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書包網www.shubaoinc.com),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係惡化後,高盧國迅速撤回在南昌大學堂的學者,經歷了這一段時間,新思想已經透過華夏民報傳播開了。

米字國和高盧國也只是口頭宣戰,並不敢有什麼動作。

“吾師拒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華夏領土神聖而不可侵犯,限10日內離開香港,否則將正式對米字國宣戰。”石達開將電報發到了米字國使館。

20天前,米字國和高盧國也發了類似的通牒給廣州城。

廣州城大戰的訊息傳遍大江南北,舉國震驚,這是頭一次戰勝了洋人,而且還是碾壓式的勝利,這一刻老百姓獲得了前所未有民族自豪感。

收到電報,米字國大使大怒,但是,這又能有什麼辦法,米字國是日不落帝國,要維持現在的地盤需要大量的軍隊,不可能為了這麼小一塊地盤而惹上這麼強的一支軍隊。

而且,米字國距離華夏太遠,把大量軍隊調動來也困難。

後續西方列強肯定會擴大戰爭,新式海軍必不可少,利用南昌大學堂和南昌軍校的師資力量,太平軍開始在福建和廣東建造造船廠,開始研究生產戰艦。

藍星1858年3月,兩家造船廠正式投產,造船廠規模宏大,裝置齊全,大多數都是之前從自由國購買的裝置。

高大的船塢矗立在海邊,上面覆蓋著嶄新的木板。

巨大的吊車在空中揮舞著機械臂,將一塊塊巨大的鋼板吊到船塢上。機器轟鳴聲、鐵錘敲擊聲、木工鋸木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雄壯的勞動交響曲。

在船廠的中央,一座巨大的熔爐熠熠生輝。工人們正在往裡面新增煤炭,火焰熊熊燃燒,照亮了整個造船廠。

他們將鐵礦石放入熔爐中,火焰和鐵水交織在一起,彷彿在預示著這個新式造船廠的未來將充滿光明和希望。

而在廣州城戰役俘獲的兩艘戰艦成了很好的研究樣本,放在制船廠的中央。

列強從來都是欺軟怕硬。

米字國決定聯合高盧國,透過海路進攻天津,利用敲詐清政府來彌補這次的損失。

藍星1858年1月5日,太平軍開始逼近香港,米字國和高盧國的聯軍剛吃完敗仗,如果再損兵折將,那就連勒索青政府的兵力都不夠了,於是連夜撤離香港,準備長途奔襲天津。

藍星1858年3月,石達開找了福建和廣西兩地的巡撫談判在南昌談判。

“青政府已是行將就木,老百姓是民不聊生,你們再跟著這個腐敗的政府,只會受萬民唾棄。”

“只要我們的大軍碾到福建和廣西,你們根本無力抵抗”

石達開指著牆上的地圖說道。

兩位巡撫不敢吭聲,確實他們現在手上已經沒有多少兵力了,而且青政府行為也讓他們寒心。

現在就算不投降也沒用,抵抗也只是犧牲。

兩位巡撫滿頭大汗,臉色蒼白,這會確實是無路可走了,紛紛同意放棄抵抗。自此,兵不血刃收復廣西和福建。

藍星1858年5月,經過沿途騷擾,米字國和高盧國的大軍到達了天津大沽口,在猛烈的炮火下,大沽口很快就淪陷,青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天津條約》,列強竟要求賠款5000萬兩白銀,真的是獅子大開口。

青政府這會已經是無力迴天了,天天被勒索,國庫都開始空虛了。

受戰爭影響,出現了新的一次衣冠南渡,無數的仁人志士被新生政權吸引,選擇前往南昌,研究救國圖存的新道路。

米字國和高盧國開始部署對石達開建立的新生政權開始大規模的報復。

米字國、高盧國、毛熊國、自由國召集西方各國到天津,企圖劃分華夏,併合兵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畢竟青政府比較菜,誰都想來分一杯羹,西方列強紛紛響應,共來了七個帝國。

藍星1858年7月,西方列強在天津組建了一支10萬人的七國聯軍,全部都配置新式的槍支和火炮。

出發前,七國聯軍又向青政府勒索了2000萬兩的白銀,作為軍費,理由是協助剿滅太平天國。

藍星1858年9月,七國聯軍突襲南京,利用先進的武器以及人數優勢,很快就攻破了南京城門,在城內展開了大規模的燒殺搶掠。

太平天國總部被端。

石達開被西方列強集軍的速度所震驚,現在南昌僅有5萬軍隊了,南京距離南昌可沒多遠。

現在石達開的軍隊主力還在挺進成都,至於為什麼石達開會選擇先西征。

因為石達開已經不把青政府當做對手了,真正的對手是西方列強,要打西方列強,石達開就需要準備多個安全的糧食生產基地,華夏的西部和西北部是首選的好位置。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調兵回南昌,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靠南昌的守軍了。

藍星1858年10月,七國聯軍打著“佔領南昌府,活捉石達開”的口號,開始發兵南昌。

南昌告急!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替嫁後被閻王將軍寵上天

童小言
【高甜寵撩】替嫁小鮫娘對閻王將軍一見鍾情隨之便開啟了一條撩夫之道且看她如何扮豬吃老虎將這個冷麵將軍捂的熱呼呼的!
歷史 連載 123萬字
牛頓降生大明朝

牛頓降生大明朝

與天同怒
道聖牛公把手按在史官肩膀:“我只是燒了些罪臣的書稿畫像,不准他們子孫祭祀而已……怎麼能說我了殺他們呢?”——《明史·牛頓傳》牛頓,字徐行,面刺帝修道之過,言究真道之法,帝頓悟,奪邵元節天師印予之。 嘉靖十四年舉進士第一,授戶部左侍郎,尋擢戶部尚書,兼知工部。主寶鈔改新之事,稽核魚鱗黃冊,厲清稅役,天下多之。 帝悅,加三公三孤。頓之為人,恃才孤高,辯詞矯健。早年清簡苦行,累上驚世《術書》,吝嗇言笑,
歷史 連載 2萬字