出身侯府,如簷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孫最為出色的後生,高不可攀。 他喜歡什麼樣的人,姜淨春便去學,張揚慣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來乖順。 可饒是如此,顧淮聲仍舊不願多看她幾眼。 氣急敗壞的大小姐聽了閨中蜜友的餿點子,趁他不注意之時,想要去親他的臉,可不料及,顧淮聲偏頭,兩人
歷史 完結 3萬字
暮漢昭唐

暮漢昭唐

周府
如蔡琰所書《悲憤詩》曰: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東漢雖說中興,但在河套的統治癒發虛弱,北匈奴覆滅,鮮卑又是復起,關西邊民常年被戰亂所籠罩。 到了漢末,外部胡人騷動不安,內部矛盾重重,王朝的弊政已是積重難返,需要新的王朝以來挽救。 而歷史已向眾人證明,魏晉承擔不起如此大任。混亂的邊塞,一名邊鎮少年握槊
歷史 連載 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